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对3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随访观察。时域分析发现,3例VLP阳性中的1例PTCA术后VLP消失,有5.7%(2/35)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频谱时间标测发现,4例VLP阳性中的2例术后VLP消失,有11.8%(4/34)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全组患者中,PTCA前、后SA-ECG参数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10.9±2.5(4~14)个月,未发生心律失常事件。提示PTCA可使VLP阳性的部分患者转阴;使很少部分患者VLP阴性转为阳性,提示再灌注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室晚电位(VLP)、心律失常事件(AE)与左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145例冠心病患者均进行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和24小时HOLTER监测,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及随访观察。结果:1145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0例),随访141±71(4-36)月,发生AE7例。2VLP阳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3发生AE组LVEF显著降低(P<005)。结论:左室功能障碍者VLP阳性率高、容易发生AE。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VLP)预测心律失常事件(AE)的价值。方法:对2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和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其中AMI患者于发病后2~4周行SA-ECG检测。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结果:261例冠心病患者中VLP阳性率149%,随访136±69(4~36)月,发生AE18例。VLP阳性组AE发生率297%,明显高于VLP阴性组AE发生率36%(P<00001)。发生AE组VLP阳性率611%,明显高于未发生AE组VLP阳性率123%(P<0001)。VLP时域分析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AE的敏感性611%、特异性877%、阳性预测值297%、阴性预测值964%、准确性856%。结论:VLP预测AE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VLP有助于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性分层。  相似文献   

4.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及HR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晚电位(VLP)联合应用对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对84例AMI后两周的患者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和VLP检测,并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16.75±7.74(4~29)个月(12例失访)。结果表明: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事件的AMI患者(15例)的HRV较无严重心律失常事件者(57例)明显下降〔SD:3.879±0.355ln(ms)vs4.077±0.281ln(ms),St.Georges指数:3.677±0.569vs3.929±0.358,LF:4.399±1.179ln(ms2/Hz)vs5.041±0.912ln(ms2/Hz),P均<0.05〕。②HRV对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预测的敏感性为46.7%,高于LVEF(33.3%)及VLP(26.7%);阳性预测值为30.4%,与LVEF(31.2%)及VLP(30.8%)相近。③HRV分别与LVEF、VLP合用,可明显提高阳性预测值(依次为60%和50%)。提示AMI后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及心脏性猝死与HRV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对3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和随访观察,时域分析发现,3例VLP阳性中的1例PTCA术后VLP消失,有5.7%(2/35)VLP阴性患者后VLP转为阳性;频谱时间标测发现,4例VLP阳性中的2例术后VLP消失,有11.8%(4/34)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全组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观察无症状左心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心室晚电位(VLP),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及KGC-400检测仪测定50例高血压患者心室晚电位。结果VLP阳性28例(占56%),心脏射血分数(EF)45±8.7,A/E1.21±0.22。VLP的V40与EF、A/E的相关系数r=-0.82,P<0.05。5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LVH)检出17例(占34%),其中28例VLP阳性者14例(占50%),22例VLP阴性者3例(占13.6%)。结论VLP与高血压左心功能不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对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后分别检测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观察CABG后,即晚期再灌注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发现CABG后滤波后QRS波群时限明显缩短(95.0±10.2msvs105.0±16.7ms,P<0.05)。8例中3例VLP阳性,CABG后1例VLP转为阴性。提示晚期再灌注可能对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远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为了解不同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特别是慢-快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利用超声心动图、体表心电图及Holter检查,对21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生理性起搏(AAI/DDD)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AAI:53.5±6.1%vs47.2±7.8%,4.95±0.57L/minvs4.20±0.62L/min;DDD:52.5±6.8%vs44.3±0.1%,5.12±0.71L/minvs4.41±0.38L/min;P均<0.01),左房内径(LAD)无明显变化;DDD组E/A比值明显增加(0.98±0.09vs0.87±0.15,P<0.01),AAI组E/A比值呈增加趋势(P=0.05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5.9%vs50%,P<0.01)。非生理性起搏(VVI)组术后LVEF、CO明显下降(44.1±4.7%vs48.3±4.3%,3.77±0.42L/minvs4.17±0.85L/min,P均<0.01),LAD明显增大(39.26±2.37mmvs36.81±2.35mm,P<0.01),E/A比值呈?  相似文献   

