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抑癌基因P53与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的作用过程,包括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p53基因已成为抑癌基因中研究最为深入的基因之一。研究表明p53基因的变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p53基因结构、功能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治疗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
3.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别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TaqmanMGB探针技术对70例HCC患者和57例CHB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和分析。结果HCC患者中C基因型占74.29%,B基因型占24.29%%,BC基因型占5.71%。HCC患者c基因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HB患者(P〈0.05)。HCC(40~50)岁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中B基因型分别占16.67%、28.57%;C基因型分别占83.33%、68.57%,两年龄组患者B、c基因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HCCB、C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BeAg阳性率、HBeAb阳性率、e系统(HBeAgHBeAb)阴性率及HBVDNA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南京地区HBV相关HCC患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其次为B型,少量为BC混合型。HCC患者的基因型与发病年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HCCB、C基因型患者的HBeAg表达状态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HBx蛋白(HBxAg)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致肝细胞癌(HCC)的病毒蛋白,能影响肝细胞的生长、转化、迁移和凋亡以及DNA的修复等过程,己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HBx是一种多功能的病毒蛋白,有转录调控作用,对肝细胞内许多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表达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肝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HBx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在HCC防治方面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中ras,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原癌基因ras和肿瘤抑制基因P53在肝癌中的变化,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组织内rasP21,P53蛋白的过量表达,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了ras和P53基因部分外显子的单链构象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中HBV各基因整合与癌基因、抑制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随机引物法制备HBV全基因及各基因探针,用Southern杂交测定HBV DNA的整合状态,以斑点杂交检查整合型HCC中HBV各基因的整合,以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检查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结果 32例纯整合型HC中HBV X.S.Per-S和C的整合率分别为87.5%(28/32),62.5%(20/32),62.5%(2  相似文献   

7.
HBV感染是引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主要因素,我国HCC患者中的HBs Ag阳性率为60%~70%,因此HBV防治成为全球医疗热点问题。HBV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pre S/S、pre C/C、P、X),它们中的各种点突变、缺失、插入及截短突变与HCC发生相关。一些突变和乙型肝炎重症化有关,可作为预测HCC发生的生物学指标;一些突变产生的特定HBV抗原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等相关蛋白分子,促进细胞增殖及染色体不稳定,增加HCC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前,HBV感染是全球公认的肝细胞癌(HCC)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辅助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ALT/AST、吸烟饮酒史、代谢综合征以及合并HCV、HIV感染等可能独立或与HBV协同促进HCC的发生。综述了HBV相关HCC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外泌体是由细胞内多囊泡体形成,携带脂质、蛋白质、编码和非编码RNA以及线粒体DNA等多种生物大分子,在体内可由包括肝细胞、肝星状细胞和免疫细胞在内的不同细胞类型释放,起着细胞间通讯的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了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望成为HBV感染相关性HC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本文综述了外泌体在HB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在CHB和H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重要性,以期为该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抗病毒治疗可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在一线抗病毒药物中,更多的研究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降低HCC风险的作用可能优于恩替卡韦,尤其在亚裔患者当中;极有限的研究表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酯降HCC风险的作用可能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IFN降HCC风险的效果优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现有可及的药物中,IFN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或是HCC高风险患者降低HCC风险的最佳选择。但上述不同药物降HCC风险作用的比较,循证证据级别偏弱,均有赖于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阐明。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形、基础情况,权衡患者HCC发生风险、对药物的耐受性和经济的可承受性,制订个体化的抗病毒策略。  相似文献   

12.
曾晖  杨玉秀  陆伟君  曾毅 《山东医药》2003,43(31):28-29
肝细胞癌(HCC)与抑癌基因P~(53)突变的关系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其第7外显子(E7)第249编码区(cd249)的高频率点突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1999年6月至2000年4月我们对49例H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进行了P~(53)基因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患者中p53基因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的变化已被认为是肿瘤病因学和分子发病机制的重要线索。为了阐明HCC的主要致病因子及其在HCC发病机制中的相对意义,本研究对p53基因变化较常见的中国南部地区的70例HCC患者采用X^2检验等,分析一般资料、嗜肝病毒感染和病理资料与p53基因的LOH则与嗜肝病毒感染和癌周组织中的肝硬化程度相关。以上结果提示,HCC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嗜肝病毒感染和高度流行区的某些其它因素,其中嗜肝病毒感染在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myc基因和P16基因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不同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C-myc基因和P16基因表达产物。结果C-myc基因表达产物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P16基因表达产物则在正常肝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肝癌组织(P<0.05)。C-myc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UICC分期无关(P>0.05),而与HCC的转移有关(P<0.05);P16基因的表达与HCC的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HCC的转移和UICC分期有关(P<0.05)。结论C-myc基因表达增强与P16基因表达障碍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并可用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BV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HBV X基因及其产物X蛋白、核心启动子突变、前S2区突变、剪接特异性蛋白等均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检测原代肝癌组织以及肝癌细胞系中p53的突变位点和频率,了解p53突变与肝癌发病和治疗的关系。方法:设计了3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p53的5-8外显子,然后进行DNA测序鉴定,共测定了两个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2.2.15)以及两例原代肝癌组织,其中5和6外显子用一对引物串联扩增出来,上游引物序列为5′-GGAATTCCTCTTCCTGCAG-3′,下游为:5′-GGAATTC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HBVX基因,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X基因检出率对比分析。方法在微孔板上包被HBVX基因片段的捕获探针;PCR扩增被检标本中目的片段,其引物用Bio-Ⅱ-dUTP修饰,在微孔板上杂交后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结果该方法检测HBVX基因灵敏,特异;乙型肝炎后HCC患者HBVX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结论检测HBVX基因对HCC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LSAB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肝内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用地高辛探针原位杂交检测HBV DNA。结果显示,31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5%和48%,而11例肝硬变中检出4例(36.4%)。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46%和86%。癌旁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与HBV DNA存在相关关系(P<0.05)。提示P53基因突变与HBV慢性感染有关,可能是诱发肝癌的机制之一。癌旁组织和肝硬变组织中也存在P53蛋白异常表达,表明肝癌形成早期就发生了53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