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的指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治疗病例,其中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14例,囊肿分流术17例,11例未手术者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手术过程均较顺利,大部分手术治疗者获得良好疗效,癫痫能得到控制或减少发作次数。开颅手术组中,93%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36%;分流手术组中,88%的患者囊肿体积明显缩小或消失,囊肿消失率为23%。结论:对颅内蛛网膜囊肿应积极手术治疗。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术和囊肿分流术均在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症状改善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囊肿分流术是首选的外科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月期间收治13例颅内蛛网膜囊肿(IAC)均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肿大部切除+蛛网膜下腔疏通术(A术式)和单纯囊肿-腹腔分流术(B术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资料完整的8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患者,其中行A术式52例,B术式22例,囊肿全切除者7例。结果按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结果统计:行方式A的所有患者中有43例(82.7%)症状明显或完全缓解,5例(9.6%)症状缓解不明显,4例(7.7%)复发;行方式B的所有患者中有18例(81.8%)症状明显或完全缓解,3例(13.6%)症状缓解不明显,1例(4.5%)复发。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均有明显疗效,但青少年患者及囊肿位置较表浅的更适合行方式A;老年患者、囊肿位置较深或体积较大的更适合行方式B。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 24例颅内蛛网膜囊肿,17例行囊肿一腹腔分流术,7例行囊肿大部切除 脑池交通术。结果 24例中19例得到随访。1年内囊肿完全消失率为63%,囊肿逐渐缩小率95.8%,症状改善率s15.8%。1例因蛛网膜囊肿巨大(占一侧半球的2/3)行囊壁大部切除 脑池交通术,术后24h中线结构移位而死亡(脑CT证实)。结论 两种术式比较,囊肿-腹腔分流术具有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安全、无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颅内珠网膜囊肿(简称IAC)是指脑脊液样液体被包裹在由蛛网膜重叠所构成的袋状结构内而形成的囊性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生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1],对其治疗尚无规范成熟的方法。我科1987年6月~1997年12月,共收治IAC25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11个月~52岁,平均175岁,13岁以下小儿14例。症状出现时间半个月~18年,平均约2年。4例有头部外伤史,2例有脑膜炎病史。1.2临床表现头痛、头晕8例,癫病发作8例,一侧肢体肌力减退5例,视力下降3例,发热2例。1.3实验室检查均经颅脑CT或MRI…  相似文献   

7.
本科自2002年来,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仪下,囊肿-腹腔分流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IAC)1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以往的治疔以开颅术囊肿壁切除为主要方法,自1995年5月~2005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实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颅内表浅部位的蛛网膜囊肿3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及其适应证.方法 对10例LAC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1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3~36个月,6例头痛消失,4例头晕及注意力不集中伴记忆力下降症状消失,2例癫痫消失或明显缓解;3例颅骨局部隆起消失,外观对称,3例共济失调伴下肢活动障碍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随访10例IAC均显著缩小,效果达100%,其中7例LAC消失;受压脑组织复张并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LAC损伤小、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囊肿伴癫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AC)与癫痫的关系以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AC伴癫痫23例,其中额叶4例,顶叶4例,颞叶13例,枕叶2例;囊肿直径在3cm以下5例,3~6cm15例,6cm以上3例;采用AC 致痫灶切除21例,AC腹腔分流术1例,胼胝体切开术1例。结果:23例病人中,完全不发作有5例,显改善有11例,无变化7例。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AC)可引起癫痫,采用AC 致痫灶切除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头颅CT,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41例,无改变10例。随访3个月~8年,症状消失或改善45例,无改变5例,加重1例。12例行致疒间灶切除术患者症状控制满意。结论: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或脑室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对伴有癫疒间的患者,采取开颅囊肿壁切除并脑池开放同时行致间灶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颅内蛛网膜囊肿(LAC)系脑液样的液体被蛛网膜包围 所构成的袋状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畸形性疾病,也 可由颅脑外伤或脑膜炎引起,发病率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 0.4%~1%[1],传统上以开颅囊腔壁切除为主要方法。近年 来国内有学者报告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治疗颅内蛛网膜囊 肿[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al arachnoid cyst,IAC)约为颅内占位病变的0.4%~1.0%。婴幼儿及成人均可患病,蛛网膜囊肿外科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部位、体积及临床症状等综合因素考虑。手术方法有囊肿全切除、囊壁大部分切除加囊肿脑池造瘘术、囊腔-腹腔分流手术、开颅囊腔-脑池(或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IAC 3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囊肿切除术16例,囊肿分流术7例,囊肿造瘘术9例,总结IAC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其适应证。结果 32例IAC均成功施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6年,囊肿切除术16例中,15例(93.75%)术后囊肿缩小或消失,1例(6.25%)术后囊肿无明显变化,16例(100%)症状缓解或消失;囊肿分流术7例中,5例(71.43%)术后囊肿缩小或消失,2例(28.57%)术后囊肿复发,5例(71.43%)症状缓解或消失;囊肿造瘘术9例中,7例(77.78%)术后囊肿缩小或消失,1例(11.11%)术后囊肿无明显变化,1例(11.11%)术后囊肿复发,8例(88.89%)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 手术治疗有临床症状的IAC具有良好的疗效,囊肿切除术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显微手术行囊肿切除并脑池开放治疗28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资料。结果 囊肿壁全切除13例,大部分切除15例,均建立囊腔与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术后残腔出血3例,均再次手术清除血肿、随诊1a,症状改善26例,2例癫痫症状无变化;囊肿术后缩小或消失25例,3例囊肿大小无变化,该3例患术前均有明显脑萎缩。结论 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以切除囊壁并建立囊腔与蛛网膜下腔交通为原则,是否全切除囊肿壁与术后囊肿的大小无显关系。术毕连续紧密缝合硬脑膜是预防术后残腔积血的重要措施,术前有明显脑萎缩术后疗效不良。  相似文献   

17.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影像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影像与诊断李培永,孔祥华,高艳华,李志远,张强颅内蛛网膜囊肿系颅内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经CT检查多可确定诊断。现将我们自1988年以来经CT确诊的颅内蛛网膜囊肿48例(共54个囊肿)作一回顾性分析。1一般资料本文48例中,男31...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65-4666
选取2010年6月1日~2015年3月1日在我院收治的48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囊肿复发情况。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0.16±2.26)d明显少于对照组(16.24±2.52)d,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治(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对37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好转,随访见囊肿缩小或消失。结论CT、MRI是有效的诊断手段,显微外科手术较裸眼直视手术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颞部蛛网膜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颞部蛛网膜囊肿患儿68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颅囊肿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随访1年的囊肿体积、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囊肿体积缩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临床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囊肿-腹腔分流术可改善颞部蛛网膜囊肿患儿病情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