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功能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放松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放松训练,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护理前TC、SBP、DPB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疗效,促进患者的TC、SBP、DPB水平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方案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方法:选择2004年1月到2012年12月共60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后情况较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方案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齐鹤立 《药物与人》2014,(10):160-160
目的:分析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慢性鼻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布地奈德喷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0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有21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治疗慢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8例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秀英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2006-2007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普及,并定期进行饮食指导、心理调整、运动指导等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分娩前血糖控制效果和产妇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新生儿结局与并发症。结果临产前试验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得到显著提升;试验组羊水过多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下降(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早产发生率也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新生儿的低血糖与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展开细致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孕妇的高血糖症状,同时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2倒颈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病人.在脊柱骨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结果本组高压氧治疗颈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恢复期病人的总有效率937%。结论高压氧是治疗颈髓损伤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恢复期的重要手段之一,严密的护理观察是使高压氧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循征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另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禹永萍 《药物与人》2014,(10):136-137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纽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32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6例表示满意,2倒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中有26名患者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6例表示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80.0%,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闵静 《现代保健》2014,(11):106-10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2012年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8.56%、94.7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6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处于焦虑、恐惧、悲观状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周学兰 《职业与健康》2013,(21):2891-2893,2896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患者3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9例,对照组19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血液透析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心理护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并对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体重指数、前白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经过1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与SDS总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正常营养状态、轻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例数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好转,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体重指数、前白蛋白较对照组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认知行为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谭志强 《现代保健》2014,(34):73-76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治疗过程中运用甲强龙冲击疗法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给予甲强龙联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适量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随访6个月。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评分(1.89±1.04)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评分(3.26±1.1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评分(3.16±1.07)分与治疗后评分(2.89±1.1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护理干预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冲击疗法对于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疗效显著,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FMA、Barthel、Sheikh评分以及SDS、SAS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以及Sheikh评分比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下降,且康复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8月-2014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数据。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00%比对照组发生率71.43%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运动评分增加值、针刺觉评分增加值、轻触觉增加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WHOQOL-100量表中的心理功能、独立性与社会关系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恢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50例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均已恢复,且效果明显。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274.2±177;121.3)ml、(99.4±177;4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155.2±177;112.4)d;不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421.2±177;66.9)ml、(38.3±177;1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41.4±177;3.6)d。结论: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膀胱功能障碍,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研究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应用于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脊柱外伤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不同检查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螺旋CT机对脊柱外伤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采用MRI进行脊柱外伤诊断。结果:两种脊柱外伤的检查方法在韧带损伤检查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0.05)。结论:CT与MRI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外伤诊断各有利弊,但实验组对于整体脊柱外伤的判断更加准确。因此,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联合使用,能有效的减少脊柱外伤检查错误诊断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16.
黄春辉 《健康研究》2013,(3):228-230,237
目的评价5E康复模式在提高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1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5E康复模式。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指数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PSQI指数得分(8.86±1.27)明显高于干预组(5.42±1.32)分(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4.05±0.36)显著高于对照组(3.24±0.29)分(P〈0.05)。结论 5E康复模式可显著提高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杨芳 《现代保健》2014,(13):98-100
目的:探讨感染控制及护理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3年6月-2012年2月定点医院抽查的136例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以及重症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2、6.12,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4、8.31,P〈0.01)。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及养成健康习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发生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如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向患者提供科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评估系统性功能训练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对预防膝关节僵硬的作用。方法:选取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126例,根据患者术后的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计划耐心细致的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术后随访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肌力、伸屈度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康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肌力和伸屈度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综合评价,实验组优良率为82.5%(52/63),对照组优良率为65.1%(41/6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6,P〈0.05)。结论: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康复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显著,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应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以降低医疗及护理成本,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储留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自我间歇性导尿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测定、实验室尿沉渣测定以及细菌计数评价。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后指导,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自制评分量表。从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的角度,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对照组采取常规留置尿管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h尿沉渣检查、细菌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WBC数量、细菌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重建十分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焦虑和康复程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焦虑程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评分(GCS)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全程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心理耐受能力,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