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栓致人工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血栓致人工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 :分析与总结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因血栓形成致人工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再次手术的效果。结果 :在 730例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 ,8例患者因血栓致人工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 ,均行瓣膜置换术 ,死亡 1例 ,与手术操作有关。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患者 ,手术应宜早宜快 ,操作应仔细。加强抗凝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瓣膜疾病的主要手段,而人造瓣膜功能障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按瓣膜种类可分为机械瓣功能障碍和生物瓣功能障碍,按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功能障碍,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障碍,临床上机械瓣膜功能障碍起病急,可能带来严重后果,需要尽旱诊断和处理,现对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0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共完成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614例,有5例患者因机械瓣功能障碍再次住院,发生率0.81%,其中3例患者接受再次瓣膜置换术,2例患者要求保守治疗.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8岁(中位数42岁).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3例患者手术方式为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2例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经静脉持续泵人替罗非班12.5 mg/d及口服沙格雷酯治疗.手术或保守治疗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评估.结果 5例患者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均为未正规服用华法林抗凝导致瓣膜血栓形成.1例保守治疗患者死亡,1例保守治疗患者好转出院,3例接受手术患者痊愈出院.死亡患者死因为心功能衰竭,4例存活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是机械瓣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原因多为瓣膜血栓形成,诊断明确后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 Sequoia2 5 6、HP5 5 0 0、ATL超 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42例 (4 4个人工瓣 )术后重复出现临床症状的病人 ,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瓣膜梗阻 12个 ,瓣周漏 16个 ,瓣内漏 16个 ,与手术相符率为 :人工瓣膜梗阻为 10 0 %,瓣周漏为 81%,瓣内漏为 87%。引起功能障碍原因有血栓、赘生物、缝线撕脱、碟片磨损。结论 超声诊断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准确性高 ,是临床上评价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的最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姜大升  王东  祝烨 《山东医药》2005,45(33):71-71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可出现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再次换瓣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惟一治疗方法.1988年7月至2005年4月,我们共施行再次心脏瓣膜替换术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 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次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2 d~16 a;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分别为二尖瓣位18枚、主动脉瓣位7枚、三尖瓣位5枚;均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4例;死亡4例,均为急诊手术者.结论 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患者均应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并强调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人造瓣膜功能障碍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Vitale等报道,机械瓣置换术后14年内机械瓣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63%(87/1878)。以下介绍1例以发热、咳嗽伴胸闷为首发表现,临床易误诊的慢性机械瓣功能障碍病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换瓣的效果。方法本组59例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58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室减容术同时行二、三尖瓣替换术后1例。因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瓣周漏及生物瓣衰败出现瓣膜功能缺失者急症行再次换瓣手术,其中5例急症手术时行股动脉插管灌注。换瓣术后瓣周漏6例,4例行再次瓣膜置换术,2例限期直接采用带垫片褥式缝合修补术。生物瓣衰败43例中,23枚猪瓣及25枚牛心包瓣多为不同程度的瓣叶增厚、钙化,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瓣叶撕裂、穿孔,择期行再次瓣膜替换术及附加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4例,晚期死亡2例,失访5例。50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现严重瓣膜功能缺失者行再次换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是一种罕见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多器官功能损伤。心脏受累称为L?effler心内膜炎, 表现为血栓形成、瓣膜功能障碍、心内膜纤维化及限制型心肌病等。该文报道1例因L?effler 心内膜炎引起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而行机械瓣置换的患者, 尽管术后给予华法林抗凝, 但当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升高时, 新置换的机械瓣仍有血栓形成并导致卡瓣。因此, 对于HES以及其他影响凝血功能的罕见病合并瓣膜病变且需要手术的患者, 术前充分评估、术后严格抗凝和积极控制原发病对于换瓣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极其重要。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人工瓣膜功能障碍, 可提供形态学及其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正> 机械瓣替换有病变的天然心瓣已近40年,虽然瓣膜类型经历了笼球瓣、侧倾碟瓣和双叶瓣的研制与发展过程,也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瓣膜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与抗凝有关的出血仍然是当今机械瓣最常见、最严重,也是最难预防的并发症.为此,有关机械瓣血栓形成机制与抗凝强度调控的研究,近年来涉及到瓣膜的流体力学特性、抗凝强度的监测手段、瓣膜的类型和部位、患者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心脏机械瓣在国内应用数量的不断递增,合适的抗凝治疗对于确保手术疗效和病人的生命安全,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一.血栓形成人体具有完善的止血、凝血和抗凝血机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确保血液呈流体状态。由于机械瓣的血液相容性不如自身瓣膜组织,其附近的血液流场也有明显改变。因此,血栓易在机械瓣附近形成。血栓一旦形成,不管是脱落栓塞,还是妨碍瓣膜开闭,或是影响血液回流,都可造成病人生命危险。Nair 报告165例使用 St.Jude 瓣后十年,无血栓栓塞率为84%。国内陈如坤报告653例使用上海碟瓣后十年,血栓栓塞与瓣膜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98%病人年。血液流经瓣膜突出部分时,流速加快、切变率  相似文献   

12.
热解碳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双叶瓣即ATS机械瓣.该研究主要探讨临床应用ATS瓣及其瓣膜相关并发症(VRE)和术后入工瓣膜压差变化.  相似文献   

