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2种不同给药方法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济学效果。方法:收集65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初期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延时组(吉西他滨250mg·m-2·d-1,持续静脉滴注6h,第1,8天;顺铂25mg·m-2·d-1,第1~3天;每3周为一周期并重复滴注)和常规剂量组(吉西他滨1000mg·m-2·d-1,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25mg·m-2·d-1,第1~3天;每3周为一周期并重复滴注),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低剂量延时组32例,常规剂量组33例,2组可评价疗效均为30例。2组平均每周期化疗药物成本分别为1941.0元和7044.0元,有效率分别为36.7%和33.3%(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2.89和211.53。结论:低剂量延时输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经济。  相似文献   

2.
丛雪  王亚帝  哈敏文  刘维 《中国药房》2012,(24):2226-2228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单用卡培他滨250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24例患者接受卡培他滨+顺铂方案: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d3,卡培他滨1250mg·m-2,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14d,21d为1个周期。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完成疗程数分别为(4.2±0.9)和(4.0±0.7)个疗程。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33.4%。其中,卡培他滨单药组24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个月,1年生存率为65.7%;联合化疗组24例患者中位TTP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67.7%。卡培他滨单药组Ⅲ度手足综合征多于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乏力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晚期结直肠癌三种化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不同化疗方案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9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FOLFOX方案:奥沙利铂85 mg·m-2,iv,d1;亚叶酸钙200 mg·m-2,iv,d1~2;氟尿嘧啶400 mg·m-2,iv,d1~2,600 mg·m-2·d-1,44 h持续静脉点滴,d1~2。14 d为一周期。FOLFIRI方案:伊立替康180 mg·m-2,iv,d1;亚叶酸钙200 mg·m-2,iv,d1~2;氟尿嘧啶400 mg·m-2,iv,d1~2,600 mg·m-2·d-1,44 h持续静脉点滴,d1~2。14 d为一周期。XELOX方案:卡培他滨2 000 mg·m-2·d-1,po,d1~14;奥沙利铂130 mg·m-2,iv,d1。21 d为一周期。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FOLFOX方案、FOL- FIRI方案、XELOX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40.0%,48.6%,11.8%。化疗一个疗程住院费用分别为4 704.60元、11 167.25元、6 387.97元。在FOLFOX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效果,FOLFIRI方案和XELOX方案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751.47元和-59.69元。结论:根据本研究结果表明,FOLFOX方案为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4.
侯新芳  刘莺  刘文静  臧凯  王居峰 《中国药房》2010,(16):1494-149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多西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800mg·m-2,口服,bid,第1~14天。对照组采用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有3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55.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6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11.3个月。对照组40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42.5%,中位TTP为5.1个月,中位OS为8.9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共入选29例患者,沙尔威辛分为9个剂量组,由初始剂量15 mg·m-2·d-1开始逐渐增加至30,45,60,75,90,105 mg·m-2·d-1,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点滴2 h,连续3 d,其中第7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4 d,第8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5 d,第9剂量组为105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每剂量组3或4例.观察药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毒性反应.结果沙尔威辛的毒副反应比较轻微,除了血管刺激疼痛外主要还包括Ⅰ/Ⅱ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及皮肤潮红等,所有的毒副反应均在停药2周内恢复.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爬坡最高剂量为105 mg·m-2·d-1连续5 d.结论沙尔威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建议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90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  相似文献   

6.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东民  时伟锋  周士福 《中国药房》2008,19(17):1334-1335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0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000mg·m-2,分2次口服,第1~14天;3周为1个周期,治疗3~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可评价疗效的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2.5%),部分缓解23例(57.5%),稳定13例(32.5%),进展3例(7.5%),有效率为60.0%。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脱发、腹泻、手足综合征。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晚期胃癌化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
