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藏红花素(crocin, Cro)对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主动脉缩窄(TAC)组、Cro+TAC组和Cro+Nrf2抑制剂ML385+TAC组。采用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sham组和TAC组术后用生理盐水灌胃,Cro+TAC组术后用Cro(40 mg/kg)灌胃,Cro+ML385+TAC组术后用Cro(40 mg/kg)灌胃,同时腹腔注射ML385(30 mg/kg),持续4周。检测心脏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心脏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心脏/体质量比值(HW/BW),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肽(BNP)的mRNA水平,麦胚凝集素(WGA)染色观察心肌横截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ELISA检测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SOD2、gp91phox、Nrf2和HO-1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C组LVEF和LVF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退素D2(RvD2)对柯萨奇B3病毒(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组、RvD2治疗组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抑制剂处理组。后3组小鼠腹腔内注射CVB3病毒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然后RvD2治疗组和AKT抑制剂处理组小鼠连续腹腔注射相应药物7 d。7 d后处死4组小鼠并留取心脏及血清标本。前3组小鼠通过病理染色评估心肌组织炎症程度,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关联X蛋白(Bax)水平以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AKT抑制剂处理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凋亡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心肌炎组小鼠心肌组织内炎症反应增加,血清cTnI、BNP水平上调,心肌组织内Caspase-3、Bax水平和A...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脏肥大模型研究小鼠垂体中叶素(IMD)拮抗心脏肥大的药理学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剂量 ISO 皮下注射诱导心脏肥大的小鼠模型,研究 IMD 给药后的小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质量/体质量比,然后利用心脏组织切片评价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凋亡和纤维化。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心脏组织的心钠素(ANP)、脑钠肽(BNP)、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系统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 ISO 诱导的小鼠心脏肥大模型组相比较,腹腔注射 IMD治疗明显降低 ISO 处理所增加的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脏肥大标志物 ANP 及 BNP 的 mRNA 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纤维化率。同时,改善心脏功能,左室压力、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最大和下降的最小速率、每搏排血量、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显著降低。此外,ISO 处理明显诱导心脏组织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的表达。结论 ISO 诱导心脏组织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的表达,外源性给与 IMD 治疗可能通过 ISO 活化的 IMD 受体系统实现其拮抗心脏肥大的药理学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褐藻素(FX)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分组:糖尿病组(DM)、褐藻素干预糖尿病组(DM+FX)和二甲双胍干预糖尿病组(DM+Met),另取正常大鼠给予正常喂养作为正常组(Con)。造模成功后连续12周每日灌胃给药,褐藻素组每日给予200 mg/kg褐藻素灌胃,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230 mg/kg灌胃,糖尿病组同步灌胃生理盐水。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脏细胞肥大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脏中纤维化蛋白TGF-β1和FN蛋白表达水平。H9C2细胞分为3组:正常糖组(NG,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45 mmol/L葡萄糖)和褐藻素干预高糖组(HG+1 μmol/L FX)。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检测大鼠心肌细胞H9C2表面积变化;qRT-PCR法测定各组细胞肥大因子ANP、BNP和β-MHC基因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和H9C2细胞中Nrf2、Keap1、HO-1、SOD1蛋白表达水平;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结果 褐藻素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同时上调心脏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抑制Keap1蛋白表达(P<0.05)。褐藻素可抑制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降低ANP、BNP和β-MHC的mRNA表达水平(P<0.05)。褐藻素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中Nrf2入核,上调下游靶蛋白SOD1和HO-1蛋白表达(P<0.05)来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论 褐藻素具有良好的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作用,同时上调Nrf2信号通路并促进下游抗氧化蛋白SOD1和HO-1的表达,降低活性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强心方对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及梗死区心肌组织细胞纤维化和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VR)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C57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制作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强心方低剂量及高剂量灌胃,连续灌胃1个月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水平,随后取材。ELISA检测小鼠血清BNP水平,Masson三色染色分别观察梗死区胶原纤维沉积,RT-qPCR检测小鼠心脏组织Anp、β-MH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心力衰竭发生后,相较于模型组,强心方治疗各组超声心动图检测表明其心功能水平提升,ELISA检测发现心力衰竭指标BNP水平降低,Anp、β-MHC基因表达提示抑制心肌肥大,Masson三色染色分别观察梗死区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 强心方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水平,其可能通过小鼠减轻心肌肥厚、纤维化等多途径延缓心室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心肌炎组(n=10)和心肌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干预组(干预组,n=10)。