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藏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通过经典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 将48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雌二醇组(E2)、二十五味鬼臼丸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大鼠摘取卵巢附近部分脂肪组织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摘取卵巢构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术后2周开始给药处理,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1,二十五味鬼臼丸组给予二十五味鬼臼丸高剂量800 mg·kg-1,中剂量400 mg·kg-1,低剂量200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周,每日1次。取材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侧股骨及腰椎的骨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BGP)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Runx2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骨小梁紊乱且稀疏,骨小梁间连接较少,血清BALP、BGP、PINP水平显著下降(P<0.01),CTX-Ⅰ、TRAP5b水平显著升高(P<0.01);股骨组织中β-catenin、Runx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Lrp‐5、β‐catenin和Runx2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十五味鬼臼丸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异常改变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P<0.01)。结论 藏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于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上调信号通路中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骨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2.43,4.8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50 mg·kg-1)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连续24 d,随后给予相应药物,给药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脏Wnt5a,Wnt5b,β-catenin,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大量沉积,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肾间质损伤减轻,胶原物质沉积减少;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上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下调(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下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上调(P<0.01),且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串联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黄糖肾康对糖尿病大鼠骨组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糖高脂饮食4周联合左下腹腔内注射新鲜配制的2%链脲佐菌素(pH 4.5)30 mg·kg-1体质量制备糖尿病模型,成模大鼠按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12.8、38.4 g·kg-1)、骨疏康组(1.8 g·kg-1),另设同周龄喂食普通饲料大鼠为空白组。各组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计算机微断层扫描(Micro-CT)扫描大鼠股骨,观察骨组织微结构,检测骨密度(BMD);苏木素-伊红(HE)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TRAP显著升高(P<0.01),BALP显著降低(P<0.01),BMD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结构松散不规则,细长疏稀,出现断裂,脂滴增多,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黄糖肾康低、高剂量组FBG降低、BALP升高(P<0.05),三黄糖肾康低剂量组FINS降低(P<0.05),各给药组TRAP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股骨骨小梁增多、增粗,排列较紧密、整齐,脂滴数量减少,骨微结构形态得到一定的改善;各给药组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P<0.01);Wnt3a、LRP-5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三黄糖肾康可能通过提高骨组织Wnt3a、LRP-5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调节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的失调状态,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降低血糖,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右归丸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NS)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构建NS模型,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生药2.8、5.6、11.2 g·kg-1·d-1灌胃,泼尼松组以醋酸泼尼松6.3 mg·kg-1·d-1灌胃。各用药组连续给药6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BCA法检测24 h尿蛋白(24 h U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活性氧(ROS);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水平、Wnt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 UP、血清BUN、SCr、TC、TG、AOPPs、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ALB显著降低(P<0.01),且肾组织存在典型的病理性损伤,RAGE、磷酸化(p)-NF-κB、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24 h UP、血清BUN、SCr、TC、TG、AOPPs、R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B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损伤减轻,RAGE、p-NF-κB、Wnt1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相关。结论 右归丸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NS大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OPPs水平,抑制RAGE/ROS/NF-κB轴及Wnt/β-catenin信号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豆汤对铜负荷大鼠肝脏中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造模组。