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蔡艳芳  戴晖 《中国卫生产业》2013,(25):130-130,132
目的探讨冠心丹参滴丸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三酰甘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心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6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心肌耗氧量分别为(5.72±0.73)次/周、(9.01±0.63)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52±1.42)次/周、(10.84±0.85)mL/min,P<0.05,心率变化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绞痛频率和心肌耗氧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临床体会。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医组,每组59例,西医组采用西药治疗,中医组采用中药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率、心肌耗氧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中医与西医治疗效果接近,但中医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率及心肌耗氧量,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11%、8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45±0.21)mPa·s、(40.28±11.96)%、(4.39±1.16)、(3.10±0.63)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4.
李根玉 《药物与人》2014,(12):84-8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辛伐他汀、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250ml+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50mg静脉滴注,每日-次,治疗二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二周后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疗效、发作次数及心肌耗氧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入组时的-般情况、心功能情况、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给予速效救心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完成1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显效率5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5.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比较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复方丹参片好,且治疗有效率达92.2%,能很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对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患者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P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则加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散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散布宽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PIS患者血液流变学,阻碍血小板聚集,对患者神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吴杰敏 《现代保健》2014,(34):41-43
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用于冠心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心绞痛为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为30例,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0例做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群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结果:RDW:心绞痛组(13.67±0.57)%,心肌梗死组(14.23±0.67)%,对照组(12.99±0.52)%。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次的检测中笔者发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心肌肌钙蛋白I的升高倍率最大。结论:诊断心肌损伤的最佳实验室指标是心肌肌钙蛋白I,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与血小板相关的参数在发病后不同时间段内会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心肌耗氧指数、心电图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14%,171/194)明显高于对照组(61.86%,120/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心绞痛次数、心肌耗氧指数、ST段下降导联数及压低数值总和、心肌缺血时间、全血黏度低切值、红细胞电泳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且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耗氧量和心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研究组(94.0%)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更短,心肌耗氧量更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这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荣 《智慧健康》2023,(14):251-254
目的观察分析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31例)与参照组(29例)。两组均先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以此为基础,参照组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方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8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后,效果肯定,且有效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买泓 《现代保健》2013,(24):11-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合贝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载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肌梗死、死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期间,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林建荣 《现代保健》2013,(22):26-27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心内科于2011年1-9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观察总结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以此来具体分析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以便达到优秀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最大耗氧量、CI值、无氧阈值正常的人数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的总良好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对照组患者胸闷与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在传统综合治疗的方法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补中益气丸,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片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G、T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TG(1.67±0.31)mmol/L、TC(4.46±0.52)mmol/L、LDL-C(2.72±0.53)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片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显著改善血液黏稠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亓恒梁 《现代保健》2012,(16):22-23
目的 观察分析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把8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曲美他嗪(20 mg,3 次/d) 与辛伐他汀( 每晚睡前服用20 mg),连服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结论: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联合冠心宁注射液20 mL,静脉点滴1次/d,连用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注射用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注射液。结果ECG改善率48h研究组为30.0%,对照组为6.7%,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临床症状缓解率方面,研究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75.0%(45/6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6小时内研究组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5例次均为低血压,研究组7例次表现为轻中度头痛,无低血压发生。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在ECG改善与临床症状控制方面均优于硝酸甘油,且在低血压发生方面尼可地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尉飞 《现代保健》2014,(19):31-34
目的:分析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心肌酶(以血清AST、LDH、CK、CK-MB为主)和BNP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酶指标(AST、LDH、CK、CK-MB)、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等情况比对照组稍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与BNP水平显著降低,可改善心肌损害与心力衰竭等症状,改善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康银玲 《现代保健》2014,(20):49-51
目的:探讨脑保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的药物后处理是否对急性心肌缺血溶栓后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有溶栓适应证且行静脉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在溶栓前以及治疗后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共14 d。对照组用等量安慰药静脉滴注。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比较ST段再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冠脉CT测定血管再通情况及4周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T段再抬高、再灌注心律失常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管再通率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4周病死率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室性早搏、窦性阻滞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性缺血的心肌,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药物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溶栓前以及治疗后给药对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效果显著,依达拉奉注射液可能是一种新的心血管临床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万应胶囊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以下简称混合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手足口病合并口腔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口腔溃疡)住院患儿95例,按入院时间分成治疗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治疗组用混合液涂口腔患处,对照组Ⅰ用万应胶囊涂口腔,对照组Ⅱ用利多卡因涂口腔,4次/d,直至疱疹或溃疡面愈合,其余治疗相同。观察各组患儿口腔疼痛缓解、口腔溃疡或疱疹愈合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恢复正常进食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从恢复正常进食时间与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来看,对照组Ⅰ短于对照组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比较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对照组Ⅰ平均退热时间相近(P〈0.05),而明显短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疾病疗效显著,简单易行,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