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济南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67例,将其进一步分为重症患者(28例)和轻症患者(39例),同期选择经医院行颅脑手术后未合并感染患者69例作为未感染组。检测入院次日各组患者血清IFN-γ、PCT、CRP水平,检测感染组患者不同病程段血清PCT、CRP、IFN-γ水平,评价各指标诊断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IFN-γ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重症患者血清PCT、CRP、IFN-γ水平高于轻症患者(P<0.05);随着感染病程的延长,患者血清PCT、CRP、IFN-γ水平均升高,不同感染时间段患者血清PCT、CRP、IFN-γ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指标检测中PCT诊断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单一指标诊断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价值(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清PCT、CRP、IFN-γ含量的变化,有助于颅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130例同期收治的未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将研究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严重组(38例)和一般组(90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预后情况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0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患者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血清CRP、PCT水平,统计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预后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严重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均高于一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血清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CRP及PCT水平是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氧合指数、病原菌类型、血清CRP及PCT水平是老年卧床继发多重耐药菌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该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小板参数与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0例ACI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P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分析其与ACI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PCT、 RDW、 MPV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50例ACI患者随访3个月,28例(56.00%)患者预后不良。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 PCT、 RDW、 MPV为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PCT、 RDW、 MPV及联合检测预测AC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0.859、 0.845、 0.980,联合检测预测ACI患者预后的AUC高于PCT、 RDW、 MPV单独检测(P <0.05)。结论 PCT、 RDW、MPV在ACI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评估AC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患者42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44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及抗菌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研究组(按抗菌治疗效果分为控制组及未控制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单纯肺结核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低于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与未控制组治疗前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后控制组患者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未控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诊断价值,动态检测能够较好地预测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对诊断及抗菌药的选择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乳酸(LAC)检测在重症肺炎(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2例SP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亚组(n=36)与非细菌感染亚组(n=26);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PCT、 LAC水平,分析血清PCT、 LAC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P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PCT、 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细菌感染亚组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亚组(P <0.05);但两亚组的LA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 LAC联合检测诊断S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血清PCT、 LAC单独检测(P <0.05)。结论 血清PCT联合LAC检测在SP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研究组)为研究对象,其中涂片阳性36例,涂片阴性34例;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健康体检者68人(健康组)作为对照。比较健康组、非活动性肺结核及研究组血清PCT、RBP水平,比较涂片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PCT、RBP水平;分析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PCT为(1.39±0.24)ng/ml,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研究组血清RBP为(25.13±3.09)mg/L,明显低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与健康组(P0.05);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且RBP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为(1.51±0.23)ng/ml,明显高于涂片阴性患者(P0.05);涂片阳性患者血清RBP为(23.57±3.98)mg/L,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RBP及二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95%CI:0.685~0.910)、0.730(95%CI:0.608~0.852)、0.881(95%CI:0.801~0.961)。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尤其是涂片阳性患者血清PCT水平均明显升高,RBP水平明显降低,血清PCT联合RBP检测对活动性肺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FN-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D-二聚体(D-D)联合评估儿童肺炎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101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患儿、存活者与病死者入院治疗前24 h内血清PCT、IFN-γ、NT-ProBNP与D-D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各指标与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各指标预测肺炎患儿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肺炎组治疗前24 h内血清PCT、IFN-γ、NT-ProBNP、D-D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低危、中危、高危患儿血清PCT、IFN-γ、NT-ProBNP、D-D水平依次升高(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IFN-γ、NT-ProBNP、D-D均与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病死者血清PCT、IFN-γ、NT-ProBNP、D-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新喋呤(NP)、降钙素原(PCT)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84例,分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9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NP、PCT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血清NP、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血清N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与对照组(P〈0.01),而非活动组也高于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P值以35.40nmol/L为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4%和93.0%;血清PCT值以0.21nmoL/L为临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5%和8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NP、PCT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活动性病情密切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活动性肺结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产褥感染的预防和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例产褥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5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1 d时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预测产褥感染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在产后1 d时的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预测产褥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779、0.751、0.757、0.932,以血清IL-6水平的AUC最高,在最佳界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0和1.000。