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探讨上消化道内镜下原发性肿瘤诊断与临床。方法通过随机在本院的1998年5月—2011年4月消化内科就诊的10 260例,经内镜确诊的上消化道原发性肿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经内镜初诊、并经外科手术和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多发癌512例。并排除上消化道其他部位转移来的肿瘤和血液肿瘤对上消化道侵澐引起的假瘤。结果①发生率为行内镜检查证实的上消化道原发性多发癌512例,检出率为4.99%,占同期上消化道肿瘤的93.75%;②男女之比为5.61∶1.00,平均(54.3±6.1)岁,其中48~6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③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之比为3∶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④同时性多发癌154例,食管多发癌18例,胃多发癌28例,同时性食管、胃多发癌31例,两癌灶发生的间隔时间6个月以内,再发癌距首发癌发生的间隔时间平均3.7年;⑤154例同时性多发癌中,49(时性食管多发癌18例+同时性食管、胃多发癌31例)个食管癌癌灶位于食管上段、中段和下段分别为7、35例和17例,镜下形态表现为蕈伞型72例,溃疡型56例和斑块型26例,位于贲门、胃底、胃体、胃角和胃窦分别为31、5、54、10例和54例,镜下形态表现为BorrmanⅠ型81例,BorrmanⅡ型43例,BorrmanⅢ型30例。⑥512例胃癌癌灶中,早期胃癌59例,进展期胃癌453例;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粘液腺癌283例,管状腺癌151例,印戒细胞癌31例,弥散型癌30例和髓样癌15例。结论内镜检查时仔细观察上消化道全程,结合每处癌灶及癌灶间黏膜活检有助于提高上消化道多原发性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与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54例的临床资料、内镜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男性39例,女性15例;发病高峰年龄为51~70岁46例(占85.2%);食管上段3例(5.6%),食管中段35例(64.8%),食管下段16例(29.6%)。内镜分型:隐伏型、斑块型、糜烂型、乳头型分别为13.0%、53.7%、22.2%和11.1%;病理分型:鳞癌、腺癌分别为83.3%和16.7%,其中黏膜内癌15例(27.8%),黏膜下层癌39例(72.2%)。结论早期食管癌好发于51~70岁男性,食管中段系好发部位,内镜下表现以斑块型多见,鳞癌为主,内镜检查结合活检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8年12月,应用国产改良Savary探条扩张器在非透视下内镜对15例食管狭窄病人进行18次扩张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32~73岁。其中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1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1例。本组绝大多数为术后狭窄,出现吞咽困难时间,术后1~6月9例,6月以后5例。狭窄程度根据狭窄口直径及自觉症状分级:Ⅰ级,直径> 1.0cm,能进普食;Ⅱ级,直径0.6~1.0cm,能进半流质;Ⅲ级,直径0. 3~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用1.2%碘液10 mL对射洪县仁和镇2 046例40~69岁人群进行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视染色情况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通过染色确定行食管活检147例。经病理检查证实,7例为食管正常黏膜,95例为食管黏膜慢性炎症,14例为轻度不典型增生,14例为中度不典型增生,6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黏膜下癌,8例为浸润癌。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简便易行,推动了食管癌的防治进程,是高发区筛查人群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1992年12月~1997年1月,我科对2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采用成人内镜进行检查,过程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检查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6~14岁,其中<9岁6例,9~14岁16例。18例出血...  相似文献   

