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分娩的70例HIE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分娩的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比较各组Tau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分析Tau蛋白与NSE、NBNA、MDI和PDI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Tau蛋白对新生儿神经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①70例早产儿轻、中重度组分别为20、30和20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生第7天Tau蛋白、NSE水平升高(P<0.05),NBNA、MDI及PDI指数下降(P<0.05);其中重度组Tau蛋白、NSE水平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P<0.05);重度组BNA评分、MDI和PDI指数最低,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高(P<0.05)。②与出生第7天比较,三组患儿出生第14天的Tau蛋白、NSE水平均降低(P<0.05),而NBNA评分、MDI和PDI指数均升高(P<0.05)。出生第14天,重度组Tau蛋白、NSE水平高于轻度、中度组(P<0.05),NBNA评分、MDI和PDI指数低于轻度、中度组(P<0.05),而轻、中度组Tau蛋白、NSE、NBNA评分、MDI和P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au蛋白与NBNA评分、MDI和PDI指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6、-0.358、-0.458,均P<0.05),与NSE水平呈正相关(r为0.527,P<0.05)。④出生第14d,Tau蛋白评估患儿神经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80.42%和71.56%。结论HIE早产儿血清Tau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CD25+、B型脑钠肽(BN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进行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脓毒症患者中血清CRP、CD25+、BNP及HMGB1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脓毒症组悲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严重脓毒症组患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CRP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84,95%CI为0.959~0.1.000,CD25+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67,95%CI为0.944~0.990,BNP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60,95%CI为0.933~0.986,HMGB1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821,95%CI为0.751~0.892,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AUC为1.000,95%CI为1.000~1.000,单独检测分别和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Z=2.231.2.750.2.857.4.972,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9%.94.1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中CRP、CD25+、BNP及HMGB1的表达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在诊断脓毒症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合并脓毒症组和未合并脓毒症组。观察合并脓毒症组和未合并脓毒症组患者以及不同预后患者HBP、PCT和CRP水平、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差异。结果合并脓毒症组患者的HBP、PCT和CRP水平分别为102.56±7.82 ng/mL、32.26±3.95 ng/mL、l44.75±9.01 mg/L,高于未合并脓毒症组(t=16.484、-57.118、-45.619,P<0.001);合并脓毒症组患者的MAP、CVP水平分别为69.25±3.16mmHg、6.11±1.32 cmH2O,低于未合并脓毒症组(t=67.064、21.137,P<0.001);死亡组患者的HBP、PCT和CRP水平分别为128.34±8.02 ng/mL、41.28±5.14 ng/mL、168.24±12.87 mg/L,高于非死亡组患者(r=21.557、-37.393、-32.639,P<0.001);死亡组患者的MAP、CVP水平分别为60.24±6.34 mmHg、6.98±1.17 cmHp,低于非死亡组患者(t=13.829、6.963,P<0.001)。结论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HBP、PCT和CRP水平较高,MAP、CVP水平较低,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Met原癌基因蛋白和c-Met mRNA在地方性及艾滋病相关性Kaposi肉瘤不同期的表达.方法对源自坦桑尼亚首都Muhimbili医疗中心病理科的30份标本,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根据Kaposi肉瘤组织中血管成分和梭形细胞的比例分为早期血管瘤样型(11个病灶)、晚期梭形细胞型(14个病灶)和中期混合型(13个病灶).c-Met蛋白在早期表达弱,晚期表达强,中期介于两者之间,相互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Met mRNA在不同期的表达与c-Met蛋白的表达类似.c-Met蛋白和c-Met mRNA在地方性和艾滋病相关性Kaposi肉瘤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et表达的改变在地方性和艾滋病相关性Kaposi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在诊断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2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患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LpPLA2、SAA、FIB水平,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血清Lp-PLA2、SAA、FIB水平,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Lp-PLA2、SAA、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Lp-PLA2、SAA、FIB水平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病患组血清Lp-PLA2、SAA、FIB水平较健康组高(P<0.05);病情处于中度的患者血清Lp-PLA2、SAA、FIB水平高于病情处于轻度的患者(P<0.05);病情处于重度的患者血清Lp-PLA2、SAA、FIB水平高于病情处于中度的患者(P<0.05);血清Lp-PLA2、SAA、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新生儿窒息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63例窒息足月新生儿(窒息组),平均日龄(1±1.8)d,其中轻度窒息36例,重度窒息27例,于出生后第2d及第5d检测尿中尿清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及尿常规,同时查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用作对照组。结果窒息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d的尿ALB、(α1—MG、TRF、β2-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5d尿ALB、TRF、α1-MG、β2-MG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0.01,0.01。重度窒息组生后第2d的尿ALB、α1-MG、TRF、β2-MG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均P〈0.01,第5d的尿ALB、TRF、α1—MG、β2-MG仍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0.05,0.01,0.01。尿ALB、α1—MG、TRF、β2-MG的高低与窒息的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ALB、α1-MG、TRF、β2-MG能更敏感地评估新生儿窒息早期。肾损伤的程度及肾脏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酚糖脂抗原及S100蛋白检测在麻风病组织学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临床和常规病理确诊有困难的10例PB和11例MB的复发皮损组织进行了平行的常规HF,AF和特异性的PGL-,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与9例已确诊PB和1例MB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在疑似复发的1例PB中虽然PGL-1均为阴性,但病灶内显示S100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TOLL/白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TIRAP)、叉头蛋白转录因子3a(FOXO3a)、肝素结合蛋白(HBP)对脓毒症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205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157例、死亡组48例。统计两组外周血TIRAP、FOXO3a、HBP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分析TIRAP、FOXO3a、HBP与APACHE Ⅱ、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IRAP、FOXO3a、HBP交互作用对脓毒症近期预后的影响。评价TIRAP、FOXO3a、HBP联合预测脓毒症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入院第1、3、7天外周血TIRAP、HBP水平及APACHE Ⅱ、SOFA评分高于生存组,FOXO3a水平低于生存组(P<0.05);入院第1天,脓毒症死亡患者TIRAP、HBP水平与APACHE 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FOXO3a与APACHE Ⅱ、SOFA评分呈负相关(P<0.05);T... 相似文献
9.
