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冬虫夏草始见于清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是传统名贵中药,因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艰难,产量低,不易采集等诸多因素,假冒伪劣品较多,现就常见的几种混淆品与真品作以鉴别。1正品特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n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始见于清吴仪洛所著《本草从新》,是传统名贵中药,因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艰难,产量低,不易采集等诸多因素,假冒伪劣品较多,现就常见的几种混淆品与真品作以鉴别。1正品特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n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1]。虫体呈蚕状,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土黄色或深黄色,偶棕褐色,较粗糙,环纹明显,头部黄色或棕红色,虫体有环纹20~30个左右,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密,腹部有足8对,中间4对明显,尾部1对可见,近头部3对不明显,虫体质地脆,易折断,呈黄白色,中部有明显的暗棕色“V”字环纹,周围颜色较深,内心充实,虫体组织碎片呈不规则多角形。子座由头部长出,其色与虫体相仿或深棕色,细长圆柱形,稍扭曲,没有分叉,直径0.3cm,长4~7cm,表面有细小的纵向皱纹,顶部稍膨大为不孕端。子囊壳卵圆形至椭圆形,近表面生,基部稍陷于子座内,子囊孢子白色细长,有很多横隔,成熟时不断裂成小段。气微腥,味微苦,有草菇样气味。2混淆品2.1亚香棒虫草为麦角菌科亚香棒虫草Cordycepshawkesii Gray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子座...  相似文献   

4.
厚朴为临床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首先收载,列为中品,称:“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现在临床常用于湿阻气滞中焦,脘腹胀满,呕吐腹泻,痰饮喘咳等症。《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o off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la Rehd.et Wils.的干燥树皮。由于药源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5.
<正>蛤壳为常用的动物药,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之功效。《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的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青蛤Cyclinasinensis Gmelin的贝壳。但市场上常将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Mactra gudradrangularisDeshay或西施舌M.antiauata Spengler的贝壳作蛤壳药用。两者来源不同,功效有别,不可混用。现将主要特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乌梅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胆道蛔虫等症。目前,乌梅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能被加工成果脯和饮料。由于市场需求量大,乌梅成了中药紧缺品种,从而导致市场上冒充乌梅的伪品屡见不鲜。笔者从事多年药检  相似文献   

7.
三七,又叫参三七、田七,因其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广泛用于人体内外多种出血证,尤以因瘀血所致出血及肿痛应用效果最佳。由于药源紧缺,其混淆品和伪品时有所见。兹将三七及其混淆品、伪品的性状鉴别要点辑录于下。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略呈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6cm,直径1~4cm,顶端有茎痕,周围有非根非芽痕的瘤状突起,侧面有支根断后的环状痕迹。表面光亮,灰棕绿色,有横向皮孔及不连续的纵皱纹,无裂痕。体重,质坚实硬脆,击后常破碎成大小不一的许多块,皮部与木部分离。横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中心木部色较深,…  相似文献   

8.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Prunus.mume(Sieb.)Sieb et Zucc.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效。  相似文献   

9.
覆盆子及其4种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邦  张洁 《中药材》1995,18(10):508-509
覆盆子为常用中药材,有益肾、固精、缩尿之功能,《中国药典》规定其来源为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我们把近几年在药品检验及监督检查中所遇到的4种  相似文献   

10.
龟甲及其10种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药典》2 0 0 0版收载的龟甲的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 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 ,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的作用 ,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等症。此外 ,近几年来发现有 10种尚未收入药典的动物的背甲和腹甲混淆使用的现象 ,其中龟科动物黄喉拟水龟 Mauremys mutica (Cantor)〔 Clemmys mutica(Cantor)〕为浙江省习用品。因不同动物的性状不尽相同 ,为正确鉴定原动物以区别使用 ,现将龟甲及 10种混淆品的原动物及主要特征分别列表于下。1 来源龟甲及其 10种混淆品的来源见表 1。表 1 龟甲及其 10种混淆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陈宗良  包玮鸳  朱克 《中药材》2001,24(3):171-172
《中药材部颁标准》(第一册)收载的紫贝齿的来源为宝贝科动物阿拉伯绶贝(阿文绶贝)Mauritiaarabica(Linnaeus)的贝壳,具有明目潜阳、息凤解痉等作用,用于惊痫抽搐、目赤肿痛等症。 此外,近几年来发现有9种尚未收入标准的同科动物的贝壳混淆使用的现象。因不同动物的性状不尽相同,为正确鉴定原动物以区别使用,现将紫贝  相似文献   

