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26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形态特征,同时结合光镜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结果发现,SEM可更准确地区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ANLL中,白血病粒细胞以表面横嵴为特征,白血病单核细胞以基底宽的膜起皱起为特征,SEM观察结果与MIC分型符合率为90.5%。在ALL病例中,SEM区分其免疫亚型有一定局限性,ANLL的疗效与SEM下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期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临床意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方法 对27例ALL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进行细致的形态学分析,并对白血病细胞的消长进行跟踪研究。结果 诱导缓解结束后15d复查骨髓判断疗效较为准确。第1次确定完全缓解时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与持续完全缓解时间呈负相关。缓解期白血病细胞比例轻度增高者如治疗及时,部分仍可恢复缓解。结论 对ALL的完全缓解标准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完全缓解期骨髓白血病细胞的临床意义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方法:对27 例ALL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进行细致的形态学分析,并对白血病细胞的消长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诱导缓解结束后15 d 复查骨髓判断疗效较为准确。第1 次确定完全缓解时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与持续完全缓解时间呈负相关。缓解期白血病细胞比例轻度增高者如治疗及时,部分仍可恢复缓解。结论:对ALL的完全缓解标准应从严掌握。原幼淋巴细胞达5% ~20% 时,可判断为复发趋势。识别及监测缓解期骨髓白血病细胞对维持完全缓解、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69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0%,其中CD13为20.7%,CD33为10.3%,T-ALL和B-AL 系抗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367);CD34表达阳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表达阴性的ALL髓系抗原表达率(77.8%vs13.3%,P=0.036);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33.3%vs80%,P=0.0203);(2)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为15%,CD19为12.5%,CD2为2.5%,CD7主要分布在M1,M2亚型中,CD34阳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1.1%vs4.5%,P=0.000125);AML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CR率,但差异无显著性(50%vs 71.4%,P=0.126),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约为30%,CD34阳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阴性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有抗原错译表达的AL的CR率低于无抗原错译表达的AL和CR率。  相似文献   

5.
李静  殷献录  姚伟 《安徽医学》2006,27(6):465-466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5例AL初发期、30例AL完全缓解期(CCR)及15例AL复发期、15例难治性AL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初发组、复发组及难治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1),AL初发期及复发期与难治性AL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L患者初发期、复发期及难治性AL存在明显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检测观察AL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有助于对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 (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 6 9例 AL 的免疫表型。结果  12 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 30 % ,其中 CD1 3为 2 0 .7% ,CD33 为 10 .3% ,T- AL L 和 B- AL L 髓系抗原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0 .36 7) ;CD34表达阳性的 AL L 髓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 CD34表达阴性的 AL L 髓系抗原表达率 (77.8% vs13.3% ,P=0 .0 36 ) ;AL 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的 CR率明显低于髓系抗原阴性表达的 CR率 (33.3% vs80 % ,P=0 .0 2 0 3)。 2 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 30 % ,其中 CD7为 15 % ,CD1 9为 12 .5 % ,CD2 为 2 .5 % ,CD7主要分布在 M1 、M2亚型中 ;CD34阳性 AML 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 CD34阴性 AML 的淋系抗原表达率 (6 1.1% vs4.5 % ,P=0 .0 0 0 12 5 ) ;AML 淋系抗原阳性表达的 CR率低于淋系抗原阴性表达的 CR率 ,但差异无显著性 (5 0 % vs71.4% ,P=0 .12 6 )。结论 成人 AL 的抗原错译表达率约为 30 % ;CD34阳性 AL 的抗原错译表达率明显高于 CD34阴性 AL的抗原错译表达率 ;有抗原错译表达的 AL 的 CR率低于无抗原错译表达的 AL 的 CR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免方法测定未治急性白血病31例及对照组29例8Am、4Pm、及0Am血浆皮质醇。结果发现病人组4Pm及0Am血浆皮质醇较相应时点的对照组显著增高,节律性较对照组差,病人组三个时点比较仅8Am与0Am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8Am与0Am,4Pm与0Am及8Am与4Pm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病人组的皮质醇增高可能与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53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以探讨其血浆ET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AL组血浆ET水平为(99.92±l2.32)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2.28±8.91)ng/L,P<0.01]。化疗达完全缓解者血浆ET水平为(73.53±8.42)ng/L,较未缓解组明显下降(P<0.01)。AL并出血的轻、中度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无出血组(P<0.05),而重度出血组血浆ET水平却显著低于无出血组和轻、中度出血组(均为P<0.01)。AL血浆ET水平与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9065,P<0.01).提示AL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演变及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ndocan在急性白血病骨髓中的表达及化疗前后的表达改变情况,并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Endocan在3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Endocan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0.6%,并且化疗缓解后的骨髓中Endocan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ndocan可能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可以作为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克隆抗体改良微量细胞毒方法及 LDH 释放试验检测59例急性白血病外周血 NK钿胞数(CD_(16)~+)及 NK 细胞活性(NKa)。结果发作期 CD_(16)~+细胞14 2±8.3%,NKa8.0±5.8%,均较缓解期CD_(16)~+细胞22.0±7.7%,NKa 14.6±6.6%及对照组 CD_(16)~+细胞19.8±3.7%,NKa 21.3±5.6%明显降低。随缓解时间的延长 NK 细胞数量及活性逐渐升高。治疗前 NKa 较高者对化疗的反应优于NKa 明显低下者。缓解期 NKa 与白血病的复发及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若能定期检测白血病NKa 将有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预测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32例不同类型AL病人的RP、血小板(PLT),动态观察7例病人化疗过程中的RP、PLT的变化,并与12例健康查体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初治组、复发难治组RP、PLT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7.320、6.950,q=4.318-5.897,P〈0.05)。缓解组化疗前RP高于化疗后(t=2.806,P〈0.05);未缓解组化疗前RP低于化疗后(t=3.128,P〈0.05)。7例初治AL病人骨髓抑制期RP、RP%低于骨髓恢复期(F=7.061、9.345,q=3.932~5.983,P〈0.05)。