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研究。方法:在2009-09~2013-09于我科住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采用锚钉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如何避免术后轴性症状的产生。结果:随访8~48个月,平均24个月,临床除6例术前已存在中重度的轴性症状的患者外,其余患者在术后无明显轴性症状。临床疗效按照JOA评分进行评估,术后较术前JOA评分明显增加,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锚钉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只要操作得当,并辅以术后相关措施即可有效的避免轴性症状出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复诊方式随访32例,并按殷华符等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2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 "双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复诊方式随访32例,并按殷华符等提出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2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效果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应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CSM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照组行传统C3~7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和颈椎曲度指数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于CSM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指数及神经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损伤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单开门手术,C3-C6椎板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结果随访7-36个月;平均21个月。JOA评分由术前的(7.1±2.3)分提高到随访时的(13.3±2.7)分;其中优8例,良9例,可4例,差0例。测量骨性椎管矢状径术后平均增加5.0mm。13例患者在术后6-18个月复查颈椎MRI提示术前颈髓受压高信号明显恢复。结论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术式,椎管骨性面积的增加是神经功能改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0例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内固定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同时进行。结果 20例患者均在3~4h内完成联合手术,3周后即可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下床慢走,术后3~6个月内重症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能自主行走。结论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椎管扩大与椎间盘摘除联合手术,能够明显扩大颈椎管的容积,解除颈脊髓所受的压力,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强调早期手术,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才能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32例颈椎管狭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2.4年。从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手术前和手术后的JOA评分方面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JOA平均改善率:(55.8±22.3)%。平均手术出血量205 mL,手术时间75 min,轴性症状1例、椎板骨折1例、硬膜外血肿1例。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单开门术式在3年内共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15例,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症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个节段以上)2例,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个月,综合评价优良率88.9%,结论:该术式治疗多种因素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并且只有严谨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后路颈椎椎板扩大成形术是颈椎病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其中又以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势必会破坏颈椎的稳定性,为在解除颈椎压迫的同时尽量保证颈椎的稳定性和减压的彻底性,我们2003年8月至2006年5月采用后路单开门式椎板成形、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治疗合并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32例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均采用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再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手术可Ⅰ期或Ⅱ期完成。结果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手术后出现颈髓减压综合征5例,2—4周后均自行恢复且较术前好转。所有患者的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颈椎活动范围较正常稍有减小。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合并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的可靠有效方法,它能将来自前后双方的颈髓压迫得以解除,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带线锚钉固定与微型钛板固定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分别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带线锚钉固定与颈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35例病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最窄椎管面积、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带线锚钉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微型钛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带线锚钉组JOA评分与微型钛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年,微型钛板组评分高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最窄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年,微型钛板组最窄椎管面积大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两种固定方法均能增加脊髓受压患者病变部位的椎管面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微型钛板固定虽有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等缺点,但能有效防止再关门现象,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桂阳中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3例(A组),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B组),术前和术后按照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计算恢复率,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回复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年11个月,两组手术病例术前JOA评分及硬脊膜矢状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36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全部行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随访观察疗效和JOA17分评分。结果36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优良率为85%。术前JOA17评分平均为5.23,术后JOA17评分平均10.25。结论单开门颈椎板扩大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OPLL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分析JOA评分、颈椎曲度、颈椎矢状径术前术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术后患者JOA平均改善率为(61.3±19.2)%,影像学检查显示无"再关门"现象的发生。JOA评分、颈椎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连续型OPLL疗效确切,能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持椎管的扩张状态,是一种治疗连续型OPLL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骨在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0例,均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分别将3个同种异体骨块及2个术中切取的棘突骨块植入已打开的5个椎板间隙.术前及术后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状态,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20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JOA评分比术前增加[(14.9±1.2)points vs.(9.8±0.8)points](P<0.01);术后各节段椎管矢状径皆超过14mm.术后6个月,同种异体骨完全融合及部分融合率低于自体骨融合率(53.3%vs.85.0%)(P<0.01);术后12个月,两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7%vs.92.5%)(P>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在颈椎管扩大植骨成形术中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和植骨融合率,可以替代自身作为一种椎板间隔物.  相似文献   

17.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别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探讨该术式应用的必要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脊髓压迫症52例,其中颈椎病46例,后纵韧带骨化症6例。分别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后JOA评分、生理曲度改变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58.4%,术后出现后凸畸形9例,但程度较轻,与未出现后凸畸形的病例比较,其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差别;存在轴性疼痛4例;未发生C5根麻痹。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应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症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定术治疗,对照组41例行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较对照组的82.93%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与对照组的21.95%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31例为传统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设对照组,另36例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设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回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JOA评分、椎管扩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3.88%,对照组为77.42%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降低颈部活动障碍,提高椎管扩大率,降低并发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后路椎管成形与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I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7月就诊的80例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与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与传统固定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恢复率达73.63%,对照组为47.9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颈后疼痛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轴性症状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椎板塌陷和关门现象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椎管成形与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可以提高术后恢复率,改善预后,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