造模组予以1 g·kg-1·d-1的硫酸铜饲料及0.02 mL·g-1·d-1的0.185%硫酸铜溶液连续喂养12周;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5只),肝豆汤组(25只)和青霉胺(PCA)组(25只);模型组、肝豆汤组和PCA组分别予以0.02 mL·g-1·d-1生理盐水,0.4 g·kg-1·d-1的中药肝豆汤和0.09 g·kg-1·d-1青霉胺灌胃,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各组大鼠肝铜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CP-AES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铜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豆汤可降低铜负荷大鼠肝脏铜含量(P<0.05),PCA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脏铜含量(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镜下可见肝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部分肝索丧失;肝豆汤组和PCA组细胞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豆汤和PCA可显著降低模型组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guanosine),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蛋白表达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豆汤和PCA可使铜负荷大鼠肝脏内Wnt通路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p-GSK3β),原癌基因(cellular 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c-My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肝豆汤可通过促进过量铜排出减轻高铜诱导的肝脏损伤,并通过激活肝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损伤的肝组织代偿性自愈以达到减轻高铜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升陷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大鼠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途径介导的细胞衰老的作用特点,揭示该方改善IPF大鼠肺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和升陷汤组。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0.005 g·kg-1)复制IPF大鼠模型。术后次日灌胃,升陷汤组灌胃升陷汤配方颗粒水溶液(0.78 g·kg-1),吡非尼酮组灌胃吡非尼酮混悬液(0.05 g·kg-1),其余各组灌胃去离子水(10 mL·kg-1),连续28 d。测定大鼠肺功能后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行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端粒长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衰老相关蛋白(p53、p21)、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Wnt信号途径关键蛋白[Wnt3a、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最大呼吸流量(PEF)和每分钟通气量(MV)显著降低(P<0.01),呼吸频率(f)显著升高(P<0.01),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及α-SMA、p53、p21、IL-6、MMP-1、Wnt3a、GSK-3β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E-cadherin和TERT表达及端粒长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升陷汤组大鼠PEF和MV显著升高(P<0.01),f显著降低(P<0.01),Szapiel和Ashcroft评分及α-SMA、p53、p21、IL-6、MMP-1、Wnt3a、GSK-3β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E-cadherin和TERT表达及端粒长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升陷汤对IPF大鼠肺功能具有显著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作用于Wnt3a/β-catenin信号途径,调节TERT诱导的细胞衰老以抑制EMT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调控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途径益肾化瘀方对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Wnt-C59组(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0.03 g·kg-1),低、中、高剂量益肾化瘀方组(8,16,32 g·kg-1),12周后,比较各组一般体征变化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肾脏病理改变,足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情况及足细胞损伤相关蛋白[去氧肾上腺素(nephrin),肾小球蛋白(synaptopodin)],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足细胞EMT相关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肾小球系膜基质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较为严重,SCr,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及Wnt1,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nephrin,synaptopodin,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SCr,BUN,肾指数,尿蛋白量,血糖及Wnt1,β-catenin,α-SM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nephrin,synaptopodin,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组中,高剂量益肾化瘀方组对于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低、中剂量益肾化瘀方组(P<0.05),与Wnt-C59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益肾化瘀方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阻止足细胞EMT,从而修复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青梅复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 -1)、青梅复方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每组8只。模型组及给药组踝关节注射50 g·L-1尿酸钠盐(MSU)溶液制备AGA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6、24、48 h测量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AG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及关键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滑膜增生及炎性浸润程度显著升高,且踝关节IL-1β、TNF-α、NLRP3蛋白表达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的剪切体和前体蛋白的比值(Caspase-1 p20/Caspase-1)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梅复方能够明显降低AGA大鼠踝关节肿胀指数,尤其以青梅复方低剂量效果显著(P<0.01);同时青梅复方不仅抑制滑膜增生及炎性浸润(P<0.01),且显著下调关节组织中IL-1β、TNF-α、NLRP3蛋白水平及Caspase-1 p20/Caspase-1(P<0.01)。结论 青梅复方能够显著缓解AGA的关节肿胀及炎症浸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肺肠合治法(麻黄汤+大承气汤)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肿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肺肠合治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LPS(10 mg·kg-1)腹腔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造模后开始灌胃给药,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25 mL·kg-1),肺肠合治低(5 g·kg-1)、中(7.5 g·kg-1)、高(10 g·kg-1)剂量组分别给予(麻黄汤+大承气汤)灌胃,阳性药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kg-1),分别于LPS注射后0、8、16 h给药,共3次。