6.
胸内食管胃超胸顶吻合中应用机械吻合器可扩大食管的切除范围,近似颈部吻合,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我院于1996年5月应用国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下简称吻合器)对89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9例患者,男61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术前常规行食管钡餐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均证实为食管癌,其中食管上段癌36例,中段45例。中下段8例,肿瘤病变3~6cm。2.手术方法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视野不满意者咬断第6肋…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6年9月~1995年8月,采用上半胃及食管下段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术(下称断流术),急症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38例,效果满意,兹作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8例,年龄16~64岁,其中20~40岁23例,占60%。26例由内科治疗无效后转入,12例因出血迅猛直接收入。26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10例曾行脾切除,30例有典型肝硬化病史,26例合并休克,12例合并腹水,血Hb<60g/L18例。肝功能分级[1]I级18例,Ⅱ级16例,Ⅲ级4…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肉眼可观察到典型病变的食管癌,大多为晚期食管癌,早期发现缺乏有效的方法。随着染色内镜技术的应用,通过染色剂对黏膜染色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证明卢戈氏液染色法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价值,笔者做了以下研究,采用国外广泛应用的卢戈氏液染色法对547例患者进行内镜下食管黏膜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治疗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任国良,阎汝川自1978~1991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1450例,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手术者13例,占0.89%。本文重点讨论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2~68岁;首次手术贲门癌7例,食管中上段癌6例。首次手术行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弓下吻合7例。临床症状:13例术后均进食困难较重,其中9例能进少量流食,10例进食后呕吐,4例用静脉补液维持生命。狭窄症状距首次手术时间最短15天者2例,最长半年者2例,30~60天者9例,占69%。首次食管胃吻合方法,手工缝合7例,GF-Ⅰ型管状吻合器吻合6例。本组13例中早期6例未经扩张器扩张,7例经1~3次扩张器扩张效果不显著。13例病人全部经造影排除复发肿瘤。再手术前x线钡剂造影证实吻合口直径均<0.3cm,术后均>lcm。二次手术经颈部食管切开扩张及成形2例,弓上吻合改颈部吻合1例,弓下改弓上吻合2例,原位吻合口扩张成形8例。二次手术后随访12例进普食,1例进半流食。手术方法手术全部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李友送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995-996
我院自1999年3月~2000年12月应用洛赛克与凝血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5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男36例 ,女14例 ,年龄18~85岁 ,平均42 6岁。以呕血为首发表现18例 ,黑便为首发表现32例。胃镜检查结果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活动期 )24例 ,胃溃疡 (活动期 )7例 ,急性胃粘膜病变9例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4例 ,进展期胃癌4例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除8例消化性溃疡和1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例为再次…  相似文献   

11.
吴克拉  杨天俊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263-1263
目的:评价内镜下射频治疗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及晚期癌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射频治疗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及晚期癌性狭窄l0例,其中早期隆起型食管鳞癌2例、腺癌l例;晚期癌性重度狭窄7例。结果:3例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均为l一2次灼除,7例晚期癌性重度狭窄l一2次射频烧灼后,食管管腔变宽。即行食管记忆合金支撑架放置术。治疗成功率为100%,无l例大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及晚期癌性狭窄简便、安全、有效、可靠,且设备价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胃镜检查,了解本地区居民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分析9 838例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结果:检出的440例食管癌患者中,早期癌15例(3.41%),中晚期癌425例(96.59%)。食管上段40例(9.09%);食管中上段49例(11.14%);食管中段230例(52.27%);食管中下段76例(17.27%);食管下段23例(5.23%);食管贲门部22例(5.00%)。病理检查结果:鳞状细胞癌415例(94.32%);腺癌14例(3.18%);腺鳞癌8例(1.82%);未分化癌3例(0.68%);50岁以上404例(91.82%)。男286例,女154例,男女之比为1.86∶1。结论:内镜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早期患者检出病变更有意义;本地为食管癌高发区,是本地区中老年的常见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应重视40岁以上就诊患者,放宽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对可疑病变及时活组织检查,癌前期病变定期复查,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内镜下氩气刀联合注射5-FU+无水酒精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采用氩气刀治疗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及晚期癌性狭窄16例。结果 3例早期隆起型食管癌均为一次灼除,11例晚期食道癌性重度狭窄及食管记忆合金支撑架放置术后支架入口处再狭窄2例。在行内镜下扩张后给予内镜下氩气刀2~3次烧灼,狭窄段阻塞的新生物病灶变白、缩小,新生物脱落,食管管腔变宽。食管癌及癌性狭窄在氩气刀治疗术后均在病变局部分点注射5-FU+无水酒精内镜下治疗,有效率为100%,无1例大出血及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氩气刀联合注射5-FU+无水酒精治疗食管癌及癌性狭窄,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狭窄,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为消化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治疗早期食管癌及晚期食管癌,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狭窄的新手段,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胃扭转并非少见病 ,但左膈膨出并胃扭转的病例则少见。我们在X线检查中发现18例 ,现就X线征象及诊断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8例中男9例 ,女9例。12例慢性胃扭转 ,6例左慢性胃扭转时急性发作。年龄20~51岁 ,平均38例。病程4个月~6年。症状颇似上消化道溃疡 ,如上腹不适、疼痛、饱胀、嗳气、恶心及呕吐等 ,且有间歇性发作。6例有胸闷及心悸 ,另6例以上腹剧烈疼痛就诊。5例手术证实为左膈膨出并胃扭转。1例慢性胃扭转急性发作患者 ,经保守治疗好转。2X线表现2 1左膈膨出X线征象 :左膈顶面位于左侧第7~8后肋间 …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胃镜检查,了解本地区居民食管癌发病情况.方法:分析9 838例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结果:检出的440例食管癌患者中,早期癌15例(3.41%),中晚期癌425例(96.59%).食管上段40例(9.09%);食管中上段49例(11.14%);食管中段230例(52.27%);食管中下段76例(17.27%);食管下段23例(5.23%);食管贲门部22例(5.00%).病理检查结果:鳞状细胞癌415例(94.32%);腺癌14例(3.18%);腺鳞癌8例(1.82%);未分化癌3例(0.68%);50岁以上404例(91.82%).男286例,女154例,男女之比为1.86∶1.结论:内镜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尤其对早期患者检出病变更有意义;本地为食管癌高发区,是本地区中老年的常见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应重视40岁以上就诊患者,放宽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对可疑病变及时活组织检查,癌前期病变定期复查,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2000年9月~2001年9月为3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12~24小时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 ,男24例 ,女6例 ;年龄32~74岁 ,平均年龄54岁 ;体重 (53±9)kg;手术时间为 (226±121)分钟。全部病例均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2肠内营养支持方法2 1肠内营养管的放置 :肠内营养管由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生产 ,管径为CH8,长度为130cm ,术晨与胃管一道从一侧鼻腔放入食管 ,待术中胃食管吻合结束前利用导丝将其远端送入十二指肠 ,并确保胃管远端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BE)的病因、内镜下特征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探讨BE和食管腺癌的关系.方法:分析86例BE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诊断及病理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根据症状分为四组:烧心、反酸、吞咽不利、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在内镜下可分为全周型(40例)、岛型(28例)和舌型(18例).活组织检查结果示:胃底腺型上皮35例、胃贲门交界型上皮39例、特殊型柱状上皮12例.其中不典型增生者15例,尚未发现癌变.结论:BE是反流性食管炎发展的一种结果,其诊断需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对BE的随诊观察可早期发现食管癌.  相似文献   

