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对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首剂给予纳洛酮2mg静注,然后将2mg纳洛酮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维持,而对照组则首剂给予纳洛酮1mg静注,继以1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持续点滴。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倒,亦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和平稳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酒精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酒精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g剂量的纳洛酮静注和静滴维持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明显优于1mg的剂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留定 《现代保健》2011,(10):43-44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治疗组在清醒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血压恢复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气分析的SaO2、pH、PaO2、PaCO2等几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在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63例的纳洛酮组(对照组)和65例的纳洛酮加醒脑静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先用0.8mg纳洛酮静注,以后每隔30~45min再静注0.4mg,直至患者清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醒脑静20m1静点(已排除糖尿病),观察两组患者清醒时间,评价药物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3.88±1.37)h,较对照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6.82±1.64)h明显缩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纳洛酮,抢救成功率高,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患者中毒现象消失快,患者意识提前恢复清醒,缩短了治疗时间,能在短时间内独立行走。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意识,缩短昏迷时间,在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李增辉 《药物与人》2014,(7):115-115
目的:观察纳美芬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清醒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结:B组意识清醒和症状消失时间均较A组短(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可以采用纳美芬、醒脑静联合纳洛酮使用,患者意识清醒、临床症状消失快,值得急症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仲廷 《现代保健》2011,(9):166-167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探讨疗效最佳,副反应最少的治疗方法.方法 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20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依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组治疗,每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纳洛酮静脉推注后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神志恢复的时间、住院观察时间、消化道出血率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显著缩短酒精中毒持续时间,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密度为5%的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0~80min,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100~200min;对照组患者平均疗效时间为(95±35)min,症状消失时间(300±120)min。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酒精中毒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西咪替丁、维生素c、维生素B6、ATP、纳洛酮、甘露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两组平均清醒时间、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为(3.54±1.25)h,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2.72±1.0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一例死亡,全部治愈。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酒精中毒意识障碍患者的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保暖、止吐止酸、补液、利尿等基础治疗前提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神智清醒时间及肢体运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对照组30例采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其他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平均催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意识转清醒时间(P≤0.05)和酒后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用纳洛酮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和盐酸纳洛酮注射液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能明显缩短患者催醒时间和酒后症状消失,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安全、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玲 《现代保健》2014,(17):76-78
目的:总结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中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肿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4、48 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SAS和HAMA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4、48 h VAS评分分别为(3.6±0.8)分、(2.2±0.7)分、(1.9±0.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1.0)分、(4.9±1.3)分、(5.3±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和HAMA评分分别为(45.18±3.06)分、(14.12±2.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34±3.24)分、(17.45±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48例子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颈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治疗率及术后膀胱功能差异。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阴道切除长度数值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安全可行,可降低手术对膀胱的损伤,能够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9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70.2%(33/47),术后复发率为2.1%(1/47),术后OLQ-ST022评分为(43.94±3.31)分,对照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43.7%(14/32),术后复发率为9.4%(3/32),术后OLQ-ST022评分为(64.67±2.9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给予相应的化疗,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临床治疗方案,评价复方清金化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C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2例符合CAP诊断标准且在3 d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的老年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4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依照病情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及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痰、雾化等基础治疗。首先选择阿奇霉素注射液抗感染治疗,同时连续3次送检痰细菌培养,如患者体温38.5℃以上,留取血细菌培养。