用 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3例少菌型麻风,有18例在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内找到破坏的皮神经证实为麻风,而以病理抗酸染色法,只有11例阳性证实麻风,两种方法差异显著(P<0.05)。以同样方法检测37例多菌型麻风,有22例在真皮肉芽肿内见皮神经肿胀,束膜增生,内有炎细胞浸润;还见到许多菌胶颗粒,S-100染色呈阳性。作对照的25例非麻风病例,其真皮内的神经基本正常。作者认为 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麻风的诊断,特别是对 PB 病例。 相似文献
10.
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3例少菌型麻风,有18例在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内找到破坏的皮神经证实为麻风,而以病理抗酸染色法,只有11例阳性证实麻风,两种方法差异显著(P<0.05)。以同样方法检测37例多菌型麻风,有22例在真皮肉芽肿内见皮神经肿胀,束膜增生,内有炎细胞浸润;还见到许菌胶颗粒,S-100染色呈阳性,作对照的25例非麻风病例,其真皮内的神经基本正常。作者认为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梅毒螺旋体(Tp)黏附素蛋白TP0136在神经梅毒(NS)患者血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60例NS患者与120例非神经梅毒的梅毒患者(NNS)一般情况。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表达和纯化Nichols Seattle TP0136(NST)和Nichols Houston TP0136(NHT)重组蛋白,采用ELISA方法检查NS和NNS患者血清中NST和NHT抗体水平。结果NS和NNS患者两组之间年龄、性别、来源地、职业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婚姻状况、神经系统症状、血清或血浆TRUST和TPPA 滴度、血清或血浆TP-IgM阳性率、脑脊液TRUST和TPPA 滴度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NST在NS组和NNS组血清或血浆中抗体水平无差异(t=0.15,P=0.920);NHT在NNS组血清或血浆中抗体水平高于N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P=0.021)。结论Tp黏附素蛋白TP0136重组蛋白NHT或可作为NS诊断的潜在血液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荧光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梅毒中的运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梅毒患儿以及4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荧光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梅毒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研究。结果:荧光PCR其敏感度为98%,特异性为100%,明显高于蛋白免疫印迹的84%以及85%。两种方法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荧光PCR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梅毒中较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具有更好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选择TT及BT型麻风33例,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有28例可在肉芽肿内见到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神经,包括神经纤维肿胀、变形和断裂成碎片,阳性率为85%;在作对照的4例结节病和2例皮肤结核中,S—100蛋白阳性的神经均位于肉芽肿外,且结构完整。因此作者认为S—100蛋白染色对诊断PB型麻风,特别是在HE和抗酸染色阴性时,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E-钙粘着蛋白在不同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E 钙粘着蛋白 (E cad)在鳞状细胞癌 (SCC)、基底细胞癌 (BCC)、Bowen病、日光角化病 (AK)、角化棘皮瘤 (KA)、脂溢性角化病 (SK)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 12 9例不同表皮肿瘤E cad的表达。结果 E cad在BCC ,SK ,KA表皮中的表达与正常表皮相似 ,为表皮全层细胞间较强的染色 ,而在SCC中表达显著减弱或完全无表达 ,在AK和Bowen病表皮正常区域表达正常或下调 ,但在细胞间变区域无染色。结论 E cad在恶性皮肤癌中表达下调 ,可能与表皮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对于脓毒症患者早期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病原学结果进行分组: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组(n=35)和革兰氏阳性(G+)菌感染组(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白细胞计数(WBC)、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早期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8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使用IL-6、IL-10或联合二者预测G-菌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2、0.833、0.891,P值均小于0.05。用于预测G-菌阳性的IL-6阈值为53.08 pg/mL,灵敏度为82.0%,特异度85.7%;IL-10相应阈值为10.08 pg/mL,灵敏度为80.3%,特异度80.0%;联合IL-6与IL-10预测G-菌阳性的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77.1%,小于阈值提示G+菌感染。结论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IL-10可以用于鉴别脓毒症患者早期G-或者G+菌感染,联合IL-6和IL-10判断灵敏度更好,有助于临床抗细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6.
