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4例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猝死4例,其余10例按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分为3组:出血后保守治疗组2例;出血后立即行剖腹探查、止血术组5例;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TAE)治疗组3例。对其诊治要点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本组病例死亡6例,治愈8例。保守治疗2例均失败(100%),后均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剖腹探查、止血5例,2例确诊(40%)后治愈(40%),余3例术后又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DSA检查及TAE治疗组3例,确诊3例(100%),治愈3例(100%)。所有病例共行选择性DSA检查8例,确诊8例(100%),经TAE治疗9次(8例),有效8次(89%),治愈6例(75%);其中经2次TAE治疗1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中4例猝死,1例为2次TAE治疗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剖腹转栓塞止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性DSA检查是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TAE治疗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手术操作有关,应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行TAE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CTA检查分析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与TAE术中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并指导TAE治疗。结果 39例患者TAE术中,经DSA检查共发现78支咯血动脉,均成功栓塞,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术前CTA共发现73支可疑咯血动脉,检出总准确率为93.6%(73/78),TAE术前CTA的检出结果与术中DSA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P0.05,Kappa值为0.92),且其可能清晰显示异常动脉起源、开口位置、供血支气管动脉走形、内径、及远端异常分支的情况等;术前CTA可指导TAE术中导管选择,35例患者经术前CTA指导,一次性勾选目标血管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咯血即刻停止,随访1年,4例患者再次大咯血,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术前CTA可直观、无创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可指导TAE手术,降低漏栓及复发咯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回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8年来收治的161例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PD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 PD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3.04%(21/161), 术后胰瘘、胆瘘为PD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非手术、内镜、介入、开腹手术等方法治疗, 21例迟发性出血患者治愈16例, 死亡5例。因此预防胰瘘、胆瘘的发生及对胰瘘、胆瘘的正确处理是防止PD后迟发性出血的重要手段,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4.
胆囊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并破裂出血临床较少见.本文通过对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发生迟发型胆囊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胆囊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以及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患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DSA检查,DSA检查阳性者为观察组行介入治疗,DSA检查阴性者为对照组行药物灌注治疗,分析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80例患者中,DSA检查阳性例数为42例,阴性例数为38例,阳性率为52.5%。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有效止血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成功的患者中,观察组的再次出血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4%(1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诊断中,DSA具有显著的定性、定位效果,诊断价值较高,针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止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2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急诊经导管动脉栓塞术(emergenc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ETAE)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97-01/2007-11我院ETAE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动脉性大出血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行腹腔干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以明确出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或条经造影导管或微导管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出血分支动脉,ETAE后均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排除侧支循环对溃疡区域供血.分析ETAE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内镜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动脉栓塞区黏膜改变.