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究并验证三白汤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TCMID以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三白汤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得皮肤色素沉着的疾病靶点。取两靶点集的交集,进而保留相关化学成分,应用Cytoscape建立化学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得到交集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Hubba、DAVID和Kobas对交集靶点的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4.2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基于B16-F10黑色素瘤细胞,构建抗黑色素模型,验证分子对接结果。结果 筛选获得三白汤活性成分29个、潜在作用靶点23个。拓扑分析得到酪氨酸酶、雌激素受体1、孕激素受体等8个关键靶点,主要参与涉及男性性腺发育、对雌二醇的反应等GO富集分析所示的生命过程。KEGG通路分析得到123条主要信号通路,主要涉及黑色素合成、雌激素信号通路、酪氨酸代谢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白汤化学成分与潜在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表明,三白汤中代表性成分的抗黑色素活性顺序与分子对接结果一致。结论 三白汤通过其中芍药内酯苷、β-谷甾醇、α-香树精等有效成分,作用于连环蛋白β1(catenin beta 1,CTNNB1)、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等靶点,调节黑色素合成、酪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最终减少黑色素合成以治疗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来探究防衰益寿丸中君药抗衰老作用并验证。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等数据库筛选防衰益寿丸君药的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在GeneCards、DigSee和OMIM疾病数据库中检索衰老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其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基因名称;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成分、疾病、两者交集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通过R 3.6.1软件对防衰益寿丸君药抗衰老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将核心靶点与对应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结果 研究共筛选出31个活性化合物,预测得到152个作用靶点,共收集2257个衰老靶点。通过靶点映射表明药物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TNF、MAPK8、MPAK1、CASP3等97个共同表达靶基因,发现靶基因主要参与被动跨膜转运蛋白活性、铵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衰老作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核心靶点AKT1、MAPK1、TNF及HMOX-1靶点可与活性成分原阿片碱、花生四烯酸及山奈酚小分子化合物稳定结合。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防衰益寿丸能够调控多条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大脑胆碱能神经通路功能,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老龄小鼠血脂水平。结论 研究初步探究并验证了防衰益寿丸君药抗衰老作用的核心活性成分(人参皂苷类成分、山奈酚、花生四烯酸、原阿片碱等)及关键靶基因(如AKT1、TNF、CASP3、MAPK1、HMOX1等),网络关系构建及通路富集(如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揭示了药物抗衰老的潜在通路和机制,体现了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深入阐释其抗衰老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筛选“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靶点,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PubMed、CNKI)、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红花-桃仁”的所有化学成分,以ADME参数(OB ≥ 30%和DL ≥ 0.15)及药效活性为标准,筛选“红花-桃仁”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建立靶点数据集;使用 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运用STRING数据库、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蛋白互作关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其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结果 共检索出255个化合物,其中38个化合物作为活性化合物;共检索出718个作用靶点,通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10个潜在作用靶点与药对防治冠心病的配伍机制最为密切,利用DAVID数据库对10个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66个生物过程和18条信号通路参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的作用。而与“红花-桃仁”药对防治冠心病最为密切的信号通路包括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疟疾、非洲锥虫病、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同时其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蛋白磷酸化的正调控、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上调或下调这些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相须协同增效的生物学效应。结论 网络药理学为揭示“红花-桃仁”防治冠心病的中医配伍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红花-桃仁”药对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现代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玉锁丹(YSD)治疗糖尿病(DM)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TCMSP、TCMID、BATMAN-TCM平台及文献报道筛选YSD(茯苓、五倍子、龙骨)有效成分,并以Siw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上述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同时利用Gen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挖掘DM相关靶点,将获取的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得到YSD抗DM的预测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对预测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结合Mcode探索其蛋白质功能模块;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预测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以Cytoscape3.7.1 软件构建“玉锁丹成分-糖尿病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采用SiwssDock平台对YSD的化学成分与重要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玉锁丹抗DM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麦角胺、啤酒甾醇、杨梅素、猪苓酸C、25-羟基-3-表去氢土莫酸等,核心靶点为PTPN1、TNF、PIK3CA、PPARA、AGTR1等。分子对接验证显示G < -7 kcal / mol占总数71%,介于-6至-7占29%,即多数成分与靶点结合活性稳定。