黄东海  谈凯 《中国药房》2011,(20):1897-1899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4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初治组102例(首次接受化疗)和复治组112例(既往接受化疗但未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采用卡培他滨1500mg·m-2口服,联合奥沙利铂100mg·m-2静脉滴注的方案进行化疗,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每周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在每个疗程前后进行心电图、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化疗2个疗程后,在第42天进行CT扫描评价化疗疗效。同时,记录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初治组(46.08%)与复治组(24.1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的近期总有效率达34.58%。治疗中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感觉神经病变、肝功能损害等,所有病例未出现Ⅳ级毒性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但初治组比复治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周蕾  安广宇  岳振东  陈力  宋雨光  姜妮 《中国药房》2011,(22):2072-2074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4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给予替莫唑胺(75mg·m-2·d-1)联合4周总剂量40Gy常规头部放疗(2Gy,5d/周);单纯放疗组仅予40Gy常规头部放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6周期替莫唑胺(第1周期150mg·m-2·d-1;第2~6周期200mg·m-2·d-1),连续服用5d,28d为1周期。结果: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5%、64%(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0%、27%(P=0.019),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0%、5%(P=0.045),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分别为25%、18%(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生存期分别为9.2、7.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国产盐酸拓扑替康治疗小细胞肺癌Ⅱ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拓扑替康(TPT)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卡铂加依托泊苷进行比较.方法入组小细胞肺癌.47例,随机分为TPT单药组32例和对照组15例(卡铂加依托泊苷).单药组,用TPT 1.25mg·m-2·d,静滴>30min,d1~d5;每3周重复1次.对照组用卡铂300mg·m-2,静滴,d1;依托泊苷60mg·m-2·d-1,静滴>60min,d1~d5;每3周重复1次.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疗效.结果单药组有效率37.9%,对照组有效率66.7%,对照组高于单药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二者Ⅲ/Ⅳ度毒性单药组为43.8%,对照组为20.0%,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非血液学毒性均轻微.结论国产注射用TPT单用和卡铂加依托泊苷比较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特别对复发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g/m2静脉滴注,d 1、8;卡培他滨1250 mg/m2口服、2/d,d 1~14,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初步评价疗效,如肿瘤进展更换方案,有效者继续应用至少2个周期,共用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6例,总有效(CR+PR)率43.8%,临床获益(CBR)率为62.5%(20/32),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近期效果满意,毒性反应低,可作为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氯法拉滨注射液单剂量及多剂量静脉滴注的人体药动学过程.方法:4例白血病患者单剂量恒速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52 mg·m-2·d-1,单剂量试验结束后进入多剂量给药试验,52 mg·m-2·d-1,连续给药5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氯法拉滨的浓度,并采用DAS药动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4例受试者单剂量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14±205) μg/L,tmax(3.0±1.4)h,t1/2z(4.4±2.0) h,AUC0-t(2475±659) μg· h· L-1,AUC0-∞(2566±606)μg·h·L-1,CLz(21.2±5.1) L· h-1·m-2,Vz(142±97) L/m2,MRT(0-t)(6.3±2.2) h,Zeta(0.18±0.07) h-1,24 h平均尿液累积排泄率为(39.53±20.98)%.52 mg·m-2·d-1静脉滴注氯法拉滨注射液,连续给药5d,第5日达稳态,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581±126) μg/L,tmax(2.0±0.8) h,t1/2z(6.4±3.1)h,AUC0-t(2451±349) μg· h· L-1,AUC0-∞ (2603 ±409)μg·h·L-1,CLz(20·4±3.7)L·h-1·m-2,Vz(187±80) L/m,Zeta(0.13±0.05) h-1,MRT(0-t)(5.1±1.8) h,Css(102.14±14.53) μg/L,蓄积因子R(1.04±0.28),血药浓度波动度DF(576.26±226.89)%.结论:氯法拉滨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52 mg· m-2·d-1,连续给药5d,药物在体内无蓄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60)Co-γ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其中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h,第1天;奈达铂80mg.m-2,静脉滴注2h,第2天。对照组给予顺铂30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1.0g.m-2.d-1加入百特泵中持续静脉滴注4d。21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20例,总有效率为70.0%,临床受益率为90.0%,耐受性好;对照组15例,总有效率为46.7%,临床受益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放疗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较传统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方案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临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58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奥沙利铂85 mg·(m^2)^-1,iv,d1;亚叶酸钙200 mg·(m^2)^-1,iv,d1~2;5-Fu 400 mg·(m^2)^-1,iv,d1~2,600 mg·(m^2)^-1·d^-1持续静脉滴注22 h,d1~2。B组:多西他赛75 mg·(m^2)^-1,iv,d1;DDP 30 mg·(m^2)^-1,iv,d1~3;5-Fu 500 mg·(m^2)^-1,iv,d1,d8。C组:卡培他滨2 000 mg·(m^2)^-1·d^-1,po,d1~14;L-OHP 130 mg·(m^2)^-1,iv,d1。3组方案均以21 d为1个周期。结果:A组、B组和C组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8.9%和43.8%。化疗1个疗程住院费用分别为5 063.7元、6 940.0元和6 951.9元。每获得1个单位效果,3组方案所需成本分别为152.1元、178.4元和158.7元,在A组方案的基础上,每增加1个单位效果,B组和C组所追加的成本分别为335.1元和179.8元。结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C组方案为治疗晚期胃癌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4.
