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雷公藤属药物植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抗H IV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倍半萜类(包括倍半萜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和少量木质素等。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雷公藤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抗炎、抗免疫等作用.近年来雷公藤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将雷公藤在皮肤科中的药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雷公藤属植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生育、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环氧二萜类、三萜类和生物碱类。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雷公藤及其单体的药理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传统用于治疗关节炎、跌打损伤、皮肤病等。近代对其进行了生药、植物、药理、制剂、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其主要成份为总生物碱,总萜酯类,红色素及苷类,适用于一切以免疫因素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疾病。文献对总萜酯、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报道较多,但对红色素提取工艺的报道甚少,本文对红色素的不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属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近年来引起医药界广泛的重视。在皮肤科领域内治疗病种多,疗效好,运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结合有关资料,概述雷公藤在皮肤科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1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雷公藤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二萜类和三萜类。其中生物碱有两大类:一类是烟酰倍半萜类,另一类是精脒类,两者共有10个生物碱。除此之外,自雷公藤中分得的成分还有卫矛醇、β-谷甾醇等。这些化合物的化学-药理特性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正在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免疫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在我国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近年来,雷公藤的各种提取物及有效成分在各类免疫性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雷公藤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免疫抑制机制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的状况,并认为雷公藤作为一种极有潜力的免疫抑制药物,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原为祛风止痛中药,但它的药理研究具有抑制免疫、抗炎、抗生育、抗肿瘤、抗菌等多方面作用。并已从雷公藤中分离出80余种成分,目前临床应用的为其粗提取物雷公藤多甙,含有雷公藤二萜内酯和雷公藤生物碱等成分提取物,只含少量甙类,在保留疗效同时较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又名黄藤木、断肠草、红药等,有大毒。雷公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本品藉以为名,以喻其暴烈之性,《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出江西者力大,土人采之毒鱼,凡蚌螺之类亦死,其性暴烈”。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归属于祛风湿药,功效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其主要成分为雷公藤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宁碱等生物碱,此外还含二萜类、三萜类及卫矛醇、卫矛碱等,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菌、止痛、抗肿瘤等作用。雷公藤制剂对多器官的急慢性中毒损害,很大程度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综述使用雷公藤制剂治疗肾脏病减毒增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配伍中药减毒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的根及根茎,又名黄藤根、霹雳木、断肠草、菜虫药等。雷公藤辛、苦,性寒,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解毒杀虫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是目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较为确切的中药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克  王曙东  陈爽 《医学教育探索》2006,(11):1671-1673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主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安徽等地。主要含有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碱及苷类、糖类、醇类和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以及免疫抑制等药理活性。雷公藤提取物研制的制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白血病、肾病综合症、肿瘤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已被广泛认可。雷公藤含有许多毒性成分,在临床应用上仍会经常发生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对雷公藤药材进行整体质量的综合控制。研究开发新型、低毒剂型显得十分必要。指纹图谱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中药及其制剂进行综合宏观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可行手段,现已成为控制中药质量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法研究了采收于不同季节的雷公藤叶提取物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利用色谱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作为参数,比对了不同季节的雷公藤叶之间的异同,为合理开发利用雷公藤药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慧  李桂洁 《医学综述》1995,1(5):201-203
<正>我国作为药用的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的三种植物即雷公藤、昆明山海堂和黑曼(东北雷公藤)的根及茎.雷公藤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非常引人注目的中草药,长期以来中医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并显示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对雷公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已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二萜、三萜、生物碱、倍半萜,此外还有甙类、糖类、醇类和微量元素等.就现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菌、抗生育等作用,对于前两个作用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且临床应用也较普遍.本文就雷公藤近年来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的药用价值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公藤 ,又名黄藤木、断肠草、红药 ,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木质部分 ,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至西南地区 ,其性苦、寒 ,有大毒 ,功能可祛见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上痛。近年来 ,雷公藤制剂应用日益广泛 ,其明确而独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也越来越为医药研究人员所重视。1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实验表明 ,雷公藤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卫矛醇 (即甜醇 ) ,其药理作用主要有。1.1 抗炎作用 实验及临床提示 ,雷公藤对免疫过程效应期有直接作用 ,可能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渗出、抑制或对抗各类炎症介质以及有抗凝、抗栓塞等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李焕平  刘慧焕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40-1042
雷公藤俗称黄藤、断肠草,卫矛科落叶灌木雷公藤的干燥根的木质部,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性味:辛、苦、寒,有大毒。功效为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近年来,已提取分离出70多种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卫矛醇、二萜、三萜类、甙类及脂类等,其毒性成分主要为二萜类,其次为生物碱、三萜类及甙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 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tfodii Hook.f)的全根或去皮根本质部分。其性味苦、辛、凉,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解毒杀虫的功效。近年来,雷公藤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理研究证实,本药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杀虫抗菌、抗生育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麻风反应、躯体神经性疼痛、肾脏疾患、肝脏疾患、皮肤粘膜疾病及其他多种疾病。但其毒、副作用大,易中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为卫矛科公藤属植物,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国内外学者已从雷公藤属植物分离近70种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类、二(?)类、三(?)类、倍半(?)及糖类等化合物,且已证明它们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生育、抗病原微生物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1、2、3]。近年来,随着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对雷公藤免疫调节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雷公藤对人体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状况作一概述。1 雷公藤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作用 范勇毅等[4]用雷公藤多甙T2及其单体T4对正常人PBMC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证明,T4对PHA刺激的人PBMC产生IL-2的活性具有剂量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Tripteryqium wilfordii Hook.f.)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又名黄蜡藤、断肠草、红药、菜虫药等.雷公藤,其名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雷公为神话中司雷之神.本品藉以为名,以喻其暴烈之性,其味苦、辛,性寒,有大毒,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现代医学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皮肤科、眼科、妇科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总甙(T-Ⅱ)是以卫矛科雷公藤植物(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的去皮根中提取、精制而得到的,具有较强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组份。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药学院及18个协作单位对雷公藤总甙进行了多年系统的研究,初步完成了临床、化学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经554例临床验证,具有非特异性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且无激素样的副作用,临床疗效良好。雷公藤总甙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难治性肾病,I、Ⅱ型麻风反应,白塞氏病,脓疱性关节炎及红皮症型银屑  相似文献   

18.
角蒿属植物主要含有单萜生物碱、大环精胺生物碱和环烯醚萜苷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感受伤害等药理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去皮根部提取的总苷,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药物之一。对近年来雷公藤多苷的抗炎机制的研究进行概述,发现其在炎症过程的早期及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发挥着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的药理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Tripterygium Wilpordii Hook·P·,又称水莽草、黄药、黄藤根、菜虫药、断肠草等。作为草药应用于临床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外五十年代就受到重视,近十余年来,雷公藤制剂在国内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雷公藤性苦、辛凉。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消积、杀虫止血等作用。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本药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活性成分,属非甾体免疫调节抗炎剂。现将本药在国内临床应用的近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