心肌炎组和干预组小鼠1次性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病毒培养液,对照组和心肌炎组小鼠次日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rh-BMP7(300μg/kg)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7 d后处死小鼠取心脏,以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计算心脏胶原容积积分(CVF),实时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心脏中TGF-β1、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Col1α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小鼠心肌坏死区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也出现了以内皮细胞表型(CD31、VE-cadherin)丢失、间充质细胞表型蛋白(FSP-1、α-SMA)和胶原Col1α1增多为特征的EndMT现象;同时,TGF-β1表达明显增高;抑制TGF-β1可以同时逆转EndMT和心肌纤维化。结论:EndMT参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TGF-β1是重要介导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Y1受体信号转导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构建心肌损伤模型,腹腔注射Y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IBO3304干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ISO组[20 mg/(kg·d)ISO]、BIBO3304+ISO组[0.1 mg/(kg·d)BIBO3304+20 mg/(kg·d)ISO]、BIBO3304组 [0.1 mg/(kg·d)BIBO3304],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NPY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肌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采用Y1受体特异性激活剂[Leu31,Pro34]-NPY刺激 H9C2 细胞,检测 ANP、β-MHC mRNA 表达;CCK-8 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和 H9C2 细胞中 active 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 3β,p-GSK3β)、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total glyco- gen synthesis kinase 3β,t-GSK3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β-catenin 入核情况。利用β-catenin 特异性抑制剂 ICG001处理细胞,检测[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 NPY mRNA 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高,心肌肥大基因表达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组小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得到有效缓解,心肌肥大基因表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比较,[Leu31, Pro34]-NPY 增加 H9C2 细胞 ANP、β-MHC mRNA 表达,降低心肌细胞活力(P < 0.01)。与对照组比较,ISO 组小鼠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明显上调,p-GSK3β/t-GSK3β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 组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 p-GSK3β表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Leu31,Pro34]-NPY 显著增加心肌细胞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P < 0.05),促进细胞核β-catenin 积累。与[Leu31,Pro34]-NPY 组比较,BIBO3304 抑制细胞核β-catenin 表达,ICG001 显著缓解 [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下降(P < 0.01)。结论:NPY通过Y1受体转导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抑制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研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组(CVB组)、心肌炎+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组(CVB+T组)、正常对照组(Sham组)、正常对照+处理组(Sham+T组),每组各18只.前两组腹腔接种CVB3病毒诱发急性心肌炎,后两组腹腔注射PBS,CVB+T组和Sham+T组次日腹腔注射MG-132,0.75 mg/kg,连续给药7d.第8天取材,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测定心肌CVB3病毒复制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心肌病理检查显示,Sham组与Sham+T组未见异常变化,CVB+T组心肌炎症性浸润和变性坏死较CVB组显著减轻;心脏重量/身体重量比值CVB组为6.18±0.40、CVB+T组为5.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BNP水平CVB组为(3.88±0.08)μg/L、(3002±256)pg/ml, CVB+T组为(1.52±0.05)μg/L、(1506±142)pg/ml,CVB+T组均降低(均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CVB3 mRNA水平CVB组(1.42±0.06)高于CVB+T组(0.72±0.04)(P<0.05).结论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减少了CVB3病毒复制,显著减轻心肌炎小鼠心脏病理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诱导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新生乳鼠(1~3 d)心脏提取分离培养,建立离体心肌细胞群。实验分组:正常心肌细胞对照组(C组)、DEX组(D组)。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心肌细胞肥大指标的差异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建立离体心肌肥厚模型(A组),药物孵育24 h后停药24 h, 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H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对比,D组心肌细胞形态增大;心肌肥大相关指标ANP、BNP和β-MHC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检测细胞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停药后ANP、BNP和β-MHC蛋白表达明显恢复,接近C组。而A组停药后ANP、BNP和β-MHC蛋白表达并未恢复正常。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是通过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可逆代偿性肥大来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抑制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介导压力负荷心力衰竭小鼠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6~8周雄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KN-93组、主动脉缩窄术(TAC)组、TAC+KN-93组,每组6只。