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璀为合并急性缺血事件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严重左主干病变(狭窄〉70%)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在1701例太动脉造影中,新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为23例(1.35%)17例(74%)在冠状动脉造影后,没有急性心肌缺血表现,其中5例预防性植入了I (26%),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或后伴有不同的急性心肌缺血表现,其中4例及时植入了现的病  相似文献   

2.
3.
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大小选择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部直径测量在Judkins氏法冠状动脉造影时选择导管大小的价值。对227例成功的冠脉造影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另外42例成功的冠脉造影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提出当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窦部直径≤24mm时,选择次级弯曲为3.5cm大小的导管;25-35mm时,选择4cm大小的导管;36-42mm时,选择5cm大小导管;≥43mm时,选择6cm大小的导管。但若左前斜位升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行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要点,从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70例确诊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70例患者中,2例(2.86%)死亡,3例(4.29%)患者发生出血现象,经停用抗凝剂后,症状消失,无不良后果。术后半年回访,3例(4.29%)患者再次住院。结论:通过对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精心全面护理,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左冠状动脉主干(左主干)是左冠状动脉系统的起始部分,解剖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左主干开口部、中间部和远端。一般为1~25mm,最长可达4~6cm;直径2.0~5.5mm(平均4mm),女性略小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 132例 ,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闭塞 3例 ,占 2 .2 7% ,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 1:男 ,5 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 1天 ,加重 12小时入院。患者 1天前活动时感胸痛 ,伴大汗 ,含服硝酸甘油 5~ 10分钟缓解 ,共发作 10余次。于入院前 12小时 ,胸部持续剧痛 ,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伴气短、心悸 ,同时出现意识不清。既往有脑血栓病史 1年 ,高血压史 1年。查体 :BP 5 0 / 0 mm Hg(1mm Hg=0 .1333k Pa) ,R 30次 / min,平卧位 ,面色紫绀 ,皮肤潮湿 ,双肺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 12 8次 / min,律齐 ,心音弱 ,无杂音。…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前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近年来冠状动脉内超声的研究表明,CAG不能反映血管腔的形态和斑块的性质,它不能真实地反映有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远端冠状动脉的情况,也不能直接提供手术搭桥的定位信息和评估手术后、关闭胸腔前的即刻手术效果.笔者尝试应用术中心外膜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intraoperative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y echocardiography,IECAE)对8例CABG患者进行了术中监测,以探讨IECAE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9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手术所见进行了对比。超声心动图所见扩张的冠状动脉及其走行以及瘘口部位与手术及冠状动脉造影基本一致。超声心动图所测扩张冠脉直径与术中测量的冠脉直径的平均误差百分比为6.67%,与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冠脉直径的平均误差百分比为18.0%。超声心动图对罕见的冠状动脉瘘也能提供与冠脉造影相近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并急性缺血事件的处理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病变合并急性缺血事件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了严重左主干病变(狭窄>70%)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在1701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新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为23例(135%);17例(74%)在冠状动脉造影后,没有急性心肌缺血表现,其中5例预防性植入了IABP;6例(26%)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或后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心肌缺血表现,其中4例及时植入了IABP;这些病人均成功地接受了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手术成功率为100%,无住院期间死亡;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的病人,随访6~10个月仍存活。另2例伴有急性缺血表现的病人,未能及时成功地植入IABP,1例抢救性CABG术后12小时死亡,1例抢救性支架术后12小时死亡。结论严重左主干病变,特别是伴有急性心肌缺血表现者,立即植入IABP,能迅速改善心肌灌注,病人有更多机会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否则病人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10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病变支数分为四组:正常、单支病变、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分别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收集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其最大内中膜厚度、斑块数目、厚度积分及面积均随之增加,经统计分析均有显著意义。另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二者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冠状动脉(冠脉)内皮功能,利用高分辨力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同时对冠脉内皮功能与肱动脉内皮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43例冠心病患者及37例健康人进行冷加压试验检测冠脉内皮功能,肱动脉袖带加压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所有受试者冠脉冷加压前、肱动脉加压前血流速度以及冠脉冷加压后、肱动脉加压后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但冠脉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速度变化率与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血流速度变化率差异性很小(P〉0.05),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接近1。