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普米克气雾剂 ,简称BUD)对哮喘儿童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对 4 3例初诊哮喘患儿 (治疗前—A组 )和 30例经储雾罐吸入BUD 2 0 0 80 0 μg/d治疗 6~ 36个月 (平均 16 .75个月 )的复诊哮喘患儿 (治疗后—B组 )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BMD。其中 7例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自身BMD比较。结果 :在BUD吸入治疗后 ,哮喘患儿股骨头BMD值 ,尤其是股骨大转子BMDG .T .值有显著上升 (0 .79± 0 .17对 0 .6 7± 0 .18,P <0 .0 5 ) ,而腰椎BMD值略有下降 (BMDL2 40 .97± 0 .18对 1.0 1± 0 .2 7,P >0 .0 5 )。 7例哮喘患儿在吸入BUD治疗后 ,腰椎和股骨所有部位BMD值均较治疗前上升 ,尤以股骨BMDNECK、BMDWARD、BMDG .T .值上升更为明显 (BMDL2 40 .98± 0 .16对 0 .87± 0 .2 0 ,P >0 .0 5 ;BMDNECK1.2 0± 0 .19对 0 .92± 0 .2 9,P <0 .0 5 ;BMDWARD1.2 6± 0 .18对 0 .91± 0 .32 ,P <0 .0 5 ;BMDG .T0 .83± 0 .12对 0 .6 5± 0 .12 ,P <0 .0 1)。结论 :经储雾罐吸入BUD2 0 0~ 80 0 μg/d治疗小儿哮喘 ,不会使BMD明显下降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哮喘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BUD)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方法:12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在缓解喘憋、缩短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中国(主要是南京地区)成人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后的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了解中国哮喘患者长期吸入GC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以及其与吸入GC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定了20例每日坚持吸入GC大于等于5个月和20例与之配对的未使用GC的哮喘患者的脊椎骨(L2-4)、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BMD),同时用放免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BGP)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5处绝对BMD和相对BMD(与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值的百分比)、BGP、AKP等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r=1.70-0.21,P&;gt;0.05) ;吸入每日吸入GC&;gt;400μg者与≤400μg者、与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r=-1.60-0.41,P&;gt;0.05);吸入组累积吸入GC&;gt;120000μg者与≤120000μg者、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除脊椎骨外余均无显著差异(r=2.24,P&;gt;0.05);吸入组与对照组中年龄≥45岁者的上述各指标之间的比较未显示差异。吸入组患者5处绝对BMD与其相应日均吸入GC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gt;0.05,但脊椎骨、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BMD与GC累积量之间的r=-0.50、-0.52和-0.53,P值均&;lt;0.05。不过,吸入组5处BMD的相对百分比和T评分与其GC累积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r=0.11-0.47和0.05-0.21,P值均&;gt;0.05。另吸入组GC累积用量&;gt;120000μg者的脊椎骨BMD与对照组相比较,t=-2.24,P=0.03,有显著差异。结论 虽然个别数据比较有差异,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在一定限度内长期吸入GC控制哮喘,对骨代谢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尚不能排除,尤其对女性哮喘患者。 目的:了解国内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影响。 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配对比较分析。 对象:纳入40例女性哮喘患者为1998—02/2002-0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者。均无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史,且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吸入组)20例每日坚持吸入激素≥5个月(年龄18~63岁,绝经5例),对照组20例(年龄18-60岁,绝经5例)采用常规平喘解痉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绝经情况与吸入组配对,平均人)。 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以绝对值和T评分(即与同性别成年人骨峰值相比的标准差)表示。同时与其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数据相比较,确定骨密度在这些部位的相对值。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②两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较。③吸入组日均吸入激素剂量和吸入激素的累积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值及71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组20例患者的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25~-0.1102,P〉0.05);L2-4椎体、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值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0.517,-0.53l,P〈0.05)。吸入组患者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的71评分与其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无明显相关性(r=0.443~0.295,P〉0.0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5),而对照组5个部位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9-0.326,P〉0.05)。两组血清骨钙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对女性哮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吸入激素的女性哮喘患者随着吸入激素累积量的增加和或年龄的增长,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可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及其与吸入激素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DXA)分别测定了 14例每日坚持吸入GC大于等于 5月的女性哮喘患者和 14例与之配对的未使用GC的哮喘患者的脊椎骨 (L2 -L4 )、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 (BMD) ,同时用放免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 (BGP)以及碱性磷酸酶 (AKP)等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吸入GC≥ 5月的哮喘患者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脊椎骨 (L2 -L4 )、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绝对BMD和相对BMD(与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值的百分比 )以及T评分之间的比较、以及血BGP、AKP等各指标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吸入组患者 5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GC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P均 >0 0 5。吸入组脊椎骨、股骨粗隆及股骨总量 3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GC累积量之间也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P均 >0 0 5。但吸入组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绝对骨密度值与GC累积量之间似有某些负相关 ,P <0 0 5。吸入组骨密度有 3人 6处T评分≤ -2 5 ,对照组仅有 1处T评分≤ -2 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似有负相关 ,P <0 0 5 ,而对照组 5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未呈现明  相似文献   

6.