称各组小鼠体质量和心脏质量,计算心脏质量指数(HWI);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WGA、Masson及TUNEL染色分别检测小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程度和凋亡水平;qRT-PCR检测ANP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房利尿钠肽(ANP)、脑利尿钠肽(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活化的半胱胺酸蛋白酶9(Cleaved-caspase 9)、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ax)、磷酸化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CaMKⅡ)和沉默调节蛋白(Sirt3)蛋白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TAC组小鼠HWI、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均增加(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值(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降低(P均<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P<0.05),心肌组织ANP mRNA和蛋白及BNP、β-MHC蛋白表达均增加(P均<0.05),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均增加(P均<0.05),心肌组织凋亡蛋白活化的Caspase3、活化的aspase9和Bax相对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抗凋亡蛋白Bcl-2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p-CaMKⅡ/CaMKⅡ比率下降(P<0.05),Sirt3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而给予CaMKⅡ抑制剂KN-93后,TAC+ KN-93组小鼠上述指标均被逆转,与TA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抑制CaMKⅡ能够减轻压力负荷心力衰竭小鼠的心功能不全,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凋亡,且其作用机制与Sirt3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Klotho(KL)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小鼠肠道菌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4只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心梗组、KL组和对照组。心梗组和KL组小鼠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对照组小鼠接受假手术,术后每组均存活7只小鼠。术后第2天起对KL组小鼠腹腔注射KL(20ng/kg),每两天注射1次,心梗组和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15ml/kg),30天后对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小鼠肠道内粪便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菌群结构;采集小鼠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技术检测小鼠心肌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ri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主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参希胶囊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参希组、参希+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制备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对照组和参希组不予腹腔注射LPS。参希组及参希+模型组于造模前28 d给予参希胶囊(0.75 g/kg)灌胃,余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造模后6 h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检测心肌TNF-α、IL-1β和MDA的含量,测定SOD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0.05),参希预处理显著提高内毒素血症小鼠的EF和FS值(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TNF-α、IL-1β和MDA含量升高,SOD的活性降低(P<0.05),参希预处理显著减少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肌TNF-α、IL-1β和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P<0.05)。结论 参希胶囊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心脏具有保护功能,其可能与降低心脏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FGF21)siRNA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16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FGF21siRNA对照组(n=10),16只T1DM模型小鼠分为T1DM组(n=6),T1DM+FGF21 siRNA组(n=10).T1DM模型由单次腹腔注射STZ(150 mg/kg)建立.8周后行FGF21siRNA给药.实验到达终点时采用小动物高分辨超声仪测量小鼠心脏功能;光学显微镜下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程度,利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心厉钠尿肽(ANP)、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 Ⅲ)及FGF 21 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T1DM小鼠的心脏功能减低,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生,伴随小鼠心肌组织ANP、α-MHC、β-MHC、Col Ⅰ、Col Ⅲ mRNA表达增加,T1DM小鼠经FGF 21siRNA处理后上述表现进一步加重.结论 FGF21siRNA能降低1型糖尿病小鼠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21-5p对主动脉弓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 TAC)所致的肥厚性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AC组)、miR-21-5p激动剂处理组(agomiR-21-5p组)和miR-21-5p激动剂+PI3K抑制剂处理组(agomiR-21-5p+LY294002组),每组10只,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模型。qRT-PCR法检测miR-21-5p、α-肌球蛋白重链(alpha myosin heavy chain,α-MHC)、β-肌球蛋白重链(beta myosin heavy chain,β-MHC)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的mRNA表达情况,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功能,测定心脏质量/体质量(HW/BW)及心脏质量/胫骨长度(HW/TL)比值,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olla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核黄素(riboflavin)对主动脉弓缩窄(TAC)手术诱导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作用,初步探究其与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CAD)的关系。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生理盐水(NS)灌胃组(sham+NS组)、TAC+生理盐水组(TAC+NS组)、假手术+核黄素组(sham+riboflavin组)、TAC+核黄素组(TAC+riboflavin组),各组小鼠手术前1周至手术后4周连续灌胃5周,核黄素灌胃剂量20mg·kg-1·d-1。