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留置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6月~2019年3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留置鼻胃管)与观察组30例(留置鼻空肠管),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住ICU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达目标量所需时长、肠内营养起始时长与住ICU时长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6.67%)低于对照组(40.00%)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留置鼻空肠管方法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鼻空肠管和鼻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需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20例,比较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胃肠道耐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糖和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营养支持后14 d,鼻空肠管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营养支持前明显降低(P=0.0001).营养支持1周内,鼻空肠管组患者反流(P=0.001)、腹胀(P=0.011)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结论 鼻空肠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鼻胃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行床旁盲插鼻空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住院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对40例患者行床边徒手盲插鼻空肠管后经鼻空肠管内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住院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当日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第7天、第14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包括呕吐、腹泻、胃潴留、误吸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经鼻胃管进行早期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效果更佳,可缩短住院时间,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耐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此外,选择同期行鼻胃管肠内营养病人43例作为鼻胃管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鼻胃管组采取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置管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鼻胃管组病人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鼻胃管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管术能有效缩短置管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置管手术的痛苦。置管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螺旋型鼻空肠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1月5日至2018年4月2日6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观察组使用螺旋型鼻空肠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为(44.28±3.58)g/L、(280.12±3.95)mg/L、(11.40±0.39)g/L,相比对照组显然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过程中,螺旋型鼻空肠管应用效果更佳,可减少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李腾龙 《医疗装备》2023,(19):112-114
目的 探讨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80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鼻饲管留置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鼻饲管留置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反流及胃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5 d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5 d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比较,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加快康复进程,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EEN)在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42例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经鼻空肠管行EEN;对照组病人早期给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炎症、免疫和临床观察各项指标.结果:两组病人在机械通气开始时营养、炎症、免疫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经营养支持后,试验组病人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伴呼吸功能衰竭的重症胸外伤老年病人经鼻空肠管EEN安全可行,可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减少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鼻肠管置管行肠内营养减少食管反流和误吸,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入住ICU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30例行鼻肠管喂养,对照组30例行鼻胃管喂养,两组均采取营养液持续均速泵入及实施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比较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和VAP发生率,对治疗前后患者体温、血白细胞(WBC)、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检测记录。结果试验组VAP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4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WBC、血清PCT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可以增加肠内营养耐受性,提高营养指标水平,减少食管反流和误吸等常见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VAP的发生率,同时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率。  相似文献   

9.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在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危重患者经鼻空肠管与经鼻胃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一条更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方法对37例危重患者采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达到预计能量需要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经鼻胃管进行比较,评价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及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鼻胃管比较U=4.497,P〈0.01;达到预计能量所需时间比较U=4.04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比较χ^2=5.5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经鼻空肠管途径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肠内营养耐受性、并发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重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制剂,不足部分由肠外营养补充;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的演变,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肠道耐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前后的前白蛋白鼻胃管组患者为(161.8±19.1)、(193.7±27.0)mg/L,鼻肠管组患者为(182.5±29.4)、(214.32.4)mg/L;治疗前后转铁蛋白鼻胃管组患者为(228.3±42.1)、(266.3±23.1)mg/L,鼻肠管组患者为(223.1±26.2)、(272.6±25.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腹胀腹泻发生率为25.0%、15.6%,高血糖发生率为28.1%、6.2%,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6.2%、3.1%,肝损害发生率为6.2%、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鼻肠管组反流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为6.2%,低于鼻胃管组的31.2%、18.7%(均P<0.05);鼻肠管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为(6.5±1.1)、(8.9±1.8)d,短于鼻胃管组的(9.8±2.3)、(13.4±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帮助;经鼻肠管方式行肠内营养的机械通气患者肠道耐受性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留置经鼻空肠管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至12月收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STBI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管组15例和胃管组19例,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和实施EN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空肠管组与胃管组EN可以耐受的启动时间[(51.73±9.16) h比(81.11±11.82) h]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87.27±9.99) h比(152.05±28.7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20、8.320,均P<0.05)。