13.
组织瓣的缺点之一是晚期钙化,可导致瓣膜功能紊乱.在术后10年内有20~40%的病人需要再次换瓣手术.在再手术期间可因切除严重疤痕中的功能障碍的瓣膜或环周钙化而产生一些并发症.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Tascon生物猪瓣,它具有可分离的缝合环以便于植入和摘除.在25个病人中植入了Tascon人造瓣膜,作者等分析了植入的方便性和安全性,以及瓣膜的短期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特性.材料和方法:Tascon生物心脏瓣膜的设计是由以下几方面组成的:①一个低压,戊二醛固定的猪主动脉瓣安装在用涤纶布包裹的弹性Elgiloy支架上;②一个可拆卸的缝合环.在支架上以及在缝合环上均有一个完整的塑料的旋锁(旋压螺纹)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0例人造心脏碟瓣急性功能障碍,占同时期碟瓣置换716例的1.4%。发生在术中和术后各5例。二尖瓣位6例,主动脉瓣位3例,三尖瓣位1例。除1例因瓣膜本身质量问题外,余9例均为外源性原因所造成。7例紧急再次手术,存活6例,死亡1例;3例来不及手术均死亡。诊断的建立主要依据病情突然恶化、听诊人造瓣膜声消失。一旦确诊,应迅速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正有患者咨询称:"我今年66岁了,马上要做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科医生建议我装一个生物瓣,但他也提到我可以用机械瓣代替。请问这两种选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一般来说,这两种类型的瓣膜都可以工作得很好,但是各有优缺点。传统观点来说,瓣膜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年龄。目前,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50岁以下人群选择机械瓣,70岁以上的选择生物瓣。对于像你这样,年龄介于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60~70岁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与生物瓣置换术后生存率、术后瓣膜并发症情况及再次手术率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的64例60~70岁患者与同年龄段的147例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基线资料,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患者分组。分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率、瓣膜相关病死率、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的差异。 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机械瓣组与生物瓣组术后6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瓣膜相关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0,P=1.000)。机械瓣组术后并发症包括机械瓣非结构性功能异常1例(2.1%),栓塞1例(2.1%)、出血1例(2.1%),生物瓣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瓣膜血栓1例(2.1%)、栓塞4例(8.2%)。总体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321)。生物瓣组6年内再次手术1例(2.1%),机械瓣组未发生再次手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 结论 我中心60至70岁年龄段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6年的生存率、瓣膜相关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以来,我院为350例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发生机械瓣膜急性功能障碍6例,均经再次手术或尸解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23~53岁(平均37岁)。行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瓣膜功能障碍距首次手术时间为10分钟至13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室颤,其中心脏骤停2例,急性左心衰及机械瓣金属音消失3例,另1例表现为低血压、桡动脉平均压波动范围较大。瓣膜急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为人工瓣叶破裂造成卡瓣2例,瓣柱断裂造成卡瓣1例,血栓形成堵塞瓣口、残留细腱索卡瓣及左心室后壁钙化斑块影响瓣叶开放各1例。再次手术时重新置换机械瓣或生物瓣各2例,调整瓣叶开口方向1例,另1例为双瓣置换术后,怀疑低血钾心脏骤停,心脏复苏后并行机诫转流3小  相似文献   

18.
接受手术的二瓣化和三瓣化主动脉瓣患者的临床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需要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二瓣化或者三瓣化主动脉瓣膜患者的临床差异.方法将1996-2001年的2 570例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根据主动脉瓣膜形态分为二组,2 015例(78.4%)是三瓣化瓣膜,555例(21.6%)是二瓣化主动脉瓣膜,具体研究统计各项相关数据.结果男性患者在二组中均明显多于女性,在二瓣化组中尤其明显.在二组中早期导致手术的瓣膜病变均是瓣膜狭窄.二瓣化瓣膜的患者接受主动脉瓣膜或者升主动脉手术的年龄平均比三瓣化瓣膜的患者年轻10岁.在二瓣化患者中的升主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三瓣化的患者.但是在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中,三瓣化瓣膜明显比二瓣化瓣膜多.三瓣化主动脉瓣膜的患者同时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概率明显高于二瓣化的患者.结论经临床资料对比显示,主动脉瓣先天性二瓣化畸形会加速瓣膜自身的纤维化、钙化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的早期出现,并且增加升主动脉扩张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生物瓣膜在临床上用量大幅度增加,使其与机械瓣并驾齐驱.迄今全世界有500,000个以上的生物瓣植入人体.但是随着植入人体内的时间延长,无论是使用哪一种生物瓣均有发生钙化的报道.生物瓣因钙化而丧失功能者的发生率,在成年人换瓣后10年为10%;在儿童5年后为50%.因此,研究生物瓣钙化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是当前人工心脏瓣膜中的一项重要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开口上方植入带瓣膜支架,这种"瓣上瓣"技术对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动物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为(18.7±4.1)kg的健康犬10只,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饲养1周,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和瓣膜功能,同时将带瓣膜支架经导管植入至冠脉开口的上方,随访6个月,观察实验效果。结果:10只犬中有8只成功建立急性主动脉瓣反流模型,1周后成功将带瓣膜支架植入到冠状动脉开口上方,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瓣膜支架的位置和功能良好,心脏功能明显改善,主动脉瓣膜反流明显减轻。结论:经皮"瓣上瓣"支架植入可以明显改善急性主动脉瓣反流动物的短期预后,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急救措施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