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定义的内涵有:明确规定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感染和发病是不同阶段发生的,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主要对象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一定传播途径进入易感宿主体内而引起感染。即由病原微生物及其贮源(总称为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者组成感染链。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是困惑现代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国内外都为此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研究解决这一难题。医院消毒技术的发展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了有效的措施。医院感染包括3个基本因素,即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者。传播途径是较重要的一环,消毒工作正是作用于这一环节(切断传播途径),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血液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液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控制解放军总医院李锡金,刘景汉(北京1000853)血液传播性疾病所引起的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一大难题,特别是病毒性血源性感染,后果极为严重而又难以预防。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因子就有十多种,最为重要的有乙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洗手现状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特别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受到污染常常携带细菌,有时甚至为耐药菌,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工作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感染。有资料表明,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许多研究证明医务人员在诊治不同患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医院感染愈来愈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前,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导致院内感染。为此很多医院设立院感科,成立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目的是检测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提出对策,有效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其微生物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北京市某综合性医院3月2~31日期间收治和医院感染的10例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1)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住院患者多数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2)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同时不排除隐性带病毒者(曾密切接触SARS病例而未发病者)作为潜在传染源的可能;(3)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该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飞沫核)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结论: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收集和积累是否存在气溶胶(或飞沫核)长距离传播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有效监测与科学管理医院内感染,应落实三级监测网,前提是各医院应有专职的流行病学医师、公共卫生护士与检验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监控组织,制定有被的防治措施,做到控制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受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全方位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筻生率。  相似文献   

8.
手部卫生与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务人员的手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地位与作用,已越来越受业内人士的关注。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若不注意手部卫生,将会造成医院内感染。因此,手部卫生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SARS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和总结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患者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 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梅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35-2437
医院内感染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及病残率增加,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控制好医务人员手的卫生与降低医院感染率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手的清洁消毒是否符合卫生部的卫生学标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因为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传染,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树英 《现代保健》2009,(31):170-171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存医院内,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的,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常常携带细菌,甚至有时为耐药菌,使医务人员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早在150年前,Semmelweis在一项生殖干预的研究中,坚持要医生们在做过尸检后,先洗手再去接生,从而使产褥期葡萄球菌脓毒血症的病死率由22%降到3%^[1,2].  相似文献   

13.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威胁,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后病死率高等特点,医院获得性感染是其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CRE的传播与感染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做好CRE预防与管理是控制CRE传播与感染的重要环节。本文从CRE感染与定植的危险因素、医院患者与环境CRE主动筛查策略及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综述。汇总CRE患者感染与定植危险因素和CRE医院患者主动筛查的筛查人群、筛查方式、筛查方法、筛查时机与频率;梳理CRE医院环境主动筛查的筛查范围、筛查方式与频率、主动筛查终止时机及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便于临床了解CRE主动筛查策略及多学科协作防控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CRE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小翠 《现代保健》2011,(34):110-111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稍不注意便会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为了确保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控制结核病传播,本文对控制结核病传播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健全的三级感染预防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合理布局,加强各类人员的管理和感染预防宣传教育,可有效避免结核病在院内的感染和扩散。从而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为临床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对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全球医院感染暴发数据库1 091起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涉及68个国家及地区,2000—2006年是暴发事件发布的高峰期。ICU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明确感染源的事件590起(占54.08%),依次是患者(37.46%)、环境(22.88%)、污染的医疗设备(15.09%);明确感染途径的事件占63.98%,依次是接触传播(73.78%)、侵入操作(15.19%)、呼吸道传播(8.17%)及胃肠道摄入(2.86%);医院感染病原体为:细菌类(83.68%)、病毒类(8.16%)及真菌类(7.52%);暴发案例控制主要根据传播途径及感染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国内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38.37%)高于国外(15.17%),国内ICU医院感染暴发检出的首要病原体为鲍曼不动杆菌(32.56%),国外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2.20%)。结论 医院感染暴发存在一定规律可循,应针对其暴发流行的特征,制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0%。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0%的感染率。为适应临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经手传播病原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手传播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0%,而手卫生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1手卫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血液净化中心由于其治疗方式的特殊性,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因此,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特别是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院内感染与护理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萌萌 《医疗装备》2010,23(2):94-94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的深人研究而逐渐被认识,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因此,本文重点提出院内感染中与护理工作相关的几个问题,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