实施EN过程中,空肠管组与胃管组并发胃潴留(6.7%比57.9%)、反流(0%比36.8%)、呕吐(20.0%比63.2%)、误吸(6.7%比42.1%)、VAP(33.3%比73.7%)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937、9.566、6.642、6.087、5.536,均P<0.05);空肠管组与胃管组机械通气时间[(10.73±4.68) d比(15.74±2.54) d]和ICU住院时间[(13.60±4.80) d比(17.42±4.05)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30、2.497,均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STBI机械通气患者留置经鼻空肠管实施早期EN,有利于减轻喂养不耐受,缩短启动EN和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与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78例,在征求患者意见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肠造口组和鼻空肠营养管组,每组39例,分别予经空肠造口和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2周,对肠内营养完成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营养状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空肠造口组肠内营养成功率100.0%( 39/39),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6.4±8.3)h,并发症发生率7.7%(3/39),鼻空肠营养管组分别为92.3%(36/39)、(45.3±10.7)h、30.6%( 1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造口组与鼻空肠营养管组肠内营养后14d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较肠内营养前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空肠造口组:(47.3 ±8.7) kg比(58.5±9.8) kg、(58.6±4.9)g/L比(67.5±12.8)g/L、(33.6±4.4) g/L比(41.5±6.3) g/L;鼻空肠营养管组:(48.1±9.2) kg比(57.6±10.7) kg、(57.8±5.3)g/L 比(68.3±11.9) g/L、(32.8±4.9) g/L比(40.4±7.4)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后14d的体重、总蛋白、白蛋白空肠造口组与鼻空肠营养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患者经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在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的同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早期不同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提供参考。方法 将符合研究条件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49例随机分为3组,A组(12例)为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组,B组(18例)为鼻胃管辅以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组,C组(19例)为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监测各组在肠内营养开始后3周内的腹泻、反流、误吸、上消化道出血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 结果 3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955);B组及C组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5),其中C组最低(与B组比较,P<0.05);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则以C组较低,与A组及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748,P2=0.029;χ23=4.284,P3=0.038),而A组与B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00,P1=1.000)。结论 鉴于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后患者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已不适宜采用常规鼻胃管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预计病程较短的轻症患者可酌情采用鼻胃管辅以胃肠动力药物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途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是重症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的首选肠内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SAP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和营养状况[人血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b)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AMS)恢复正常时间和尿淀粉酶(UAMY)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ALB和H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χ2=6.34,P <0.05)。结论 鼻饲营养泵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用于SAP患者中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而且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采取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3月22日64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组予以肠内营养。观察两组营养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为(11.80±1.16)g/L、(42.03±3.88)g/L,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肠内营养支持应用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利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胃癌患者14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后,均应用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胃癌患者分为B1组(观察组7例)与B2组(对照组7例)。 B2组:胃癌术后实施常规护理;B1组:胃癌术后实施鼻空肠营养管护理;对比B1组与B2组胃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结果 B1组患者中,术后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1例。在B2组患者中,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患者4例,出现吻合口瘘症状患者3例。在术后并发症方面,B1组优于B2组胃癌患者明显(P〈0.05);B1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2±1.2)d,B2组患者为(13.9±1.9)d,在患者住院时间方面,B1组短于B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胃癌术后患者,选择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将住院时间有效缩短,有效凸显鼻空肠营养管护理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完成效率.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住的6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经鼻胃管和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预期每日热卡供给完成率、每日营养液输注完成率、营养液反流情况和管道通畅情况.结果 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预期每日热卡完成天数(P=0.002)和营养液总量输注完成天数(P=0.008)明显长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出现营养液反流天数(P=0.011)和营养管道堵塞天数(P=0.021)明显短于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结论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经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更易完成营养支持目标.  相似文献   

18.
ICU内卒中患者,常因胃潴留、胃功能紊乱等而致鼻胃管内肠内营养存在不确定性或无法进行,同时常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而导致卒中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且危重患者全身消耗严重,营养支持成为其治疗的难点。鼻肠管在危重患者中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现将我院ICU2010年11月~2014年11月留置鼻肠管的运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和经口进食三种人工肠内营养方法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18例人工肠内营养患者,其中38例接受鼻胃管进食(A组),34例接受鼻空肠管进食(B组),46例接受经口进食(C组),比较6个月以后三种进食途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6个月后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及经口三种进食途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6.3%、55.9%、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需要人工肠内营养的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方法:鼻空肠管组病人采用美国CORPAK公司CORFLO导管置入行鼻空肠营养29例.鼻胃管组采用普通胃管置入行EN支持30例.观察鼻空肠管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对比观察两组病人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APACHEⅡ评分、入住ICU时间、置管费用和ICU总费用等指标的变化,以及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床旁经鼻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成功率为93.1%,置管时间为(19.3-6.8) min,无不良反应.鼻空肠管组病人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明显,且入住ICU时间、ICU总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EN支持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