给药结束后取肺组织及血清,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肺水肿评分;计算各组大鼠肺组织干/湿(D/W)质量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VIP、环磷酸腺苷(cAMP)、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蛋白激酶A(PKA)蛋白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VIP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损伤明显,水肿评分升高,肺组织D/W降低(P<0.01),肺组织AQP1、AQP5、cAMP、p-PKA/PKA明显降低(P<0.05,P<0.01),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VIP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肺肠合治组大鼠肺损伤减轻,肺组织D/W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AQP1、AQP5、VIP、cAMP、p-PKA/PKA升高(P<0.05,P<0.01),肺组织VIP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 肺肠合治法能减轻急性肺损伤造成的肺组织水肿,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VIP/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促进水通道蛋白AQP1、AQP5的表达,增强肺组织的水液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车前子多糖(PSP)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PSP治疗MN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3.5 g·L-1)诱导MN大鼠模型,造模周期为7周。于造模第4周,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盐酸贝那普利,10 mg·kg-1·d-1),PSP高剂量组(PSP-H,800 mg·kg-1·d-1),PSP中剂量组(PSP-M,400 mg·kg-1·d-1),PSP低剂量组(PSP-L,200 mg·kg-1·d-1),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的大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灌服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实验结束后,采用光镜法分别观察大鼠肾脏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NF-α,IL-1β蛋白表达情况,运用16S rRNA测序法研究PSP对MN大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增大、基底膜增厚,结肠组织腺体萎缩,血清及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上升(P<0.05),TNF-α,IL-1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贝那普利组和PSP-H组大鼠肾小球囊腔减小、基膜增厚程度减轻、结肠组织中黏膜排列较整齐,但PSP-M,PSP-L组对肾组织及结肠组织改善效果不佳;PSP-H,PSP-M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中TNF-α,IL-1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SP-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中有害菌厚壁菌门丰度升高、有益菌拟杆菌门丰度降低;给予PSP后有害菌厚壁菌门丰度降低、有益菌拟杆菌门丰度升高,以PSP-H变化最为显著。结论 PSP可有效缓解MN大鼠的肾损伤、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并可调节MN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受损的肠道屏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50只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HP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5 mL·kg-1·d-1蒸馏水,厄贝沙坦组给予22.75 mg·kg-1·d-1厄贝沙坦溶液,HPS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100、50 mg·kg-1·d-1 HPS溶液。6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2周。检测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血糖(GLU)、24 h尿蛋白(UT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肾脏中Wnt1、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及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一般状态较差且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病变显著,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小鼠一般状态及肾脏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GLU、24 h UTP、SCr、BUN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p-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HPS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加味四妙散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模型miR-223-3p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加味四妙散对AGA的抗炎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7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加味四妙散高剂量组(31.75 g·kg-1)、加味四妙散中剂量组(15.75 g·kg-1)、加味四妙散低剂量组(7.875 g·kg-1),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oderre法于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单钠尿酸盐(MSU)晶体混悬液,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溶液灌胃,连续1周。测量大鼠踝关节周径并计算踝关节肿胀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NLRP3、Caspase-1、ASC mRNA的表达和miR-223-3p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显著升高(P<0.01),滑膜组织结构紊乱,滑膜细胞增生明显,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上升(P<0.01),NLRP3、Caspase-1、ASC的蛋白与mRNA表达增加,miR-223-3p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加味四妙散高、中剂量组关节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秋水仙碱组、加味四妙散高、中、低剂量组滑膜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其中秋水仙碱组和加味四妙散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加味四妙散各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NLRP3、Caspase-1、ASC蛋白与mRNA表达增加(P<0.01),加味四妙散中、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大鼠滑膜组织中miR-223-3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加味四妙散低剂量组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1),加味四妙散中剂量组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升高、miR-223-3p表达下降(P<0.05),低剂量组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NLRP3、Caspase-1、ASC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升高、miR-223-3p表达下降(P<0.01)。结论 加味四妙散方可能通过调控miR-223-3p干预NLRP3/IL-1β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桦木酸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肺组织中NF-κB、β-arrestin2表达的影响。方法 15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桦木酸组,每组5只。对照组予以单次气管内注射1 mL·kg-1 0.9%生理盐水,模型组和桦木酸组予单次气管内快速注射5 mg·kg-1博来霉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1天后,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10 mL·kg-1 1%可溶性淀粉溶液,桦木酸组给予50 mg·kg-1的桦木酸悬浮液,持续21天。