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潜在不安全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护理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来源于护理人员、医院及患者三方。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多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减少不良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心血管内科的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干预管理措施。结果在对心血管内科中护理环境、患者自身以及护理人员三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开展分析后,从而确定了提升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以及增强医护人员的医务素养和护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管理策略。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当中,应该整体而全面的处理好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对心血管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的降低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状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还是相对较多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能够达到相关要求以及患者自身对于护理流程认知的缺失以及护理环境不能够满足于现代治疗的需求等都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结论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有效性,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重视,尽可能的采取防范措施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规避,这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顺利开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安全因素。结果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院方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不安全因素包括院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本身,因此,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是减少不安全因素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护理情况,总结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给心血管内科护理造成影响的不安全因素包含了患者自身、护理人员以及院方不安全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来源是患者、院方以及护理人员,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从这三方面出发,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参考相关文献和其他单位的工作经验,提出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推行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分析,积极推行防范措施,促进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全防范对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 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2 0 1 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开始在护理工作中融入安全防范对策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心血管内科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患沟通效率低、护士职业技能水平低、护理记录不规范等,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6.0%,与对照组的12.0%、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防范对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患者自身(期望过大)及环境因素(规章制度、住院环境)等。结论采取完善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患者和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住院或工作环境等措施有效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早期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防范措施。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6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将10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将制定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的临床护理中。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将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96;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71;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制定防范措施,是临床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文对其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心血管科的护理人员应该对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这些不安全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自身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减少医惠之间的纠纷,进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5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80例回顾分析,归纳其中护理质量、用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规范因素,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结果医院不规范事件共9件,其中护理人员、患者、药物以及医院因素各4件、2件、2件、1件,分别占1.43%、0.71%、0.71%、0.36%。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以及用药安全管理中,不规范因素多见于护理人员、药物、患者自身以及医院方面,需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使护理质量、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进行风险防范和评估,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管理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结论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利于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习生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12月带教的护理实习生50名,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与护理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理实习生的问题有缺乏工作主动性、语言沟通和应急能力差及基础知识不牢固。带教老师的问题有带教不规范和缺乏带教技巧。结论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其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及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均采用微量泵。对微量泵的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且对微量泵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微量泵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48例患者中效果良好的有43例,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安全有效的结束。治疗优良率为89.6%,护理满意度为95.8%。结论 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微量泵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但是仍然有很多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微量泵的认识和了解,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快速发现并且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避免护理出错发生的事故,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解决方法。方法总结我院多年的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发现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和完善其应对措施。结果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增加患者和护士的沟通,可避免和减少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是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在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存在不安全护理因素36例(30%),其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因素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患者19例(52.8%),自身因素的患者10例(27.48%),医院因素患者7例(19.4%)。结论为进一步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排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同时也要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与患者及时充分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总结应对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6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风险事件作出统计,分析导致潜在风险的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 166例患者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84%(18/166)。风险事件类型总结为:包括坠床、换错液体、跌倒、护患纠纷、送检错误等。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的自身因素,患者家属因素;医院方面的医护人员因素,医药器械因素等。结论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风险因素诸多,针对这些因素作出相应的护理风险防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不安全性因素的分析,结合手术室护理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方法,本组患者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未出现患者死亡的情况。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贯彻手术室安全管理理念、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笔者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2010年1月~2016年9月之间收治239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共有526例患者发生了护理安全事故,回顾分析护理安全事故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果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人员人力不足、医院硬件设施不合理、护患之间不信任、病区安全管理问题、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事故的诱发原因和问题类型较为复杂,需要加强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从而保证临床护理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10例,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应对对策。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结合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结论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业务水平的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手术室内安全管理的加强能够避免和减少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能够避免医疗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