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对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效能。方法 收集279例P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术后病理为依据,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特征,探寻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独立危险因素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癌结节最大径、边界、形态、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等特征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均<0.05);男性、癌结节最大径≥10mm、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2mm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4种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其AUC为0.785(95%CI:0.721~0.849,P<0.05)。结论 男性、癌结节最大径≥10mm、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2mm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种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可辅助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临床特点以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能否作为预测cN0期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120例cN0期PTM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预测术前NLR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分析术前NLR与cN0期PTMC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以及术前NLR与PTMC患者肿瘤直径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所有120例cN0期PTMC患者中51例(42.5%)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伴有包膜侵犯、多灶性、术前NLR和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多灶性和包膜侵犯以及NLR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多灶性、包膜侵犯无关(均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术前NLR与患者的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434,P<0.001)。 结论 cN0期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前NLR可以预测cN0期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且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特征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PTMC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及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分析其超声特征与颈部LNM的关系。结果 LNM阳性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0.7 cm、肿瘤边界不清晰、微钙化、肿瘤突破甲状腺被膜及肿瘤位于上极的比例显著高于LNM阴性组(P<0.05)。LNM阳性组和LNM阴性组患者超声积分分别为2.54±0.48、1.42±0.13,LNM阳性组患者超声积分显著高于LNM阴性组(t=7.023,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超声积分≥2.0作为临界值,其预测LNM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0.4%。结论PTMC超声特征可有效预测颈部LNM,当超声积分≥2.0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建立超声积分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指导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识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且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PTMC患者,根据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n=34)和未转移组(n=64)。比较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患者PTMC结节形态、内部钙化、侵及被膜和血流分布等高频超声特征,采用Logistic分析高频超声特征对PTMC伴LNM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关于结节形态、内部钙化、侵及被膜和血流分布等超声特征有明显差异(P<0.05),结节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分析,纵横比、内部钙化、侵及被膜、血流分布为PTMC伴LNM的具有正向预测价值。使用ROC曲线评价高频超声特征对PTMC伴LNM的预测价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0%、78.10%,AUC为0.832,95%CI为0.745~0.919。结论:高频超声诊断PTMC伴LNM时,结节形态、内部钙化、侵及被膜和血流分布等指标具有正向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与术后侧颈部淋巴结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的纳入我院2012年8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科的P TC患者血常规标及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术前的NLR比例与术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总共211例病人纳入此次分析,其中有50(23.7%)例患者术后出现侧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术前外周血NLR高于2.6是P TC患者术后侧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NLR是P TC术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影响因素.NLR高于2.6的病人术后复诊过程中需要常规检查侧颈部淋巴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洛阳市中医院90例PTC并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及UE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以确诊结果进行分组,观察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并比较UE结果,分析UE对PTC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常规超声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原发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62例PTC患者的超声特征,根据有无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分为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 cm、肿瘤位于腺体上极及包膜侵犯是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显示AUC为0.807。结论 患者年龄(≥55岁)、肿瘤大小(最大径≤1 cm)、肿瘤位置(位于上极)及包膜侵犯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跳跃性转移常为颈部多区受累(多为III、IV区)。因此当超声发现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并伴有以上超声征象及临床特征时,应仔细扫查颈侧区淋巴结,尤其是III、IV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参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决策的拟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TC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59例)和非转移组(89例)。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常规超声参数(肿瘤最大径、边界、形态、距被膜距离等),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TC超声声像图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移组微钙化、距被膜距离<1 mm、肿瘤最大径>7 mm占比较非转移组多(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微钙化(r=0.227,P<0.05)、距被膜距离(r=0.293,P<0.05)、肿瘤最大径(r=0.360,P<0.05)呈正相关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钙化(OR=2.601,95%CI:1.049~6.452)、距被膜距离<1 m... 相似文献
12.
