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2年8月到2002年11月收治的8例原发性甲旁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以骨病(纤维囊性骨瘤)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甲旁亢极易误诊;结合血钙、血氯磷比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及相关影像检查可确诊.手术共切除甲状旁腺腺瘤4例,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2例,电子照射1例,内科治疗 1例.结论:结合血钙、PTH测定有利于减少以骨病(纤维囊性骨瘤)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甲旁亢的误诊和漏诊;手术仍为甲旁亢的首选,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术为无法耐受手术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唧99mTc-MIBI双时相显像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47例行99mTc-MIBI双时相显像的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病历,将显像结果及延迟显像甲状旁腺摄取放射性比值(T/RT)与其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其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的PTH值与其T/NT值呈正相关(r=0.773,P<0.05).与其延迟相中甲状旁腺显像个数不相关;继发性甲状旁亢患者99mTc-MIBI双时相显像术前定位阳性符合率69.8%,其中位于甲状腺被膜下极的增生腺体显像假阴性率(11.3%)明显低于其位于上极者(18.9%).结论:99mTc-MIBI双时相显像能够估测甲状旁腺功能,可预测药物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可用于甲旁亢患者的术前定位,位于甲状腺被膜下极的增生腺体显像敏感性及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位于上极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的诊断价值及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并测定血清PTH、钙、磷水平.结果:55例中52例患者(94%)测到增大的甲状旁腺64枚,其中测及2枚以上者11例(20%).多枚甲状旁腺患者,甲状旁腺体积、血清PTH及磷水平均较单枚患者明显增加(P<0.01),上述指标随病程的延长变化更加明显;但血清钙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尿毒症甲状旁腺的大小与血清PTH及磷水平存在一定关系.超声对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甲状旁腺肿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骨密度测定在继发性甲状旁腺素机能亢进症骨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检测185例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的桡骨骨密度,计算其Z值,同时检测其血清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和指骨X照片。结果显示:血透患者骨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并随透析时间延长进一步减低;骨密度与其PTH,ALP和指骨骨膜下吸收呈负相关;用Z值对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离进症骨病作诊断试验,受试者运筹特性央线显示,当Z≤-2.2时,灵敏度为79.41%,特异度为78.15%《  相似文献   

5.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yper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亢,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和假性甲旁亢4种,其中原发性甲旁亢是由甲状旁腺激素(PTH)过度分泌引起以高钙血症和纤维囊性骨炎为特征的疾病,30~70岁居多,女:男为3:1.本文仅讨论原发性甲旁亢(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原发性甲旁亢主要由甲状旁腺腺瘤所引起(约占80%~85%),其次是甲状旁腺增生(约10%~15%),仅有极少数病例为甲状旁腺癌(1%~2%).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80%。继发性甲旁亢可引起多系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深入理解此症的发病机制,对临床恰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 引起继发性甲旁亢的病因有多种:1.低钙血症;2.抑制甲状旁腺索(PTH)分泌的钙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尿毒症和无肾功能衰竭(无肾衰)患者各10例,测定血浆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同时用声像图检测甲状旁腺大小。结果显示血浆PTH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前者有9例甲状旁腺增大,后者仅1例增大,其血浆PTH水平亦高于正常;尿毒症组的血浆PTH水平与甲状旁腺重量呈显著正相关。作者认为声像图测定甲状旁腺大小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作为该病治疗后疗效观察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PTH的代谢规律,探讨适合我国的甲旁亢手术过程中快速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监测的标准?