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入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通过活动,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由活动前的76.14%提高到活动后的89.87%。通过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留置针已经广泛应用于儿科,但是儿科护士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还欠全面和专业,本研究探讨品管圈管理对儿科护士留置针知识知晓率及家属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7-12-01-2018-04-30本院实施品管圈管理的400例患儿及家属为品管圈组,选择2017-08-01-10-30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前400例患儿及家属作为对照组。比较活动前后儿科护士留置针知识知晓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儿科护士留置针知识知晓率由46.31%提高到7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59,P<0.001。品管圈组家属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3.75%,χ~2=95.096,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儿科护士留置针知识知晓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管理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的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提高留置管路患者管路健康知识知晓率从54.44%升高至76.5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增强护士对品管圈的认识及品管手法,提高护士的宣教及沟通能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规范了管路宣教的资料。规范了护士管理流程、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英 《现代养生》2014,(18):168-168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妇产科中选取8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均为41例,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和患者知晓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对操作技术满意度高达95.12%,对服务态度满意度高达92.68%,对护理整体满意度高达97.56%,对优质护理活动知晓率高达97.56%,对责任护士知晓率高达97.56%,对健康知识掌握率高达95.12%同对照组患者的60.98%、63.41%、68.29%、70.73%、85.36%和80.49%相比,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品管圈活动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针对本病区患者的特定,确定以老年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的知晓率为主题,分析其原因,制定住院患者的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和具体的教育内容及落实责任人,将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指引发到每个患者及家属手中,并由责任护士逐一讲解,在讲解的过程针对个体理解、记忆能力不同,反复强化重点教育至出院后。不定时的由责任护士电话随访,随访内容询问服质子泵抑制剂药。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由56%提高至80%。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对老年住院患者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管理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对质子泵抑制剂服用时间知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可以调动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有利于护理团队的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应用到ICU临床护理中,对责任护士进行患者病情掌握率的考核,随机选取使用前123例责任护士病情考核成绩与使用后114例病情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ICU简要病情介绍单后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考核成绩在平均水平上均高于运用前。结论 ICU简要病情介绍单的应用,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严谨性,有利于护士自身能力的提高及对病人的观察处理和病情掌握,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基于品管圈活动下提高感染科患者传染病个人防护知晓率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12月期间100例感染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感染科品管圈活动开始时间(2018年10月)为时间点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升患者传染病个人防护知晓率影响。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个人防护知晓率从48.00%上升至96.00%;针对个人防护告知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中优、良占比分别为40.00%、50.00%,均较对照组20.00%、28.00%高(P<0.05)。结论 在感染科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可提升患者传染病个人防护知识知晓率,提升护士个人告知护理满意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对其功能训练的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以7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35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的吞咽训练健康教育,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平均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吞咽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功能训练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40例护士作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分别对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血糖仪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和活动前相比,品管圈活动后,其能够使护士的知识知晓率获得进一步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活动前沟通协调、幸福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信心评分相比,活动后均明显偏高(P<0.05);与活动前便携式血糖仪规范使用率和管理满意度相比,活动后均明显偏高(P<0.05)。结论:在实行便携式血糖仪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强化护士对血糖仪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对患者血糖水平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间歇导尿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尿路卫生管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品管圈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予常规间歇导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组与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至85.29%与50.00%,尿路感染率分别下降至8.82%与29.41%,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尿路感染率在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间歇导尿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同时降低了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妇科手术留置尿管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PDCA循环对妇科术后留置尿管健康教育知晓率低者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并落实了四项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妇科术后留置尿管健康教育知晓率从63.085%上升至83.935%.结论:品管圈的开展可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士综合管理能力,增加护士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品管圈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童输液室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这段期间内开展了以"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儿童输液室护士对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及总结,然后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了合理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整改方案进行了严格实施.选取在本次品管圈活动开展期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在活动开展前一年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7%,对照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3.3%,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儿童输液室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评价法确定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对本病区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现状进行调查,进行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分析。实施有效对策,经过品管圈11个月的良性干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58%提高到77%,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最终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至82%,完成预期81.5%目标,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PCI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采取头脑风暴法确定以提高PCI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按品管圈的步骤来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按照品管圈的活动完成后,PCI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9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健康教育的完整率,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最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采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方法:我科品管圈小组于2013年7月13日成立,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手法对我院特需病房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率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失败率由8%下降到3.3%。经过解决静脉穿刺中存在的问题,特需病房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率降低,提高了护士自信心。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特需病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促进了病区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手术器械识别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与实施对策。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低年资护士16人工作中对68件手术器械的识别准确率从活动前的87.8%提高到98.5%;医生满意度从活动前的81.8%提高到95.5%。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对手术器械的识别率,也保证了手术器械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依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家庭式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从术前、术中、术后挖掘全身麻醉患儿围术期管理现状水平和攻坚点,多方拟定方策并反复循证,结合现实需求,形成三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通过方策实施,减少了患儿苏醒期躁动等麻醉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患儿分离恐惧评分,提高了家属全麻知识知晓率,使患儿和家庭获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2—5月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研究组(n=51例)和常规组(n=49例)。常规组患儿家长接受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患儿家长接受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早产儿干预后1周、2周、3周时的母乳喂养率。比较2组早产儿家长干预前及干预后(出院时)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比较2组早产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宣教1周、2周、3周时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2.55%、94.12%、96.08%,均高于常规组的46.91%、65.31%、8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早产儿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早产儿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技能掌握、不良情绪减轻、喂养知识学习、疑问解答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对NICU早产儿家长开展家庭喂养知识教育,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家长家庭喂养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红萍 《药物与人》2014,(9):369-36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区红灯呼叫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以提高护理服务及时性为活动主题,以红灯呼叫率为衡量指标。分析活动前病区红灯呼叫率高的原因有:换袋(包括微泵)、输液完毕拔针、输液外渗,患者找医护人员询问,呼叫医护人员时重复按铃,出现病情变化等,针对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多部门合作,减少阃接护理工作,护士有更多时阈巡视;简化护理记录,缩短护理书写时间;落实责任护士床边工作制;扩大治疗车的功能,提高静脉穿刺技术;设计固定患者输液时的约束固定工具。结果:科室通过品菅圈活动,病区红灯呼叫率从37%下降到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大大降低了病区红灯呼叫率,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降低危重患者晨间床旁交接班缺陷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真因,从完善流程、加强培训、建立标准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晨间床旁交接班缺陷率从37.34%降低到14.4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危重患者晨间床旁交接班缺陷发生率,提升了护士对病情的掌握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