手术后第5周检测各组小鼠尾动脉收缩压,超声心动图评价小鼠心脏结构功能,计算心脏体重比、心脏胫骨长比,观察小鼠心脏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心肌肥厚标志物mRNA表达水平、心脏胶原表达水平、心脏SCAD表达及其酶活性,检测心肌SCAD的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含量、ATP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 结果 核黄素能改善TAC手术诱导的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与纤维化;同时增加心肌FAD含量(P<0.01),提高SCAD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与SCAD酶活性(P<0.01),减少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P<0.01),增加心肌ATP含量(P<0.01)。 结论 核黄素对小鼠病理性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有改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心肌FAD含量、促进心肌SCAD表达、增强心脏脂肪酸β氧化、改善心脏能量代谢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阿魏酸钠对铁过载小鼠心脏损伤的作用,并与牛磺酸的保护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4~6周昆明小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铁过载组(B组)、牛磺酸+铁过载组(C组)、阿魏酸钠+铁过载组(D组),每组20只,均雌、雄各半。B、C、D组均隔1d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每周3次,A组则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以牛磺酸灌胃,D组以阿魏酸钠灌胃,每周给药5d,连续给药12周。给药期间,每周测小鼠体质量1次,每3周测心电图1次。12周后,取血测定血清铁;处死小鼠,取心脏称湿重、计算心脏指数,测定心肌组织铁含量、SOD活力、GSH-PX活力、MDA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 B组小鼠血清铁浓度和心肌组织铁浓度明显高于A组,B组心脏指数显著性高于其他3组,并出现P波高尖、ST段抬高等各种心电图异常,其他3组小鼠未见明显心电图异常;与A、C、D组比较,B组小鼠SOD活力、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提高(P<0.05),A、C、D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B组小鼠比其他组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病理变化更多。结论阿魏酸钠对小鼠铁过载引起的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牛磺酸保护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7.
王静  路明  任漪 《当代医学》2013,(27):1-3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重塑中的作用及对Rho/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ISO模型组(模型组)、卡维地洛(Carvedilol Car)组(治疗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皮下多点注射ISO[5 mg/(kg·d)×10 d]建立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其中治疗组给予Car[10 mg/(kg·d)]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每日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取左室心肌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RhoA和Rho激酶(Rock)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VF增加,TGF-β1表达增高(P<0.01),左室组织RhoA和Rho激酶mRNA表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CVF表达下降(P<0.01),TGF-β1、RhoA和Rho激酶mRNA表达减少(P<0.01),但均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SO诱导心肌纤维化伴有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卡维地洛能抑制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抑制TGF-β1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9,(4):411-416
目的:探究葛根素(Pue)能否减轻多柔比星(DOX)引起的心脏毒性及其具体机制。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多柔比星(15 mg/kg)建立小鼠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急性模型。DOX给药前3 d每日通过腹腔注射给予SIRT_3特异性阻断剂3-TYP[50 mg/(kg·d)]给药3 d。DOX给药后每日通过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10 mg/(kg·d)],给药5 d。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葛根素组(Pue组),多柔比星组(DOX组),多柔比星+葛根素组(DOX+Pue组),3-TYP+多柔比星+葛根素组(3-TYP+DOX+Pue组),3-TYP+多柔比星组(3-TYP+DOX组)。DOX给药5 d后检测小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心脏组织病理改变、血清LDH水平、氧化应激和凋亡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DOX组小鼠心功能明显受损,心肌细胞出现"空泡化"反应,血清内LDH水平、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内氧活性(ROS)产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凋亡水平明显增加。葛根素给药可以有效减轻多柔比星心脏毒性,抑制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伴随SIRT_3/SOD_2信号的激活。而用SIRT_3特异性抑制剂3-TYP抑制SIRT_3信号通路后,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均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通过激活SIRT_3/SOD_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凋亡缓解多柔比星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ISO构建小鼠心肌肥厚模型,在有或没有丹参多酚酸盐的预处理下,利用超声评估心功能;计算小鼠心肺体重比;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马松染色测心肌组织纤维化;qRT-PCR法检测心肌肥厚相关标志物AN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诱导FVB/N小鼠心脏重塑的实验条件.方法:经皮下注射和埋泵控释两种途径给予FVB/N小鼠ISO诱导心脏肥大和纤维化,将每种给药途径的FVB/N小鼠随机分为ISO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给药途径:ISO组皮下注射IS0 14 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皮下埋泵给药途径:ISO组皮下埋泵控释给予IS0 14 d,对照组做假手术.两种给药途径ISO剂量均为30 mg/(kg·d).采用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值(心胫比)、小动物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室壁厚度等指标衡量心脏肥大程度.使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方法检测胶原沉积面积.结果:ISO皮下注射不能诱导FVB/N小鼠明显的心脏肥大和纤维化,且实验终点前有50%小鼠死亡.ISO皮下埋泵控释给药诱导FVB/N小鼠出现显著的心脏肥大,ISO组小鼠心胫比显著高于对照组[(10.60±0.40) mg/mmvs.(7.93±0.19) mg/mm,P<0.001],ISO组小鼠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03)mm vs.(0.68 ±0.06) mm,P=0.0116],但ISO不能引起明显的心脏纤维化,小鼠全部存活.结论:IS0 30 mg/(kg·d)皮下埋微量泵2周可成功诱导FVB/N小鼠心脏肥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