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尼莫同持续静脉微泵注入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结论:尼莫同持续静脉微泵注入可以效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尼莫同治疗SAH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黄生地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并发脑血管痉挛 (CV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大黄生地汤加味;观察两组 HUNT和 HESS分级、 TC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 HUNT和 HESS分级、脑血流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生地汤加味治疗 SAH并发 CVS有较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38例SAH后CV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滴,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用药12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有较好的治疗SAH后CVS的作用,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2150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疗效标准判断疗效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得分。结果: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的治疗有积极疗效。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有效性高的新型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相似文献   

7.
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09年3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22.6%,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及血钠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发病意识、发病时体温、血钙水平、白细胞计数及Hunt-Hess分级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CVS)属于神经科的危重急症,目前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自拟二芍三虫解痉汤治疗本病6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尼莫地平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入院病例均符合1989年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经穴位注射防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2月15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93例,尼莫地平静脉注射组60例。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153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12.42%,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11例,尼莫地平组8例,两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05)。GOS评分,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良好(4分~5分)69例,差(2分~3分)18例,死亡(1分)6例。尼莫地平组良好45例,差12例,死亡3例,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颅多普勒(TCD)测大脑中动脉流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用药前(164±47)cm/s,治疗后降至(106±30)cm/s。尼莫地平组用药前(159±43)cm/s,治疗后降至(95±23)cm/s。两组用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压,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组治疗前(253.4±13.5)mmH2O,治疗后(157.3±6.4)mmH2O;尼莫地平组治疗前(261.2±12.8)mmH2O,治疗后(165.3±5.7)mmH2O,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经穴位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痉挛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常见的并发症 ,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据Saito报道 ,SAH后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CVS高达 5 0 %~ 70 % ,其中 2 0 %~ 3 0 %出现临床缺血症状 ,其中又有 15 %左右的患者死亡或留下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关于CVS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很可能是涉及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的病理过程。蛛网膜下腔血凝块包绕在颅底主干动脉处 ,是导致CVS发生的直接原因。在C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血管周围神经的损伤、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红蛋白对内皮衍生的松弛因子 (EDRF)介导舒血管作用的抑制、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将106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大脑中动脉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尼莫地平可迅速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并发症,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把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2例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1.5岁。其中40岁以下17例,41~50岁10例,51~60岁13例,61~70岁8例,70岁以上4例,中医分型为中脏腑16例,其中痰迷心窍9例,肝阳暴亢7例,中经络36例,其中痰浊型12例,瘀血型11例,肝阳上亢型5例,阳虚型8例。2观察指标从临床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有以下特点:2.1发生时间一般发生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4天,第2周…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而脑血管痉挛是SAH的严重并发症。根据痉挛发生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急性和迟发性,急性脑血管痉挛在SAH后立即出现,持续时间短,多在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在SAH后3~4d,第2周达高峰,一般需3周左右的恢复过程。现将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8例SAH后迟发脑血管痉挛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结合中医探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中医昼夜节律。方法选择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患者,经TCD(经颅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MCA)24h以上监测后,对结果进行总结并结合中医昼夜节律进行分析。结果监测患者的脑血管痉挛情况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干支计时的卯时及酉时。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高峰发生在卯时及酉时,脑血管痉挛的节律变化符合中医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7.
现在普遍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所致的脑动脉痉挛和梗死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治疗脑血管痉挛才是治疗SAH的关键环节。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防止血管平滑肌收缩所导致的血管痉挛。几年来我们用尼莫地平治疗SAH效果较好。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对脑血管痉挛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任宪雷 《四川中医》2020,38(1):123-126
目的:观察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予以祛痰熄风开窍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针刺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于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NF-kB及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且在治疗后3天、7天及14天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熄风开窍汤联合针刺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显著降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脑水肿的产生,具有很好的近期疗效及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A)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大鼠。以上各组分别于第1次手术后7d灌注处死,取基底动脉行HE染色,测量其内径周长和管壁厚度;TUNEL法检测BA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假手术组、SAH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基底动脉的内径周长和管壁厚比较.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组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比较,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诱导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早期应用对SAH后引发的CVS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0.
TCD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TCD检测28例病人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情况,并与SAH程度(Fisher分级)、发生时间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痉挛明显受SAH程度、发生时间影响(P<0.05),并可明显影响病人预后(P<0.05)。结论TCD脑血流检测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血管痉挛程度评估和预后判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