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少阳病的病证特点与外感咳嗽的中医病机,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小柴胡汤加减进行治疗,临床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汪君  陈晔  指导:蔡宛如 《新中医》2024,56(14):204-208
介绍浙江省国医名师蔡宛如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临床经验。蔡宛如教授认为,新型 冠状病毒感染咳嗽属于外感邪气,首先上犯,必先犯肺,肺失宣降,肺气壅滞,上逆而咳,病位在肺,肺经受 损,易传至脾,亦可逆传至肾。治疗上应注重辨证施治,主张从祛风止咳、宣肺平喘、益气养阴三方面治疗。  相似文献   

3.
唐可伟  朱娣  赵爱萍 《新中医》2023,55(20):196-199
正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人体感染2019-nCoV 后多以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笔者临证发现部分患者在2019-nCoV 核酸或抗原转阴后仍可遗留诸多症状。由于患者体质不同,病位不一,临床表现千奇百怪,如病在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少阳胆经经络循行部位,或在半表半里,或呈阵发性发作,或见干呕,多为病在少阳,如伴舌质不红,脉弦者,属少阳风寒偏表证,治疗以柴胡剂为主,可取得良效。现介绍运用柴胡剂从少阳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医案3 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中医对疫病的认识,对比分析我国近20年经历的较大疫病,认为2019年12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以"湿毒疫"论治。随着疫情的蔓延,病例数逐渐增多,病患临床表现及发病规律逐渐清晰,发现此次疫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或不发热,发热者多身热不扬、干咳、乏力,伴恶心、呕吐、便溏、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舌苔普遍腻,具有明显的湿毒裹挟之症,病位在肺与脾。多数患者发病缓慢,潜伏期长,症状相对温和,少数患者可迅速发展为痰瘀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等证,此期重症转危重症呈现黏腻胶着、缠绵难愈的典型湿毒特点,病毒转阴后的恢复期多呈现邪气留恋、余热未清的特点,尤其是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的修复需要很长时间。比较分析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为近代流行疫病多湿,此次疫情尤为明显。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注意在化湿解毒、辟秽化浊的基础上因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6.
化热伤阴较快而湿邪不减、羁留上焦手太阴肺、肺气郁闭较重是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三大病机特点。论治策略为首先根据病程分期,其次抓主症,再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舌象判断湿热的比例、阴伤的程度,最后详辨方证,力争精准选方遣药。临证中,强调动态观察舌证,随证治之;重视湿温“三禁”“四慎”;重视善后调理诸法,以冀为今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芹  周思远  刘如秀 《陕西中医》2023,(11):1606-1608
心律失常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后遗症之一,刘如秀教授提出“外内合邪”致病观,强调从肾论治新冠后心律失常,提出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具有差异,与中老年人相比青壮年肾气充足,素体强健,正气御邪,而老年人体弱多病,肾气本亏。刘如秀教授提出了青壮年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治则重在协调气阴,补肺健脾;老年患者虚实夹杂为主,以肾阳亏虚,心阳痹阻,痰瘀互结多见,治则重在补肾通阳,活血化瘀通络。首次提出根据发病人群的年龄和体质辨证论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观,兼顾补肾通阳、健脾益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安神定悸等治则的整体治疗观,方药精简,标本兼顾,缓缓图之。  相似文献   

8.
感染后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西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常首选抗组胺、中枢镇咳药物或抗炎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只对部分患者有效,并可能出现思睡、食欲减退、恶心等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辨治有较好效果[1~2],但仍存在诸如辨治注重原则纲领但实际操作性不强;或体现辨证思想但名目繁多,临床总体难以把握等一些问题,笔者根据感染后咳嗽的  相似文献   

9.
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西医从神经递质、电活动、离子通道及基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产生一系列病因学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历时已久,对其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西医研究结果都提示偏头痛病因病机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疾病恰可以从中医辨证执简驭繁中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重新审视本病的中医证候,结合临床经验,我们提出"从少阳病论治偏头痛"的观点,并以经方小柴胡汤化裁,拟定"和解止痛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复杂,病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结合数十年临证经验,李氏内科认为“风痰”乃本病的核心病机,治法为祛风宣肺、化痰止咳,化裁古方“止嗽散”形成自拟验方“桑蝉止嗽汤”治疗感染后咳嗽,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介绍苗青主任医师从少阳论治慢性咳嗽的经验。认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为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肺失宣肃,根据少阳经的病理演变将少阳咳嗽分为血弱气尽、邪恋少阳,少阳郁勃、肺气失宣,少阳胆郁、痰气互结,气郁化火、冲金犯肺四种情况,治以和解少阳、宣肺止咳。  相似文献   

