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保肛术后(联合或未联合放疗)的生活质量,Knowles等采用问卷调查了因结直肠癌接受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开展了盆腔清扫)的排尿、排便及性功能情况,并将该组患者与同期施行经腹手术(未行盆腔清扫)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存在的问题有粪便漏(16%)、日常活动改变(18%)、需要一直垫护垫(17%)、很少或不能完全排空肠道(31%)、难控制排气(32%)及饮食改变(30%)。  相似文献   

2.
患者 例1 男性,59岁。因乏力2月,黑便3周于2005年5月15日入院。患者因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腺癌,于1978年10月27日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侵及肠壁全层,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转移,两切缘未见癌组织。术后予以化疗,于1978年12月8日出院。1987年4月11日年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行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回盲部肿瘤,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5 0岁 ,因直肠癌 (距肛缘 3cm)在外院行Miles手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直肠腺癌侵及肠外脂肪 ,未见肠周淋巴结转移” ,术后行盆腔放疗 1次。术后 5个月行肝、盆腔CT检查 ,未见复发与转移灶 ;术后 9个月再次行肝脏CT检查 ,发现右肝后叶有 3cm× 2cm大的类圆形低密度灶 ,增强扫描见肿块无明显强化 ,怀疑直肠癌肝转移收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行肝脏B超及外周血癌胚抗原 (CEA)检查 ,B超示右肝后叶上段占位 ,CEA 13 .8μg/L ,考虑为直肠癌肝转移。但为了治疗转移癌和明确肝转移范围 ,按Seldinger法行肝转移癌的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化疗…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9例。因里急后重伴便血2个月入院。肛门指检距肛缘3cm处可触及一不规则肿物,绕肠周2/3周,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欠佳,指套染血,呈暗红色。结肠镜检示直肠溃疡增殖性病灶。病理检查示(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钙化血吸虫卯沉着。入院3d后遂行直肠癌Miles术,盆腔腹膜缝合,会阴部关闭,置胸腔引流管经左侧臀部盆底引流。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 患者,女,56岁。因“肠系膜肿瘤术后3年,脐周疼痛不适5个月”入院。患者因“肠系膜肿瘤”于2009年4月23日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肠鰵膜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肠系膜黏液脂肪肉瘤(图1)。术后给予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6个周期。术后3年(2012年6月)患者出现脐周疼痛不适,为阵发性胀痛,不能缓解,遂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收入院。查体:腹平坦,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盆腔可角及一直径约10cm包块,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是导致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治疗方法尚有争议,研究显示,经骶尾部人路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有良好疗效[1].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自1997年起,采用该术式,治疗了15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盆腔脏器联合半骨盆切除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万远廉,刘玉村,马忠泰,方志伟患者男,33岁。因直肠癌行Miles术后3年,骶、会阴部及右下肢进行性疼痛9个月,诊断为直肠癌复发,于1994年7月28日入院。患者3年前因直肠癌行Miles手术,术后9个月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累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时行后盆腔脏器切除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会阴重建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例直肠癌联合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的重建方式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行子宫及阴道全切除,3例行子宫及阴道后壁切除,5例行单纯远端阴道和(或)会阴体切除。分别采用大网膜填塞(4例)、阴道前壁翻转缝合(3例)、子宫后倾(2例)、带蒂乙状结肠(2例)重建盆腔及阴道会阴缺损。1例患者盆腔严重感染,2例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或裂开。结论女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率极高,可根据盆腔、会阴及阴道的缺损情况选用子宫或网膜填塞盆腔、带蒂肠段或肌皮瓣、生物补片等方法进行一期修复缺损,采用腹直肌或臀大肌肌皮瓣修复会阴巨大缺损成为目前主流的修复方式,但国内该技术报道极少,值得积极开展应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双吻合技术(DST)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分析采用DST联合TME行低位保肛术的39例低位直肠癌资料。结果显示,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7.7%),吻合口狭窄2例(5.1%),吻合口出血1例(2.6%)。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肝转移1例(2.6%),局部复发3例(7.7%)。结果表明,DST联合TME能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ol mesorectal excixon,TME)术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治疗效果及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87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分析手术及术后疗效资料。结果直肠前切除术255例,Mlies术32例。平均手术时间147.3分钟(90~24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55ml(20~250ml)。术中髂动脉损伤1例(0.3%),直肠管分离破裂3例(1%),无输尿管损伤,中转开腹9例(1例为髂动脉损伤,8例为盆腔广泛转移,腔镜下无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2例(0.6%),术后性功能障碍3例(1%),无死亡病例。平均术后3..4天(3~5天)进食流质,术后平均住院日9.3天(8~12天)。术后1周左右拔除导尿管,17例(5.9%)病人出现尿储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病人均能自主控制排便,约2/3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有大便次数增多表现。结论腹腔镜直肠癌TME切除术手术的关键是找准正确的解剖层面。在正确的平面中紧靠结直肠系膜解剖并保持其完整是直肠癌根治术中贯彻TME原则和避免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改良Swenson术式和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肿块下缘距肛缘5~7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及术中具体情况分成两组。A组16例患者采用改良Swenson术式,B组16例患者应用双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A组平均随访67个月,B组平均随访6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肛门功能、吻合口复发率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2~3个月可恢复预感便意;5~6个月能恢复控便能力,平均每天排便3~4次;术后6个月排便节制优良率在90%以上;未发现肛门失禁病例。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A组患者术后2年无吻合口复发者,B组患者有3例吻合口复发(x^2=4.238,P=0.04)。A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4.8%,B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P=0.564)。