结果:导管位于腹腔干动脉造影,出现造影剂外渗7例,出血阳性率24%;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造影剂外渗、涂抹肠黏膜19例,出血阳性率65.5%;3例内镜明确诊断十二指肠溃疡,但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出血阴性.1例ETAE后,有肠系膜上动脉的胰十二指肠前下、后下弓动脉侧支供血,再予以微导管栓塞肠系膜上动脉上述两分支动脉.ETAE即刻止血26例,技术成功率90%;ETAE后30 d内未再出血27例,2例饮酒再出血,再行ETAE,临床成功率93%.5例出现一过性剑突下隐痛,未作处理自行缓解.19例患者ETAE术后内镜检查,10例ETAE前已查内镜者7例治疗后复查内镜,显示动脉栓塞区域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苍白改变,无缺血坏死病例.结论:明胶海绵颗粒或条行ETAE是急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性动脉出血的迅捷、有效和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0 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患者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10)岁,术前均经DSA证实为单发颅内动脉瘤。于术后1~2年,对所有患者采用3.0 T时间飞跃法MRA(TOF-MRA)和对比剂增强法MRA(CE-MRA)进行影像学随访,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动脉瘤栓塞效果(稳定、进一步栓塞、再通/复发)及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进行比较。结果 (1)TOF-MRA、CE-MRA及TOF-MRA结合源图像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动脉瘤效果与DSA的一致性比较,分别为一致性较差(Kappa=0.039,P=0.002)、一致性中等(Kappa=0.582,P0.01)、一致性较高(Kappa=0.615,P0.01)。(2)TOF-MRA及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载瘤动脉通畅性与DSA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171,P=0.211;Kappa=0.376,P=0.010)。(3)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TOFMRA结合源图像和CE-MRA对动脉瘤栓塞情况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75.0%(24例)和71.9%(23例),TOF-MRA分别与TOF-MRA结合源图像及CE-MRA比较,准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03;χ~2=7.63,P=0.006);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0.777)。(4)以DSA结果为参照,TOF-MRA和CE-MRA对载瘤动脉通畅性判读的准确率分别为37.5%(12例)和62.5%(20例),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97)。结论 3.0 T CE-MRA评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效果的准确率优于TOF-MRA,可作为随访的首选无创检查,TOF-MRA结合源图像与CE-MRA相当,但TOF-MRA及CE-MRA对评估载瘤动脉通畅性的准确性均较低。对于MRA检查阳性或不确定性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必要时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假性动脉瘤的CT诊断和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的CT诊断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8例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腹部动脉造影和经导管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其CT、血管造影和临床资料,观察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及止血效果。结果18例患者CT平扫显示腹腔局限或弥漫性高密度积液,增强扫描显示假性动脉瘤,破裂处可见造影剂外溢。血管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22个,其中20个有活动性出血征象,均采用弹簧圈成功栓塞,18个假性动脉瘤一次成功止血。结论CT检查可发现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动脉瘤,经导管栓塞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LVIS(low profile visualized intraluminal support)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0月至2018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所有LVIS支架治疗的MCA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患者58例(58个MCA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血管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动脉瘤最大径、瘤颈大小、远近端载瘤动脉直径)、治疗结果、随访资料等.根据Raymond分级评价术后即刻栓塞程度,影像学随访采用DSA和(或)MR血管成像(MRA),临床预后采用门诊和(或)电话随访.术后6个月行DSA随访,此后间隔1~2年行MRA及临床随访.与术后即刻栓塞结果对比,影像学随访治愈为动脉瘤不显影,改善为显影较前减少,稳定为显影同前,复发为显影较前增多.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预后良好为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为mRS评分3~5分,死亡为mRS评分6分.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Raymond分级Ⅰ级26例(44.8%),Ⅱ级11例(19.0%),Ⅲ级21例(36.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4%(2/58),包括1例操作相关出血并发症和1例血栓栓塞并发症.48例患者接受DSA随访[5~4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0(6.0,12.0)个月],其中37个(77.1%)动脉瘤治愈,3个(6.2%)改善,6个(12.5%)稳定,2个(4.2%)复发;1例发生支架内狭窄,2例分别为被LVIS支架覆盖的分支血管发生狭窄和闭塞,均无症状.5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随访[5~49个月,中位时间9.0(6.0,15.8)个月],未发生出血及缺血事件.结论 LVIS支架可尝试用于MCA分叉部未破裂动脉瘤,但其对分支血管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内镜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1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3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接受了50例次ERCP诊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2.0%(46/50)、93.5%(43/46)、88.4%(38/43)和76.0%(38/50)。