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 5例 5~ 8岁哮喘患儿分为 3个开放治疗组 ,每天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得 ,剂量分别为 10 0 ,2 0 0和 30 0 μg ,持续 8~ 12个月。于治疗开始、第 6和第 12个月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骨密度 ,同期测量肺功能FEV1。结果 哮喘患儿肺功能FEV1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儿股骨近端、脊柱区域和前臂的骨密度无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结论 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影响哮喘儿童的骨矿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对哮喘患儿骨代谢、骨密度和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60 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设普通肺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200~600μg/d),必要时高压雾化吸入β2激动剂或吸入β2 激动剂气雾剂,口服西替利嗪;对照组不吸入普米克,其他处理同治疗组。比较 3 组患儿的骨代谢、骨密度和肾上腺功能。结果 治疗18个月后,3组患儿的骨代谢、骨密度和肾上腺功检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哮喘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既能控制哮喘病情又能尽最大可能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方法:回顾性地总结了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效果。53例年龄4~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中,16例接受丙酸倍氯松(BDP)、丁地去炎松(BUD)每日500~600μg或氟替卡松(FP)每日250μg(中等剂量)吸入;37例接受BDP、BUD每日400μg或FP每日200μg(低剂量)吸入治疗。所有患儿均未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或茶碱类药物。随访3个月,观察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程度,4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及12周检查肺功能或使用峰流速仪检测峰流速值(PEF),记录PEF与平均预计值的比率(PEFR%)。结果:除1例重度患儿使用BDP600μg有一次轻度发作外,其余52例患儿使用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2周内均无哮喘发作。40例患儿吸入治疗后2~4周绝大部分患儿PEFR%恢复正常,治疗后12周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与中等剂量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儿童中重度哮喘给予“安全剂量”(每日400μgBDP或BUD,200μgFP)吸入糖皮质激素能够控制哮喘发作,恢复肺功能。安全剂量能最大程...  相似文献   

9.
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时吸入治疗的运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经定量气雾剂(MDI)、MDI经储雾罐吸入和用压缩氧做动力雾化吸入β-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并总结了吸入疗法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经定量气雾剂(MDI)、MDI经储雾罐吸入和用压缩氧做动力雾化吸入β-激动剂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并总结了吸入疗法的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6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n=32)及对照组(n=31),两组病例均予治疗性生活方式转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TLC)干预。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分别检测腰椎骨密度(BMD—LS)、股骨颈骨密度(BMD—Fn)、股骨近端骨密度(BMD-Ftot)及血脂谱。结果氟伐他汀组在治疗后36周BMD—LS、BMD—Fn、BMD—Ftot分别升高了3.1%、1.3%、1.0%,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8%、1.6%、1.4%,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降低了25.7%、37.9%、23.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升高了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哮喘患者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国(主要是南京地区)成人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后的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了解中国哮喘患者长期吸入GC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以及其与吸入GC剂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分别测定了20例每日坚持吸入GC大于等于5个月和20例与之配对的未使用GC的哮喘患者的脊椎骨(L2~4)、股骨颈、股骨粗隆、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BMD),同时用放免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BGP)以及碱性磷酸酶(AKP)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5处绝对BMD和相对BMD(与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值的百分比)、BGP、AKP等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r=1.70~0.21,P>0.05);吸入组每日吸入GC>400μg者与≤400μg者、与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r=-1.60~0.41,P>0.05);吸入组累积吸入GC>120000μg者与≤120000μg者、对照组之间的上述各指标比较除脊椎骨外余均无显著差异(r=2.24,P>0.05);吸入组与对照组中年龄≥45岁者的上述各指标之间的比较未显示差异。吸入组患者5处绝对BMD与其相应日均吸入GC量之间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值均>0.05,但脊椎骨、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BMD与GC累积量之间的r=-0.50、-0.52和-0.53,P值均<0.05。不过,吸入组5处BMD的相对百分比和T评分与其GC累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3个月骨密度的变化,评定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机体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自门诊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吸入,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以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增加,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治疗有效,且对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吸入皮质类固醇对成人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对成人骨骼的不良影响.方法63例男性分为2组(1)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组21例,其中4例为哮喘患者,17例为COPD患者,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BDP)600~800 ug/d治疗1个月至3年.(2)未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的COPD患者42例.30例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对象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EXA)行腰椎(L2、L3、L4)和近端股骨(股骨颈、大转子、Ward氏三角)骨密度(BMD)测定,ELISA测定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和晨尿胶原吡啶并酚(PyD)、脱氧胶原吡啶并酚(D-PyD).结果吸入类固醇治疗组与非类固醇治疗组比较,腰椎和近端股骨BMD值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BGP(5.56±1.97ng/ml)较非治疗组(6.91±2.70 ng/ml)降低(P<0.05),治疗组TRAP(4.78±0.72u/L)较非治疗组(4.41±0.61 u/L)升高(P<0.05).结论吸入BDP治疗对成人哮喘和COPD的近期骨密度值无明显影响,但可造成成骨功能受抑和破骨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两种雾化吸入疗法佐治患儿哮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小丽 《护理与康复》2008,7(9):690-691
