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阴性配偶HIV血清阳转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HIV/AIDS的阴性配偶中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HIV检测及危险行为调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 989名HIV感染配偶,总观察人时7 291.24人年,随访期间217名HIV感染配偶发生血清阳转,血清阳转率为2.98/10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aHR = 1.86)、HIV/AIDS患者为女性(aHR = 2.13)、年龄≤35岁(aHR = 1.38)、确证感染时间<1年(aHR = 3.74)、夫妻间性行为频率>4次/月(aHR = 1.37)、病毒载量≥400拷贝/ml(aHR = 1.57)、近一次CD4细胞计数<200个/μl(aHR = 1.81)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3年以上(aHR = 0.69)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保护因素。结论 凉山州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率处于较高水平,性行为频次高、文化程度低、年龄≤35岁、HIV/AIDS患者为女性、诊断感染时间<1年、病毒载量400拷贝/ml以上、近一次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江西省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感染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江西省2017年新发现的已婚HIV/AID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配偶HIV感染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HIV/AIDS病例的配偶HIV抗体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65例,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的比例为31.37%;近三个月每次与配偶发生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8.17%。双阳组先确诊方和单阳组性别、年龄、传播途径、性病史、安全套使用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文化程度、首次CD4检测值和接受抗病毒治疗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先确诊方为男性、≥50岁、罹患性病、异性传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配偶出现HIV抗体阳性的风险分别是先感染HIV方为女性、15~49岁、未患性病、同性传播、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0.374倍、2.451倍、7.207倍、3.383倍和0.219倍。结论江西省配偶间HIV传播较为严重,配偶间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配偶间性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5—2019年来宾市新报告有配偶/固定性伴HIV/AIDS的病例特征,探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配偶/固定性伴降低性接触传播的有效预防措施,为来宾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来宾市新报告HIV/AIDS中有配偶/固定性伴的病例进行调查、核实与分析。结果 2015—2019年新报告HIV/AIDS存活并随访到的已婚有配偶/固定性伴病例1 582例,占全部新发现报告存活病例的49.55%,配偶/固定性伴检测率为88.24%,阳性检出率为46.79%。感染途径以异性传播途径为主(99.43%),其中2019年为100.00%;主要接触史以非婚异性性接触史(商业)为主(46.65%),配偶/固定性伴阳性(25.47%)占比逐年增高,从2015年最低的22.18%升至2019年最高的29.22%;样本来源以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36.79%),在2019年达到最高(44.50%);CD4检测率为94.88%,每年均达到考核要求;接受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为69.28%,2017年最低,为49.83%,2019年达到最高,为89.54%。结论来宾市新报告HIV/AIDS与配偶或固定性伴间传播是造成艾滋病经异性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应扩大筛查,配偶/固定性伴定期检测HIV,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减少HIV/AIDS病例配偶/固定性伴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配偶HIV的感染情况,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隆阳区自1990—2009年9月并在随访状态下已婚HIV/AIDS患者基本信息,统计分析HIV感染者配偶情况。结果:在统计分析的196例HIV/AIDS患者中,配偶检测HIV抗体阳性102例,HIV抗体阳性率为52.04%(102/196);其中男性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44.74%(51/114),女性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为62.20%(51/82);男女HIV/AIDS患者其配偶HIV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2,P〈0.05)。结论:对HIV/AIDS患者的配偶告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采取保护性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都区HIV/AIDS病例配偶告知与检测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当地配偶告知与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该辖区随访管理的HIV/AIDS病例中,选择确证感染时或随访管理过程中有配偶且配偶感染状态未知者计152例,对其配偶告知与配偶HIV检测资料(2015年9月30日截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HIV/AIDS病例中:配偶告知比例为64.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年龄≤3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告知比例较低;配偶检测比例为75.66%,其中告知组为98.98%,未告知组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江都区HIV/AIDS病例配偶告知与检测比例均较低,今后要加强配偶告知与检测工作,重点关注男性、≤3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通江县2004/2013-0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特征,给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HIV/AIDS流行特征.结果 通江县2004/2013-01共报告HIV/AIDS35例,死亡15例,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9年开始上升趋势明显.以流动人口较多的乡镇尤其是诺江镇(28.57%)为HIV高感染地区,男性感染比例(51.43%)略高于女性(48.57%),感染年龄以20~49岁为主(88.58%),以初中文化人群感染居多(51.43%),以已婚有配偶感染为主(68.57%),职业上以农民、民工和家政、家务及待业感染为主(62.85%),异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72.29%),检测咨询、就诊者检测、术前检查者检测、阳性配偶或性伴检测和无偿献血人员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主要来源(71.44%).