结论冠脉内皮功能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冷加压试验超声心动图评价年龄对正常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5例不同年龄 [16~ 5 8岁 ,平均 (38± 14 )岁 ]的正常人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显示冠状动脉左主干的长轴图像 ,分别在冷加压试验前后测量其内径 ,并计算内径变化百分率。结果 冷加压试验后 ,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从(3 .0± 0 .6 )mm扩张到 (3 .4± 0 .6 )mm ,内径变化百分率为 (12 .9± 5 .7) %。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变化百分率与年龄呈负相关 (r =0 .6 1,P <0 .0 0 1)。结论 随年龄的增加冠状动脉左主干内径百分变化率逐渐下降 ,提示年龄为影响正常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情况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选择86例55岁以上已确诊冠心病且基础尿酸>416μmol/L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共44例,女性患者共42例;另选60例血尿酸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男、女各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内皮素等指标。结果男女两组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内皮功能受损情况较血尿酸正常组均明显加重(P<0.01),而女组患者受损严重程度高于男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加重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状况,并且绝经后女性较男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一氧化氮(NO)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2条。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基础状态反应性充血试验前后、冠状动脉内注射NO合成抑制剂LNAME时反应性充血试验前后的二维图像。测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并计算内径百分变化率。结果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试验后LADd明显增宽[由(2.23±0.19)mm增为(2.52±0.24)mm,P<0.01],内径百分变化率为(13.10±3.59)%。冠状动脉内注射LNAME时,反应性充血试验前、后LADd与基础状态反应性充血试验前LADd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内径百分变化率为(1.07±2.97)%,较基础状态显著减小(P<0.001)。结论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血流介导性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与内皮来源的扩血管物质NO有关,超声心动图可用于检测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方法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和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30例。采集并存储颈总动脉长轴及短轴二维动态灰阶图像。应用VVI技术分析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管壁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LSR)及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S)、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CSR)。将颈总动脉长轴后壁3个感兴趣点LSR的平均值定为平均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mLSR);将颈总动脉短轴管壁6个节段CSR的平均值定为平均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mCSR)。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的mLSR、mCSR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各节段(分别为:前壁、前外侧壁、后外侧壁、后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下同)CS分别为(8.77±1.58)%、(8.76±1.46)%、(8.80±1.40)%、(8.43±1.41)%、(8.56±1.39)%、(8.54±1.3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短轴相应管壁节段CS分别为(4.68±1.02)%、(5.23±1.13)%、(4.79±0.99)%、(5.14±1.01)%、(5.08±1.00)%、(4.99±1.03)%,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相应节段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5.23、7.54、6.53、6.38、8.54,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各节段CSR分别为(0.55±0.11)s-1、(0.54±0.11)s-1、(0.53±0.10)s-1、(0.46±0.08)s-1、(0.49±0.09)s-1、(0.51±0.13)s-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短相应管壁节段CSR分别为(0.33±0.14)s-1、(0.32±0.11)s-1、(0.31±0.10)s-1、(0.29±0.09)s-1、(0.29±0.07)s-1、(0.30±0.08)s-1,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短轴管壁相应节段CSR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8.03、8.26、8.31、9.23、10.11、7.58,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3个感兴趣点(近心点、中点、远心点,下同)LSR分别为(0.48±0.11)s-1、(0.51±0.09)s-1、(0.53±0.13)s-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点LSR分别为(0.24±0.07)s-1、(0.21±0.09)s-1、(0.23±0.10)s-1,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点L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2、13.69、15.33,P均<0.01);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各感兴趣点LS分别为(4.82±1.19)%、(4.68±1.54)%、(4.76±1.3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感兴趣点LS分别为(4.36±1.79)%、(4.23±1.43)%、(4.48±1.55)%,2组受检者颈总动脉后壁相应各感兴趣点L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3、2.25、3.11,P均>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患者mCSR及mLSR与颈总动脉IMT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和-0.853(P<0.0001)。