玉锁丹抗糖尿病的生物通路主要作用于Endocrine resistance、Insulin resistance、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其功能主要调节激素水平及细胞内有机氮化合物等生命活动。结论 玉锁丹抗糖尿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尤其与预防胰岛素抵抗,调节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来研讨麦门冬汤治疗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库分别筛选麦门冬汤各药材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并获得肺纤维化相关的治疗靶点,提取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对靶点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和GO(Gene Ontology)生物功能分析,进一步对度值评分较高的分子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评估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活性。结果 筛选得到麦门冬汤有145个活性成分,疾病与活性成分共有靶点704个,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麦门冬汤活性成分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半胱氨酸蛋白酶3、酪氨酸受体激酶SRC等相关的50个蛋白靶点,药物可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分化及生物酶活性来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及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豆甾醇、山奈酚、原阿片碱、白桦脂酸、槲皮素化合物与靶点AKT1、GAPDH、STAT3、MAPK3有较低的结合能,表明以上小分子具有潜在的抑制肺纤维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麦门冬汤可促进MRC-5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AKT1、p-AKT蛋白表达,下调VEGF蛋白。结论 麦门冬汤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该研究可为麦门冬汤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血脂异常可能作用靶点和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或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葛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的化学组分,活性成分的筛选标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化合物类药性(DL)>0.18或Score cutoff≥20。已筛选出的靶点名称应用数据库Uniprot对其标准化;同时在Genecards和OMIM两个数据库中检索血脂异常相关基因,并将上述预测靶基因合并作为疾病相关基因数据。采用Draw Venn Diagram在线程序将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靶基因取交集,获得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3.7.1绘制桂枝加葛根汤药物成分和血脂异常疾病靶点的网络图。在R3.6.0软件中安装程集包ggplot2、colorspace、clusterProfiler、pathview、stringi、DOSE等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并进一步采用动物实验进行验证,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运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桂枝加葛根汤干预30天后检测各组大鼠TC、TG、HDL-C、LDL-C水平,qRT-PCR法对TNF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IL-6、IL-1β、PTGS2、MAPK1、MAPK3、MAPK8进行验证。结果 预测出桂枝加葛根汤可能作用靶点222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基因1250个,桂枝加葛根汤和血脂异常的共同靶点119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14个,细胞组分相关条目70个,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2143个。同时在KEGG通路富集到165条信号通路。然后对三组间大鼠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LDL-C、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1),可以证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桂枝加葛根汤组血清中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LDL-C、TG、TC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说明桂枝加葛根汤可以改善大鼠血脂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组织PTGS2、MAPK1、MAPK3、MAPK8、IL-6、IL-1β mRNA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加葛根汤组肝脏组织PTGS2、MAPK1、MAPK3、MAPK8、IL-6、IL-1βmRNA表达上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血脂异常,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拓宽经方桂枝加葛根汤临床应用范围,为后续临床治疗血脂异常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山药是一种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东北部,韩国、日本也有分布。山药主要含有淀粉、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脂肪酸、皂苷、多酚等化学成分,具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癌、调节血糖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等药理作用,其复方还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治疗诸多的老年性疾病。本研究在综述近年来山药研究进展的同时,还应用了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山药抗衰老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山药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抗癌精方的化学成分,然后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出其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检索TCMNPA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结直肠癌的作用基因,二者映射获得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一步分析核心靶点对应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信号通路,选取前10条通路所包含的基因与核心靶点进行映射获得与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关联程度较高的信号通路;最后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和Western blot验证抗癌精方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共筛选出抗癌精方的关键活性成分26个,对应核心靶点145个,取GO分析前10条生物信息,获得信号通路前10条与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关联度排序。细胞水平验证了抗癌精方可以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升高细胞凋亡率,且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实验显示抗癌精方可降低p-PI3K、p-AKT、Bcl-2的蛋白表达,升高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蛋白表达,表明抗癌精方具有诱导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实现,这与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相互印证。