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器官(或组织)移植合并有肺部病变的患者60例,分别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肾移植和肝移植。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周采集2次全血,进行血浆G试验和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均采血1次。结果32例确诊和临床诊断IPFI患者共采集35株致病型真菌,主要为曲霉菌(22株);有12例患者G试验结果为阴性。单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为60%~71.4%,特异性为74.796-89.7%,连续双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40%-57.1%)略有降低,但特异性(86.7%~98.3%)有所升高。G试验较痰液真菌培养平均提前8.2d出现阳性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典型影像学改变也平均提前3d(P〈0.05)。结论通过连续检测血浆BG浓度,G试验对器官移植术后合并IPFI的诊断敏感性接近60%,特异性则达到98%;且较微生物学培养及典型影像学改变更早出现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1,3)-β-D-葡聚糖(BG)水平检测(G试验)对儿童侵袭性肺真菌病(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35例患儿,其中IPFI组34例、单纯肺炎组53例、非感染组48例,对所有入选患儿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取BALF,同时采血行血清G试验。【结果】IPFI组BALF中BG水平和血清BG水平分别为(121.0士65.93)ng/L(23.29士20.49)ng/L,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炎组(27.6士10.35)ng/L、(9.8±7.62)ng/L和非感染组(10.0±6.25)ng/L、(5.0±5.12)n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I组BALF中BG水平明显高于同组血清BG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样本G试验用于诊断IPFI的最佳临界值是42.02ng/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血清G试验检测。【结论】BALF样本G试验诊断IPFI较血清标本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在区分单纯肺炎和真菌感染方面可能比血清G试验更有优势,可减少IPFI的误诊、漏诊,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有IPFI高危因素的96例COPD患者,将患者分为IPFI组与非IPFI组。对纳入研究者进行G试验,并同时留取患者痰液做传统方法(痰涂片和真菌培养)的检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G试验和传统方法的曲线下面积,比较两项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结果以20pg/mL为临界值,IPFI组的(1,3)-β-D葡聚糖浓度明显高于非IPF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89.6%、68.0%、97.2%。G试验和传统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和0.790。结论 G试验较传统方法简便、省时且阳性率高,可作为COPD合并IPFI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具有病死率高,诊断困难等特点。针对真菌病原的血清学方法如(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相对高等特点,可做为IFI诊断的辅助手段。较GM试验比,G试验可用于诊断除曲霉菌外更多的真菌感染。本研究旨在探讨G试验在血液病患者IF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血浆标本来源于2007年5月-2008年5月来自北京道培医院162例疑为IFI的血液病患者,其中化疗后患者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77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BG的含量,将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及真菌研究组(EORTC/MSG)诊断标准,所有病例中有确定诊断2例,临床诊断18例,拟诊75例,排除诊断67例。结果表明:以20ng/ml为诊断界值,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5%、91%、72.4%和92.4%。在75例拟诊病例中,其中有51例G试验阳性,且对广谱抗生素无效而经过抗真菌治疗有效,经过临床回顾性分析符合IFI,表明G试验使IFI诊断率提高31.4%。结论:G试验是早期诊断血液病患者IFI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G 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1~9月收集 IFI 组67例、非 IFI 组61例及健康对照组48例血浆标本,应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 G 试验最佳临界值。结果 IFI 组、非 IFI 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皆为非正态分布。IFI 组的血浆(1,3)-β-D 葡聚糖水平中位数208.00 pg/mL 明显高于非 IFI 组61.30 pg/mL(Z =-5.083,P <0.01)和健康对照组31.16 pg/mL(Z=-8.288,P <0.01)。G 试验用于诊断 IFI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46,最佳临界值为90.49 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7.1%、69.9%和90.3%;同时,真菌培养诊断 IFI 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7%、94.5%、85.7%和61.9%。结论血浆(1,3)-β-D 葡聚糖检测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好,但有时发生假阳性,建议临床在诊断 IFI 时,动态检测 G 试验并联合真菌培养以提高 IFI 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G试验)在早期诊断器官移植术后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在本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器官(或组织)移植合并有肺部病变的患者60例,分别为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肾移植和肝移植。入选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周采集2次全血,进行血浆G试验和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均采血1次。结果32例确诊和临床诊断IPFI患者共采集35株致病型真菌,主要为曲霉菌(22株);有12例患者G试验结果为阴性。