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铮 《妇幼护理》2023,3(11):2674-2676
目的 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2 年 4 月在我院急诊科 救治的 20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分析比较两组的出诊时间、急救前评估时间、疾病确诊时间、院前急救处理时间、急诊处 理时间、住院时间、预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出诊时间、急救 前评估时间、疾病确诊时间、院前急救处理时间、急诊处理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死率和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两组 NIHSS、SS-QOL、Barthel 评分均得 到显著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 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5—12月入院的4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9月入院的4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医生与护士长满意度与幸存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呼救至院前急救间隔、呼救至入院治疗间隔、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致残率与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后医生与护士长满意评分组间比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张健宁 《妇幼护理》2023,3(5):1052-1054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到 2022 年 7 月在我院的 77 例妇科急腹 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 例)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38 例)采 取专项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负面心理、疼痛程度、急救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VAS、SAS、SDS 评分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车反应时间、初步诊断时间、院前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效率、救护 技术、抢救效果、沟通协调、服务意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腹症患者实施专项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急 救效率缩短急救时间,改善疼痛程度和不良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张洁 《妇幼护理》2024,4(7):1664-1666
目的 探讨在脑卒中治疗中辅以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康复效果及满意度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对象为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 80 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 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对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神经内 科康复护理实施干预,可以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其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同时还能起到提升自理能力及满意度的作用, 临床借鉴与运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梁健仪  严彩云  龙春艳 《妇幼护理》2023,3(19):4640-4642
目的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 治的 7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实 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救治时间、急救效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Α组急诊出诊时间、现场 救治时间、急诊至介入室或溶栓时间及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及心脏骤停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能够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急救效率,接受不良心血管事件,提 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1~12月院前急救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2015年1~12月院前急救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送至急诊科时以及接受3个月治疗后的CSS评分和NIHSS评分,患者的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急救成功率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徐丽 《妇幼护理》2023,3(15):3685-3686
目的 探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 诊治的 14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流程实施时间分组。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的 73 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 急诊护理。2021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的 73 例为观察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 预检分诊时间、采集标本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CT 报告时间及 DNT 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溶栓 1d 后、出院 时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实施优化 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可缩短 DNT,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李明明 《妇幼护理》2024,4(5):1210-1212
目的 分析与探讨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医院就诊的 60 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0 例)予以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流程, 观察组(30 例)予以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处理时间短于常 规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效果好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化院前急救护理 流程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急救效果,缩短处理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三家医院的急诊科、神经内科护士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卒中院前急救培训,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进行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培训中应用,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齐明辉  赵龙燕  王现斌 《妇幼护理》2023,3(8):1904-1906
目的 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中采用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急诊收 治的 4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将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急诊收治的 4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研究 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转运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 间、ST 段回落率、胸痛缓解率、心肌酶谱回落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再行 PCI 率及院内 AMI 复发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转运时间、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 ST 段回落率,胸痛缓解率,心肌酶谱回落率高 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不良事件发生率,再行 PCI 率,院内 AMI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满意 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采用急诊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效率,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不良 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刘荣波  李晓英  李颖 《妇幼护理》2023,3(4):919-922
目的 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本院就诊的 70 例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以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由患者家属送入医院,进行院内急救护理。观 察组由医院 120 急救车送入医院,开展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预后、HbCO 饱和度、神经功能 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苏 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bCO 饱和度、GC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服务在急性缺血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急救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达医院,之后依据我国标准化脑卒中急救流程开展院内急救措施,观察组通过院前急救服务到达医院后依据我国标准化脑卒中急救流程开展院内救治。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神经功能、溶栓情况、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发病至CT检查完成、发病至溶栓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GCS评分、GO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合理的院前急救服务,可缩短发病至来院CT检查及溶栓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刘智敏 《妇幼护理》2022,2(17):4088-409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收 治的 3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12 月收治的 29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 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急救 2h 后 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诊时间、急诊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FMC2B 时间、急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率、ST 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院前急救护理,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心 血管不良事件率及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台州市中医院行院前急救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比较2组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急救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救前评估、院内诊断和院内急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出院时,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后,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后;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上述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相关时间,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杨柳 《妇幼护理》2024,4(10):2492-2495
目的 分析和探究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静脉溶栓 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的 5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神 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入院至行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入院至行血管内治疗时间、穿刺至闭塞动脉再通时间均比对照 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 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配合,能加快手术进程,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合预见性思维对颅脑外伤患者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急救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合预见性思维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医院反应时间、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态度、急救护理操作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序贯评估法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结合预见性思维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中,可提高急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经过院前急救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MEWS评分评估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老年脑卒中患者52例,依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27例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死率为7.4%、伤残率为29.6%,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16.0%、伤残率52.0%(P0.05);实验组接受院前急救及医院专业救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早期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与伤残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红霞 《妇幼护理》2022,2(20):4791-4794
目的 探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睡眠质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取以 2020 年全年本院治疗的 84 例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分析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 预后,观察组 CSS 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 PSQI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 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溶栓护理流程,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提高 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杜爱先 《妇幼护理》2023,3(12):2947-294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纳入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 径。对比两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神经功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对康复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自理 能力及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皆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加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P<0.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总掌握率(95.56%) 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改善神经功能,减少 不良事件,增强康复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