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不同手术方式对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 1988年 7月至 2 0 0 1年 3月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胸内手术 14 6 1例 ,其中手工吻合 5 2 7例 ,机械吻合 934例。两组手术结果表明 ,机械吻合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4 6 1例病人中 ,男 831例 ,女 6 30例。年龄2 7~ 78岁。手工吻合组 5 2 7例 ,其中弓上吻合 2 2 9例 ,弓下吻合 2 98例 ;机械吻合组 934例 ,其中弓上吻合 5 38例 ,弓下吻合 396例。吻合器采用GF 1型 2 8号吻合器 (上海器械六厂 )、GW 2 6、2 9、32号吻合器 (常州新能源公司 ) ,另有 7例采用强生公司CDH 2 5号吻合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可重复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科自2002年10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国产圆形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术158例。食管癌140例,贲门癌18例。其中食管胃颈部吻合7例,胸顶吻合81例,弓上吻合43例,弓下吻合27例。结果术后出现吻合口瘘3例(1.9%),吻合口狭窄6例(3.8%),吻合口出血2例(1.2%),术中出现吻合器操作失误2例(1.2%)。所有并发症均经妥善处理后全部治愈。结论国产可重复机械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是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可在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推广使用。只要术者掌握好吻合器的技术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其使用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6年2月至2003年11月,我院应用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53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病例中男358例、女181例,年龄32~74(平均57)岁。食管癌患者434例,其中中上段癌289例,下段癌145例;胃底贲门癌为105例。食管癌均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者再做一颈部小切口;贲门癌行腹正中切口,其中转为胸腹联合切口5例。常规探查并游离食管。需弓以上吻合者,游离食管于弓后,并在胃被完全游离后,将食管远端于贲门处切断,从弓上拉出;需胸顶以上吻合者,还需切开胸廓入口处胸膜,将食指插入胸顶段食管周围,向上钝性游离;需颈段吻…  相似文献   

4.
硬管扩张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6月 ,我们采用硬管扩张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80例 ,占同期治疗吻合口狭窄的 84 2 % (80 95 ) ,共扩张 199次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76例 ,女 4例 ;年龄 5 0~ 72岁 ,平均 5 8 6岁。主动脉弓下吻合者 5 6例 ;主动脉弓上吻合 2 0例 ;颈部吻合 4例。除 1例全胃切除胃空肠吻合外 ,其余均为胃食管吻合。全组均用机械吻合器 ,扩张 199次。除 3例使用进口吻合器吻合 ,其余均使用上海GI型胃肠吻合器吻合 (31号 6 6例 ,2 8号 11例 )。方法 采用日本产Savary食管扩张器 ,包括一条…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负压球细管引流10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我们对 1 0 3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病人采用负压球细管引流替代传统的粗胶管水封瓶闭式引流 ,效果满意。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0 3例中男 64例 ,女 39例 ;年龄 48~ 74岁。食管癌 48例 ,行胸内弓上、胸顶吻合 46例 ,右开胸三切口颈部吻合 2例 ,对侧胸膜开放 1 7例 ;贲门癌 55例 ,均为胸内弓下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1例。A :导管前段 B :导管后段 C :负压球图 1 负压球结构示意图  方法 我们采用苏州产一次性无菌、无毒、无热源硅胶制负压球引流管(图 1 )行胸腔引流。导管长 80cm ,…  相似文献   

6.
多种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年2月至1999年1月应用沪产GF—Ⅰ型和常州产WGW—Ⅰ型弯管形两种消化道吻合器,对53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进行了食管胃吻合术,无吻合失败。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3%(7,539),吻合口狭窄率1.8%(10/539),死亡率0.6%(3/539)。作认为:采用小切口,食管胃机械吻合操作简便,吻合可靠,价格便宜,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节省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结合 本组病例,提出采用31号GF—Ⅰ型吻合器进行弓下吻合,26号WGW—Ⅰ型吻合器进行胸顶以上吻合,减少跨弓吻合,有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胸外科共实施食管癌切除术1196例,其中发生胸胃瘘27例,现总结分析该组经验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27例中男24例,女3例;年龄52~ 76岁,平均65岁.其中5例术前曾行辅助化疗.全组经右胸-腹二切口行胸顶吻合7例,经右胸-腹-颈部三切口行左颈吻合20例.其中手工吻合9例,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或美国外科公司25 mm圆形吻合器机械吻合18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4年 5月至 1999年 5月共收治中段食管癌 14例 ,均采用颈部小切口吻合 ,获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0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0 9(5 4~ 73)岁。经左胸食管癌切除、左侧颈部食管胃吻合 10例 ;经右胸食管癌切除、右侧颈部食管胃吻合 1例 ,右侧颈部食管结肠吻合 3例。死亡1例 ,术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吻合口瘘 1例 ,经鼻饲流质 ,颈部切口换药而痊愈。2 手术方法  常规游离胃或结肠及胸段食管后 ,在胸顶沿食管周围继续向上钝性游离 ,超过锁骨水平后 ,用手指向上顶起胸顶组织及皮肤 ,于颈部手指顶起处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圆形吻合器在胸内食管重建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1996年6月至2007年4月大坪医院采用SDH/CDH25圆形吻合器行胸内食管吻合744例,其中食管癌658例,贲门癌86例;胸腔顶部或主动脉弓上吻合402例,弓下吻合317例,全胃切除25例(结肠代食管21例,空肠代胃4例).结果 术中食管胃吻合口出血5例.术后因ARDS、感染性休克及肝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出现精神症状5例,肺部并发症34例,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20例.25例术后3周行食管测压及24 h pH值测定,发现食管残腔内、吻合15及胸胃内压力分别为(-0.2±2.0)、(11.2±4.4)及(2.4±1.5)mm Hg(1 mm Hg=0.133 kPa);13例DeMeester积分异常(>14.72),3例发生反流症状,抗酸治疗1.0~2.2个月后缓解.随访3~38个月,13例DeMeester积分异常患者中,2例24 h pH值恢复正常,9例改善不明显,2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应用圆形吻合器行胸内食管吻合较安全可靠,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90年6月至1996年8月对20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行食管胃吻合术,颈段、胸上段、胸中段食管癌经右胸后外侧、腹、左颈部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垂直褥式内翻一层缝合法吻合。胸下段及贲门癌经左胸第6肋骨床切口胸腔内弓下食管用吻合器(上海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器械头部外径28mm)吻合。结果无1例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1例,无手术死亡。本文介绍了手法,吻合器的使用和体会,并对术式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预防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癌术后胃腔大出血再手术1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 1990年 1月~ 1999年 1月 ,我们对 412 5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术后 2 4小时内发生胃腔大出血 11例 ,发生率为 0 .2 7% ,文献报道为 0 .2 5 %~ 1.98% [1~ 3 ] ,现将再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1例 ,男 9例 ,女 2例。年龄 41~ 71岁。食管癌 8例 ,贲门癌 3例。吻合方法 :机械吻合 10例 ,手工吻合 1例。食管癌均行弓上吻合 ,贲门癌均行弓下吻合。出血部位 :吻合口出血 6例 ,胃闭合部出血 3例 ,胃送吻合器部出血 1例 ,胃黏膜弥漫性出血 1例。出血时间 :所有患者均发生在术后 2 4小时…  相似文献   