结论产褥感染患者产后早期即可出现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的升高,这些血清指标可用于辅助预测感染风险,临床医生应重视产后早期相关血清标志物的监测,达到预防感染及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31-932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痰液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用2HRZE/4HR治疗,观察组采用2HRZE/4HR治疗联合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 (IL-2)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灶吸收率,并检测治疗前后的痰液和血清TNF-α、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病灶吸收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13%(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TNF-α、 IFN-γ、 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 IL-10水平明显下降(P <0.05),IFN-γ水平明显上升(P <0.05),且观察组的TNF-α、 IFN-γ、 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痰液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检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宝坻区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4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同期收治的4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的血清IP-10、IFN-γ水平,并以痰培养为结核分枝杆菌(MTB)阳性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IP-10、IFN-γ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试验组血清IP-10、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者中,血清IP-10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3.02%、90.48%、91.76%,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35);血清IFN-γ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0.70%、95.24%、92.94%,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59)。结论血清IP-10、IFN-γ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中均呈高表达,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24例)和未发生组(76例)。随访1年,详细记录1年间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两组心脏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cTn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FF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并分析心脏生化标志物对AMI的短期预后价值。结果 100例AMI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24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76例;发生组cTnl、NT-pro BNP、CK-MB、hs-CRP、DD、FFA、PCT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l、NT-pro BNP、CK-MB、hs-CRP、DD、FFA、PCT均为影响AMI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AMI短期预后不良组各项心脏生化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可将各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过血清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医院接受PCI治疗且完成12个月随访的68例STEMI患者资料,统计PCI术后12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血清ApoB、Lpa水平,并分析血清ApoB、Lpa水平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的价值。结果 随访12个月,68例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66.18%),预后不良23例(33.82%);预后不良组血清Apo B水平为(1.11±0.11)g/L、Lpa水平为(32.67±7.29)mg/dl,高于预后良好组的(0.72±0.06)g/L、(21.60±5.48)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oB、Lpa水平均为影响STEMI患者PCI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血清ApoB、Lpa水平升高可能与STEMI患者PC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比例对小儿败血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确诊为败血症的患儿58例为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37例)和细菌培养阴性组(21例);另选择无感染患儿37例为对照组,探讨患者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对小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儿CD64、PCT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D64联合的诊断效能较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PCT和CD64进行败血症的诊断效能。PCT、CD64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有助于小儿败血症的诊断,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血清IFN-γ、IL-23、IL-4、IL-10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未系统治疗的患者54例(初治组),完全缓解患者40例(完全缓解组)。另同期征集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间IFN-γ、IL-23、IL-4、IL-10水平差异,对初治组和完全缓解组ALL、AML患者的IFN-γ、IL-23、IL-4、IL-1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初治组IFN-γ、IL-2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完全缓解组IFN-γ、IL-23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组IL-4、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完全缓解组IL-4、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治组和完全缓解组的A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法,对94例细菌感染者、74例病毒感染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PCT检测,并作PCT水平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毒感染组PCT水平不升高或轻度升高,健康对照组大多〈0.5 ng/m L。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且PCT水平对判断病情轻重及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常规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T)水平检测对细菌血流感染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8-07期间我院疑似细菌血流感染患者389例作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首次送检血培养,同时进行血常规、血清PCT、ET水平检测,根据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临床体征诊断结果分血流感染组(n=149)、局部感染组(n=70)、阴性对照组(n=170)。对比3组中性粒细胞比值(NEU%)、血清PCT、ET水平,分析血常规、血清PCT、ET水平单独与联合检测结果,探讨联合检测对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3组NEU%、血清PCT、ET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血流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局部感染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389例疑似血流感染患者中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及临床体征诊断确诊细菌血流感染149例。经血常规检出134例,经血清PCT检出131例,经血清ET检出127例,血常规、血清PCT、ET联合检出148例;血常规、血清PCT、ET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漏诊率低于单独检测(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与单独检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菌血流感染患者血常规、血清PCT、ET水平呈异常状态,采用三者联合方案诊断可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联合营养风险指数(GNRI)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预后价值评估。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56例)和重症组(64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计算患者GNRI得分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老年CAP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高于低危组,GNRI得分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532、8.036和7.956,P值均<0.05)。血清NT-proBNP和PCT水平升高、GNRI得分降低是CAP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2、18.602和0.891,P值均<0.05)。血清NT-proBNP、PCT水平和GNRI得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793和0.775,AUC均>0.700,其联合预后评估AUC为0.823。结论:当老年CAP患者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2例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及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HBeAg阴性慢乙肝组IFN-γ、IL-4、IL-10、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或P〈0.01)。中度组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5),IFN-γ和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IFN-γ、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P值分别〈0.01、〈0.05、〈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阳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HBV DNA阴性组(P值〈0.01),IL-4和TGFβ1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P值均〈0.05),IL-10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调,IFN-γ、IL-4、IL-10和TGF-β1均参与了HBeAg阴性慢乙肝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选取80例乙肝患者作为CHB组及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其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组的IgG、 Ig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死亡组的Ig G、 IgM、 IgA水平高于生存组(P <0.05)。IgA、 IgM、 IgG、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17、 0.625、 0.650、 0.909,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 <0.05)。结论 血清IgA、 IgM、 IgG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存在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