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金刚  梁成虎 《齐鲁药事》2007,26(7):400-400
目前药品市场假劣药品花样繁多,且造假手段及销售方式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给药品监督执法带来一定困难,且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就假劣药品的几种存在形式及如何识别简单归纳一下。  相似文献   

2.
赵世章 《齐鲁药事》2007,26(1):16-17
药品快速检验和鉴别是识别假劣药品一项主要途径,也是基层监督检查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的基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近几年刚刚组建,药品执法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药品监督执法水平,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药品快检水平和药品鉴别能力是药品监督执法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医药市场混乱,制假药者极为猖狂,他们利用药品特殊属性及广大群众对药品知识了解匮乏,大量制售假劣药品,使假劣药品屡禁不止,我们作为药品监督管理人员,责任重大,就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钻研刑用自己掌握的药品基础理论及相关的药学知识.识别假劣药品,提高药品质量,现将我们多年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所积累的有关识别假劣药品的经验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景海 《齐鲁药事》2004,23(5):22-23
药品技术监督是药品监管的主要手段也是行政监督的基础,为行政处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现在药品制假、贩假技术的日渐提高,花样百出,这样就对药品技术监督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县级及县以下的药品市场正是假劣药品出现率比较高的地区。县级药品技术监督在规范市场、保证药品质量,打击制假、贩假及保障广大人民用药安全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现有的技术监督体制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药品监督工作开展。笔者根据在药品执法及规范检查中发现的药品技术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药品监督执法工作中 ,运用语言概念叙写药品监督执法文书是项常规性工作。在药品监督执法文书中 ,不管是对管理相对人违法事实、相关证据的叙述说明 ,还是对处理依据、处罚建议等具有法律意义内容的叙写确认 ,均要清晰明了 ,准确无误 ,不可含糊其词。在叙写药品监督执法文书时 ,凡涉及具有法律意义的内容 ,即管理相对人的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违法事实、药品数额、违法时间 ,以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词语、语句 ,一般不得应用模糊的语言概念。其一 ,违法事实。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 ,对管理相对人及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准确定性 ,及适用法律是否得当的重要证据之一。《药品管理法》第 9章法律责任共有 2 9条 ,其中就有 12条均有一个共同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章第 99条规定 :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 95条规定 :情节严重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就说明 ,准确叙写违法事实的情节、行为、性质等内容十分重要 ,一般不能使用模糊概念。同样是制售假劣药品 ,不但要写清其生产批次 ,还要写...  相似文献   

6.
对常出现的10种假劣中药的调研和抽检,针对调查研究中导致假劣药品的根源和如何杜绝假劣药品发生,围绕健全和完善各级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基层药品监督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宣传实施《药品管理法》和加强进货渠道管理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药》2006,(3):35-35
日前.山东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相继查处了多起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和多种假劣药品。现通报“喘安胶囊”等29种假药的有关情况,以免更多的群众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8.
黄志禄 《中国药业》2003,12(1):15-17
药品监督执法文书是指一切在药品监督管理中有效的或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文书、公文的总称。从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概念可以看出,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主体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包括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②药品监督执法文书的制作必须依照一定的法定程序进行。即严格按  相似文献   

9.
赵敬华  苏醒 《安徽医药》2003,7(5):402-402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局自组建以来,把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作为已任,在整顿医药市场秩序,取缔无证经营,加大对农村基层药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立案查处案件近百起.由于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刚刚组建,在具体执法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提高药品监督抽验靶向性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监督抽验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药品监督检查中加强药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假劣药品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假劣药品的发现前提来自于药品监督抽验靶向性定位准确.药品监督抽验靶向性定位准确率高低是衡量药品稽查与药品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不法行为,是当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执法调查又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假劣药品案件的必要程序.调查工作质量的高低,对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成效起很大的作用,它关系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执法威信和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徐东清  杨俊斌 《中国药事》1998,12(5):299-230
药品监督员是国家药品监督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赋予药品监督员对药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抽验的权利,这表明药品监督员是药品监督管理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卫士。在经济体制转换及制售假劣药品现象呈高发多发状态的...  相似文献   

13.
范秉和 《中国药事》1998,12(3):177-178
四川省阆中市387批假劣药品分析范秉和(四川省阆中市药品监督检验所637400)1995年我们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卫生局领导下,紧紧围绕打假除劣,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这个中心,加强药品监督检验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活动,追根求源,深入...  相似文献   

14.
周进军 《中国药事》1998,12(3):179-180
云南省县级药检所药品抽验情况调查周进军(云南省药品检验所650011)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医药市场向开放式发展,医药市场混乱,假劣药品屡禁不止,且大部分销往农村村级卫生所、个体开业医、个体药店和乡镇卫生院。而县级药品检验所监督不力,技...  相似文献   

15.
发挥药品检测车打假平台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汪光宝  黄万著 《安徽医药》2009,13(6):690-691
安徽省是2004年全国首批药品检测车试运行省份,又是2006年全国首批全面装备药品检测车的三个省份之一。这其中既包含着国家局、中检所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也体现了这项民生工程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来不得半点含糊。为此,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实做好药品检测车推广应用工作。自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全省20台药品检测车累计运行4580天,行程42万多公里,筛查药品110800批次,抽样13550批次,查获假劣药品5686批次。假劣药品的命中率从2006年起逐年提高,分别达18.8%、36.6%和48.3%,较之于2003年至2005年13.4%的监督抽验平均命中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海军  王林善 《中国药事》1998,12(3):143-144
基层医疗单位假劣药品情况分析及对策张海军王林善杨家邦(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药品检验所266500)随着《药品管理法》宣传、实施的不断深入,各级药品监督、检验部门对农村医药市场监督检查力度的增大和广大农民群众对假劣药品危害性认识的提高,农村医药市场得到进...  相似文献   

17.
郑筱萸 《中国药业》2000,9(1):2-2,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运行一年来,积极推进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利用监管手段从源头控制低水平重复生产,促进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一)坚决取缔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打击假劣药品 一年来,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统一监管优势,开展药品专项监督多种形式的监管,缜密设防,层层把关,基本保证了假劣药品没有流入老百姓手中。 非法药品集贸市场已经成为假劣药的集散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以及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取缔非法药…  相似文献   

18.
假劣药品按流通渠道来源可分为三类,包括来源于非法渠道、中间渠道和合法渠道。假劣药品流入市场终端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不规范所致。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农村药品市场监督力度,加强对药品批发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廖建 《中国药事》2004,18(2):92-93
随着药品监督管理新体制的建立和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制售假劣药品案件多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药品监督工作面广、量大、难度高,国家药监局审时度势,大力推广药品快速鉴别方法,以强化基层药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药业》2004,13(8):6-6
《医药经济报》2004年7月14日发表李慧的文章《基层药品执法遭遇难题》,反映了基层药监部门在执法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如:(1)《药品管理法》对假劣药品、违法经营药品、违法购进药品的处罚额度以货值金额为依据,但在实际稽查过程中,由于违法者采取种种手段隐匿违法证据,导致执法人员难以准确核实药品货值,达不到有效惩戒目的;(2)《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研制、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