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创  樊金莲 《医学文选》2000,19(6):865-866
结核性脑膜炎至今仍是边远地区的常见病,且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由于血脑屏障的影响,全身应用抗痨药很难在颅内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为此,我院从1997年5月至1995年5月在SRHZ方案和激素、脱水的基础上,采用CSF置换并鞘内注药的方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38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住院患者,经病史、体格检查、CSF检查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且CSF蛋白>1.5g/L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6~53岁,平均28.1岁。合并肺结核30例,其中型肺结核3例,型13例,型14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颈淋巴结结核2例。…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在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患中,我们选择中晚期病例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 149例TB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7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8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药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和头痛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和脑脊液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TBM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脊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正规抗结核疗法,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治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11例,治愈率为55.00%,两组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疗法对结核性脑膜炎安全有效,能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一些因治疗不系统或不彻底而迁延的病人,在临床上单纯口服或静脉化疗效果不佳。200年-2002年,采用脑脊液置换术及椎管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10例重症结脑,同时贯穿护理程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韩莉 《当代医学》2016,(3):127-128
目的 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实验组再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组均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联合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药(简称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注药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主要各项生化指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脑积水均消除,后遗局灶神经异常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χ2=7.56,P<0.01。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简称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 对照组治愈28例,治愈率73.7%。治疗组治愈38例,治愈率90.5%。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短期内使脑脊液恢复正常,较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据统计有患者例数70例,选择的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编码的方式分为2个小组,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前组予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后组予以常规治疗;在治疗半年后,分析与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结果在观察项目中,有数据比较差异的项目有:临床效果和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其中,研究组的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数均相对较低,且临床效果更为突出,P0.05。结论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式是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的形式,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4HRZE(S)/4HRZE/4HRE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然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2周和8周时2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的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提高疗效,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急诊科、呼吸科、结核科收治的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1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蛛网膜下腔注药治疗,2~3次/周;观察2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加蛛网膜下腔注药治疗,2~3次/周。治疗2个月后,观察3组疗效,比较3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颅压恢复时间,并对3组的脑脊液蛋白、葡萄糖、氯化物及细胞数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脑脊液DNA阳性率及脑电图恢复情况。结果观察2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观察1组88.10%高于对照组70.73%(P<0.05或P<0.01)。3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颅内压恢复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4.093、6.003,P<0.05),治疗2个月后3组脑脊液细胞数、蛋白、葡萄糖、氯化物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3.407、9.429、8.599、14.950,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2组脑脊液结核菌DNA阳性率降低(P<0.05),观察1组、2组脑电图均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重度结核性脑膜炎能促进症状的缓解,颅压、脑脊液生化指标改善,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的方法,治疗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果证实此方法较单纯用药疗效明显。故我们认为:该方法应做为常规治疗手段,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用于诊治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共64例,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常规药物用来治疗这两组,而试验组额外附加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在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蛋白、糖、氯化物、白细胞、压力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治后试验组病人的蛋白、糖、氯化物、白细胞、压力指标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方法联合鞘内注射使得患者脑脊液加快恢复,体征及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有效率地提高治疗,因而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的方法,治疗4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结果证实此方法较单纯用药疗效明显。故我们认为:该方法应做为常规治疗手段,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中晚期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HRZE(S)/9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时治疗组脑脊液蛋白水平、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6、12个月末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89.36%、91.4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4.44%、77.7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脑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梅  郑丽萍 《当代医学》2009,15(3):52-53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简称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观察两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对照组显效49例,总有效率92%,治疗组显效54例,总有效率100%短期内脑脊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作用。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能迅速降低颅内高压,短期内使脑脊液恢复正常,较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死亡率,明显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芮  周永彪  朱利辉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654-1654,1629
目的 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结核性脑膜炎23例.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观察病人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及脑脊液的变化。结果 采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后,病人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症状期明显缩短。结论 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对减少蛛网膜粘连、椎管梗阻及脑积水有较好的效果,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给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9.
刘华钊 《河北医学》2012,18(6):824-826
目的:客观评价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的临床治愈率,P<0.01.结论: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脑膜炎(TBM)(以下简称结脑)是儿童结核感染的严重类型,早期症状不典型,中、晚期症状严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治疗困难,疗效不理想,近年来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抗结核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获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92例结核性脑膜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