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对冠心病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1月,选取苏州市盛泽镇58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7例和对照组296例.干预组进行为期1.5年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对照组维持原有的治疗模式及常规的冠心病相关知识教育.结果 综合干预1.5年后,干预组冠心病危险因素知晓度、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P<0.01),血压、体质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糖水平明显改善(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冠心病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心脑血管病社区防治示范点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来观察代谢综合征(MS)各项有关指标,评价干预效果并指导干预措施.方法 2001年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设计的示范点基线调查要求,对贵阳市黔灵镇社区心脑血管病综合防治示范点人群(>15岁)的多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综合干预.抽样方法采用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817人.经过5年综合干预后,2006年按上述方法再次三阶段固定样本随机抽取1231人进行复查.同时对该社区人群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抽样调查.结果 干预后人群MS的患病率为9.3%,较基线时(干预前)12.0%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MS相关因素≥1,≥2,≥3个的人群发生率与基线时比较.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基线时比较有明显的下降(干预后:18.1%比干预前:23.4%,P<0.01).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从基线时的17.1%、13.0%、4.6%提高到45.7%、41.4%、14.1%(P均<0.01).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其中以腰围、血糖、胆固醇、体质量指数下降明显(P<0.01).干预后人群心脑血管病总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后:2.4%比基线时:4.1%,P<0.01).结论 通过对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能明显降低人群MS的患病率及其各项主要指标,人群心脑血管病总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1年7月,抽取苏州市盛泽镇1 78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综合干预,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方式改善率均明显提高(P均〈0.001),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51.96%比80.33%)、规律服药率(42.22%比74.36%)、血压控制率(40.93%比64.93%)亦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43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于干预前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吸烟率、饮酒率、低脂饮食率、低盐饮食率、坚持运动率、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体质指数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是控制社区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该地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管理,实验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进行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依从性、血糖水平控制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糖尿病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盛泽镇3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1.5年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干预及药物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冠心病危险因素知晓度、健康行为形成率、规律服药率明显提高(P<0.01),血压、体质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糖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冠心病管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对患者自我行为的管理效果.方法 在河北保定市区选择3个社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社区为干预组,一个为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的调查,并对效果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调查110人,干预后99人;对照组干预前调查99人,干预后81人.干预组干预前后耐力锻炼时间、与医生交流能力、认知症状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或P<0.01),遵医嘱服药率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常监测血压的比例提高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劳务工高血压自我管理与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血压自我管理和分级管理两种模式对外来劳务工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管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大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劳务工高血压患者105人为自我管理组,同期抽取坪山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劳务工高血压患者102人为分级管理组,分别实行6个月管理,随访测量血压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管理组患者在接受管理情况比例均明显高于分级管理组(P<0.01),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上升为51.4%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上升了29.5个百分点和17.6个百分点.结论 对于劳务工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在接受管理情况和血压控制效果上好于分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金华市婺城区选择4个社区265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根据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综合干预,随访观察18个月。结果干预前社区高血压病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5.1%、41.9%、29.1%,干预后分别为87.7%、83.4%、71.3%(P0.01);干预前社区高血压病病人不吸烟、低盐膳食、规律运动人数比率分别为61.9%、12.1%、17.7%,干预后分别为81.5%、49.4%、66.8%(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法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在社区实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复兴医院社区高血压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方法 :利用在居民区中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 ,对 3 5岁以上检出患有高血压的居民进行为期 3年的综合性管理与控制。  结果 :高血压管理率由原 4 5 .80 %上升至 82 .3 2 % ,血压在 14 0 / 90 mm Hg( 1mm Hg=0 .13 3 k Pa)以下的控制率由原4 .2 1%提高为 5 0 .71% ,规范服药率由原 2 0 .10 %上升至 72 .63 %。  结论 :1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高血压社区人群综合性管理与控制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每月测量 1次血压为经济有效的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站固定的合作关系及新型的医患模式能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管理率、控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为山前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山前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山前社区居民随机抽样基线调查,然后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估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率的提高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9.4%提高到84.4%。结论以健康教育干预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影响。方法通过体检,纳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慢性病管理数据库"中的56例M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n=30)及单纯药物干预组(n=26)。综合干预组给予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措施;单纯药物干预组给予药物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末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及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干预3个月、6个月末评价MS患者达标控制率,并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BMI、血糖、血脂、血压指标均有改善,但综合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显著。