12.
咳嗽一证临床多见,其病因繁杂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在诱发咳嗽的诸多病理因素中湿邪不容忽视,王丽华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湿与热、痰、风、寒等难解难分,同时又与病位相关,由此引发的咳嗽病程长,缠绵难愈,笔者在同病异治原则的指导下对湿邪咳嗽进行探讨,同时把王丽华治疗湿邪咳嗽的验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顽固性咳嗽、难治性咳嗽提...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但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常按“咳嗽”辨证论治。从“少阳”理论出发,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探讨CVA与少阳之间的关系,阐明小柴胡汤治疗CVA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新思路、新想法。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救治中,中医药在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发现有部分患者病情处于半表半里,如能及时治疗,可防止向里证转化,可能减少轻症或普通型患者向重症转化。“半表半里”的最早雏形见于《伤寒论》,由成无己首次提出,后世医家纳入三焦及膜原,对其概念进一步扩充。文章通过列举3例相关病案研究。患者甲辨证为痰热阻于膜原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以透达膜原、和解疏邪为法,予柴胡达原饮加减治疗;患者乙辨证为三焦不畅、阳虚水泛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以疏利三焦、温阳利水为法,予三仁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患者丙辨证为少阳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以和解少阳、降逆消痞为法,予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三例患者均疗效显著。少阳、三焦、膜原均为半表半里,三者位置虽异,但均与气机有关,以半表半里立论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视调畅气机,以期对临床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5.
孟欣  张晓敏  韩雪 《国医论坛》2021,36(3):18-19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确切,但关于儿童病例的防治报道甚少.结合儿童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法宗《伤寒论》,COVID-19感染早期,病属太阳;邪气由表入里,疾病进一步传变,以少阳为枢,进退于半表半里之间;病至极期,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COVID-19感染的早、中期多同时累及三阳,故当三阳合治,兼...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流行性广的传染病,主要引起呼吸道反应,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般病情明显好转、体温正常超过24 h为准确定患者出院标准,但部分患者虽达到出院标准,但核酸检测为阳性,且久不转阴。文章结合湖南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及饮食习惯,认为湿邪是治病的关键所在;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久不转阴的病机包括正气不足、余邪未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久不转阴应重视分消湿热,分利三焦,宣上、畅中、渗下,宣畅气机;具体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宣通肺气;清解疫毒、健脾利湿;淡渗利湿、通腹泻浊。文章就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久不转阴患者诊治过程,并对本案治疗和诊断进行分析,文章同时体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治未病”优势,除了对临床疾病进行辨证施治以外,还可根据地理环境以及患者体质等因素提前进行辨证论治,调理、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率、减轻症状。文章旨在从湿热之邪致病特点出发,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核酸久不转阴的病机,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久不转阴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冯崇廉教授运用“和少阳,运枢机”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经验。冯崇廉教授认 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存在寒热错杂、表里相兼的复杂临床表现,病机复杂,属三阳合病,治疗宜遵“三阳合 病,治从少阳”思想,运用和解少阳胆之代表方小柴胡汤与和解少阳三焦之代表方温胆汤组合共运枢机作为基 本方进行加减。寒温并用,药性趋平,无姜桂辛温助热、参芪甘温助邪之虞,此法符合大部分轻、中型新冠感 染患者病机,故能收效。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现代医学虽有很多药物治疗,但对一些病因不清或病程迁延难愈的咳嗽在治疗上很棘手。祖国医学认为咳是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一般声痰并见,难以分开,痰是由咳从肺内排出体外的病理产物,贯穿于咳嗽疾病的整个过程,从痰的“色、质、量、味”可以反映此疾病的病性、变化及转归等。笔者就此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反复研习中医经典、现代文献及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基础上,本文提出感染后咳嗽从"风"、"痰"、"气"论治的中医临证思路。从"风"论治,是因为感染后咳嗽的咳嗽诱因、咳嗽病位、咳嗽特点、咳嗽演变等均以"风"为主导,故临证首当从"风"论治;从"痰"论治,是因为感染后咳嗽的咳嗽病位、咳嗽诱因、咳嗽怪异程度等均与"痰"相关联,故临证论治勿忘"痰";从"气"论治,是因为感染后咳嗽的咳嗽发作、咳嗽症状、咳嗽病程等均不离"气",故临证施治当调"气"。结论:感染后咳嗽诱导于"风"、变见于"痰"、发作于"气",临证当从"风"、"痰"、"气"论治,处方用药当同时体现祛风、化痰、调气的法度,至于药味增减、用量多寡,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为高度易感人群。肺纤维化合并新型冠状的病毒感染,其病因为“湿温疫毒”,肺肾亏虚、湿阻血瘀肺络为其基本的病机,补益肺肾、清热祛湿化瘀通络为其主要治则,“补肾活血方”可成为有效的基础处方,在实际临床中仍需辨证论治,化裁加减应用。以期为中医防治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