马东阳  于卫江  安鸿志  周浩本 《中国药房》2008,19(32):2524-2526
目的:对比研究顺铂(DDP)不同剂量联合长春瑞滨(NV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3例Ⅲ~Ⅳ期NSCLC患者,采用不同剂量DDP联合长春瑞滨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分为低剂量DDP组(n=67)与高剂量DDP组(n=56)。低剂量DDP组给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高剂量DDP组给予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6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21d为一周期。化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高剂量DDP组与低剂量DD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1.1%、28.4%(P>0.05);高剂量DDP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87.5%,明显高于低剂量DDP组的71.6%(P<0.05);2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P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临床疗效相当。高剂量顺铂组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但严重毒性反应的发生率相近。  相似文献   

15.
张红梅  姜妮 《中国药房》2010,(8):715-717
目的:探讨紫杉醇(PTX)或多西他赛(TXT)与氟尿嘧啶(5-FU)/或顺铂(DDP)(简称PCF或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及安全性和生存情况。方法:60例AGC患者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分为2组。PCF组30例,PTX35~50mg·m-2,3h静脉滴注,第1、8、15天;5-FU750mg·m-2,持续静脉滴注,第1~5天;DDP20mg·m-2,2h静脉滴注,第1~5天。DCF组30例,TXT35mg·m-2,1h静脉滴注,第1、8、15天;5-FU及DDP用量、用法与PCF组相同。化疗周期均为28d,2周期后评判近期疗效、安全性,持续随访远期疗效。结果:PCF组总有效率(ORR)50.0%,疾病控制率(DCR)66.6%,中位生存期(MST)10.4个月,1年生存率35.7%;DCF组ORR46.6%,DCR63.3%;MST9.6个月、1年生存率34.4%;2组近远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Ⅲ~Ⅳ级毒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脱发。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总发生率,DCF组显著高于PCF组(P<0.05)。结论:PCF方案与DCF方案治疗AGC,疗效和生存情况相似,毒副反应有差别,但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趋势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患者合适的他汀剂量。方法:本研究入选188例择期冠脉介入术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1;B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1;C组6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d^-1。观察围手术期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生物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果:3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6天后检测血脂各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前服用阿托伐他汀3天后生物标记物即有下降(P<0.05);3组患者PCI术后12小时生物标记物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1);3组患者术后3天生物标记物较术后12小时有明显降低(P<0.01),且C组患者降低程度更大(P<0.01)。结论:冠脉介入术可造成血管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此炎症反应,并不依赖调节血脂作用,剂量为40 mg·d^-1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化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晚期子宫肉瘤11例患者,采用AP方案{顺铂(DDP),30mg·m^-2,d1-3;多柔比星(ADM),50mg·m^-2,d1;21天为1周期或IP方案顺铂(DDP),30mg·m^-2,d1-3;异环磷酰胺(IFO),2mg·m^-2,d1-3;2l天为1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全组化疗共62周期,每例平均5个周期(4-6周期)。结果部分缓解率36.4%(4/11),无完全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有改善,治疗后Kamofsky评分(81.3±11.1)高于治疗前(62.2±12.6,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降低(72.7%)、恶心呕吐(54.5%)。结论AP方案或IP方案治疗子宫肉瘤是有效的,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观察化疗后患者的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