结论 通江县HIV/AIDS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当进一步有效落实艾滋病宣传教育、咨询检测、疫情报告、100%安全套推广使用和关怀、救助、治疗、随访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为有效开展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部分地区2019年7月1日至10月1日新报告的异性性传播HIV/AIDS展开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异性性行为情况等相关数据。结果 共完成312例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男性(207,66.3%)、≥50岁(210,67.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52,80.8%)、已婚或同居者(200,64.1%)为主。经商业性行为感染占48.7%(152/312),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占40.4%(126/312),经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占10.9%(34/31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HIV/AIDS,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经配偶/固定性伴感染,男性(OR=822.34,95% CI:103.99~6 503.1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3.02,95% CI:1.05~8.6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风险更大;而家务/待业者(OR=0.23,95% CI:0.07~0.76)的商业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小;男性(OR=29.20,95% CI:9.40~90.7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4.28,95% CI:1.24~14.81)的非商业临时性行为感染HIV的风险更大。除了在线下场所结识非婚异性性伴,有一定比例(6.2%)HIV/AIDS通过线上交友发展性伴关系,且性伴交往场所以低档为主。结论 重庆市部分地区新报告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以线下低档场所结识性伴,并经商业性行为感染为主,应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HIV/AIDS的感染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跨省流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免费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2011-2015年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工作数据,采用描述性和趋势检验分析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历年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人群抗病毒治疗覆盖面的主要因素。结果 跨省流动HIV/AIDS占比从2011年的7.1%(17 784/250 645)提高到2015年的10.3%(54 596/528 226)(Z=51.38,P<0.000 1),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由2011年的37.3%(6 641/17 784)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71.0%(38 783/54 596)(Z=96.23,P<0.000 1),已与2015年非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接近(71.5%,338 654/473 6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跨省流动HIV/AIDS中,女性、≥50岁年龄组、汉族、已婚/有配偶、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男男性行为感染、首次随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通过医疗机构检测或重点人群检测发现HIV感染者、现住址在城市者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特征的跨省流动HIV/AIDS抗病毒治疗比例不同,需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尽早将跨省流动HIV/AIDS纳入抗病毒治疗规范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的死亡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深圳市龙岗区的HIV/AIDS患者,按照病例入选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590例HIV/AIDS患者,死亡236例(男性187例,女性49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婚、离异或丧偶者发生死亡的风险分别是未婚者的0.003倍和0.418倍;确诊时为AIDS患者的死亡风险是HIV感染者的9.149倍;异性传播、同性传播和采供血的死亡风险分别是注射吸毒的0.319、0.079和0.004倍;未接受CD4检测者的死亡风险是接受CD4检测者的9.166倍;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死亡风险是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0.052倍。 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HIV/AIDS患者死亡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接受CD4检测和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明显降低HIV/AIDS患者死亡风险。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一步扩大CD4检测和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并加强追踪随访和管理,以降低HIV/AIDS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检测发现前配偶之间HIV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1-2014年云南、广西、四川、河南和新疆5省份新报告已婚有配偶的HIV感染者的信息,其中HIV双阳性夫妻中选择研究确定的先感染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发现前配偶之间HIV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应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份HIV双阳性夫妻构成变化趋势。结果 共纳入新报告病例48 931人,其中24.6%(12 051/48 931)在首次检测阳性前将HIV传给了配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或民工职业、注射吸毒或异性传播途径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自我报告非安全性行为者检测发现前发生HIV配偶间传播的比例较高。经异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例在检测发现前将HIV传给配偶的比例从2011年的28.9%(2 631/9 102)降至2014年的25.5%(3 009/11 787),传播比例缓慢降低。结论 不同特征的艾滋病感染者在检测发现前将HIV传给配偶的比例不同,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传播,重点是加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促进艾滋病早检测,尽早将HIV感染者纳入随访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外地户籍成年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强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6 - 2017年新报告≥15岁、外地户籍HIV/AIDS病例的信息,分析特征。结果 2016 - 2017年广州市新报告15岁以上成年外地户籍病例2 554例,占71.8%。