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临床试验和中国2010年发表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发表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和2007年发表的《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为依据,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3个方面来概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同时通过一项调查研究给出此类药物在我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况。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最严重类型,病死率高,预后差。冠心病有性别差异,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性别的关系目前国内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在STEMI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程度间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供新的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大医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急症,它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ACS包括UAP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包括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一些类型,按传统分类可以分为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AMI)、非Q波型A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近年来,把ACS按ST段抬高与否,分为ST段抬高的AMI和非ST段抬高的AMI。ST段抬高的AMI主要演变为Q波型AMI,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演变为非Q波型ACS和小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心绞痛组(4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比较三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单支、2支和多支(≥3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0.76±2.03)μmol/L,低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2.80±3.69)μmol/L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的(15.76±4.13)μmol/L,且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例。单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8.17±3.17)μmol/L,低于2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4.78±4.11)μmol/L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的(16.06±4.0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支和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临床类型、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存在紧密联系,对于该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  相似文献   

7.
ST段反映了心室复极早期电位变化。ST段改变可分为ST段抬高和ST段压低两大类。ST段抬高多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损伤性改变(有关ST段抬高的内容,将在心肌梗死及早复极变异中讲述)。心肌缺血常表现为ST段压低,ST段压低以基线(TP段)为准。一、心肌缺血与ST段压低ST段压低可分为水平型压低、下斜型压低及上斜型(J点型)压低三种。1.ST段水平型压低ST段水平型压低是指压低的ST段与R波顶点垂线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炎症在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C3的增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ACS预后相关。本文的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率。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结果胸痛伴有ST段抬高的非冠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在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共有6例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为28.6%。结论多种疾病可引起ST段抬高,其心电图变化和临床特征有诸多相似之处,容易造成误诊,伴有胸痛者容易误诊成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诊断时医师要仔细辨别,必要时可及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PCI治疗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期阶段的BNP浓度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同时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其手术预后情况。结果患者BNP浓度以及具体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患者BNP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多只血管病变;甲、乙、丙、丁四组患者在Gensini评分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甲组和乙组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丙组和丁组(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越严重,其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BNP浓度检测可以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导致冠心病患者住院和病死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现将笔者所在医院对47例ACS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泰嘉)治疗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冠心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慢性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ST抬高型和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都表现为ST抬高。AMI ST抬高的形态有新月型、弓背型、斜直型、墓碑性、巨R型,但是有些心电图显示出以上某些形态的ST抬高而临床诊断并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现将此类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住院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显示ST抬高的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比值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检测空腹静脉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并计算脂联素/C-反应蛋白比值,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同时收集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急性冠脉综合征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间无差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APN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无差别;脂联素/C-反应蛋白比值随冠心病严重程度逐渐增加而减低(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脂联素/C-反应蛋白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最大,r=-0.978。结论: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比值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我国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危重形式,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对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联合高胸段硬膜外神经阻滞(TEA)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其共同病理机制是斑块破裂伴随血栓形成。如果血栓完全堵塞冠状动脉管腔,则会发生ST段抬高心肌梗死;如果堵塞管腔的大部分,则可发生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正不久前,第九届齐鲁胸痛论坛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提高班在济南召开。会上,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卜培莉教授结合《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做了题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认识"的精彩报告。《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主要阐述1型心肌梗死(即缺血相关的自发性急性STEMI)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  相似文献   

18.
黄体钢 《天津医药》2002,30(1):59-63
从稳定性心绞痛(SA)到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存在着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无ST段抬高的AMI或称无Q波AMI[1、2]。按照Braunwald的意见[2],冠心病可按其自身的表现分为两大临床病理类型:慢性型主要为心肌需氧血增高性缺血(demand ischemia),而急性型则为心肌供给氧血不足性缺血(supply ischemia)。所谓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UA,无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的AMI均属于供血不足为主的临床病理类型。西方学者对冠心病AMI和慢性心绞痛的认识已有100余年历史,而对介于这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有着极高的病死率,发病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ST段抬高型是其中发病率较高的类型,临床表现为患者持续出现超过20 min的缺血性胸痛,心肌标记物不断发生变化且浓度升高,心电图监测中显示典型ST段抬高,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之一。为进一步准确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及T波演变与左心功能恢复关系,本次研究选取98例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时易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首诊误漏诊的68例ACS 的病历资料,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