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的成功率分别为76.0%(19/25)和75.0%(18/24);共有3例不良事件, 1例患者术中发生胆肠吻合口黏膜撕裂, 1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呼吸骤停, 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炎。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行ERCP总体是有效和安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使用结肠镜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辅助ERCP具有相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对136例经头颅CT、腰椎穿刺和临床诊断为SAH的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首次造影阴性结果的患者均进行2次DSA检查,对所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SA检查正常者38例(27.9%),阳性者98例(72.1%),阳性患者中颅内动脉瘤72例(73.5%)、颅内血管畸形23例(23.5%)、动脉炎3例;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为自发性SAH的主要病因。结论DSA检查是SAH病因诊断最有效的方法,并能为治疗提供可靠解剖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管腔内超声(IDUS)检查在胰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8月期间,对19例胰胆疾病患者的ERCP与IDUS检查结果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19例患者中梗阻性黄疸17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T)2例.17例梗阻性黄疸中胆管癌6例,胰腺癌2例,胆囊癌2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19例诊断中11例经手术或组织病理学证实.(2)ERCP对胰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为73.7%(14/19),IDUS对胰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为84.2%(16/19),ERCP联合IDUS对胰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89.5%(17/19).(3)ERCP对胆管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11/11)和83.3%(5/6),IDUS对胆管良恶性狭窄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11/11)和100.O%(6/6).(4)ERCP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5/6)和60.0%(3/5),IDUS对胆管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6/6)和40.0%(2/5).结论 ERCP检查同时进行IDUS检查能提高胰胆疾病的诊断率.IDUS对胆管良恶性狭窄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在具体区分恶性狭窄的病因上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起病状态、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208例SAH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8例SAH患者中静态起病142例(68.3%),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155例,发现颅内动脉瘤112例(72.2%)。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头痛(148例,占71.2%)、头晕(36例,占17.4%)、呕吐(182例,占87.5%)常见。介入治疗21例,手术治疗91例,保守治疗43例,再出血死亡12例。结论 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可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其形成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建立兔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探讨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制,对临床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A造影影像及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创伤与显微外科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假性动脉瘤动物模型,其形成分为动脉瘤破裂出血血肿形成期、假性动脉瘤形成前期、假性动脉瘤形成期及假性动脉瘤增大破裂出血期四个阶段。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行DSA血管造影时可见其影像形态不规则呈哑铃状、双腔、瘤囊顶鼓出小泡等表现,血管内栓塞治疗可见:①GDC只能进入靠近载瘤动脉的瘤腔,并将其栓塞,完全不进入远离载瘤动脉的瘤腔,栓塞后透视下见未充填GDC的瘤腔内有造影剂滞留;②GDC完全填塞靠近载瘤动脉的瘤腔,部分填塞远离载瘤动脉的瘤腔;③GDC将靠近与远离载瘤动脉的两个瘤腔完全填塞。以上3种病变在栓塞后造影见动脉瘤完全闭塞,随访造影见动脉瘤消失。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其形成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形成过程分为动脉瘤破裂血肿形成期、假性动脉瘤形成前期、形成期及增大破裂出血期四个阶段。对伴有假性动脉瘤的颅内真性动脉瘤尽早行病因治疗是防止再出血、提高治愈率、降低死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非支气管动脉出血动脉造影征象及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对214例肺结核中量及大量咯血患者,进行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造影,其中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合并胸廓内动脉出血3例,同时合并肋间动脉和胸廓内动脉出血4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上动脉出血和胸外侧动脉出血2例,合并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甲状颈干分支出血1例,合并肋间动脉和膈下动脉出血2例。对造影明确出血血管进行栓塞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DSA造影发现支气管动脉合并肋间动脉出血153例,共465支肋间动脉出血,10.9%(51/465)有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96.9%(451/465)有异常网状血管,43.2%(201/465)有出血动脉-肺动脉瘘或出血动脉-肺静脉瘘,32.9%(153/465)动脉造影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邻近的肋间动脉相通。