男性外地户籍病例以未婚(63.9%)、高中/中专或以上文化程度(62.5%)、同性传播(63.5%)、咨询检测发现(45.4%)为主。女性外地户籍病例以已婚有配偶(59.4%)、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68.8%)、非商业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57.1%)和配偶/固定性伴传播(33.8%)、医疗机构检测发现(60.2%)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特别重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预防艾滋病经男男同性性行为、非商业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是重点。针对女性,要强调预防婚内传播的重要性。加强艾滋病咨询检测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HB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19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的HBsAg检测率和HBsAg阳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共29 288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49.8%(14 594/29 288),2005-2019年HBsAg检测率由0.0%(0/80)增加到75.2%(3 448/4 586),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江苏省籍占81.6%(11 915/14 594),男女性别比7.34:1(12 845:1 749),年龄(38.5±13.8)岁,汉族占96.1%(14 023/14 594),已婚/同居占48.9%(7 131/14 594)。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占97.9%(14 294/14 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检测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外省户籍、已婚/同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注射吸毒感染途径的人群HBsAg检测率较高。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6%(95%CI:8.2%~9.1%),HBsAg阳性率在2016年之前均>10.0%,自2016年以后稳定在6.7%~8.2%。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女性、年龄>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而45~59岁年龄组和少数民族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高。结论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中,HBsAg检测率总体不高,合并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需要加强其HBsAg相关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区)≥50岁新报告HIV/AIDS特征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检测情况。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4-2018年≥50岁新报告HIV/AIDS的资料,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做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示范区≥50岁新报告HIV/AIDS分别为8 288、9 512、11 315、13 091和14 673例,共计56 879例。以男性为主(75.7%);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7.8%);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为主(68.6%)。HIV/AIDS确诊HIV感染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CD4检测的比例为69.6%。在29 078例确诊HIV感染后即进行首次CD4检测的HIV/AIDS中,CD4<200个/μl和≤500个/μl的比例分别为66.5%和93.8%。首次CD4检测及时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初中、高中或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的OR值(95%CI)分别为1.113(1.063~1.166)、1.205(1.128~1.289)和1.277(1.160~1.406);与50~59岁相比,70~79岁和≥80岁的OR值(95%CI)分别为0.864(0.816~0.914)和0.612(0.554~0.676);与检测咨询点样本来源相比,医疗机构样本来源的OR值(95%CI)为0.750(0.714~0.788)。结论 示范区≥50岁新报告HIV/AIDS逐年增加,以男性和既往感染为主。CD4检测及时的比例稳步提升,影响CD4检测及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年龄≥70岁和医疗机构样本来源。示范区应重点加强老年人艾滋病的早预防和早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新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江苏省每年新报告的HIV/AIDS及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感染途径、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并收集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BED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研究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同性传播的HIV/AIDS中新发感染比例最高(29.19%),其次是注射毒品(21.75%),异性传播最低(17.40%),不同感染途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报告的HIV/AIDS中,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可能是新发感染(OR=1.569,95%CI:1.168~2.107);与>35岁的相比,≤35岁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OR=1.556,95%CI:1.289~1.879);与未婚相比,已婚有配偶的更可能是长期感染(OR=0.789,95%CI:0.649~0.960);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OR=2.278,95%CI:1.853~2.801)、专题调查(OR=2.409,95%CI:1.860~3.120)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OR=2.911,95%CI:2.118~4.001)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者(P<0.05)。结论江苏省新报告HIV/AIDS中MSM的新发感染比例最高;应加强主动监测,减少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6.
Pan XH  Yang JZ  Chen L  Xu Y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44(11):1023-1026