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连续检测29例甲旁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切除病变组织后1?3?5?10?15?30 min和1 h?24 h取外周血,送检测定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结果:切除病变组织后PTH迅速下降,切除后10 min,82.1%的患者PTH降至正常高值以下;术后10 min~1 h,PTH/PTH0 ≤ 0.5的百分比保持在96%左右?术后24 h,96.6%的患者PTH降至正常?经术后1~24个月不等随访,PTH均在正常范围或正常值高界,血钙均正常?结论:病变腺体切除后10 min,PTH降至基础值的50%以下可以作为肿瘤完全切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旁亢患者血清中的甲状旁腺激素PTH(1 -34)二级结构的改变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远紫外圆二色谱分析法,对正常人及甲旁亢患者血清的PTH(1 -34)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结果 :甲旁亢患者血清PTH(1 -34)的二级结构与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变化 ,在208nm和222nm处的远紫外圆二色谱波谷幅度降低 ,表明其α螺旋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甲旁亢患者血清的PTH(1 -34)除含量有明显增高外 ,其结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林超萍  林爱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63-2564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病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甲状旁腺素(PTH),探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对CRF相伴肾性贫血用EPO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PTH、EPO,SE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Hb、HCT,观察36例CRF的病人经治疗纠正继发性甲旁亢前后Hb、HCT的变化。结果:36例病人经甲旁亢的纠正治疗后,HCT由(80.81±20.87)g/L上升至(101.35±14.93)g/L,HCT由(25.07±7.479)%上升至(32.530±4.441)%。上述所有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继发性甲旁亢的纠正,肾性贫血得到改善,证明继发性甲旁亢是影响EPO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身骨密度(BMD)动态变化的情况,分析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MHD患者观察18个月,观察前后使用双能X射线(DEXA)测定患者髋部BMD,并收集两个时间段的血生化指标。观察前后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BMD降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BMD变化的关系特点。结果:观察前后对比,BMD的T值、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有显著性变化(P<0.05);BMD变化值(△T)与透析龄呈正相关(Z=0.288,P=0.015);与BMD基础值呈负相关(r=-0.437,P=0.001);与基础血清肌酐呈负相关(r=-0.318,P=0.007)。结论:MHD患者骨量流失、钙磷PTH代谢障碍持续加重;透析龄、BMD的基础值、血清肌酐水平与BMD降低具有相关性;MHD患者透析早期BMD减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 (BMI)对女性骨密度 (BMD)及骨质疏松症 (OP)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峰值期女性 10 12例和绝经后女性 5 76例不同骨骼部位的骨密度 ,按BMI不同各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 (对照组 )和肥胖组进行分析。结果 :除腰椎侧位外 ,骨峰值期和绝经后女性各部位BMD与BMI均呈正相关 (r=0 .130~ 0 .4 4 9和r =0 .189~ 0 .4 2 3,P <0 .0 5~ 0 .0 0 1) ;骨峰值期女性低体重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肥胖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0 1) ;绝经后女性除腰椎侧位外 ,低体重组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0 1) ,而肥胖组BMD均高于对照组和低体重组 (P <0 .0 5~ 0 .0 0 1) ;除腰椎侧位三组之间及桡骨远端 1 3段肥胖组与对照组的OP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外 ,其它各部位OP的患病率为 :肥胖组 <对照组 <低体重组。结论 :女性骨峰值期 ,BMI大者通过负重作用刺激负重骨骼的BMD增加 ;绝经后 ,BMI大者通过负重和雌激素共同作用 ,延缓负重和非负重骨骼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3.
康庆民  敬小青  王洪  张向群 《河北医学》2003,9(12):1097-1099
目的:探讨甲亢术后不同时期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方法:研究对象分两组,于术后早、中、远期均行骨密度及血清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降钙素、骨钙素、I型胶原C端肽、血、尿钙、磷的检测。治疗组术后早期予钙剂治疗。结果:甲亢术后骨转换仍处于活跃状态,骨吸收增强,仍有骨量的丢失;AKP、PTH/CT、CTX、BGP与BMD呈明显负相关性。而应用钙剂治疗后骨转换下降,骨密度渐恢复。结论:对伴有骨量丢失的甲亢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的同时应适时予钙剂治疗。  相似文献   

14.
