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河车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影响。方法:选取4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动情周期正常的青年雌性SD 大鼠,和18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表现为无动情周期的老年SD 大鼠,为正常对照组;选取11~12 月龄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动情周期紊乱的围绝经期SD 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给予紫河车,阳性对照组给予教材方,观察紫河车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E2、LH、FSH 的干预作用。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模型组血清E2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SH 和LH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血清E2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FSH 和LH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紫河车及教材方均能降低围绝经期大鼠的FSH、LH 水平和提高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延经丸对围绝经期大鼠子宫系数、子宫微循环及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变化,验证经验方“延经丸”调节围绝经期神经内分泌的作用.方法:采用18月龄自然衰老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乙烯雌酚组、延经丸高剂量组、延经丸低剂量组.青年组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处理,连续21天.于末次给药后2h取血,测定给药前后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子宫微血管血流,之后摘取子宫和卵巢,称重量并计算子宫和卵巢系数.结果:延经丸能降低衰老大鼠血清FSH、LH的含量,升高E2的含量,提高大鼠子宫体质量指数,增加子宫毛细血管的开放数,加速血流,尤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延经丸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微循环,增加子宫和卵巢的重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红车轴草异黄酮对更年期雌性大鼠β-内啡肽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红车轴草异黄酮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其对更年期综合征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自然围绝经期综合征(PMS)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实验组大鼠下丘脑β-EP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红车轴草总异黄酮可调整更年期雌性大鼠下丘脑β-EP神经元的功能。结论:红车轴草异黄酮具有改善更年期雌性大鼠下丘脑β-EP神经元功能,从而起到稳定内环境和缓解PM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大豆异黄酮作用于卵巢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自然老化法建立围绝经期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低剂量(50mg/kg)、中剂量(158mg/kg)、高剂量(500mg/kg)的SI灌胃处理8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FSH水平,RT-PCR检测卵巢组织中FSHRmRNA的表达。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围绝经期模型组大鼠血清FSH水平有所升高(P〈0.05),卵巢FSHR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SI组血清FSH水平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FSHRmRNA的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虽不能降低围绝经期大鼠血清FSH水平,但可明显上调衰老卵巢FSHR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针"关元""三阴交"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作用及二穴间相互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测定电针各单穴及配伍后对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下丘脑β-EP、子宫脏器指数、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结果:电针能降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LH、FSH含量,升高血清E2和下丘脑β-EP的含量,增加子宫脏器指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在对下丘脑β-EP的影响上,二穴配伍作用强于任一单穴.结论:在对下丘脑β-EP的影响方面,"关元"与"三阴交"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背俞穴电针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测定背俞穴电针对模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酮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结果:背俞穴电针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促黄体酮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升高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结论:背俞穴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然衰老小鼠进入围绝经的时限。方法:通过观察阴道脱落细胞,了解自然衰老及青年小鼠的动情周期情况,比较其卵巢组织形态及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激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判定小鼠进入围绝经期。结果:11~12月龄的ICR小鼠动情周期紊乱;成熟卵泡减少,黄体数目下调;血清E2、P水平均明显降低,FSH及LH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11~12月龄的ICR小鼠已经进入了自然围绝经状态。  相似文献   

8.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耳针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探耳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4例)和激素组(34例),耳针组电针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等,激素组口服替勃龙(7-甲异炔诺酮),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SH和LH均下降(P〈0.01);治疗后耳针组E2水平较对照组偏低(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生殖内分泌的角度探讨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去势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观察电针对去势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血清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影响。结果:电针可使去势大鼠血清E2明显升高,LH及FSH有下降趋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对去势大鼠的调节作用与性腺轴有关。  相似文献   

10.
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40岁12例,40~44岁14例,45~49岁22例,≥50岁17例。各年龄组均口服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进行治疗,分别与治疗前后及治疗12周后比较各年龄组库帕曼评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各年龄组经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库帕曼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的年龄组,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LH)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4岁的年龄组,促卵泡生成素(FSH)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LH)均无改善(P〉0.05)。≥45岁的两个年龄组,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LH)均无改善(P〉0.05)。结论:归芍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年龄组的临床症状,有助于各年龄段的围绝经期妇女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