结论 VVI技术可以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能力减弱,其减弱的程度与颈总动脉IMT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DHF)在血流介导性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0条.冠状动脉内注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以抑制EDHF的作用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仪分别观察记录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内径的变化以及心肌内冠状动脉(IMCA)血流的变化.测量LAD内径、IMCA的峰值血流速度(Vmax)及流速时间积分(VTI),并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百分变化率.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TEA前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LAD内径百分变化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2.29±2.61)%vs(10.31±2.89)%,P=0.123].冠状动脉内注射TEA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IMCA的Vmax、VTI的百分变化率却较注射TEA前明显减低[分别为(38.91±17.32)%vs(80.18±11.03)%及(26.50±12.61)%vs(75.86±21.77)%,P均<0.001].结论应用TEA抑制EDHF的作用对血流介导性正常犬心外膜冠状动脉扩张反应无明显影响,而使IMCA反应性充血程度减小,提示EDHF在大、小冠状动脉的作用不同,EDHF在IMCA内皮血流依赖性扩张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记录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每一阶段的心率,探讨DSE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目标心率.方法 选择DSE的受检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受检者静息状态下测量心率,并计算最大心率(HRmax),然后在DSE的每一阶段测量冠状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并计算CFR,同时测量受检者的心率,用△HR表示心率的改变,对△HR与CFR以及HRmax百分比与CFR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多巴酚丁胺的剂量逐渐提高,受检者的冠脉血流速度与心率均逐渐升高,△HR与CFR呈正相关(r=0.84,P<0.05).同时,当△HR≥50次/min时,97.2%的患者CFR≥2(可信区间:93.2%~99.2%,P<0.01).HRmax百分比与CFR同样呈正相关(r=0.73,P<0.05),并且当心率达到75%HRmax时,95.6%的患者CFR≥2(可信区间:91.1%~99.0%).结论 临床仅需要在以受检者△HR≥50次/min,或75%HRmax为目标心率进行CFR测定,不需在DSE的每一阶段均测定受检者的CFR.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弹性.方法:选取拟诊冠心病人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2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63例、多支病变组113例及非冠心病组30例.分别应用M型超声技术及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对受试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测量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①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小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圆周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CSr)及僵硬度系数β2大于单支病变组和非冠心病组(P<0.01),单支病变组收缩期峰值整体CS及收缩早期整体CSr小于非冠心病组(P<0.01),收缩晚期整体CSr及β2大于非冠心病组(P<0.01);②收缩期峰值整体CS、收缩早期整体CSr、收缩晚期整体CSr、β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9%、82.7%、80.3%、91.4%,对冠心病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01);③经判别分析所得判别函数:Y=0.817β2+0.500IMT-0.185斑块(1或者0),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93.3%,总判别准确率为80.6%.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且与冠脉严重程度相关,颈动脉弹性指标CS及CSr有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CE)在检测冠心病早期冠脉微循环内皮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20例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组(第2组),另选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组(第1组)行“声诺维”心肌造影。造影后进行4次闪烁成像,分析两组闪烁显像后心肌血流再灌注充盈曲线,获得再充盈峰值强度(PI)、达峰值强度时间(TP)以及心肌内微泡持续显影时间(T)并作定量分析。结果:第2组4次flash后的峰值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值强度时间(TP)以及心肌内微泡持续显影时间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MCE通过定量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可达到检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功能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血流加速现象及其在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检测45例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左前降支各段血流信号,显示清晰的彩色血流信号后,用脉冲多普勒在显示段多点取样,记录血流频谱,测量各点舒张期峰值流速,记算该段血流最高速度与最低速度的比值,以比值≥1. 5为判断局部血流加速的标准。结果 45例患者中检出有局部血流加速者23例, 20例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狭窄(直径狭窄60% ~98% )。22例无局部血流加速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证实18例左前降支正常或狭窄<60%, 4例左前降支存在重度狭窄(直径狭窄≥95% )或完全闭塞。最高与最低血流速度的比值在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与异常的两组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 3±0. 2对1. 9±0. 3,P<0. 01),并与有无狭窄高度相关(r=0. 77,P<0. 01),以比值≥1. 5为标准时,诊断左前降支狭窄(60% ~98% )的准确率为84. 4% (38 /45),特异性为85. 7% (18 /21),敏感性为83. 3% (20 /24)。结论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时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局部血流加速现象,经胸超声检测左前降支局部血流加速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直径狭窄60% ~98%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