18.
我院内镜室自1983年~1996年共检出食管、胃同时性多原发癌26例,其中同时性双原发癌24例,同时性三原发癌2例,均经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断和治疗作~分析。临床资料我院内镜室自1983年~1996年间共检出上消化道癌肿2830例,其中食管、胃同时性多原发癌26例,占上消化道癌肿病人数0.92%,占总镜检人数几13%。男:女为巴5:1,且绝大部分为农民患者。癌灶分布:除4例外,均为食管癌合并胃癌。全组54个癌灶分布如下哨管上段痛6个,食管中段癌8个,食管下段癌8个,责门癌(包括责门胃底癌)11个,胃底癌(包括胃底贲门癌几个,胃小弯癌(包括胃角癌对个,胃窦癌6个。讨论多原发癌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细胞突变及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当人体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再受一种或多种致癌因素作用,正常细胞基因受其影响,或DNA结构发生改变,这样就可能发生癌变。如果系多个致癌因素作用于多个部位或脏器,就可能发生多原发癌。有资料统计癌症病人中有2.3%可在病程中再发生1种或2种以上癌,这显然与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各家意见不一,作者沿用刘复生提出的4条诊断标准:(1)每个肿瘤均为恶性;(2)癌肿...  相似文献   

19.
曹允友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71-971
我院自1994年~2001年应用上海产GI—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30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5例 ,女5例。年龄40~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难。术前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食管镜检查 ,确诊为食管上段癌14例 ,食管中段癌16例。肿瘤上缘距门齿24~28cm ,肿瘤长度4~6cm ,均使用28号吻合器行胃食管超胸顶吻合。1 2手术方法 :取左胸后外侧切口 ,第六肋床进胸。游离肿瘤确定能够切除后 ,切开膈肌常规游离胃大小弯 ,在贲门部切断食管 ,向上游离…  相似文献   

20.
朱学和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10-3211
目的:探讨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后收治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胃食管吻合术49例的疗效,其中中段癌38例,中上段癌症11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术后胃食管反流明显减少,无切缘阳性,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食管吻合术98例,均为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吻合口瘘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其中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5例。结论:经食管床弓上或胸顶机械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适用于绝大部分食管中段或中上段癌,该术式对预防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瘘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