12.
温小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39-739
乌梅系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治肺虚久咳 ,久痢滑肠虚热消渴 ,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等症。《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及前几版一部均有收载。该药为蔷薇科植物梅 Prunus mume (sieb) 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但由于长期以来 ,其同科属多种植物的果实在许多地区混淆使用情况较为普遍 ,因此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尽管多年来 ,药品监督、检验部门做了大量抽查和纠正工作。至今 ,我们在对基层药品的质量检查中 ,仍时有发现一些非药典规定的品种。本文就正品及常见 3种伪品从性状、显微、理化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紫菀及几种常见混淆品鉴别。方法:用性状鉴别的方法进行鉴别。结果:正品紫菀与混淆品外观虽然非常相似,但是只要我们仔细鉴别还是容易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白花蛇舌草为常用中药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功效。近年来用于各种癌症 ,其疗效正引起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的关注。由于临床上使用广泛 ,商品供不应求 ,导致白花蛇舌草异常混乱。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将市场上常见的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1 植物形态1 .1 白花蛇舌草 (茜草科 ) H edyotis diffusa Willd的全草。一年生披散小草本 ,茎扁圆柱形 ,从基部分枝。单叶对生、膜质、线形 ,长 1~ 3cm,宽 1~ 3mm,顶端急尖 ,侧脉不明显 ,无柄 ,托叶合生 ,长 1~ 2mm,上部芒尖。花四数 ,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 ,花梗长 0 .1~…  相似文献   

15.
白花蛇舌草及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海龙及常见的六种混淆品:粗吻海龙、长吻海龙、海蝎鱼、低海龙、冠海龙和刁海龙属一种的鉴别特征作了论述,并与正品海龙比较,列表说明了性状区别点。对海龙药材的鉴别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细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鹤虱与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叶淑玲李卫华福建省漳州医药站363000本品为较常用中药材。《中国药典》1985年版把菊科天名精的果实和伞形科野胡萝卜的果实分别冠以“鹤虱”和“南鹤虱”正式列入法典。但目前全国医药市场流通领域时有发现鹤虱的混淆品,较常见的有四...  相似文献   

18.
19.
李广民 《陕西中医》1990,11(1):35-36
<正> 中药白头翁为较常用的中药,“神农本草经”早有记载,自古作治痢要药。198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正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unge)Regel 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解毒治痢之功效,对阿米巴痢疾有显效。目前白头翁药材混淆较多,各地使用混淆品达30余种之多,因此对其正品及混淆品除原植物应鉴别清楚外,并对其药材性状区别和显微鉴别也应进行研究,以助于澄清真伪,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市售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人参(P.ginseng),西洋参(P.quinquefolius)的干燥花序的微性状特征,为该类药材的微性状鉴别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3种花序的不同部位运用电子目镜进行拍照,采用Photoshop CS6软件程序合成高清晰度微性状特征图片来对微性状特征进行鉴别研究,并对其表面微性状特征进行描述。最后归纳、总结出各药材的鉴别要点。结果:微性状鉴别较明显的区别点集中在总花梗、小花梗、雌蕊方面,其中三七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不规则排列,雌蕊柱头分开,并且含有棕黄色树脂道;人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无非腺毛,雌蕊柱头常不分开,含不明显的黄色树脂道;西洋参花总花梗和小花梗表面有非腺毛,小花梗表面白色突起呈规则排列,雌蕊柱头不分开,无明显树脂道。结论: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能有效的对三七花、人参花、西洋参花进行区别,为三七花的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