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测定SPF级BALB/cA-nu小鼠的主要脏器重量、血液生理生化值和免疫细胞比例。方法选取5周龄和10周龄的BALB/cA-nu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并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的BALB/cAnu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ALB/cA-nu小鼠的T细胞及其亚群(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CD19+或B220+)、NK细胞(NK1.1+)和粒细胞(CD11b+)。结果同周龄的BALB/cA-nu小鼠,雄鼠的体重、肝脏、双肾重量高于雌鼠(P0.05),同时雄鼠的血生理指标HGB、MCH、HCT也明显高于雌鼠(P0.05)。同性别的BALB/cA-nu小鼠,5周小鼠的肺脏、肝脏、双肾重量低于10周小鼠(P0.05),5周小鼠的血生化指标TP、GLOB、CHO、TBIL、UN也低于10周小鼠(P0.05)。BALB/cA-nu小鼠无T细胞(0.18±0.06)%、CD4+T细胞(0.26±0.08)%、CD8+T细胞(0.13±0.04)%,B细胞的CD19+B细胞的比例为(30.10±2.74)%、B220+B细胞的比例为(30.55±2.77)%,NK细胞比例为(1.35±0.29)%,粒细胞比例为(47.90±5.48)%。结论 BALB/cA-nu小鼠表现为明显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周龄和性别因素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的BALB/c小鼠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国外生产的相同品系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Toll样受体3(TLR3)与双链RNA(dsRNA)相互作用对BALB/C和NOD/SCID小鼠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经过和未经预先TLR3阻断条件下同基因妊娠的BALB/C和NOD/SCID小鼠在dsRNA刺激后的胚胎吸收率(RR),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TLR3^+细胞和CD45^+CD80^+细胞在CD45^+细胞群中、以及CD82^+CD80^+细胞在CD82^+细胞群中的百分率。结果:在dsRNA刺激下BALB/C小鼠RR显著升高,而对NOD/SCID^+小鼠无显著影响。BALB/C小鼠胎盘CD45^+细胞群中TLR3表达升高,并伴有CD45^+CD80^+细胞和CD82^+CD80^+细胞百分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清洁级BALB/c小鼠生物学指标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清洁级BALB/c小鼠的正常生理、血常规及生化等指标。方法:分别选用6周、12周、18周、30周的清洁级BALB/c小鼠雌雄各20只,检测动物的主要生物学指标(生长曲线、脏器系数、大小肠长度、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结果:雄性动物体重增长趋势比雌性动物快,随着年龄的增加脏器系数中大部分数值雌性偏高雄性。相同年龄的BALB/c小鼠血常规中LY、MO、GR雌性比雄性明显增加,且雌性雄性有明显差异(P<0.05)。在相同年龄中BALB/c小鼠的生化ALP、CHOL、HDL-CHOL雄性比雌性偏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I、L-10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黄芪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IL-10及血清中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FCM)、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黄芪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BALF中IFN-γI、L-10、血清中IL-10含量及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黄芪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可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及增加IL-10含量减轻哮喘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CV感染者在病程各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急性期组,慢性期组检测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结果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CD4^+CD2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组CD4^+CD25^+T细胞显著增高,而CD4^+CD28^-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CD4^+/CD8^+明显降低,机体免疫状态紊乱,在各病程阶段CD4^+CD25^+、CD4^+CD28^-T细胞比率明显变化,说明此淋巴细胞亚群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FQ2在日本血吸虫DNA疫苗诱导免疫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佐剂FQ2与日本血吸虫DNA26Kda疫苗共同作用下小鼠的免疫状态。方法 选取4~6周龄BALB/C小鼠52只,分成生理盐水组、FQ2组(A)、Sj26GST组(B)和FQ2+Sj26GST组(C)等4组,于第0、2、6周各免疫1次,接种后4周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CD4^+和CD8^+细胞率,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B组和C组均可诱导CD8^+淋巴细胞的增殖。C组升高更为显著,CD4^+/CD8^+比率倒置,也均可于4周后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二组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 FQ2对Sj26GST DNA疫苗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推测增效作用主要由细胞免疫所介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对哮喘小鼠骨髓CD34^+造血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与糖皮质激素比较.探讨其潜在的治疗哮喘的机制及可能性。方法: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连续激发2周期间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对照,A组)、泼尼松(B组)及霉酚酸酯(C组)灌胃.末次激发后24h分别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周血及骨髓,测定BALF、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分类计数及骨髓中有核细胞总数: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中IL-5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骨髓中CD34^+造血细胞、CD4^+T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免疫组化结合原位杂交法检测骨髓内表达白细胞介素5(IL-5)受体α链mRNA的CD34^+造血细胞(CD34^+IL-5Rα mRNA^+细胞)计数。结果:B、C组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EOS计数,外周血中CD34^+造血细胞计数及外周血中IL-5水平均低于A组相应指标.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C组BALF及外周血巾EOS计数、骨髓中CD34^+造血细胞计数及CD34^+IL-5RαmRNA+细胞计数与B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霉酚酯酸(MMF)可能抑制嗜酸粒细胞(EOS)、T淋巴细胞的肺内浸润,抑制CD34^+造血细胞从骨髓迁移至外周血,它可能主要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IL-5的产生.来影响骨髓EOS祖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和白细胞(WBC)检测结果。方法CD4^+和CD8^+计数通过免疫荧光标记,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WBC)计数采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118例HIV/AIDS住院患者,WBC降低组(3.00±0.61)×10^9/L的CD4^+和CD8^+分别为(68.60±38.98)个/ul和(266.89±126.52)处/ul,WBC正常组(7.13±5.12)×10^9/L的CD4+和CD8+分别为(104.39±61.37)个/ul和(380.17±134.06)个/u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守3.62,t3=5.35,P均〈0.01);两组别CD4^+/CD8^+比值比较均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与CD4^+、CD4^+/CD8^+、WBC有密切相关,建议HIV感染者尽早进行医学咨询并做CD4^+、CD8^+和血常规的检测,以了解病情的进展及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9.