单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为60%~71.4%,特异性为74.7%~89.7%,连续双份血浆标本G试验阳性的敏感性(40%~57.1%)略有降低,但特异性(86.7%~98.3%)有所升高。G试验较痰液真菌培养平均提前8.2 d出现阳性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较典型影像学改变也平均提前3 d(P<0.05)。结论通过连续检测血浆BG浓度,G试验对器官移植术后合并IPFI的诊断敏感性接近60%,特异性则达到98%;且较微生物学培养及典型影像学改变更早出现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别测定(1-3)-β-D-葡聚糖(BG)、CD4T 淋巴细胞的水平,以早期诊断艾滋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方法根据合格的下呼吸道标本真菌培养结果选择153例有肺部感染症状并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分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63例和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90例;然后检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63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90例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 BG,同时检测各组的 CD4T 淋巴细胞数量,各组同一项目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阳性组 BG 均值为(56.30±15.38)pg/mL,CD4T 淋巴细胞均值为(56±41)/μL;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阴性组 BG 均值为(21.32±14.26)pg/mL,CD4T 淋巴细胞均值为(200±53)/μL;健康对照者组 BG 均值为(2.89±1.55)pg/mL,CD4淋巴细胞均值为(480±89)/μL。3组中 BG 水平与 CD4T 淋巴细胞两两比较,两者进行 t 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联合检测 BG、CD4淋巴细胞对艾滋病患者 IPFI 感染具有明显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1,3)-β-D葡聚糖(G试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ICU中怀疑IPFI患者.每周2次送检BALF、血清,行G试验及BALF真菌培养和镜检,记录培养、镜检及G试验阳性率及阳性时间、G试验的结果.按IPFI诊断标准回顾性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非IPFI感染对照组.G试验检测采用鲎试剂法;G试验阳性定义为连续2次不同时间点检测值≥20 ng/L.对BALFG试验阳性的患者给予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抢先抗真菌治疗,并于治疗7d、14d行BALF及血清C试验.结果 共9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IPFI确诊10例,BALFG试验阳性率90.0%;临床诊断29例,BALFG试验阳性率82.8%;拟诊32例,BALF G试验阳性率71.9%;非IPFI 27例,BALF G试验阳性率7.4%.针对确诊及临床诊断者,BALFG试验阳性率84.6%(33/39),血清G试验阳性率59.0%( 23/39),BALF曲霉菌培养阳性率41.0%( 16/39),BALF镜检阳性率38.5%(15/39);BALF G试验敏感性84.6% (33/39)、特异性92.6% (25/27)、阳性预测值94.3%(33/35)、阴性预测值80.7%(25/31),血清G试验敏感性58.9% (23/39)、特异性88.9% (24/27)、阳性预测值88.5% (23/26)、阴性预测值60.0% (24/40),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 G试验阳性时间早于真菌培养2~8d,平均(5.35±2.26)d.56例BALF G试验阳性患者有40例完成2周抗真菌抢先治疗,31例有效,9例无效死亡,病死率为22.5%.治疗有效组BALF、血清G试验结果(ng/L)呈下降趋势(BALF:245.13±43.84、174.00±13.01、28.52±7.38,血清:93.26±18.75、72.15±12.90、37.37±10.45,均P<0.05),治疗无效组G试验结果呈上升趋势(BALF:267.58±54.63、309.71±82.47、486.72±98.21,血清:101.58±12.75、98.07±27.45、112.07±19.21,均P<0.05);且两组间治疗7d、14 d BALF G试验与血清G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ALF G试验可用于IPFI的早期诊断,且动态监测其变化对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拟诊为IPFI的患者55例,同时选取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无真菌感染的患者20例为阴性对照.应用沙保弱培养基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同时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动态检测患者血浆中BG水平.结果 55例拟诊的IPFI患者,经传统培养方法诊断23例阳性,阳性率为41.8%;经血浆BG检测3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3.4%,20例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10例确诊IPFI患者治疗后连续检测血浆BG,8例经临床抗真菌治疗后血浆BG水平逐渐降低趋于阴性,治愈.结论 血浆BG检测较传统的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是诊断IPFI的早期、有效、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及(1,3)-β-D-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联合检测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临床疑诊为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根据2008年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及欧洲癌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研究协作组修订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1],将患者分为IFI组(确诊、临床诊断)组与非IFI组(拟诊、排除真菌感染组)。分析G试验((1,3)-β-D-葡聚糖检测)、GM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及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对IF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G试验、GM试验以及G试验与GM试验联合检测对IFI的诊断价值。结果在收集的250例患者中,IFI确诊患者10例,临床诊断患者100例,拟诊患者32例,排除真菌感染患者108例。