Kang DH  Qiu MC  Cao P  Liu 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2):831-834
目的探讨定量骨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骨代谢异常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18例甲亢患者,用Sunlight-Ominisense超声骨强度仪检测其桡骨、胫骨超声波传导速度(SOS),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血生化的方法测定血碱性磷酸酶。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甲亢患者胫骨和桡骨SOS降低(40~50岁:3809±171vs.3955±102,3881±713vs.4187±114;50~60岁:3721±223vs.3852±102,3875±201vs.4035±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OS与骨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甲亢胫骨和桡骨SOS异常的发生率(Z值≥-1的发生率分别为41·2%、43·3%,-2·5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观察仙珠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仙珠胶囊低、中、高剂量(2.715 、5.430、10.860 g生药/kg)组及阳性药倍美力片(0.104 mg/kg)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ig给药3个月,测定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的量,并剖取大鼠股骨测BMD。结果 模型组大鼠BMD,E2、Ca、P的量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的这些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仙珠胶囊组大鼠BMD高于阳性对照药(P<0.05)。模型组大鼠BALP、CTX、PTH高于假手术组(P<0.01),仙珠胶囊及倍美力组这3项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仙珠胶囊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BMD,有效抑制骨丢失,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血清PTH水平,提高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BMD)和骨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4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鲑鱼降钙素加钙剂治疗组 2 2例 ,肌注鲑鱼降钙素 5 0IU ,每日一次 ,2周后改为每周 2次 ,同时每日口服元素钙 60 0mg ;钙剂对照组 19例 ,每日口服元素钙 60 0mg ,疗程 6个月。 结果 治疗 6个月后 ,鲑鱼降钙素组与治疗前比较 ,腰椎 1~ 4(L1-4)骨密度分别升高 5 .2 %、6.2 %、6.5 %和 8.1% (P <0 .0 5 ) ,股骨颈和大转子骨密度分别升高 4.6%和 6.5 % (P <0 .0 5 ) ,wards三角区无明显变化 ,桡骨远端骨密度升高 2 5 .7% (P <0 .0 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 ,所测各部位BMD无明显变化。降钙素组血ALP、BGP及尿HOP/Cr、尿DPD/Cr排泄率在治疗 6个月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0 1)。对照组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鲑鱼降钙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具有抑制骨吸收 ,保持并增加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OP)的原因。方法收集63例绝经后女性RA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疾病活动相关指标、手足X线资料,并同时测量患者7个部位的骨密度。结果23例患者(36.5%)有至少一处检测部位表现为低骨量。前臂和桡尺骨远端的低骨密度发生率(23.8%)与OP总发生率(28.6%)无显著性差异(P>0.05)。OP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指标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均无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绝经的年限和关节腔狭窄为低骨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雌激素替代疗法(HRT)为低骨量发生的唯一保护因素(P<0.05),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本组患者的骨密度无影响。结论OP是绝经后女性RA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绝经年限长和关节破坏严重是低骨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T是防治低骨量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和无肾病患者骨密度 (BMD)变化。方法 :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 (DEXA)测定 93例 2型糖尿病患者腰L1~L4 和髋关节部位的骨密度 ,根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 2型糖尿病分为肾病组 (2 4h尿白蛋白 >30mg)和无肾病组 (2 4h尿白蛋白 <30mg)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女性各部位BD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男性L2 、股骨、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糖尿病肾病组女性股骨、股骨颈、男性各部位BMD较无肾病组降低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无肾损害时骨密度可正常或增高 ,合并糖尿病肾病时骨密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后骨矿代谢的变化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ai R  Ye Z  Zhan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9):682-684
目的 了解甲状腺功能亢地(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矿物质代的变化与机制。方法 选择45例甲亢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血清有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尿脱氧吡啶啉(DP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血清降钙素(CT)、甲状旁素(TH-M)、骨钙素(BGP)及相关生化指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I2-4)和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nd‘s三角(Wand’s)骨密度(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