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2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氧疗湿化组和HFNC组,各64例。常规氧疗湿化组采用气泡式氧气湿化鼻导管给氧,HFNC组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经鼻塞导管给氧。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和24 h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血气指标变化。对痰液进行黏稠分度以评估气道干燥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4 h后痰液黏稠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存活者ICU住院时间。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RR、HR、PaO2、PaCO2、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覃馨梅 《智慧健康》2022,(22):46-49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呼吸衰竭症状患者拔管后共计80例,根据患者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拔管前两组患者血气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氧合指数更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疾病患者拔管后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盼  王礼春  詹尚  陈柳 《医疗装备》2023,(21):74-76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流速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频率、呼吸窘迫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氧疗,根据流速不同将其分为低流速组(30 L/min)与高流速组(50 L/min),每组38例。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呼吸窘迫程度及舒适度。结果 治疗1 h后,两组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流速组低于低流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6、24 h两组组内呼吸频率比较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低流速组呼吸窘迫程度均低于高流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低流速组呼吸窘迫程度总体呈先下降趋势,高流速组呼吸窘迫程度总体呈下降后上升趋势;治疗前及治疗1 h时两组组间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6、24 h两组组间舒适度比较,低流速组均低于高流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低流速组舒适...  相似文献   

4.
曾戈琳 《智慧健康》2021,(2):121-123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衰竭病患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实施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6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30例)以及实验组(30例),予以常规组病患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予以实验组病患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每组病患治疗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三凹征、发绀、气促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患儿PaCO_2、PaO_2、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可提高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于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80例)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Borg呼吸困难、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APACHEⅡ、Borg呼吸困难评分、SOFA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肺活量(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残气量(RV)、肺总量(TLC)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氧疗应用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临床症状,更有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提升健康状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对其气管插管及氧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重症医学科收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依据硬币法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41例患者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对照组41例患者予以标准氧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氧合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28天气管插管率与对照组比较(21.95%比53.66%),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指数(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aO2、SaO2及PaO2/FiO2均较对照组高(P<0.05),而动脉PaCO2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AECOPD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根据通氧方式的不同划分为经鼻高流量吸氧组(HFNC组)、低流量吸氧组(LFO组)、无创机械通气组(NIV组),各选取40例,HFNC组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NIV组采用传统无创机械通气,LFO组采用低流量吸氧,比较治疗前(时点1)、治疗24 h(时点2)、治疗48 h(时点3)3个时点3组患者组内、组间指标pH、PaO_2、PaCO_2情况,同时比较三组患者出院后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以时点为源进行组内效应比较,pH、PaO_2、PaCO_2随着时间变化发生显著变化,表示单一各组组内治疗效果会随着时间变化而显著差异,即一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会随着时间逐步显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时点*组别为源进行组内效应比较,表示pH、PaO_2、PaCO_2会因为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时间点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以组别为源进行组间效应比较,pH、PaO_2、PaCO_2在同一时间点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通气时间、呼出潮气量上表现为HFNC组>LFO组>NIV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3组痰液黏稠度上比较,卡方值x~2=15.850,P=0.00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度氧疗应用在AECOPD患者身上,可改善血气指标,提升肺功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其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顽固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和观察组(25例,接受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临床症状好转,并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与住院情况,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紫绀消失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ICU滞留时间、气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占比(FEV1/FVC)均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鼻湿化高流量氧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恢复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2日-2020年4月17日确诊入院的6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排除后,共45例治愈患者符合入组条件者进入研究。收录入组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并将他们分为常规吸氧组、经鼻湿化高流量氧疗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恢复期肺功能差异性及转归时间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基础病史、药物治疗方案、恢复期肺功能、转归时间差异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经鼻湿化高流量氧疗组患者年龄[54(48.25,59.75)岁]明显高于常规吸氧组[36.00(31.50,47.00)岁](P=0.001)。结论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可促进改善相对高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治疗新生儿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82例Ⅰ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HHHFNC组40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2例.比较两组通气后1h和24h血气分析指标、变更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HHFNC组1h、24hPaCO2较nCPAP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6、3.141,均P<0.05).HHHFNC组患儿喂养不耐受(χ2=4.518,P=0.033)、鼻部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Fisher精确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HHFNC组患儿无气漏症病例,而nCPAP组气胸发生率为9.5%,均为足月儿,在足月儿中发生率达33.3%.结论 与nCPAP相比较时,HHHFNC在治疗Ⅰ型新生儿呼吸衰竭时虽然氧合及远期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可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对于早产儿可减少鼻部压疮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可能减少足月儿气漏伤的发生.故在各类疾病导致的Ⅰ型呼吸衰竭中,HHHFNC可能成为替代nCPAP的有效无创通气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氧代谢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例,按预后分良好组和不良组,通过颈内静脉置管和股动脉穿刺同时采样,观察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O2)、脑氧摄取(CEO2)、脑动静脉氧差(AJDO2)、标化的CEO2(40CEO2)和标化的AJDO2(34AJDO2)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后早期SjO2下降,40CEO23、4AJDO2上升,之后呈反方向变化趋势;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间,脑缺血(SjO2<55%、40CEO2>40%、AJDO2/34AJDO2>7.5 m l/d l)的频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脑充血(SjO2>75%、40CEO2<24%、AJDO2/34AJDO2<1.3 m l/d l)的频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损伤后早期存在缺血而后充血的过程,反映脑缺血倾向的脑氧代谢参数与预后相关,反映脑充血倾向的参数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13.