依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再及时调整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表现改善时间、痰培养细菌学结果、呼吸衰竭纠正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小样本比较采取直接计算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5%,对照组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胸片片状阴影消散时间[(3.1±0.5)、(4.2±0.6)、(6.4±0.7)、(10.2±0.8)d]均短于对照组[(4.2±0.7)、(5.6±0.8)、(7.2±0.8)、(12.6±0.9)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8、16.62、8.94、23.67,均P0.05)。治疗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转阴率(88.89%、89.66%、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68.00%、7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51、3.88、4.09,均P0.05)。治疗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6.82±0.81)d]明显短于对照组[(8.15±0.98)d](t=12.42,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_2及PaCO_2[(93.12±9.35)、(38.36±4.46)mm Hg(1 mm Hg=0.133 kPa)]与对照组[(88.65±8.76)、(45.19±5.98)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4、10.87,均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13.8±5.6)d、(356.3±28.4)元]均少于对照组[(15.3±6.5)d、(436.8±42.6)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18.67均P0.05)。结论复方清金化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CAP效果确切,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呼吸衰竭纠正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降低医疗费用且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依照病情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经验性使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连续2次送检痰细菌培养,如患者体温39.0℃以上,留取血细菌培养。随后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再调整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服用复方清金化痰汤,水煎服,日1剂。两组均治疗10 d,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及日均费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痰量、痰质、舌质、舌苔、脉评分[(1.32±0.21)、(0.45±0.21)、(1.63±0.35)、(1.51±0.24)、(0.19±0.15)、(0.20±0.16)分]与对照组[(1.44±0.27)、(0.58±0.30)、(1.81±0.39)、(1.65±0.26)、(0.27±0.17)、(0.29±0.1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9、2.245、2.172、2.502、2.232、2.364,均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日均住院费用[(11.8±4.6)d、(626.3±23.4)元/d]均少于对照组[(14.3±5.5)d、(711.8±35.6)元/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5、12.693,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风温肺热病痰热壅肺证疗效确切,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加快患者恢复,降低医疗费用及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新国 《工企医刊》2014,27(6):1080-108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2年4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95例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的有50例设为对照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有45例设为观察组,然后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4.6±68.8ml,肠功能恢复时间(d):2.6±0.5,住院时间(d):11.2±4.5,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2例、尿潴留1例、肠梗阻3例、切口种植2例,占17.78%,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留置尿管时间、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4.1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留置尿管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分别为(5.8±0.5)d、(9.4±1.3)d,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变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癌根治术后对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自主排尿时间,提高临床护理疗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三种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从住院时间、治愈效果、手术出血量和月经恢复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间本院住院诊断为CSP的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在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的同时,A组共8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甲氨蝶呤隔天一次肌内注射,2次/d;B组共10例,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米索前列醇,使用甲氨蝶呤介入治疗;C组共12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隔天一次肌内注射。B组与C组米索前列醇均在清宫术前3~6 h阴道后穹窿放置400~600μg,促进宫颈软化。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或痊愈出院。A组住院时间为(31.8±10.3)d、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45.8±11.4)d,B组分别为(7.8±2.4)、(34.2±7.5)d,C组分别为(10.2±5.1)、(35.2±8.4)d,因此A组住院时间和治疗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最长,与B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住院时间最短,与A组、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介入治疗+米索前列醇治疗CSP的方法临床恢复效果佳且住院时间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陆剑君 《现代保健》2013,(22):24-25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以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体外碎石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相应的止痛、解痉、抗炎、补液、中药等对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于术后1个月进行KUB检查,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一次性碎石52例,两次碎石5例,单通道取石55例,多通道取石2例,结石清除率为95%,术中平均出血(145±36)ml,平均手术时间(104±21)min,平均住院时间(6.5±2.3)d,术中无大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穿刺成功率为100%,术后大部分患者有轻、中度血尿,3d后自动好转,术后6个月随访有2例复发。对照组一次性碎石21例,两次及以上碎石12例,结石清除率为55%,平均手术时间(96±6)min,平均住院时间(14±2.3)d,无一例死亡,术后大部分患者有轻、中度血尿,3d后好转,患者发热4例、肾绞痛2例、咳血1例,术后6个月随访有9例复发。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7月收治手足口病普通病例1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10 mg/(kg·d)静脉滴注,均为1次/d,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89/96),对照组为68.89%(62/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51±1.12)d、(2.68±0.82)d、(3.78±1.23)d、(4.82±1.48)d,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29±1.61)d、(3.89±1.33)d、(4.91±1.77)d、(7.12±1.89)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80、6.40、5.08、9.27,均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