综合干预组患者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达标控制率分别为83.3%及93.3%,显著高于同时间段单纯药物干预组患者的达标控制率(73.1%及80.8%),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干预组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在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6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干预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与干预前水平比较,及干预3个月与6个月时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运动及药物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MS患者血清瘦素、抵抗素、脂联素水平,提高MS患者症状的达标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三城市开展社区人群干预九年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在脑卒中高发城市北京、上海、长沙 3个市区约 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 ,其中半数设为对照人群。结果 开展加强干预 9年来 ,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男性下降 5 1.5 % ,女性下降 5 2 .7%。同期对照社区男女分别下降 7.3%和 15 .7%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 10年平均发病率为 16 7.0 2 10万 ,对照社区为 199.96 10万 ,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在干预社区 ,5 0岁以上高龄组发病专率逐年下降的同时 ,35~ 49岁组发病率却显示有上升趋势。结论 在人群中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同时实施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惠州市《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微信转诊和微信随访功能模块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完善系统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结核病报告单位、可疑结核病患者和治疗管理患者的名单与《结核病防治手机一体化管理系统》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机构和患者使用情况。将2018—2019年微信转诊和随访功能应用后 (微信转诊的3883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和微信随访的19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及2016—2017年微信转诊和随访功能应用前(12133例可疑结核病患者和56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收到转诊单数、追踪患者例数、总到位患者例数、完成治疗患者例数、丢失患者例数、成功治疗患者例数等)进行比较分析。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018—2019年全市41.5%(3883/9364)的可疑患者、70.1%(96/137)的结核病报告机构使用微信转诊;52.7%(1960/3722)的确诊患者、100.0%(101/101)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微信随访。(2)观察组结核病可疑者转诊率达100.0%(3883/3883),高于对照组[62.8%(7614/1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4.70,P<0.01);追踪率达100.0%(2077/2077),高于对照组[99.1%(7519/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P<0.01);到位率达85.5%(3320/3883),高于对照组[82.0%(9951/1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6,P<0.01)。(3)观察组结核病患者的丢失率为0.4%(7/1573),低于对照组[1.8%(104/5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P<0.01)。结论 微信转诊和微信随访功能使用后,提高了结核病可疑者转诊率、追踪率和到位率,降低了纳入治疗管理患者的丢失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方法采用健康教育讲座或面对面健康咨询指导,结合饮食控制,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CL)药物综合防治措施。在入组时和干预后12个月分别测定血脂,血糖,体重,血压及高脂血症的知识水平,饮食情况指标。结果干预后高脂血症患者相关的知识水平,饮食合格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01),血三酰甘油TG,血总胆固醇TCH和血LDL-C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血脂控制达标率有明显提高(P〈0.001)。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社区综合防治干预方法是有效的,饮食控制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CL)是血脂异常治疗的积极有效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行为干预组93例,对照组7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行为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百分率为77.4%,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百分率为54.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2.9,P〈0.01);行为干预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2.0%,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P〈0.01)。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率,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1年后,其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转归及达标情况。方法:(1)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345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病程,分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病程≤1年)和长病程组(病程>1年),比较2...  相似文献   

18.
Aims The rapidly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to healthcare systems worldwid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hronic disease car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Ubiquitous Chronic Disease Care (UCDC) system using cellular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for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both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ver 3 months that included 123 patients at a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a community public health centre. Results After 12 week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HbA1c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7.6 ± 0.9% to 7.1 ± 0.8%, P < 0.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7.4 ± 0.9% to 7.6 ± 1.0%, P = 0.03). Furthermore, we observ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s well as improvements in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diponectin level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lthough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 levels did not change in either group. Conclusions The novel UCDC system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mproved multiple metabolic parameters simultaneously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both Type 2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9.
岑桂珍 《内科》2009,4(6):864-86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壮族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均检测8:00、12:00、20:00三个时段的血压。比较干预前、后平均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健康感觉、躯体症状、睡眠状态、工作能力、性生活状况、认知功能、社会参与能力、生活满足感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高血压患者的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检测、遵医服药和心理平衡5项卫生行为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1)。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改善壮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其血压控制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