G试验以100pg/mL为阳性,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65.7%,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76.6%,约登指数为0.402;GM试验以I值≥0.5为试验阳性,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50%,特异度为83.5%,阳性预测值为70.5%,阴性预测值为68%;G试验联合GM试验,对IFI诊断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65%,阳性预测值为66.8%,阴性预测值为89.2%。G试验以≥100pg/mL为阳性,GM试验以I值≥0.5为阳性,G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2(95%置信区间为0.647~0.776);GM试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95%置信区间为0.597~0.735)。结论 GM试验和G试验均对侵袭性真菌病具有诊断价值,是IFI可靠的诊断方法,G试验相比GM试验对临床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意义略强,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1,3)-β-D-葡聚糖(G)试验对临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M试验和G试验分别检测IPFI患者GM和G抗原水平,计算GM和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漏诊率等指标。查阅病历回顾性调查IPFI患者的年龄、科室、并发疾病、真菌种类、相关感染指标和药物疗效。结果在435例IPFI患者中,男性占63.0%,女性占37.0%。年龄(55.3±26.6)岁,50岁以上者占64.1%。呼吸内科、儿科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较多,分别占30.6%、17.5%和14.2%。重症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占31.5%。分离出烟曲霉88株,白念珠菌36株、热带念珠菌12株、光滑念珠菌6株。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升高率依次为77.0%、91.6%、82.9%。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漏诊率GM试验分别为86.3%、93.0%、91.4%、88.7%、89.9%和13.7%,G试验分别为78.3%、77.2%、80.4%、74.9%、77.8%和21.7%。GM试验和G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34.7%和42.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平均有效率为81.4%,卡泊芬净平均有效率为58.8%。结论 GM和G试验对IPFI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小儿和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重症肺炎、COPD、血液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尿毒症、肿瘤、烟曲霉感染及白念珠菌感染是IPFI的危险因素。经验选用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IPFI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者(IFI)血浆(1,3)-β-D葡聚糖(B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真菌BG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BG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BG含量为(2.43±2.11)pg/ml;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为(249.46±47.14)pg/ml。经u检验,对照组与侵袭性真菌感染组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247,P〈0.01)。结论血浆BG检测可为临床医师提供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依据,是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2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中国IFD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为对照标准,研究血浆1,3-β-D- 葡聚糖浓度单个指标在诊断IFD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所需时间.结果 相比于金标准,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单个指标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IFD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所需时间分别为0.946 1、98.6%、83.0%和(3.86±2.92)d.结论 G试验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IFD较传统诊断方法在敏感性及所需时间上均有较大优势,且有较好的阴性预测值,能帮助早期诊断和排除IFD,提高临床诊治效果,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4.
揭祥 《临床医学》2016,(12):63-65
目的分析肺泡灌洗液(BALF)G试验/GM试验在老年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IPFI)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经确诊及临床诊断的老年IPFI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就诊的肺部细菌性感染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及BALF G试验/GM试验,对比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 BALF测定G试验/GM试验的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测定,且观察组的G试验/GM试验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ALF中GM试验的特异性略高于G试验,敏感度略低于G试验(P>0.05)。结论对于老年IPFI患者,BALF G试验/GM试验为较敏感及特异性的诊断指标,对于判断病情、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试验对侵袭性曲霉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141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侵袭性曲霉病及拟诊断为侵袭性曲霉病103例,排除38例。在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前分别采集血液标本209份,通过ELISA(EBA-2单克隆抗体,双夹心法)方法检测GM(EBA-2单克隆抗体),根据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GM试验的最佳阳性界定值;观察系统性抗真菌治疗前后GM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按照试验中测定的界值,GM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1.6%、66.7%、93.9%,按此标准确定为临床诊断侵袭性曲霉病48例、拟诊侵袭性曲霉病为55例;②选取多次送检标本患者(跟踪治疗过程)共62例,其中有效者50例,无效者12例。