10支胸廓内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相通,2支胸上动脉出血和2支胸外侧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并有侧枝交通与出血的肋间动脉相通,1支甲状颈干分支2支膈下动脉出血,动脉造影有异常网状血管。单次栓塞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治疗内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内脏动脉瘤患者33例,男性12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3.8±3.5)岁。应用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结合普通弹簧圈进行动脉瘤腔内栓塞治疗。脾动脉瘤20例(60.6%),肾动脉瘤7例(21.2%),肠系膜上动脉瘤3例(9.1%),腹腔干动脉瘤2例(6.1%),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瘤1例(3.0%)。瘤体直径16~38(24.0±3.4)mm,迷走脾动脉合并脾动脉瘤7例。统计技术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及操作时间。术后3、6、12个月及每年行超声或CT随访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无出血及异位栓塞并发症,1例合并脾动脉夹层,未处理。随访2~24(12.5±2.3)个月,随访期间无内脏动脉瘤增大及破裂,无治疗相关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可解脱带纤维毛弹簧圈栓塞系统结合普通弹簧圈治疗内脏动脉瘤安全有效,近中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及3D-DSA检查。比较二者在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中的作用。对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应用3D-DSA对术后部分患者评价诊治效果。结果常规DSA发现139例(64.1%)153个动脉瘤;3D-DSA检出156例(71.9%)177个动脉瘤(检出率提高7.8%,P<0.01),其中有常规DSA漏诊的、直径<2mm的微小动脉瘤3个,发现5例常规DSA呈假阳性的患者;3D-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瘤体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方面明显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簧圈栓塞97例,夹闭52例,保守治疗7例;应用3D-DSA随访术后84例介入栓塞和45例开颅夹闭患者,效果良好。结论3D-DSA技术显著提高动脉瘤检出率,能多角度立体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为治疗和评价诊治效果提供精确丰富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超声漏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者造影明确诊断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117例,总结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超声漏诊误诊分析。结果: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117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共89例,其中9例提示主动脉显示不清。假性动脉瘤24(24/80)例,正确诊断率30%;主动脉增宽或者扩张22(22/80)例,主动脉夹层7(7/80)例,误诊率36.3%;超声结果正常27(27/80)例,漏诊率为33.8%。主动脉破口10~25 mm,瘤体横径45~125 mm,平均为(74.58±17.97)mm,瘤体横径/破口比例1。超声心动图表现:主动脉壁的回声中断,周围假性动脉瘤形成,其内可见缓慢血流及血栓形成。结论:主动脉假性动脉是超声检查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但识别超声表现,可以提高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肿瘤消融术所致肝包膜下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CT引导下肝肿瘤微波/射频消融术患者1596例,消融术后肝包膜下出血患者20例。收集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行微波消融术63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包膜下出血患者10例(1.57%),射频消融术958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肝包膜下出血患者10例(1.04%),两组之间该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8,P=0.357)。20例患者中17例术后即刻增强CT见造影剂外溢,3例患者术后即刻增强CT为阴性,术后24 h内发现出血,急诊CT明确诊断后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TAE)。20例出血患者中2例同时合并胆囊内出血;19例行TAE治疗,其中6例患者血管造影可见明显造影剂渗漏。治疗后随访1~3个月2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肝包膜下出血为消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即刻增强CT能及时发现大多数出血,少量出血可先行对症保守治疗,活动性动脉出血及保守治疗无效的大量出血应尽早行TA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中国上市后多中心注册表研究(PLUS)数据库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中国14个临床中心连续纳入的接受PED介入治疗的1 28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后末次DSA随访结果分为分支通畅组和分支狭窄闭塞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动脉瘤特点、治疗情况、治疗结局和围手术期及随访时并发症(出血、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单独分析分支血管狭窄闭塞组分支血管情况及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分支狭窄闭塞组患者73例(5.7%),包括48例(3.7%)狭窄和25例(1.9%)闭塞,分支通畅组1 212例。与分支通畅组相比,分支狭窄闭塞组术后即刻血管造影分支血管覆盖率更高[覆盖率:100.0%(73/73)比70.6%(856/1 212),χ2=29.659,P<0.01];术后应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比例更高[32.9%(24/73)比18.5%(224/1 212),χ2=9.160,P=0.002];随访期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