AL病人RP%与PLT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 RP可反映AL病人的不同病理状态,也是化疗后骨髓恢复的一个早期且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Smac、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以探讨其与AL的发生、发展、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检测74例AL患者Smac、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K562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 4组阳性率及Smac mR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诊组、复发组高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P<0.05);初诊组与复发组、对照组与完全缓解组之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mac、Survivin阴性表达者其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2种基因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8,P<0.01).结论 2基因的表达与AL发生、发展相关,是监测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二者的表达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74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M_1与M_2加以比较分析,M_2化疗缓解率明显高于M_1(P<0.01),M_2生存期长,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抑制基因Livin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 Livin 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1例不同时期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 阳性表达率为53.7%.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Livin mRNA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53.6%,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10.0%)(P=0.035、0.017).初治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Livin mRNA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8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5、0.004).缓解组病人L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15.4%,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P=0.004、0.030),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50×109/L的初治白血病病人Livin mRNA的阳性表达率(77.8%,7/9)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50×109/L的初治病人(25.0%,3/12)(P=0.022),其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T=6.50,P<0.05).结论 Livin mRNA过度表达参与了AL的发病,可作为AL的诊断、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Livin mRNA表达在AL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或) 抗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导致AL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的原因之一,可作为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作用,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56例初诊AL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TNF-α水平,并对不同病期的AL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AL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化疗后7~12d,化疗敏感组ANLL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血清TNF-α持续在高水平.AL患者达完全缓解(CR)时,血清TNF-α含量接近正常.结果提示,血清TNF-α的检测有助于观察AL的病情变化,并可作为预测ANLL疗效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17.
Survivin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 survivin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 RT-PCR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了 1 3 4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及 4株白血病细胞系中 survivin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所检测的 4株白血病细胞系中均有 survivin m RNA和蛋白表达 ,而急性白血病病人的阳性率分别为 5 9.7%和 5 8.2 % ,正常对照和贫血病人均未见表达 ;survivin表达与白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 ,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为 1 0× 1 0 9/L和 47× 1 0 9/L。Mann-Whitney检验 P =0 .0 0 7;survivin表达也与 FAB M1 /M2 /M3亚型中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相关 ,经 Fish-er检验 P =0 .0 0 6;survivin表达与白血病病人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3 a以下、3~ 5 a和 5 a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90 .0 %、67.74%和 2 1 .1 5 % ,P <0 .0 5。结论 :Survivin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新的预后不良指标 ,同时也提示凋亡抑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流式细胞计对急性白血病初治及完全缓解病人和大致正常者骨髓进行了RNA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初始病人骨髓细胞RNA含量明显高于缓解后病人及大致正常者;缓解组病人RNA含量高于未缓解组;ANLL病人RNA含量高于ALL。初治病人骨髓细胞RNA含量高、缓解率高;RNA含量高的病人缓解维持期及生存期均较长。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mostatic molecular markers changes in acute leukemia ( AL ) . Methods A series of hemostatic molecular markers including tissue factor (TF),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 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 (TAT), plasmin anti-plasmin complex(PAP),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 u-PA ), and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 u-PAR) were measured in AL. Results The plasma level of TF, TAT, u-PA and u-PAR wa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before treatment, whil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only the level of TFPI and PAP increased.After treatment, TF and TAT remained at high level in AML, u-PA and u-PAR were still abnormal except in patients who obtained complete remission ( CR ). PAP and u-PA elevated remarkably in patient with severe hemorrhag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hemostatic abnormal as well as hyperfibri-nolysis in AL, which varied with different type of AL and can be ameliorated with clinical improvement. The measurement of TF, TAT, PAP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DIC ; u-PA, u-PAR may be considered as useful markers for prognosis. Patient with sever hemorrhage should be treated with antifibri-nolysis drugs, and great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 hypercoagul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ML after chemotherapeutic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中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suPAR)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53例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浆suPAR进行检测,并与2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病人血浆suPA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71、7.08,P〈0.01)。ANLL病人血浆suPAR水平明显升高组较非明显升高组髓外浸润发生率高,完全缓解率低(X^2=4.471、4.911,P〈0.05)。完全缓解后ANLL病人血浆suPA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t=3.304,P〈0.01)。④结论检测血浆suPAR水平有助于判断急性白血病病人疾病状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