有效患者的GM水平随着治疗的进展均有所下降,治疗无效患者GM水平无变化或有升高。结论:GM试验对于侵袭性曲霉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GM浓度与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和(1,3)-β-D-萄聚糖(BG)的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1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192例血液病和恙性肿瘤患者血浆BG和血清GM水平,分析BG检测和GM检测及其联合检测对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BG和GM联合检测对IA诊断的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8.5%,阳性预测值为97.4%,阴性预测值为91.6%.结论 GM和BG联合检测对于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提高了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联合检测对L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筛查检出情况及血液学表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电泳法、wHPLC(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血细胞参数MCV的检测,RBC脆性试验一管法,G6PD/6GPD比值法,对151例β-地贫复合α-地贫(已采用单管多重PCR与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与β地贫基因)进行检测及血常规分析。[结果]151例β地贫复合理地贫双重杂合子中,电泳法、HPLC、脆性试验、G6PD/6GPD、RBCMCV检出率分别是51%、52%、30%、9%、98.7%。经统计学分析,电泳法与wHPLC对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筛查,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者与一管法及G6PD比值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泳法和多聚阳离子交换色谱法(wHPLC)对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筛查,存在漏检缺失型α-地贫可能性,MCV筛查地贫敏感性高但对β/α地贫缺乏特异性,脆性试验及G6PD/6GPD比值法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建议初筛方法检测出β-地贫后采用gap—PCR技术再次监测α-地贫,能提高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给遗传咨询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G)和抗白念珠菌芽管抗体(CAGTA)对侵袭性念珠菌病(IC)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IC患者26例、念珠菌定植者10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G和血清抗CAGTA含量,分析2项指标单用和联合应用诊断I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其与抗真菌治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单用BG和抗CAGTA诊断IC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90.0%、61.5%、90.0%和57.7%、83.0%、46.9%、88.3%;BG和抗CAGTA联合检测诊断IC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达100.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抗真菌治疗有效组随着抗真菌治疗时间的延长,BG和抗CAGTA含量逐渐下降;治疗无效组BG和抗CAGTA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联合监测BG和抗CAGTA不仅能提高IC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而且对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血清1,3-β-D-葡聚糖(BG)浓度检测对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诊断的意义并确定其界值.方法 按我国IFI的诊断标准,采用Glucatell试剂盒对HSCT后拟诊IFI的36例患者m清标本(每周采血2次)进行BG浓度的检测(G实验).根据临床回顾性诊断标准定义阳性和阴性病例,按不同G试验阳性标准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最终确定G试验在我国HSCT后患者IFI诊断的界值.结果 按试验中所得的单次结果≥80 ng/L或连续两次结果≥60ng/L作为界值,得出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分别为81.0%、81.8%、89.5%和69.2%(P=0.002),并以此作为G试验在我国HSCT后IFI诊断的界值.结论 G试验在我国HSCT患者IFI诊断的界值与国外基本相同,是一种早期诊断IFI的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细菌、真菌感染患者血浆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及(1,3)-β-D 葡聚糖(B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肺结核确诊病例240例临床资料,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阴性(G-)菌生长组39例、革兰阳性(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45例、无菌生长组156例,另选该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48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PCT 及 BG 水平变化。结果G-菌生长组内毒素水平为(0.682±0.418)EU/mL、PCT 水平为(2.93±0.87)μg/L,明显高于 G+菌(包括真菌)生长组的(0.063±0.034)EU/mL 及(0.85±0.5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菌生长组内毒素、PCT 水平明显高于无菌生长组(P <0.05)。健康对照组与无菌生长组内毒素、PCT、B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内毒素、PCT 及 BG 水平检测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联合检测有助于快速判断肺结核患者是否合并 G-菌、真菌感染,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时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