选择TT及BT型麻风33例,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有28例可在肉芽肿内见到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神经,包括神经纤维肿胀,变形和断裂成碎片,阳性率为85%;在作对照的4例结节病和2例皮肤结核中,S-100蛋白阳性的神经均位于肉芽肿且结构完整。因此作者认为S-100蛋白染色对诊断PB型麻风,特别是在HE和抗酸染色阴性时,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蛋白表达在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表达技术在支原体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为例,根据所研究UU的目的DNA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DNA,克隆后运用表达质粒载体pGEX 2T在IPTG诱导下成功诱导了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抗原活性。结果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活性。结论蛋白表达应用于支原体研究中,为研究支原体的致病性与种类或型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实验中我们体会到:(1)在设计引物时,要注意避开UGA,可用UGG代替。(2)IPTG的浓度从0.1mmol/L~1mmol/L均有报道,我们实验证实两种浓度在诱导蛋白表达中无差别,因而推荐使用0.1mmol/L。(3)蛋白诱导的时间以4~4.5h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性科学》2019,(12):29-32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CA125)、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卵巢癌风险预测模型(ROMA)在卵巢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23例卵巢癌患者、1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以及同期120例体检健康患者的血清HE4、CA125值。依据绝经状态分层,计算ROMA指数、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比较CA125、HE4、ROMA指数及三者联合检测时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三组患者血清CA125、HE4、ROMA指数水平比较,卵巢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体检健康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依据ROC曲线中最大约登指数确定CA125、HE4、ROMA指数及联合指标的临界值,此时对应卵巢癌诊断灵敏度为61.7%、85.5%、65.2%、86.2%,特异度为87.7%、93.9%、95.7%、95.9%。③CA125、HE4、ROMA指数及联合指标对卵巢癌诊断的ROC-AUC分别为0.792、0.931、0.847、0.948。结论不同指标预测卵巢癌患病风险的灵敏度比较:联合指标HE4ROMA指数CA125;特异度比较:联合指标ROMA指数HE4CA125。在诊断效能评价中比较各指标相应曲线下面积(ROC-AUC)可得:联合指标HE4ROMA指数CA125。综上所述,联合指标比单项指标在鉴别诊断早期卵巢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FAP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30例瘢痕疙瘩组织(病例组)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中FAP的表达强度,并比较两组间及瘢痕疙瘩不同临床分级之间FAP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瘢痕疙瘩组织中FAP在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表达,阳性率为73.33%;对照组正常皮肤组织中未见FAP表达,两组间FAP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26.19,P=0.001);瘢痕疙瘩临床分级中,轻度与重度之间及中度与重度之间比较,FAP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6)。结论:瘢痕疙瘩组织中FAP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瘢痕疙瘩临床分级越严重,FAP表达阳性率越高;FAP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针对FAP的干预可能有助于瘢痕疙瘩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Ⅰ、Ⅱ(Metallothionein Ⅰ、Ⅱ,MT—Ⅰ、Ⅱ)在正常人皮肤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灰度分析方法,研究正常皮肤MT—Ⅰ、Ⅱ表达情况。结果:(1)正常皮肤MT—Ⅰ、Ⅱ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和基底层上1-2层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极少数成纤维细胞、外毛根鞘、小汗腺导管上皮细胞以及皮脂腺外单层嗜碱性细胞也有MT表达。(2)同性别同部位正常皮肤MT—Ⅰ、Ⅱ表达强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面r=-0.73,臀部r=-0.98,P〈0.01),40岁之前面部皮肤表达强度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下降。(3)同年龄同部位正常皮肤MT—Ⅰ、Ⅱ表达强度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6.95,P〈0.01)。(4)同年龄同性别正常皮肤MT—Ⅰ、Ⅱ表达强度遮光部位显著高于曝光部位(t=4.14,P〈0.01)。结论:正常皮肤MT—Ⅰ、Ⅱ的表达可能存在人种、性别和年龄差异。老化皮肤合成MT的能力降低,MT—Ⅰ、Ⅱ在对抗皮肤老化方面可能有重要作用。皮肤光老化与MT—Ⅰ、Ⅱ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