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丽水市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2010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3373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3373例腹泻标本中有982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29.1%,其中6个月~1岁及1岁~2岁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1.6%和35.9%。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月份至次年的2月份。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个月至2岁组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组,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的检测,以明确诊断,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腹泻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602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利用胶体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腹泻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分析结果。结果:602例腹泻患儿送检标本中检测到20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3.7%。6个月~2岁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年龄组,检测阳性率为40%。轮状病毒发病的高峰季节是10~12月份。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患儿感染轮状病毒阳性率较低。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6个月~2岁患儿是易感人群,以秋冬季节(10~12月份)为流行季节。母乳喂养及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9年-2013年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8 95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按照性别、季节、年龄、年份和区域进行分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患儿RV阳性率分别为10.48%、9.42%。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RV,春、夏、秋、冬四季的阳性率分别为9.06%、3.03%、5.21%、18.32%。不同年龄的患儿RV阳性率不同:6个月的患儿为1.62%,6个月~2岁的患儿为24.42%,2岁~5岁的患儿为6.68%,5岁的患儿为1.33%。农村患儿RV阳性率(12.58%)略高于城市患儿(7.99%)。本地区2009年-2013年每年RV阳性率控制在一定水平。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的病原体之一,应重视病原体的检测以明确诊断。仍需加强预防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应降低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 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粪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应用免疫层析夹心法对门诊和住院的2 635例婴幼儿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635例标本中,741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28.12%,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感染率在秋冬季节最高,春夏季节较低。在0~1岁年龄段中,母乳喂养的婴儿抗轮状病毒能力与非母乳喂养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于及时诊断和合理预防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沙地区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长沙市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中A 群轮状病毒(RV)感染的特点。方法收集某省儿童医院2006年5月-2007年4月间1 724例<5岁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 采用标记金的A群RV单克隆抗体,以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标本中的A群R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 72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抗原检测阳性342份,阳性率19.84%。2006年5-6月RV抗原检测阳性率为9.21%,而11-12月及2007年1-2月其阳性率分别达36.61%、24.37%,后两者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07.18,P<0.001)。不同年龄段患儿RV感染率以6个月~1岁、~1.5岁、~2岁年龄段较高,分别为26.57%、31.48%和29.55%,6个月~2岁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的RV抗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9.30,P<0.001)。男性RV感染率为16.27%,女性为23.94%,前者显著低于后者(χ2=15.87,P<0.005)。结论长沙地区RV感染高峰期在11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为6个月~2岁。对婴幼儿腹泻应尽早做RV检测,以及时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5岁腹泻患儿A组轮状病毒(R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1—2016年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测11 629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A组RV阳性2 559例,阳性率为22.01%,6年间A组RV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A组R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11月—次年1月高发,12月为高峰;男女患儿A组RV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均检出A组RV阳性患儿,其中1~2岁组阳性率最高(34.00%)。农村患儿A组RV阳性率为23.03%,高于城市患儿的20.26%(P0.05)。结论婴幼儿A组RV感染冬季高发,2岁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应加强对RV的监测,结合RV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免疫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腹泻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政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763-1764
[目的]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和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308例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A组RV抗原检测。[结果]308份标本A组轮状病毒阳性151例,阳性率49.0%。10月、11月、12月、1月份为RV腹泻发病高峰期。6个月~24个月年龄组RV阳性检出率最高。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是婴幼儿RV腹泻的临床症状特点。[结论]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免疫胶体金法快速、简便、经济,对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门诊1 017例非感染腹泻患儿A群轮状病毒(RV)的感染情况以及本地区的流行高峰。方法:利用标记胶体金A群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来检测腹泻患儿粪便中RV抗原(RVAg)。结果:1 017例患儿中粪便RVAg阳性349例,阳性率为34.3%。349例阳性标本中,0~5个月的患儿44例,占12.6%;6~11个月的患儿132例,占37.8%;12~24个月的患儿156例,占44.7%;25~36个月的患儿9例,占2.6%;37~48个月的患儿8例,占2.3%;2005年的流行高峰在12月,阳性率为44.4%,其次在11月,阳性率为41.4%;2006年的流行高峰在12月,阳性率为58.8%,其次在1月,阳性率为40.0%。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可早期确诊小儿RV感染,并及时合理用药,纠正滥用抗生素,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婴幼儿腹泻中各年龄组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季节性特点及病程,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门诊和住院部7 519例婴幼儿腹泻粪便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月-2014年12月7 519例粪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2 015例,阳性率为26.80%;其中6~24月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3.70%,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10、11、12、1月份的检出率分别为40.69%、46.04%、41.55%、39.68%,与其他月份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例住院患儿中约46.5%(不包括因出院而未复查病例),在病程第5~6天轮状病毒转阴,但仍有34例患儿(8.0%)腹泻症状在轮状病毒转阴后未缓解。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主要的病原菌,6~24月龄婴幼儿感染率高,临床症状好转,但轮状病毒仍有可能未转阴,仍具有传染性,因此,轮状病毒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波  黄海樱  周强  嘉红云  冀天星 《现代预防医学》2014,(18):3334-3336,335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腹泻中轮状病毒(RV)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实验数据。方法收集某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腹泻儿童粪便标本1 878,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进行A组轮状病毒(RV)抗原检测,并比较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1 878例腹泻标本中[年龄范围在(1.99±2.37)岁],有616例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32.80%;其中0~1岁组腹泻患儿童阳性率可达36.21%(构成比69.48%),其次为1~2岁年龄组腹泻儿童占31.92%(构成比15.91%),2~3岁年龄组腹泻儿童占33.74%(构成比9.09%),可见0~3岁年龄段腹泻儿童(构成比共占94.48%)年龄段为高发期。以每年秋冬季节10、11、12和1月份(4个月构成比为82.46%)为发病高峰。结论轮状病毒是本地区儿童腹泻(0~14岁)的主要病原,0~3岁儿童是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秋冬季节10、11、12和1月份为流行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