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报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7例,B级14例,C级11例。急症手术24例(75%),择期手术8例(25%)。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急症手术者获得止血22例(917%)。手术死亡占125%,均为急症手术者。27例术后获得随访2~11年,全身状况改善者852%,无肝性脑病发生。作者对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OK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解剖基础、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治疗的3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近期均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获得远期随访24例,1~3年内再出血1例,复查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的12例病例中有11例曲张静脉完全消失,1例明显改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血小板及白细胞均不同程度上升。结论: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治疗的门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治愈率为96.0%,病死率为4.0%,手术止血率为92.0%,术后再出血率为8.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对照组分别为65.0%、35.0%、60.0%、40.0%和4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脉高压征并消化道大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1996年~1998年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7例,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男性,年龄35岁~64岁,平均49.6岁。肝炎后肝硬变6例,1例为酒精性肝硬变。1.2 临床表现 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症表现,如呕血、黑便、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腹水。1例既往有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丙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邢台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丙肝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患者28例,根据是否受接受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将患者分为手术组(18例)及非手术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  相似文献   

7.
周则贤 《工企医刊》1995,8(3):57-58
如何处理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仍是当前门脉高压症外科手术治疗中尚待解决的问题。1985年开始我们作贲门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65例,1987年开始在施行离断术时随机加做胃底环疣缝扎术(以下简称环扎术)10例。经过2~6年的术  相似文献   

8.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急性门脉高压出血4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急性门脉高压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8例急性门脉高压出血患者实行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48例术后未出现再出血,无肝性昏迷、膈下脓肿、无消化道漏等手术并发症,急诊止血率100%,手术死亡率为零。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急性门脉高压出血,止血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对45例患者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近期无出血无并发症及死亡病历,随访2月-3年无出血病例。结论脾切除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术式,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预防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行预防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平均随访10年,并与同期48例未行手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手术组术后远期出血4例,肝性脑病2例,10年生存率76.5%,与未手术组的10年生存率31.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4,P<0.005). [结论]预防性贲门周围血管高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满意,结合长期内科治疗可使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预后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行完全腹腔镜与同期开腹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280min vs.220min,P<0.05),而排气时间(48h vs.72h)、术中出血量(420mL vs.610mL)、术后住院时间(11d vs.15d)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腹腔总引流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血管离断术的近期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19-1720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所致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及远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近期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术后发热及脾窝渗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胃壁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能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成功止血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并埃索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医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确诊并收治的156例肝硬化继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并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彻底止血时间、止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R在门静脉高压症(PHT)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PHT患者肝脏组织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PHT患者肝脏组织ER表达阳性率为69.05%(29/42),正常肝脏组织ER不表达;ER表达与病程长短,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病因无关。结论ER在PHT患者的肝脏组织中有较高表达,提示PHT患者肝脏的病理改变存在雌激素依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另予醒脑静注射液。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血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胡平 《现代保健》2013,(11):77-78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治疗胃出血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1年收治的54例行内镜辅助下治疗的胃出血患者,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54例胃出血患者经内镜辅助下治疗和护理后,显效4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术后2例患者出现再出血,1例患者出现胃穿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对行内镜辅助下治疗的胃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原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4~ 2 0 0 1年 2 2 7例行门脉高压症手术伴脾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 7例中术后出现持续性发热 2周以上者 3 9例 ,占17 2 % ( 3 9/2 2 7) ,其中由各种并发症引起发热者 2 9例 ,占 74 3 % ( 2 9/3 9) ,不明原因发热者 10例 ,占2 5 7% ( 10 /3 9)。 2 9例中出现 3 6例次并发症 ,以膈下及胸腔积液最多 ,占 5 2 8% ( 19/3 6) ,感染性并发症次之 ,占 3 8 9% ( 14 /3 6) ,门脾静脉血栓形成最少 ,占 8 3 % ( 3 /3 6)。不明原因的发热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P <0 0 1) ,而发热原因明确者由并发症引起 ,与肝功能分级无关。发热与术式无明显关系 (P >0 0 5 )。结论 术后持续发热原因主要由各种并发症引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35例),将术后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31例),比较两组PCT水平和NAP积分,并分析感染组PCT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