《医学综述》2019,(23)
目的探讨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诊治的50例PTC疑似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均行CT、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分析CT与高频超声影像学相关资料、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结合高频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经病理诊断,50例患者有47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94. 00%; CT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95. 74%(45/47)比74. 47%(35/47),76. 60%(36/47)](P <0. 05)。结论 CT结合高频超声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且较CT、高频超声单独诊断更加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高频超声指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相关性,进一步评
价高频超声在预测颈部LNM 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17 年12 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接
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11 例。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将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结节的数目、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有无微钙化和结节侵及(或接触)被膜与颈部
LNM 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ROC 曲线评价相关阳性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结节大小、内部微钙化及结节接
触(侵及)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 曲线分析显示,当检测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
节≥ 5 mm、合并微钙化及接触(侵及)被膜这3 个指标中的2 项时,预测存在颈部LNM 的曲线下面积最大,
为0.706,其敏感性为71.4%(95% CI :0.53,0.85),特异性为69.7%(95% CI :0.58,0.79)。结论 应用甲状腺
结节超声指标进行预测时,当检测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 5 mm、合并微钙化及接触(侵及)被膜这3
个指标中的2 项时,即可提示临床该结节可能存在侵袭性。 相似文献
15.
超声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准确诊断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方式与预后。目前常用超声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但准确性不高。近年来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有望提高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在PTC颈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收治的PTC患者124例,根据术后的淋巴结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53例和反应组71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征象〔淋巴结前后径(S)、横径(L),并计算L/S(L/S分为>2或≤2)、淋巴结边缘形态(规则/不规则)、淋巴门(有淋巴门/无淋巴门)、淋巴结皮质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淋巴结钙化(无钙化/有钙化)、液化表现(无液化/有液化)、血流分布(中央型血流、周边型血流、混合型血流)、血流分级(0~2级)〕、超声造影〔淋巴结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P)、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造影分布(均匀、不均)、灌注区(有、无)以及边界情况(不清、清楚)〕以及弹性成像数据〔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AUC检验不同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转移组L/S、淋巴结边缘形态、淋巴门、血流分布、PI、造影分布和RTE评分高于反应组(P<0.05)。L/S、淋巴结边缘形态、淋巴门、血流分布、PI、造影分布和弹性评分为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PI、弹性评分、淋巴门、L/S联合诊断PTC颈淋巴结转移的AUC高于PI(Z=6.183,P<0.001)。联合诊断的拟合方程为Logit(P)=-13.168+2.888×L/S+4.232×淋巴门+0.159×PI+3.029×弹性评分。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可有效提高诊断PTC颈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PT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病理检查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成LM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50例)和NL组(无颈部淋巴结转移,50例).对LM组淋巴结转移颈部分区和2组术前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M组中,PTC患...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患者超声(US)、临床特征及其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超声检查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PTC及PTMC的患者350例的临床资料、超声影像学资料。将所有病例分为PTC组和PTMC组,其中将PTMC组分为最长径>5mm组和≤5mm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特征、超声影像学表现差异。结果350例共发现412个结节,PTMC组259个,PTC组153个,其中最长径≤5mm为65例。结论 超声检查时PTMC患者和≤5mm患者偶然发生率高,因此在超声检查时应仔细评估结节的超声特征,对于可疑病例应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以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我院外科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统计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数据并分析淋巴结部位、形态、回声、大小,血供参数及血管情况等.按照病理诊断分为淋巴结转移组(31例)和淋巴结未转移组(52例),比较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区别.结果 ①未转移组中纵横比≥2为41例占78.8%,转移组中纵横比<2为24例占77.4%.经比较发现,纵横比、淋巴门、囊性变、钙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淋巴结未转移组和转移组的血管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未转移组低血供35例(67.3%),转移组高血供16例(51.6%);未转移组PSV为(21.11±12.45) cm/s,RI为(0.61±0.09),转移组分别为(35.74±11.62) cm/s和(0.79±0.1 2);经比较发现,两组的血供程度、PSV、RI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要多个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包括淋巴结形态、淋巴结门结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以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部分可见钙化,多数结节边界不清,无包膜,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76%(32/42).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3.8%(31/42).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其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及微小钙化是诊断要点,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