12.
CDH25型圆形吻合器在食管手术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采用美国新型CDH25圆形吻合器进行了动物实验和5例食管癌病人的临床应用,实验结果,临床使用和近期疗效均较满意,对该吻合器的特点,使用体会,吻合口狭窄的预防作用和适应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28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使用弯管型吻合器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行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8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经弓后食管床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采用多次或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结果一次吻合成功278例,吻合失败2例,改为原位修补或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均无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244例(87.1%),随访时间140个月。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2例,心肌梗死1例。发生膈疝2例(合并胸胃穿孔1例),乳糜胸2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沙氏扩张器扩张13次后缓解或治愈。结论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经弓后食管床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对施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但术后胃肠道重建符合正常消化道解剖结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 自1995年8月至1998年1月间,我们对21例食管、贲门癌病人行术后早期胃肠内营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食管癌17例,贲门癌4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在46~75岁间。均经胸手术,切除癌肿20例,颈部吻合10例,弓上吻合1例,弓下吻合9例,2例术前行空肠造瘘,其余19例置十二指肠营养管。  相似文献   

15.
管状胃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0月瑞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患者74例,按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胸腔胃组,管状胃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59.67±9.96岁(36~77岁);食管癌31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23例,胸下段食管癌7例;贲门癌15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9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0例,贲门癌根治15例。胸腔胃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59.17±11.33岁(37~86岁);食管癌22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17例,胸下段食管癌4例;贲门癌6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3例,贲门癌根治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胸腔胃组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4例,死亡1例;管状胃组与胸腔胃组手术时间(180.00±10.34 min vs.185.00±6.23 min,t=1.669,P=0.078),术后住院时间(16.78±9.98 d vs.16.89±11.53 d,t=1.665,P=0.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 45 3例 ,未发生吻合口瘘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45 3例 ,男 2 67例 ,女 186例 ,年龄 3 6~ 78岁 ,平均 5 7.4岁。食管癌 3 0 2例 ,贲门癌 15 1例。其中 6例因进食困难脱水、电解质紊乱术前纠正 ;1例饮酒后大出血胃镜检查诊断食管癌术前纠正贫血。肿瘤根治切除后以手工缝合法行食管胃吻合、颈部吻合 2 76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177例。2 .手术方法 :根据食管肿瘤部位不同 ,在食管重建时采取颈部吻合或主动脉弓下吻合。肿瘤下缘距膈肌 3cm以上的食管癌采用颈…  相似文献   

17.
<正>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症防治的重点为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性炎及切缘癌阳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的使用因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临床工作者所接受。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沪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以下简称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术636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636例中,男439例,女197例,男女之比2.23:1,年龄21~81岁,平均56.5岁;食管癌446例,贲门癌190例。 1.2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胸后外侧切口,胸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颈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后使用消化道圆型吻合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间河南省人民医院采用一次性圆形吻合器行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2例患者中除1例因吻合时部分食管撕裂而需手工缝合修补外,其余均一次吻合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颈部吻合口瘘6例(3.0%),经保守处理后均在短期内愈合;无胸内吻合口瘘或其他吻合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有2例患者在进食后出现较明显的胃食管反流。经10.2个月的中位随访,全组患者均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切除后使用吻合器行食管胃颈部吻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切除术行食管胃单层宽边连续吻合的临床观察;Down综合征合并先天性食管蹊型狭窄一例;高龄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处理;113例食管破裂与穿孔的外科治疗;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对淋巴结清扫方式的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圆形吻合器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青年医师连续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无并发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癌36例,贲门癌16例。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行食管胃胸膜顶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含弓后)吻合13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37例。手术均采用机械吻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160~280 min,围术期无麻醉意外,术中无大出血,无近期的吻合口狭窄,连续无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心脑血管意外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青年医师连续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无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多学习,并按照从贲门癌→食管下段癌→食管中段癌→食管上段癌这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