HE、Masson染色方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IL-6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F-κB、β-arrestin2、IκBα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匀浆中IL-6水平升高,NF-κB、β-arrestin2、IκBα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桦木酸组肺组织匀浆中IL-6水平降低,肺组织中NF-κB、β-arrestin2、IκBα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 桦木酸可减轻肺部炎症、减慢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下调肺组织中NF-κB、β-arrestin2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葛根素高(160 mg·kg-1)、中(120 mg·kg-1)、低(80 mg·kg-1)剂量治疗组,氨基胍(AG,100 mg·kg-1)治疗组;各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药物一次,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丙二醇。治疗12周后,用生化、免疫学方法测定血糖、胰岛素及血清、脑垂体、胰腺组织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脂肪、骨骼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和血清、脑垂体、胰腺组织β-EP含量及脂肪、骨骼肌组织PPAR-γ、GLUT-4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经葛根素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胰岛素和血清、脑垂体、胰腺β-EP含量及脂肪、骨骼肌PPAR-γ、GLUT-4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有降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垂体、胰腺组织β-EP合成,增加胰岛素分泌,上调脂肪、骨骼肌组织GLUT-4基因的表达,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元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探讨其干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氧化应激反应的机制。方法 将SD系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碘酸钠组、乐盯组、薯蓣皂苷元低剂量组(100 mg·kg-1)、薯蓣皂苷元中剂量组(200 mg·kg-1)、薯蓣皂苷元高剂量组(400 mg·kg-1),每组20只,雌雄各半。用碘酸钠60 mg·kg-1造模,乐盯组90 g·kg-1乐盯灌胃,薯蓣皂苷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100 mg·kg-1、200 mg·kg-1、4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0天和30天后分别取10只(雌雄各半)进行取材和指标检测。结果 碘酸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Nrf2 mRNA表达及SOD、GXH-PX、MDA与空白组、乐盯组有显著差异(P < 0.05、P < 0.01),而乐盯组与空白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灌胃20天时,高中剂量组的Nrf2 mRNA表达、GSH-Px值和MDA值和高中低剂量组SOD值优于碘酸钠组(P < 0.05、P < 0.01),其中,高剂量组Nrf2 mRNA表达,高中剂量组SOD值、GSH-Px值和MDA值,与乐盯组、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 > 0.05);灌胃30天时,高中低剂量组Nrf2mRNA表达、GSH-Px值、MDA值优于碘酸钠组(P < 0.05、P < 0.01),但高中剂量组优势更明显,与乐盯组、空白组无差异(P > 0.05)。结论 薯蓣皂苷元能够上调Nrf2mRNA表达,增加SOD、GX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干预干性AMD的发生。且其作用与剂量和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加味四妙方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药效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考察加味四妙方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60 mg·kg-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6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喂食次黄嘌呤饲料,喂饲后第1,3,5天sc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于喂饲后第1天ig给药,连续5 d。检测血尿酸(UA),尿UA水平及血液、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活性。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3 mg·kg-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12,6,3 g·kg-1)5组(n=8)。连续ig给药5 d后,各组家兔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结晶(MSU)诱导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检测关节肿胀度,关节液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关节囊、滑膜组织病变程度。 结果: 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与空白组比较,血UA,尿UA及血液XO,肝脏XO均明显上升(P<0.01);加味四妙方高、中、低剂量组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UA,尿UA(P<0.01,P<0.05),且能显著降低血液XO(P<0.01)。对由MSU引起的家兔膝关节肿胀,在致炎后1,3,5 h,痛风模型家兔与空白组比较,关节液WBC及IL-1β,IL-6含量均明显上升(P<0.01);加味四妙方高、中剂量组能抑制其肿胀度(P<0.01,P<0.05),显著降低关节液WBC及IL-1β,IL-6含量(P<0.01,P<0.05),且高剂量组能减轻关节组织病变程度(P<0.05)。 结论: 加味四妙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有降UA作用,并对痛风模型家兔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XO活性,抑制关节IL-1β,IL-6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WB-F34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逆转EMT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B-F344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GF-β1模型组(10 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剂量组(10 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中剂量组(10 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高剂量组(10 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除空白组外,均采用TGF-β1诱导WB-F344细胞构建EMT模型,分别加入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B-F344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的改变;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WB-F344细胞4 d,WB-F344细胞间隙从紧密逐渐变得松散,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向成纤维样细胞转变,且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说明成功构建了WB-F344细胞EMT模型。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中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降低(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增强;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减弱,且鳖甲煎丸对细胞核内β-catenin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TGF-β1诱导WB-F344细胞的EMT进程,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归丸治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60只Wis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泼尼松治疗组(6.3 mg·kg-1)、泼尼松联合右归丸低(TL,6.3/2.8 mg·kg-1)、中(TM,6.3/5.6 mg·kg-1)、高(TH,6.3/11.6 mg·kg-1)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大鼠,连续给药6周。