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在医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及优势。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皮肤性病学课程设计的课程思政方式及元素的接受程度。结果:在被调查的35名学生中,对是否支持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否对皮肤性病学教学有意义、授课中讲述的思政教育事例是否适合皮肤性病学教学内容、是否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您是否认可授课中的思政事例类型5个选项认可的学生分别为30,29,32,31,30名。结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是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回应,将其贯穿于皮肤性病学教学全过程,可以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医学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皮肤科学人才,认为重视临床教学中皮肤性病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整体变病变证思维观,在临床教学阶段,要加强基础与临床各门课程的横向联系,加强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4.
1 教学改革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相比其他学科发展比较滞后的学科,是一门以形态学诊断为特征的学科,其教学仍是教学难点,存在不少问题。皮肤性病学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早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临床教学的要求.它大大浪费了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学员普遍缺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能力差,思想不活跃,由此制约本专业教学向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郝飞  阎衡  杨希川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110-1110
近年来,本教研室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精简教学内容在皮肤性病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着“一多二少”的问题。即内容多、学时少、学生自主学习时问少,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强化基础,使教学内容精品化。  相似文献   

6.
贾雪松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22-1422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饮食结构、精神压力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导致皮肤病、性病患者日益增多,皮肤性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病种最多的学科(2000多种),皮肤性病学的教学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皮肤性病学的课程属于考查课,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更多皮肤性病学的专业知识,对他们未来走向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是临床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根据近20年的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现将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效果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界,"创新教育"成为继素质教育之后的又一重要研究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教水平、综合国力的集中反映.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员的创新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药理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知识的能力,是每个人面对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知识的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是自我发展的前提,是一种重要的关键性能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学习能力偏低,这对他们的成材和发展极为不利.为了克服这一困难,近年来,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冯永山 《黑龙江医药》2010,23(4):575-575
扬州大学医学院1997年在全国医学院校中首先开设了皮肤性病防治本科专业,使我校成为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开办培养皮肤性病专业本科人才的医学院校。该专业在教学安排上除了普通临床医学本科课程外,重点加强了皮肤病学、性病学和皮肤性病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其中皮肤性病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更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0.
郭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91-2392
病原生物学是研究病因学的,如何教好、学好这门课程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安排实验,制定实验方案,实验内容依照教材进行,学生按步骤完成实验,致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基本失去了主体地位,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同时,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医用化学是根据医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设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培养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体现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常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59-1260
创新精神是人类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从人类历史发展看,创新是使人类的各种梦想得以实现的源泉.就个人发展而言,创造能力的高低将成为21世纪衡量人才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标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而自学的能力,是创造才能的基础,是自我发展的前提,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自学的能力。是每个人面对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通行证。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学习能力偏低,这对于他们的成材和自我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高等教育特别要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程志惠  赖星  刘作金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49-3650
七年制教育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早期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缩短培养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教育质量。导师应在研究性教学各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为培养学生的开发性研究能力打下基础。导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在思想品德、治学态度、为人处事等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
在药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界面临的挑战和使命。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陈保锋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359-3360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的积极性,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动手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探讨。笔者对当前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形式,从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热点专题教学和生物实验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护理教学中必须注重护生的多种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新玲  马瑞珍 《河北医药》2003,25(5):385-385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的形成 ,是当今护理范畴不断扩展 ,内涵不断加深 ,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新的用人机制也越来越完善 ,护理教育是为临床实践服务并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 ,因此 ,护理教育工作者 ,应从市场需求出发设计护理人才规格 ,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现代护理要求 ,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 ,能独立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 ,独立决定所存在的护理问题 ,独立执行相关的护理措施 ,满足病人的需要 ,因人而异解决病人的问题 ,在这种个性化的护理中 ,临床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为此我们在护…  相似文献   

17.
张希贞  李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847-3847
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育界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亲身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自学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刘丹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427-2427
在现在的教学问卷调查中.同学们的普遍意见就是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太过枯燥乏味.总是激不起同学们的兴趣。那么就有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出现了.如何才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且还能学到知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所得,就如何在外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变革了语文的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特别强调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新课标对文化论著研读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中,也多次强调合作学习、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以适应学生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作  相似文献   

20.
有意识地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打好基础。充分利用课堂的引导功能,合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和以病例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激发作用,积极开展创新论坛的实践活动,多途径培养医学生在人体解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医学生从活动中锻炼了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了如何将自己发散型的新想法转变为可行的创新思路,真正接触到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将创新想法转变为现实体现的过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探求更加符合现代医学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