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邱乾德  吴海  林达  余捷  孙宏亮  胡明哲   《放射学实践》2011,26(8):836-84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高度恶性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4个病灶,其中肿块型2例3个肿块,结节型1例3个结节,混合型1例8个病灶;低度恶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24个病灶,其中肿块型1例1个肿块,结节型1例2个结节,肺叶实变型3例5个病灶,混合型4例16个病灶。在肿块型3例4个肿块中,支气管充气征3个,伴不规则坏死空洞2个;结节型2例共5个结节,其中结节边缘见磨玻璃征及内见支气管充气征2个;肺叶实变型3例5个病灶,实变区内均见支气管充气征,其中边缘见磨玻璃征2个病灶,支气管腔明显狭窄阻塞1个病灶;混合型5例24个病灶,为多种表现并存,其中支气管充气征10个,磨玻璃征12个。CT增强5例,其中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2例。结论: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形式多样性,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19例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结节影7例,肿块影8例,大多边界模糊,强化明显,病变内常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斑片影9例,常为双肺多发,呈散在分布;实变影7例,多为大叶性实变,强化明显,病变内常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间质性改变1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网格影;混合影10例,为多种影像表现并存;胸腔积液4例,较为少见.结论 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原发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肺原发淋巴瘤21例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21例患者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6例,高度恶性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T细胞淋巴瘤1例。结节和肿块型8例,肺炎肺泡型7例,混合型6例。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14例,病灶周边可见小叶间隔增厚4例,可见病变跨叶生长2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结论肺原发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多样,沿肺间质分布的多发肿块或边缘清晰的实变伴支气管壁增厚,病变周边小叶间隔增厚,抗感染治疗无效,可以提示肺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以及大血管侵犯的CT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淋巴瘤患者101例,其中62例有深部淋巴结受累符合入组条件,按照病理类型归类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各3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分布部位:几乎所有的病理类型均以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受累为主。并可以同时有纵隔及盆腔淋巴结受累;②淋巴结孤立与融合: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及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小B细胞淋巴瘤受累淋巴结融合最常见,且以腹膜后淋巴结融合为主,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以孤立淋巴结为主,均无1例有淋巴结融合征象;③血管包埋征:淋巴结融合包埋大血管时形成血管包埋征,所有被包埋的血管均未发现有血管管腔的不规则、狭窄以及管壁的毛糙。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时,以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腹腔淋巴结次之;血管包埋征在淋巴瘤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血管的包埋而非侵蚀是与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口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CT表现特征,探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NHL的CT表现特点.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口咽部NHL患者的CT表现. 结果 33例中,B细胞来源18例(54.5%),T和NK细胞来源15例(45.5%).病变分布:扁桃体1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NK/T细胞淋巴瘤5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舌根1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1例、周围T细胞淋巴瘤1例);软腭2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例);累及两个以上口咽部位7例,均为NK/T细胞淋巴瘤.33例中,肿块型18例,其中13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弥漫型10例,其中8例为NK/T细胞淋巴瘤;无明显异常CT表现者5例. 结论 口咽NHL多发生于腭扁桃体及舌根,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为主;CT对于NHL的鉴别诊断和病变范围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累及网膜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NHL累及网膜的CT特征及其病理类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7~ 60岁.结果 15例中,按CT表现分为网膜结节样(直径<3.0 cm)增厚5例;腹网膜肿块样(直径≥3.0 cm)增厚4例;网膜饼样增厚6例;其中网膜饼样增厚伴结节样增厚3例,腹网膜肿块样增厚伴结节样增厚2例.按病理结果分为弥漫大B细胞型11例,套细胞型1例,滤泡型1例,T细胞型2例.结论 NHL各亚型均可以不同程度累及网膜,尤以弥漫大B细胞型常见,其CT表现与网膜转移癌类似,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及分型。方法搜集经内镜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其中来源于胃11例,小肠6例,小肠及盲肠、结肠同时受累3例,结肠3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部分行强化CT扫描、胃肠钡餐造影及内镜检查。结果 11例胃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原发性9例,继发性2例。胃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分两类:1弥漫性胃壁增厚型7例;2局限性胃腔内肿块型4例。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共12例,原发性10例,继发性2例。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分3类:1弥漫性肠壁增厚型8例;2肿块型3例;3肠系膜受累伴腔外肿块型1例。结论 CT检查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可提供病变部位、范围和类型,有无周围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信息,并可对病变进行准确分期,在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X线及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分析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及CT表现。结果 :15例中单发骨灶 13例 ,多发 2例 ;病变位于长骨 9例次 ,扁骨及异形骨 8例次。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改变者 8例次、溶骨型 6例次、硬化型 2例次、囊状膨胀型 1例次 ;所有病例可见软组织肿块 ;4例见骨膜反应 ;5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 :本病常侵犯单骨 ,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 ,部分病变周边有硬化或有软组织肿块。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 ,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病变区厚度、周围侵犯情况,并将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进行初步对照分析。结果:21例均经病理证实。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表现为胃肠壁明显的均匀增厚或腔内外不规则肿块影,黏膜皱襞增厚。胃部淋巴瘤以胃腔变形、变窄常见;小肠淋巴瘤多伴有病变内积气,管腔狭窄常不明显,部分呈"动脉瘤样"扩张改变。病变周围淋巴组织增大,脂肪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MSCT诊断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较高的价值,特别是对结肠及小肠淋巴瘤具有一定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PTNHL)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PTNHL患者,10例行MR平扫,8例行MR增强扫描,10例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1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与MRI特征包括肿块的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以及周围结构情况等。