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MVT)的早期诊治价值。方法 :分析在诊断性腹腔镜检查中获得早期诊治MVT 5例的临床资料 ,判断价值。结果 :5例MVT全部确诊并获得及时治疗。结论 :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可以提高MVT早期确诊率 ,避免和减少肠管的坏死和切除  相似文献   

2.
���Գ�ϵĤ����Ѫ˨�γɵ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MVT的优势以及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案。方法 回顾 1995~ 2 0 0 2年间收治的 17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MVT)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对急性MVT诊断一经确立后 ,立即采用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 ,并严密观察 ,如有急性腹膜炎发生则随时中转手术。结果 病人全部治愈 ,治疗过程中无中转手术发生。平均住院天数为 ( 11 9± 3 7)天。2年生存率为 88 2 %。结论 早期诊断及抗凝溶栓治疗直接影响到该病的预后 ;在肠缺血尚未导致透壁性肠坏死、肠穿孔时 ,非手术治疗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1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肠系膜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急性MVT是出现症状4周之内.由于该病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早期难以确定诊断.今报告收治MVT患者11例.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静脉血栓(MVT)发病率较低,约5%~15%患者可导致急性肠系膜缺血。临床体征无特异性,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早期的CT诊断、正规的抗凝治疗、介入或手术恢复血流及加强监护等是治疗成功的基础。本文就MVT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验 ,结合文献分析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  11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 ,术前明确诊断者 8例 ,其中发病 2 4h内确诊者仅 2例。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 ,均治愈 ,随访无复发。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德山 《消化外科》2004,3(4):245-246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1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分析MVT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11例病人均以急腹症或肠梗阻收住院,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其中发病24h内确诊者仅2例。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及时手术行肠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切除足够范围肠段及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复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术前疑诊为MVT的15例患者进行诊治。结果 经腹腔镜确诊为MVT并获得及时治疗的有5例患者。另10例患者分别为肠系膜动脉痉挛性缺血1例;急性胆囊炎胆结石2例;十二指肠穿孔1例;急性阑尾炎2例;肠梗阻4例。结论 腹腔镜可使疑诊为MVT的患者获得确诊和准确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的诊治经验(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AMVO)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8例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MAE)确诊 5例 ,误诊 3例。保守治疗 1例 ,介入溶栓 1例 ,肠切除 4例 ,取栓后肠切除 1例 ;另 1例大部小肠严重缺血 ,经二次手术探查 ,避免了肠切除和短肠综合征。 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确诊 4例 ,疑诊 4例 ;保守治疗 2例 ,肠切除 2例 ,取栓后肠切除 4例。结果  8例MAE治愈 5例 ,死亡 3例 ;8例MVT全部治愈。结论 对AMVO保持警惕 ,早期确诊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2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3例 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男 17例,女 6例;平均年龄 42岁.有 20例为急性 MVT,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 94.1%;腹部 CT的检出率 100%.非手术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及对症等,治愈率 81.8% (9/11例 );手术治疗 12例,包括肠切除和 Fogarty导管经肠系膜切缘的静脉分支切除肠系膜静脉血栓;手术并发症 33.3% (4/12例 ),其中顽固性腹水 2例,进食后腹痛 2例.住院期间死亡 2例 (8.7% ).随访 2个月至 9年,复发 3例,系出院后自行停用抗凝药物;死亡 3例,死因分别为心肌梗死、肝癌和肝硬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 CT扫描对 MVT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凝治疗和手术是 MVT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静脉血栓(MVT)较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及MR的临床应用,使MVT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介入治疗学的发展、特别是经肠系膜动脉灌注罂粟碱及经皮经肝门静脉MVT取栓、溶栓等介入治疗技术的成熟,大大降低了MVT的死亡率。本文对MVT的诊断和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周志球  邓伟均 《腹部外科》2006,19(3):162-163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VenousThrombosis,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13例MVT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手术治疗,术后均病理确诊为MVT。术前4例CT检查明确诊断,9例误诊。11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该病早期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不易确诊,CT分辩率高,有早期诊断价值。一旦确诊,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切除坏死肠段及栓塞肠系膜,术后抗凝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2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4年收治的32例MV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手术治疗14例。其中,有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治愈29例,死亡3例。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及围术期采取恰当的溶栓、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强调彻底扩大切除坏死肠管及相应系膜。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肠系膜血管病主要包括肠系膜动脉栓塞(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MAE)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极易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来治疗的7例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y venous thrombosis,MVT)是少见疾病,外科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实质上是要求对本病有足够的认知,从而及时、准确的诊断,早期、积极的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本病更为积极或激进的干预治疗手段包括溶栓和取栓治疗,但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的评价。对于出现腹膜炎体征的患者而言,往往意味着肠坏死,需要剖腹探查、坏死肠段切除,可同时进行主干静脉的血栓清除。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MVT)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7年收治的10例MVT患者。结果继发性MVT患者占发病的绝大多数(70%,7/10例),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误诊率60%(6/10)。9例手术患者均出现小肠坏死,切除坏死肠段和术后的抗凝是治疗关键。对比增强的CT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论MVT是少见急腹症,容易导致诊治延误,对比增强CT是首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手术和抗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在未出现腹膜炎之前可采用保守的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0月—2004年8月期间收治的22例急性MVT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术前经CT或超声检查确诊,6例于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全组有16例经手术治疗,其中4例采用美蓝判断肠坏死的范围;有6例采用介入治疗,其中4例采用经肠系膜上动脉溶栓治疗,2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在肠系膜静脉内行血栓清除术。结果:手术组4例死亡,3例死于脓毒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介入组6例均治疗成功,血栓清除满意。结论:急性MVT的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检查是准确的方法。对于已经有肠坏死的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方法,术中美蓝确定坏死肠管范围有一定价值。对于无坏死型MVT,介入治疗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伍松合  唐乾利  李峰  李晴 《腹部外科》2001,14(2):104-105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2 0例MVT的临床经验 ,从病因、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 0例MVT治愈 12例 ,死亡 8例。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有 8例行二次手术。结论 MVT诊断缺乏特异性 ,B型超声和CT是较敏感的检查方法。早期彻底切除坏死肠段 ,包括静脉阻塞的肠系膜部分 ,及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86年1月至2006年1月29例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MVT29例患者中有21例为急性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率81.0%;腹部CT/MR的检出率为100%。非手术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及对症等,治愈率81.3%;手术治疗13例,包括肠切除和切除肠系膜静脉血栓,手术并发症23.1%(3/13例),其中顽固性腹水2例,进食后腹痛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复发6例,系出院后自行停用抗凝药物。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MR扫描对MVT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抗凝治疗和手术是MVT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和肠系膜静脉血栓(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形成的成因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以来收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脾切除后静脉系血栓的发生率为4.3%(12/280),其中PVT发生率为3.2%(9/280),MVT发生率为1.1%(3/280)。PVT和MVT患者均出现白细胞增多,血小板计数升高,D-D二聚体检测阳性和凝血功能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增强CT检查及MRA门静脉成像确诊9例,同时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造影确诊1例,因急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确诊2例。9例经积极的全身抗凝、祛聚、溶栓治疗1~2周好转出院。2例MVT因肠坏死行小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全身抗凝、祛聚治疗,痊愈出院。1例PVT血栓急性发展至肝内门静脉,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脾切除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与及时抗凝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MVT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经手术证实,术前6例明确诊断,7例误诊,11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MVT早期临床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诊断困难,B超和CT对其诊断价值较大。术中、术后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