给药2周、4周和6周测定大鼠体重、24 h尿蛋白含量;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血脂、肾功能有关指标;采用HE、Masson、PAS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Tunel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纤维化蛋白、JNK/p38信号通路及凋亡有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odel组2只死亡,TL、Prednisone组各死亡1只大鼠。给药2周Model组体重降低;给药4周、6周,与Model组、Prednisone组相比,激素右归丸联合治疗各组体重升高(P < 0.05)。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24 h尿蛋白量升高,TP、ALB水平降低,TC、TG、Scr、BUN、LDH水平升高,肾小球硬化评分、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胶原纤维比例升高,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JNK、p38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TGF-β1、CTGF、Caspase-3、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P < 0.05)。与Model、Prednisone组相比,TL组、TM组、TH组24 h尿蛋白量降低,TP、ALB水平升高,TC、TG、Scr、BUN、LDH水平降低,肾小球硬化评分、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胶原纤维比例降低,肾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JNK、p38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TGF-β1、CTGF、Caspase-3、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 < 0.05)。结论 右归丸可缓解SRNS大鼠肾组织损伤,保护肾功能,这可能与右归丸抑制JNK/p38信号通路,降低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在诱导大鼠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分别施加不同复合因素,比较研究不同“病证结合”模型特点及筛选构建与评价最优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方法 将10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96只,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第3周、第4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3 mg·kg-1、4 mg·kg-1,建立慢性肾脏病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阿霉素组、羟基脲组(300 mg·kg-1灌胃)、氢化可的松组(10 mg·kg-1肌肉注射)、雌二醇组(4 mg·kg-1腹腔注射)、甲硫咪唑组(2 mL·kg-1灌胃)、氨鲁米特组(20 g·L-1灌胃),每组各16只,再施加复合因素,建立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记录大鼠一般状态、体质量、体温和游泳耐力;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造模24周后,股动脉取血并处死大鼠,测量大鼠肾脏、脾脏、睾丸、肾上腺和甲状腺的脏器指数;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大鼠Scr、UA、BUN、TP、ALB、TC、TG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FSH、LH、T、E2、T3、T4、TSH、SOD、CORT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各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均较差,出现不同程度的毛发干枯、弓背蜷缩、消瘦、精神萎靡等,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症状最为严重;各模型组游泳耐力减弱,尾根部温降低,24 h尿蛋白明显增加,部分大鼠出现腹水症状,其中,甲硫咪唑组大鼠体温最低,氢化可的松组大鼠游泳耐力最低;各模型组大鼠的甲状腺、睾丸和肾上腺指数降低,而肾脏指数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1),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上升(P < 0.01);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各模型组大鼠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疏松变、空泡变,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纤维化、球囊壁增厚,肾间质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Scr、UA、BUN、TC、TG的升高,而TP和ALB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TP和ALB明显降低(P < 0.05,P < 0.01);各模型组的CORT均明显升高,内源性T3、T4、FSH、LH、T、E2和SOD不同程度的降低(P < 0.05,P < 0.01);而TSH不同程度的升高(P < 0.01),其中,雌二醇组大鼠T最低,甲硫咪唑组大鼠SOD最低。结论 本实验中5种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均出现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紊乱,但在“性腺轴”“甲状腺轴”“肾上腺轴”上各有特点,其中氢化可的松组大鼠模型符合人类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证候特点和“肾阳虚三轴”改变,是理想的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是中西医结合范式研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osis,EM)肾虚血瘀证大鼠异位病灶局部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表达水平,以及温经汤加味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未孕健康SD大鼠设为空白组;构建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假手术组(仅开腹);其余大鼠以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EM肾虚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不用药物干预)、阳性药(达那唑)组、温经汤加味组(低、中、高3种剂量)。阳性药对照组给予达那唑63 mg·kg-1连续4周灌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 g·kg-1、10 g·kg-1、20 g·kg-1连续4周灌胃。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MMP-9,TNF-α的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B)、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基因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EM肾虚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在模型组子宫内膜组织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温经汤加味治疗组大鼠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P < 0.01或P < 0.05)。结论 局部微环境免疫抑制微血管新生导致异位内膜侵袭是E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表现,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过度表达可能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温经汤加味通过“逆转”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 Ⅲ等细胞因子异常升高,起到了解除局部微环境免疫抑制、阻断微血管新生的作用,在治疗EM肾虚血瘀证过程中表现出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