结果 19例为单侧睾丸发病,2例为双侧发病;3例累及精索,6例伴睾丸鞘膜积液,5例累及附睾,3例伴淋巴结侵犯。10例CT上呈等-稍高密度,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MRI上8例T1WI呈等信号,7例T2WI呈稍低信号,10例DWI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低信号,6例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强化较均匀,2例伴囊变,呈不均匀强化。结论对于无痛性睾丸肿大的中老年男性患者,肿块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应考虑PTNHL的可能性。DWI上实性部分的扩散受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性肺栓塞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脓毒性肺栓塞MSCT表现,并与X线胸片比较.结果 所有12例患者,X线胸片和CT表现比较,分别见结节(8、12例),滋养血管征(0、9例),空洞(6、10例),楔形阴影(4、7例),局灶浸润影(2、4例),气囊(2、5例)及胸腔积液、脓胸(3、6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0、3例).发现病灶分布在外周或胸膜下分别为8和12例,CT较X线胸片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大多数滋养血管环绕结节周围,MPR显示结节边缘规整.结论 脓毒性肺栓塞的CT表现多样,但MIP、MPR能更好显示滋养血管征及结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MS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部局灶磨玻璃密度结节( 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寻找对fGGO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方法 分析34例(40个)经病理或抗炎治疗后证实的fGGO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病灶大小、部位、类型及MSCT表现,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比分析fGGO中细支气管肺泡癌(BAC)、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及良性三者MSCT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0个fGGO中,混合性GGO(mGGO) 19个,单纯性GGO(pGGO)21个;BAC 27个,AAH 8个,良性5个.患者的性别、病灶形状在良恶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mGGO与pGGO的良恶性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6,P=0.003),17个mGGO为恶性结节.发病年龄、病灶大小、部位、边缘形态(分叶、毛刺、光整)、界面(清楚、模糊)、内部结构(细支气管征)、邻近结构(胸膜凹陷征)在BAC、AAH及良性病变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GO病灶边缘分叶、清楚的界面、细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为MSCT诊断恶性fGGO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3.
动脉性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动脉性肺隔离症(AS)的MS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AS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5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并进行3D图像重组,分析异常体循环动脉(ASA)、肺动静脉、支气管和肺实质的影像特征.结果 5例均可见单支粗大的ASA从降主动脉发出,迂曲扩张,先向下随即朝上朝前外,供血左下叶基底段,ASA供血区正好与肺动脉供血缺如区一致,肺静脉明显增粗.4例为典型AS,有典型的ASA,与左下肺静脉(IPV)紧贴,2支跨过IPV前方下行,至前内基底段,2支在IPV后方下行,至外后基底段;受累肺体积缩小,血管断面增多、增粗.在肺动脉供血与ASA供血移行区有一个特征性的乏血管带,其内支气管缺乏血管伴行.1例为不典型AS,受累肺合并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结论 AS有特征性的MSCT表现,典型表现可以直接诊断,不典型表现需要结合3D后处理图像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其中2例仅做平扫,29例先平扫,然后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双期扫描.结果 31例机械性肠梗阻均见不同程度的肠管扩张、积液积气.肠梗阻病因包括:结肠癌9例,直肠癌2例,回肠远端腺癌2例,小肠淋巴瘤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克罗恩病3例,左腹股沟疝嵌顿2例,回肠远端柿石3例,粪块2例,肠粘连1例,肠系膜上动脉远端闭塞1例,肠系膜扭转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回肠远段梅克尔憩室伴感染1例,十二指肠球后膜性闭锁1例.术前26例肠梗病因CT诊断正确,诊断率为83.9%.结论 机械性肠梗阻病因多样,CT表现复杂,少见病容易误诊.多排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术前机械性肠梗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患者13例,包括临床表现,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并复习文献;所有患者均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容积扫描。结果13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2例为叶内型,1例为叶外型。12例叶内型均位于肺下叶内后基底段,9例位于左下肺,3例位于右下肺;1例叶外型位于左膈与下叶之间。13例中1例为增多增粗的异常血管结构,4例为实质性肿块,5例为囊实性肿块,3例为囊性肿块。6例病灶周围可见局限性肺气肿,4例病灶周围见渗出性阴影。13例隔离肺的供血动脉均发自体动脉。结论肺隔离症CT征象典型,容积扫描能对其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多层螺旋CT可以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脾脏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上少见,术前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本文收集2003年9月以来9例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资料,探讨MSCT对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搜集行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颈动脉体瘤12例,应用Aquilion1.42软件工作站对CT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后处理,总结颈动脉体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 12例病变均为单发。CT平扫病变为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CT值39~48HU,边缘清晰;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且较均匀,CT值高达200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其中3例包绕颈总动脉和颈内、颈外动脉,9例骑跨于颈动脉分叉处,压迫颈内动脉向后外推移、颈外动脉向前或前内推移。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可以对颈动脉体瘤作出定性、定位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肝细胞腺瘤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9例肝细胞腺瘤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增强后9例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始终为相对低密度影,1例呈环状强化.1例病灶较大(171 mm×109 mm),内见片状坏死和出血,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呈轻度强化,囊变坏死及出血无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实质部分持续强化,且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另外1例有乙肝病史,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有所下降.结论 多排螺旋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诊断颇具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在创伤性膈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膈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重点分析多平面重组图像特点.10例患者术前均行胸部正位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8例X线有阳性发现,提示创伤性膈疝;而1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后矢状位、冠状位清晰可见膈肌连续性中断,并清晰显示裂口的位置、裂口的大小及疝入胸腔的内容物.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痊愈.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在创伤性膈疝中有重要价值,确诊后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