目的比较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佐治患儿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哮喘患儿按首次雾化吸入顺序分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组(A组)及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B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所需天数及安全性作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性;A组吸入中未出现不安全情况,B组吸入中发生6次不安全情况。结论两种雾化吸入法治疗哮喘效果相似,但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比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两种雾化吸入方法对哮喘患儿SpO2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5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雾化吸入组(A组)和氧动力驱动雾化组(B组)各25例。均吸入博力康尼令舒及喘乐宁,15rain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15min和30min患者血氧饱和度。结果B组治疗后15min、30min血氧饱和度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改善率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氧气作动力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方面有更好的疗效,哮喘患儿更适合氧气雾化吸入器治疗,能有效达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提高血氧饱和度,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尚不能排除,尤其对女性哮喘患者.目的了解国内女性哮喘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否会对骨密度和骨代谢产生影响.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配对比较分析.对象纳入40例女性哮喘患者为1998-02/2002-02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者.均无长期全身使用激素史,且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吸入组)20例每日坚持吸入激素≥5个月(年龄18~63岁,绝经5例),对照组20例(年龄18~60岁,绝经5例)采用常规平喘解痉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绝经情况与吸入组配对,平均人).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以绝对值和T评分(即与同性别成年人骨峰值相比的标准差)表示.同时与其同年龄、性别相应正常数据相比较,确定骨密度在这些部位的相对值.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测定这些患者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②两组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比较.③吸入组日均吸入激素剂量和吸入激素的累积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L2-4椎体、股骨颈、股骨转子、股骨三角及股骨总量的骨密度值及T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吸入组20例患者的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值与其相应日均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325~-0.110 2,P>0.05);L2-4椎体、股骨颈和股骨三角的骨密度值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95,-0.517,-0.531,P<0.05).吸入组患者上述5个部位骨密度的T评分与其吸入糖皮质激素累积量无明显相关性(r=0.443~0.295,P>0.05).吸入组股骨三角处的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506,P<0.05),而对照组5个部位绝对骨密度值与其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79~0.326,P>0.05).两组血清骨钙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对女性哮喘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代谢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长期吸入激素的女性哮喘患者随着吸入激素累积量的增加和或年龄的增长,引起骨质丢失的危险可能会增高.  相似文献   

18.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88例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何举纲  牟一坤  黄树灿  唐春 《新医学》1998,29(8):413-414
目的:探讨吸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干粉吸入装置都保吸入砷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88例,持续6个月或以上,对照组68例,用氨茶碱和/或β2受体激动剂控制哮喘发作,并对6岁以上轻中度哮喘患儿18例,其中治疗组10例,对照组8例患儿行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测定。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组治疗后因哮喘住院和急诊例次比对照组显著减少,(3  相似文献   

19.
两种序贯激素吸入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两种序贯激素吸入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16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入院日单双号分为A组85例、B组80例,急性期两组治疗方法相同,症状控制后,A组使用压缩泵雾化或氧气雾化继续吸入普米克令舒,B组使用带面罩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观察喘息发生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很好控制哮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均根据患儿的病情对其进行分级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按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吸入技术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吸入技术掌握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比61.0%,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7%比65.9%,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地引导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治疗,对其病情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