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实验验证初步探索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后续深入的基础研究奠基,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初步探讨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ufang Zhenzhu Tiaozhi Capsule, FTZ)干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采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STRING 11.0和DAVID 6.8数据库,综合分析FTZ在DKD中的潜在作用靶点;其次采用链脲佐菌素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DKD模型小鼠为载体,通过检测空腹血糖、尿蛋白、肌酐、肾脏病理及潜在靶点的蛋白表达,初步验证FTZ改善DKD的作用机制。结果 生物信息学初步筛选出FTZ干预DKD的潜在靶点为STAT3、PI3K及AKT等。动物实验进一步发现FTZ能有效降低DKD小鼠空腹血糖(P<0.05)、尿蛋白(P<0.01)、肌酐(P<0.01),缓解肾脏病理损伤,下调肾脏组织中PI3K、p-AKT和STAT3的表达(P<0.05)。结论 FTZ改善DKD的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及STAT3信号通路相关。本研究初步探讨了FTZ干预DKD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防治DKD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巴西人参核心药效,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其抗疲劳作用。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方法收集巴西人参的化学成分,运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筛选类药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类药性成分预测分析关键靶点,并对预测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分析,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中的MCODE插件筛选出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巴西人参高、低剂量组,各组小鼠给药15天后进行转棒实验及负重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乳酸、肝糖原含量,考察各组小鼠抗疲劳能力。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巴西人参主要有调节甾体类激素以及物质代谢的作用;巴西人参高剂量组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转棒疲劳时间以及力竭游泳时间(P < 0.05或P < 0.01);巴西人参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乳酸堆积、增加肝糖原的含量(P < 0.05或P < 0.01)。结论 巴西人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核心功效可能为抗疲劳以及增强性功能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巴西人参具有良好抗疲劳效果,其机制可能为促进机体内乳酸的转化,增加体内储能物质即肝糖原的储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分离柱,流动相为47%甲醇/水等度洗脱,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280,290,300 nm多波长检测的色谱条件同时测定红花中4种亚精胺成分N1,N5,N10-(Z)-tri-p-coumaroylspermidine(1),N1,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2),N1(E)-N5-(Z)-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3),和N1,N5,N10-(E)-tri-p-coumaroyl-spermidine(4)的含量,进样体积为10μL。各成分之间分离度良好,4种亚精胺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2 1~0.041 6(r=0.999 5),0.002 6~0.051 2(r=0.999 7),0.002 7~0.054 0(r=0.999 8),0.005 0~0.100 4(r=0.999 8)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61%~100.9%,RSD为2.3%~3.0%。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红花中4种亚精胺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西红花Crocus sativus水提物与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水提物及其主要活性成分的抗血栓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红花酸(50 mg/kg)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50 mg/kg)组、西红花水提物(200 mg/kg)组、红花水提物(700 mg/kg)组和阿司匹林(50 mg/kg)组,大鼠sc肾上腺素建立急性血瘀模型。造模前给予药物干预7 d,观察各组大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蛋白S(protein S,PS)、血流变相关指标、血生化相关指标、纤溶系统相关指标以及右颈动脉病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凝血时间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F1+2和PS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除红花水提物组,其余各给药组血清中TAT水平显著降低(P0.05);西红花酸组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150 s~(-1)切边率的全血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P0.05);西红花酸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和西红花水提物组60 s~(-1)切边率的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0.01);西红花酸组、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和红花水提物组10 s~(-1)切边率的全血黏度显著降低(P0.05、0.01);各给药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西红花酸组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组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显著降低(P0.05),西红花酸组、西红花水提物组和红花水提物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给药组血清中纤溶酶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西红花酸组和西红花水提物组血清中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管内皮脱落减少。结论西红花酸的抗血栓作用优于羟基红花黄色素A,西红花水提物的抗血栓作用优于红花水提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红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可能性。[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得到红花OB≥30%,DL≥0.18的有效活动成分,通过Swiss靶点预测数据库获取成分对应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获取NAFLD的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互基因蛋白之间的关系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分析GO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红花的361个靶点,其中涉及NAFLD的靶点38个,主要与VDR、PPARD、TNF、INSR等靶点有关。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示红花治疗NAFLD与胰岛素抵抗、催乳激素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结论]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系统探讨了红花活性成分及其所对应的靶点,以及治疗NAFLD潜在通路,为深入研究红花治疗NAFLD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qRT-PCR分析对比红花开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中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筛选出红花种子成熟过程中最稳定的内参基因。