目的 调查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于2009年对全省既往主动和被动监测发现的118例感染HIV或AIDS患者的外来婚嫁女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危险行为及夫妻间安全套使用、配偶及子女HIV感染状况等信息,利用EpiData 3.0和SPSS 13.0进行数据库建立及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8例调查对象嫁人浙江省以前原户籍主要在云南省[53.4%(63/118)],少数民族占33.1%(39/118),HIV抗体检测发现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比例为30.6%(33/108),女性单方HIV抗体阳性夫妻随访中配偶HIV抗体阳转率为2.09/100人年(3/143.5人年).调查对象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占83.9%(99/118),69.5%(82/118)的人在原籍有前男友或配偶;调查对象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配偶同时检测阳性的有36对夫妻,检出前夫妻间性行为从来不用安全套的占63.9%(23/36).单因素分析显示,外来婚嫁女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HIV抗体阳性时间间隔为2年以下[12(20.7%)]、2~5年[9(31.0%)]、5年以上[11(57.9%)]的夫妻双方均为阳性的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08,P=0.003);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嫁入浙江省与检测发现阳性时间间隔长是配偶感染的危险因素(OR=2.223;95%CI:1.288~3.836).结论 浙江省农村外来婚嫁女婚前有不安全性行为、婚内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嫁入本省后检测发现迟是HIV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感染HIV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6月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及门诊部的192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192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中,感染者家属占86.5%(166/192),感染者家属及朋友的HIV感染率为36.5%(70/1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感染者的关系为配偶或性伴(OR=4.464,95%CI:2.128~9.366)、同性恋/双性恋(OR=4.523,95%CI:1.676~12.209)、吸毒(OR=6.755,95%CI:1.720~26.528)是感染者家属及朋友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与感染者感情关系亲密(OR=0.229,95%CI:0.097~0.539)是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与其存在着性关系,故感染HIV风险较其他亲友高,但与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情亲密的配偶或性伴较感情疏远者感染HIV风险低。同性恋/双性恋、吸毒是感染HIV的高危因素。关于与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情关系和除配偶或性伴以外其他亲友感染HIV的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武汉市HIV/AIDS病人合并乙肝、丙肝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0 - 2018年武汉市报告的确证HIV/AIDS病人中,选取其一般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HBsAg、AntiHCV检测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2010 - 2018年武汉市共报告HIV/AIDS病人5 128人,男4 630人(90.3%),女498人(9.7%)。年龄范围14~89岁,年龄中位数33(25~48)岁。其中,HBsAg阳性率为9.4%(443人),AntiHCV阳性率为3.3%(152人),合并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0.3%(12人)。在HIV/AIDS病人中,本省人群感染乙肝的可能性是本市人群的1.317倍,已婚/同居以及离异/分居/丧偶者感染乙肝的可能性分别是未婚者的2.044、1.892倍(P<0.05)。与2018年相比,2011 - 2013以及2015年报告的HIV/AIDS病人感染丙肝的可能性更高,经输血和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HIV/AIDS病人感染丙肝的可能性分别是经性行为传播者的18.942倍、63.537倍(P<0.05)。结论 武汉市HIV/AIDS病人合并乙肝、丙肝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其感染乙肝、丙肝的相关因素并不相同,需积极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相关信息,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4 347例HIV/AIDS,其中死亡组1 449例,对照组2 898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发生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且未检测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无结果且未检测耐药分别是不耐药的1.75倍(95% CI: 1.22~2.52, P=0.003)、2.26倍(95% CI: 1.69~3.03, P<0.001)、35.27倍(95% CI: 26.54~46.87, P<0.001);30~50岁和≥50岁分别是18~30岁的1.40倍(95% CI: 1.01~1.94, P=0.042)和4.02倍(95% CI: 2.80~5.77, P<0.001);男性是女性的1.37倍(95% CI: 1.08~1.74, P=0.011);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传播途径的6.27倍(95% CI: 2.00~19.61, P=0.002);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是Ⅰ期/Ⅱ期的1.41倍(95% CI: 1.12~1.76, P=0.00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350个/μL的1.95倍(95% CI: 1.50~2.54, P<0.001)。  结论  耐药、耐药检测、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WHO临床分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HIV/AIDS的耐药监测对减少艾滋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应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及时进行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红河州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红河州2008-2014年≥50岁老年HIV/AIDS病例资料, 分析三间分布特点、传播途径构成、发现途径及相关信息。 结果 2008-2014年报告≥50岁老年HIV/AIDS病例3 138例(AIDS 1 623例,HIV 1 515例),该年龄组在历年新检出报告病例中的构成比从9.8%上升至28.4%,平均为25.5%。男女比为2.6∶1,在婚的占69.7%,平均年龄(61.7±8.6)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2.0%,农民占55.6%。97.2%老年HIV/AIDS病例通过异性性途径感染HIV,其感染人数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512.1,P<0.001); 92.2%老年男性和50.1%老年女性HIV/AIDS病例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49.2%老年女性HIV/AIDS病例通过配偶/固定性伴性行为感染HIV。老年男性病例中通过非婚异性性行为感染HIV的人数和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337.8,P<0.001)。 结论 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帮助老年人群掌握减少高危行为的技能,提高安全套使用率。进一步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及覆盖人群,建议全面推行PITC 服务,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公共卫生服务开展HIV筛查,尽早发现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