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SAH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脑脊液中IL-6含量,同时检测同期20例患非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结果:SAH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脑脊液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1;SAH后第一日至第三日达峰值,第二周至第三周逐渐下降。SAH组6例脑血管痉挛患者的脑脊液IL-6含量明显高于同期无血管痉挛的SAH患者,P<0.01。结论:SAH患者脑脊液中IL-6含量显著升高,SAH后脑血管痉挛患者IL-6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痉挛患者,动态观察SAH病人的IL-6水平有助于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 意义.方法 45 例动脉瘤性SAH 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其中23 例术后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置管外 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22 例术后间断腰穿治疗,所有的45 例患者均常规尼莫地平治疗.此45 例患者和 对照组10 例患者均收集治疗后1 ~3 d、5 ~7 d、9 ~11 d、13 ~15 d 的脑脊液标本,对脑脊液IL-6 水平进行动 态测定,并观察其疗效和脑血管痉挛的情况.结果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IL-6 显著高于正 常脑脊液水平,5 ~7 d 达高峰值,发病后不同时期各均值变化明显(P <0.05),IL-6 的升高与病情轻重和出血 量及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的关系,早期的脑脊液引流治疗可使IL-6 水平下降趋势明显.结论 IL-6可作为观 察病情及脑血管痉挛的指标,早期检测脑脊液中IL-6 水平可为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试验证实早期 血性脑脊液外引流是预防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破入蛛网膜下隙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颅内血管畸形。再出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1]。给予足够疗程的6-氨基已酸是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出血的有效方法[2]。但因其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结膜充血,其次为眩晕、瘙痒、头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不同时期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采集52例破裂动脉瘤患者脑脊液标本,采集时间为入院后即刻,出血后第3,5,7,10,14天,采用镉粒还原法检测脑脊液中NO浓度,结果:出血后第3天脑脊液中NO浓度即有明显降低,在出血后第7天达到最低,而后逐渐升高,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NO浓度明显低于未痉挛者及无症状的血管痉挛患者,结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脑脊液中NO浓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劈裂样剧烈头痛及痫性发作.其特点为脑膜刺激征阳性,腰穿检查脑脊液为均匀血性.本组58例病人全部进行CT检查,55例经CT确诊,3例经腰穿检查确诊.对本组58例病人实行了急性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脑脊液(CS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甲状腺激素(TS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生长激素(GH)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1~3d、7~9d、13~15d脑脊液ACTH、TSH、FSH、LH、PRL、GH的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SF中ACTH、TSH、FSH、LH、PRL、GH在发病后1~3d.7~9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发病后7—9d变化明显;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脊液ACTH、TSH、FSH、LH、GH、PRL含量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程度有关,并可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刘艳萍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7):33-3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血管病。SAH起病急、病情重,易发生脑血管痉挛(CVS)、脑积水、蛛网膜粘边。CVS是SAH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根据CVS早期发展迅速,严重广泛,我们通过早期有规律,间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原因致脑底或脑表面的血管自发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脑蛛网膜下隙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为5/10万~20/10万,病死率为25%.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再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治愈32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再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治愈32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HA31例和原发性SAH29例,间隔2-3日置换1次,可置换2-5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能降低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的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清除脑血管内活性物质,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蛛网膜粘连,降低病死率,且未见脑疝及其他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L-6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SAH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和脑脊液(CSF)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SAH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和CSFWBC、多个核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和CSFIL-6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外周血WBC、NE%与未痉挛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多个核细胞数显著高于未痉挛组(P<0.05),血清和CSFIL-6显著高于未痉挛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外周血WBC、NE%和CSFWBC、多个核细胞数在第1、2、3、5、7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H患者痉挛组血清和CSFIL-6水平在第1、2、3、5、7天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AH后患者机体存在高强度全身和局部炎症,其中局部炎症与CVS的发生密切相关。而CSF中高水平的IL-6可能正是通过诱导局部炎症来介导CVS的发生。与此同时,在CVS发生后患者血清和CSFIL-6水平的持续升高可能正是通过维持高强度的炎症进而参与CV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 全部病例按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结果 症状改善、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死亡率,两组对比有显差异。结论 置换血性脑脊液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脊液循环,防止蛛网膜粘连,消除血管活性物质,缓解脑血管痉挛,提高患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