9.
对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老年人作心室晚电位(VLP)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舒张功能测定。结果显示:冠心病组VLP阳性率比健康组显著升高(分别为33.3%及0%,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较健康组明显降低;VLP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前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左室舒张功能参数(A/E比率)与VLP各指标(QRS时限、D(40)、V(40))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16蛋白和HBsAg.结果有606%(40/66)的肝细胞癌(HCC)和750%(1/4)的胆管细胞癌(CCC)P16蛋白缺失;Ⅰ,Ⅱ,Ⅲ和Ⅳ级(按Edmondson标准)HCCP16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0/1),441%(15/34),821%(23/28)和66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癌旁肝组织的48例标本中,癌组织P16蛋白阴性率(72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412%,P<005).有625%(30/48)的HCC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HBsAg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的P16阴性率分别为733%(22/30)和667%(12/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相关,与肝癌的恶性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痴呆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及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斌  曾湘豫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1):730-732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多态性与痴呆疾病的关系。方法对对照组(53例)和痴呆组[其中包括Alzheimer’s病(AD)18例,血管性痴呆(VD)23例和帕金森病痴呆(PDD)13例]的载脂蛋白E基因频率和表型多态性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对照组ApoE基因频率以ε3最为常见,占92.5%,其表型分布以E3/3型为主(占86.8%);在痴呆组中,AD组ApoEε4和ε2基因频率分别为19.4%和13.9%,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0.01),而VD组和PDD组ApoEε4和ε2基因频率与非痴呆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AD组ApoE表型中的E3/4型和E2/3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D组和PDD组中其他各型差异均不显著。结论ApoEε4和ε2与AD关系极为密切,与VD和PDD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经食管超声(TEE)+潘生丁(dipyridamole)药物试验测定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并根据冠状动脉最大扩张时的血流速度/基础状态下的血流速度之比值来计算冠状动脉储备功能(CFR)的指数。我们先后对44例胸痛待查的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和TEE+潘生丁药物试验,38例(86%)的病人获得了满意的TEE图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35例患者分为二组:A组17例为左前降支狭窄≥50%或(和)左回旋支狭窄者;B组21例为左冠状动脉病变0~<50%者。经TEE多普勒测定潘生丁注射前、后的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速度,A组的CFR指数——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D/BPDV)和平均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D/BMDV)均明显低于B组(P<0.001)。如以CFR指数2.0作为判断严重冠状动脉病变(≥75%)的临界点,则其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85.7%,准确性为84.2%,即提示:通过CFR的测定可以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来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VVI起搏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VVI起搏后心房颤动(Af)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我院296例VVI起搏患者,并与同期22例生理性起搏(AAI5例,DDD17例)患者比较,发现VVI起搏后Af发生率为257%(76/296),而生理性起搏后Af发生率仅45%(1/22),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分析比较了VVI起搏后Af发生率与7种影响因素的关系,发现Af发生率增加除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外(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的因素是:年龄较大(≥60岁,P<005),术前有高血压史(P<001),心功能不全(>Ⅱ级,P<001),左房内径较大(≥45mm,P<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房室传导阻滞,P<005),VVI起搏时间较长(≥3年,P<005)。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151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效果。方法单纯CABG组61例,平均LVEF(40.8±3.7)%,平均塔桥3.6支;CABG合并其它手术组90例,平均LVEF(34.4±7.1)%,平均搭桥1.8支,合并手术包括室壁瘤切除或成形87例,瓣膜置换3例。结果两组分别死亡2例和6例,心律失常和术后低心排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平均随访34个月,随访率为92%,两组各死亡2例,其中3例与心脏因素有关。两组LVEF分别为(55.6±7.3)%和(50.4±11.4)%,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术前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早晚期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ABG对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移植血管应尽可能应用乳内动脉,以提高远期效果。加强围术期的处理,调整心脏的前后负荷,兼顾心肌氧需和氧耗平衡,必要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左室辅助(LVAD),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100例(男8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5.6岁)冠状动脉造影者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组QTd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在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5%组和狭窄小于75%组间,QTd差异显著(P<0.05),说明QTd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P<0.01)。本文讨论了单支冠脉病变、多支冠脉病变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QTd的关系,其中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QTd无明显差异(P>0.05),而LVEF>40%和LVEF≤40%两组间,QTd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明QTd与左室射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87年12月至1993年10月对55例58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TO)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占同期PTCA总数的18.2%。患者平均年龄56.4±7.5岁,心绞痛患者19例,心肌梗塞患者36例,其中梗塞后10小时内行急诊PTCA2例,1个月内和1个月以后行PTCA分别为6例和28例。TO平均时间68.4±46.6天。完全闭塞和次全闭塞各占65.5%和34.5%。结果显示:病例成功率为89.1%,病变成功率为87.9%;完全闭塞成功率为89.5%,次全闭塞成功率为85.0%。闭塞类型、闭塞时间、闭塞长度等特征对成功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管并发症率为12.1%(7/58),处理成功6处,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房室旁路的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22例124条房室旁路(AP)射频消融术(RFCA)的复发率,并对复发的可能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结果为:124条AP经2~25(13.5±7.1)个月随访5条复发,复发率为4.03%(5/124)。其中显性与隐性AP复发率分别为1.23%(1/81)和9.30%(4/43),P<0.05;左游离壁与间隔分别为2.5%(2/80)和7.5%(3/40),P>0.05;左侧与右侧分别为3.3%(3/90)和3.1%(1/32),P>0.05。复发时间为0.5~60(15.4±25.4)天。复发可能与消融点不够精确、AP粗大位置深在、AP功能特性与部位、消融能量不足、观察时间不够等因素有关。提示需对行RFCA患者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29例长期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国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对PTCA成功的229例患者用门诊随诊或信访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0.5~8.4(平均2.3±1.8)年。结果显示:76例(33.2%)患者心绞痛症状复发,随访期中死亡2例(0.9%),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塞6例(2.6%),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1.7%),重复PTCA29例(12.7%)。以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1年为84.8%,8年为70.5%。Cox回归分析表明,术前病变狭窄程度及术后前降支残余狭窄程度与发生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呈正相关。提示国人PTCA可取得较好远期疗效;术中尽可能减少前降支残余狭窄,可能减少心脏事件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相似文献   

19.
对心室晚电位(VLP)与冠心病(CAD)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观察了VLP的动态演变。结果:CAD及其急性心肌梗塞(AMI)和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VLP阳性率分别为42.0%(113/269)、509%(54/106)和37.1%(53/143);在AMI合井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者则高达91.7%(11/12);发现VLP在AMI、OMI和正常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01例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高频心电图(HFECG)变化。结果提示:高频切迹数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多,HFECG与ECG诊断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87.7%~95.4%与66.2%,p<0.01;特异性分别为72.2%~75.0%与63.9%,P>0.05;符合率分别为83.2%~87.1%与65.3%,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