毛成晔  周洋洋  罗小梅 《中国校医》2022,36(12):924-926
目的 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1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1 s率(FEV1/FVC),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血清CRP与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为(0.66±0.02)% ,高于对照组的(0.60±0.10)%(t=9.90,P=0.030)。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分别为(39.29±12.50)mg/L、(17.00±6.3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60.97±13.52)mg/L、(36.03±9.74)pg/mL,(t=-5.35、-10.31,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胰岛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予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12、24个月取血查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2h测定血糖(2h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所有儿童用药前及用药6、12、24个月后其血FPG、2hPG、FINS、HOMA-IR、HOMA-IS、TC、TG、HDL-C、LDL及FF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长期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及血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许全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01-4903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观察组)联合雾化吸入与单一沙丁胺醇(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影响。方法36例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硝酸甘油组(Ⅰ组)和硝酸甘油联合乌司他丁组(Ⅱ组)。两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滴人平衡液500~800ml,Ⅱ组于液体中加入乌司他丁5000μ/kg。手术开始前行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于降压前即刻(T0)、降压后30min(T1)、降压后45min(T2)和复压后30rain(T3)四个时间点分别抽取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球部血液行血气分析及乳酸含量测定。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刀口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HR和MA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较Ⅰ组患者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更高(P〈0.05),脑氧摄取率(CER02)更低(P〈0.05)。两组降压期间颈内静脉一动脉血乳酸含量差值L(jv—a)Ⅱ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明显升高。Ⅱ组较Ⅰ组24h引流量更少。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控制性降压可以降低脑氧代谢,减少乳酸生成,从而能更好的有利于手术中实行脑保护,并且减少术后出血量,对血液保护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影响,筛选能稳定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的麻醉方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1)、静注麻药5min后(T2)、插管时(T3)、插管5min后(T4)、切皮5min后(T5)、拔管5min后(T6)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氧代谢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体重指数(BMI)、感染休克原发疾病、入室前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SpO2、SvO2、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2、T3、T4、T5、T6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较T1时均升高,但试验组在T2、T3、T4、T5、T6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T2、T3、T4、T5、T6时的SpO2、Sv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氯胺酮和芬太尼用量分别为(51.63±5.04)mg、(18.64±3.72)m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全身麻醉用药量,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有效保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稳定,避免休克患者因低血压、低氧代谢而加重感染休克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128例参加GDM筛查的单胎孕妇,试验组为妊娠期糖尿病组共68例,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G1组33例,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MNT),G2组35例,给予一般饮食指导;对照组为正常组(N组)60例.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孕中期和分娩前的血脂变化.结果 孕中期G1、G2组治疗前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A/B(APO-A、APO-B)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0.10、1.29、1.13、0.22、0.39、1.84、2.35,均P>0.05),而G1、G2组的TC、TG、LDL-C、FF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3.42,5.63/4.29,2.25/2.55,3.29/3.80,均P<0.05).在分娩前,G1组血TC、LDL-C、FFA、APO-A、APO-B均比G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5、2.15、2.26、2.53、3.05,均P<0.05);G1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HDL-C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90、0.50、1.02,均P>0.05),LDL-C、FFA、APO-A、APO-B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2.55、2.46、5.63、5.04,均P<0.05);G2组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APO-A均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3.83、2.58、4.37、2.85,均P<0.05).结论 个体化MNT能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对孕妇自身及胎儿围产结局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体质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脂代谢与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东湖妇产科就诊的198例PCOS患者,根据体质指数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胰岛素抵抗+肥胖组(A组)、胰岛素抵抗+非肥胖组(B组)、非胰岛素抵抗+肥胖组(C组)和非胰岛素抵抗+非肥胖组(D组),对比四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及脂代谢指标.结果 四组患者BMI、腰围、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657、3.024、2.997、3.223,均P<0.05),A组和C组BMI、腰围、WHR均显著高于B组和D组(t=2.446~2.780,均P<0.05),A组和B组BMI、腰围、W HR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t=2.409~3.127,均P<0.05).四组患者血清FSH、E2、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790、1.030、1.103,均P>0.05),LH和SHB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3.112、2.579,均P<0.05),A组LH水平最高,D组SHBG水平最高.四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2.908、2.557,均P<0.05),进一步每两组之间比较发现,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C组和D组(t=3.408~2.676,均P<0.05),A组和B组之间、C组和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788、0.457,均P>0.05).四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1.009、1.243,均P>0.05).结论 患有胰岛素抵抗及肥胖患者有更严重的脂代谢异常及性激素分泌紊乱,需要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将32例肝脏外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单能源TPN组10例);Ⅱ组(双能源TPN组11例,其中脂肪乳剂用量为1g·kg-1·d-1);Ⅲ组(双能,TPN组11例,其中脂肪乳剂用量为2g·kg-1·d-1)。术后按组别给予TPN支持共6天,术前1天、术后第1和第6天测定肝功,糖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代谢指标。结果:①Ⅱ、Ⅲ组术后第6天肝脏酶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Ⅰ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O.05);②Ⅱ、Ⅲ组术后糖代谢基本恢复正常,而Ⅰ组出现高血糖症及高胰岛素血症(P<0.05);③Ⅱ组肝脏蛋白质合成水平恢复术前水平或略有提高(P<0.05),而Ⅰ和Ⅲ组术后蛋白质合成功能仍低(P<0.05)。结果提示:含脂肪乳剂的TPN支持对肝脏外科患者术后的肝功恢复有益,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并且在进行TPN支持时按1g·kg-1·d-1给予脂肪乳剂较为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