结论改良Swenson术式术后早期排便功能受影响,但均能在半年内恢复。在预后方面,两种术式疗效基本相同。对经济困难患者或因术中具体情况无法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者,改良Swenson术式可代替双吻合器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高频电铲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7年5月间使用高频电铲成功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28例,分别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盆腔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手术时间(178.6±25.3)min、术中出血量(62.6±40.5)ml、术后盆腔引流量:术后1d(90.5±27.1)ml、术后3d(5.4±4.6)ml、肛门排气时间(33.0±5.4)h、疼痛程度(VAS):术后1d(5.52±1.29)、术后3d(2.42±1.06)、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26月无肿瘤复发及肠梗阻患者。结论高频电铲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可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手术常常会造成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障碍,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我院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对15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PANP)的直肠癌根治术,其中139例随访3年以上,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在高难度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中的优越性,选择因肥胖、骨盆狭窄、远端闭合困难或器械吻合失败的距肛门7cm以下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121例,在严格遵循TME原则的前提下,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显示,121例患者全部完成保肛手术,2例(1.65%)术后2周内发生吻合口漏,3例(2.47%)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2.47%)局部复发,无手术死亡。结果表明,采用经肛荷包单吻合器技术对高难度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手术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7岁,曾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余”于2012年3月30日入院。入院查体:右腹部隆起,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术前腹部CT示右中腹部见软组织影,大小为5.9 cm×5.8 cm,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见图1a;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升结肠回盲部,大小为6 cm ×5 cm,盆腔、腹壁、肝、胃及小肠等未见侵犯,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核椭圆形,细胞异型不明显,见图1b。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梭形细胞 SMA (+++),CD68(++),CK、S-100、CD34、CD117、及Desmin均为(-);诊断为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第11天出院。2012年12月23日因“右下腹隐痛不适4天”再次入院。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抵抗,未扪及明显肿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3×109/L,中性粒细胞0.75,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94 g/L。生化检查:白蛋白32.4 g/L,尿素氮5.6 mmol/L,肌酐68.3μmol/L,尿酸257μmol/L,碱性磷酸酶172 U/L。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腹部CT示右下腹不规则肿块影,大小8.2 cm×6.5 cm,呈不均匀强化,见图2a。于2012年12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回肠末段,大小为8 cm×5 cm,粘连压迫输尿管,活动度差,肠系膜内扪及肿大淋巴结,盆腔和腹壁等未见侵犯,切除肿块见图2b。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回肠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复发可能,遂行回肠部分切除术加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瘤细胞梭形,灶区异型明显,核分裂可见,呈束状、漩涡状排列;见图2c。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MA(+)、CD68(+)、Ki67(约60%+),CD117、DOG-1、CKpan、及Desmin均为(-);结合原病史、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回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肉瘤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2013年1月4日出院,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随访至2013年5月30日,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69岁。以里急后重伴便血2个月入院,诊断为直肠癌(中分化腺癌),于2010年6月22日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式)。术后第4d未排气,腹胀渐重,腹部轻压痛,下腹部明显。术后第6d腹部平片及CT提示肠梗阻,予禁食、留置胃管等,少量排气,仍感腹胀,腹部轻压痛持续存在。术后第12d腹部平片示肠梗阻,  相似文献   

17.
双吻合器技术在87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双吻合器技术治疗的8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术中直肠闭合切割和直肠-乙状结肠吻合过程均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例(5.7%),吻合口出血2例(2.3%),伤口感染3例(3.4%),吻合口狭窄4例(4.6%),无手术死亡。结论双吻合器技术应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因右腰背部疼痛不适3d入院,无畏寒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泌尿系超声提示:右肾结石并右肾大量积液。静脉。肾盂造影结果提示: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右肾积水。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08年lO月30日行经皮肾镜右肾取石术并2μm激光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切除术,术后留置2条6F双J管,6周后拔除。术后6周复查超声,患者右肾积水明显减少,术后半年复查超声,右肾积水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类型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中,盆腔及会阴复发36例,吻合口复发16例.阴道壁复发2例。42例(75.0%)术后2年内复发.26例有骶丛神经刺激症状。32例再次手术,22例行非手术治疗。再次手术与非手术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及20.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对局部复发者再次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5年 2 38例直肠癌手术后 35例盆腔复发病例。结果 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病理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术式有关。结论 预防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应从首次手术时做起 ,尤其是决定手术方式时 ,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Dukes分期等因素。对已有盆腔复发的病例 ,只要局部和全身条件允许 ,力争再手术切除复发灶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