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6个传统内参基因ACT、EF1α、GAPDH、UBI、TUA、TUB在红花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mRNA表达差异情况;利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评价上述内参基因在红花开花后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中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荧光定量及GeNorm软件分析结果显示,6种内参基因的表达性各异,但表达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是EF1α,表达最稳定的内参组合是EF1α和TUB。为了数据的真实可靠又选用了Norm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UBI基因表达不太稳定,EF1α、ACT、TUB、TUA和GAPDH内参的表达稳定性都小于0.15,相对比较稳定。结论为红花开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种子的荧光定量PCR分析提供了详尽的内参基因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红花中含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洪奎  谢雪  王雪晶  刘俊超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21):3071-3073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对红花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中分离得到了10个含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苯丙氨酸(1)、胸腺嘧啶(2)、次黄嘌呤核苷(3)、鸟嘌呤核苷(4)、2′-脱氧胸苷(5)、2′-甲氧基尿嘧啶核苷(6)、巴内加素banegasine(7)、腺嘌呤核苷(8)、2′-脱氧腺嘌呤核苷(9)、5′-deoxy-5′-methylamino-adenosine(10)。结论化合物3、5、6、9和10为首次从红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药用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为研究对象,克隆光信号途径关键转录因子HY5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为红花HY5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红花转录数据为参考,设计引物,采用PCR扩增方法从红花中克隆得到HY5的全长cDNA和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分析,预测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tHY5基因在红花不同组织及花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 CtHY5基因的cDNA全长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DNA全长为1941 bp,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tHY5为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及模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CtHY5与来自菊科的刺菜蓟、黄花蒿、薇甘菊、向日葵、莴苣中的HY5进化关系较近。定量分析表明,在白色红花和红色红花中,CtHY5基因均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和苞片,在根中表达量最低。此外,除了根外,CtHY5基因在白色红花各组织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红色红花。结论 首次从红花中克隆得到了光信号途径关键转录因子CtHY5基因,并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花色红花品系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记录并计算红花开花1~7 d的平均产量,采用HPLC检测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YSA)、槲皮素、柚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使用Real-time PCR检测chs,chi的相对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红花平均产量、HYSA和柚皮素的含量及基因表达量之间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平均产量于开花第3天达到最大值,与HYSA含量存在较高正相关性(r=0.756,P0.05),与chi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极高正相关性(r=0.892,P0.01);柚皮素含量与chs的相对表达量存在较高正相关性(r=0.766,P0.05)。该研究为红花中黄酮类成分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红花品质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不同花色变异类型为材料,比较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其与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中药材红花种质资源鉴定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华大MGISEQ-2000PE150测序平台,双末端测序策略对红花不同花色类型全基因组DNA建库测序,用NOVO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均为153 114 bp,完全一致,GC值均为37.8%,具1个典型的四分区域结构,包括1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1对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s,IR)和1个短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4个区序列长度分别为84 128、25 194、18 598 bp。红花的叶绿体基因组均有130个基因,其中编码蛋白基因、rRNA基因与tRNA基因的数量均为84、8、38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聚在一支,与菜蓟族的铺散矢车菊构成一单系分支,具有100%支持率。结论 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支持红花3种花色变异类型来源为同一种,药用植物红花(所在红花属)隶属于菊科菜蓟族的矢车菊亚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连、厚朴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OMIM及DisGeNET数据库,筛选黄连、厚朴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化学物质-疾病-作用靶点”网络图,借助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采用TNBS诱导UC大鼠模型观察血清以及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对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黄连共筛选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179个,厚朴共筛选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53个,疾病作用靶点有851个,获得共同基因71个,黄连配伍厚朴及疾病共同的作用靶点8个,分别为NOS2、SLC6A4、CHEK1、PPARG、PTGS1、PTGS2、ESR1、HSP90AA1。GO和KEGG富集分析综合结果显示黄连、厚朴配伍调控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小檗碱、厚朴酚和和厚朴酚与溃疡性结肠炎的NOS2、PTGS2、HSP90AA1等靶点对接吻合度较好。实验验证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连厚朴配伍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下降(P < 0.01)、TGF-β含量显著升高(P < 0.01),同时,其结肠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连配伍厚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机制研究指明了方面,为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