CD3、CD4、CD8、CD20是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对于T细胞、B细胞的识别、黏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CD3^+、CD4^+、CD8^+、CD20^+细胞阳性率是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体外扩增小鼠CD8^+NK1.1^+NK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分化途径及细胞属性。方法获取超抗原SEB活化后体外扩增的小鼠效应细胞,用抗CD3-PerCP、CD4-FITC、CD8-PE、NK1.1-APC、TcRVβ8-FITC和CD69-FITC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FCMCalibueBD,USA)鉴定CD8^+NK1.1^+NKT细胞的表面分子标志和分化途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细胞内各种细胞因子和Foxp3基因转录水平。结果体外扩增的细胞中91.92%是CD8^+T细胞,其中22.75%的细胞是CD8^+NN1.1+NKT细胞,高于正常值(0.21±0.19,n=12)108倍以上。19.61%NKT细胞是TcRVβ8+NN1.1+NKT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由原始0.11%增加到85.95%。CD4+T、CD3+T细胞亚群和CD4+NKT、CD3+NKT及CD4-CD8-NKT细胞亚群没有增加。扩增细胞TGF-β的mRNA表达呈阳性,不表达Foxp3和细胞因子IL-2、4、5、6、10及IFN-γ。CD8^+NKT细胞直接由CD8^+T细胞分化而来。结论 CD8^+NK1.1^+NKT细胞的分子特征为CD69+Foxp3-TcRVβ8+TGF-β+CD8^+NK1.1^+;它们既不是CD8^+T调节细胞(Treg.),也不是CD4^+NKT细胞,直接由CD8^+T细胞分化而来,带有TCRVβ8受体,应属于T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BALB/c和C57BL/6小鼠间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方法以BALB/c和C57BL/6两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冲击波所致全身冲击伤模型,观察伤后即刻、1、6、24、72 h的动物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在相同的冲击伤条件下,BALB/c和C57BL/6小鼠伤后72 h内的死亡率和肺损伤严重度的病理形态学有明显差异,BALB/c和C57BL/6小鼠的死亡率主要发生在伤后1 h内,但在同系动物内雌雄之间的死亡率和肺损伤程度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BALB/c和C57BL/6两系小鼠间存在对冲击伤的创伤反应差异现象,这当中异质性可能与两系小鼠在遗传背景上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豫医无毛小鼠近交系(YYHL)与HLC小鼠近交系的遗传纯合程度.方法:依据GB/T14927.1-2001检测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的13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Car-2、Hbb、Es-1、Trf、Mod-1、Idh-1、Es-2、Es-3、Mup、Pgm-1、Gpd-1、Ce-2、Gpi-1;每个品系抽样4只,并用标准近交系C57BL/6、DBA/2、615、BALB/c作对照,对YYHL小鼠近交系和HLC小鼠近交系进行遗传检测.结果:YYHL与HLC小鼠近交系在所检测的13个生化标记基因位点上达到100%纯合.但2个近交系在Hbb、Idh-1、Ce-2生化标记基因位点上不同.结论:YYHL小鼠近交系与HLC小鼠近交系在遗传纯度方面均已达到近交系要求,可作为新的近交系应用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裸小鼠淋巴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方法 使用手术显微镜解剖20只BALB/c裸小鼠和20只BALB/c小鼠,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了两者淋巴结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表达的不同。结果 平均每只裸小鼠中包含23个淋巴结和一组大型淋巴结群。裸小鼠颈部淋巴结分布密度较高,其中颌下淋巴结及颈浅淋巴结在裸小鼠中大多数为2个(构成比分别为95%和90%),而在小鼠中大多数为4个(构成比分别为95%和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小鼠还是裸小鼠的颈深淋巴结均为2个(构成比分别为100%和9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裸小鼠淋巴结中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减少。细胞膜和细胞质着色的CD3阳性表达的T细胞在裸小鼠的表达阳性率为15%,在小鼠的表达阳性率为100%,两者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膜阳性表达CD20的B细胞在裸小鼠中的阳性率为95%,在小鼠中的阳性率为100%,两者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裸小鼠淋巴结分布的解剖图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裸小鼠颈部淋巴结密度较高的解剖学特点和缺乏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裸小鼠的淋巴结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小动物CT(micro-CT)收集正常雌性BALB/c-nu/nu小鼠与BALB/c小鼠股骨的影像学数据.方法 BALB/c-nu/nu小鼠与BALB/c小鼠各15只,雌性,10~12周龄,取股骨后用micro-CT进行扫描,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成功收集了正常雌性BALB/c-nu/nu小鼠与BALB/c小鼠股骨的CT影像学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者在皮质骨相对骨体积上具有显著差异,在骨小梁相对骨体积、骨表面积与组织体积比值和骨密度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micro-CT可以对雌性小鼠股骨的各项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用的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进行遗传质量监测,观察2者之间的遗传质量差异,为近交系小鼠保种繁殖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化标记法和微量细胞毒实验对3个近交系小鼠BALB/c、C57BL/6、DBA/2的核心群(n=6)和生产群(n=30)进行遗传质量监测.生化标记法检查的位点有Idh-1、Car-2、Gpd-1、Hbb、Es-1、Es-2、Mod-1、Es-3和Akp-1;微量细胞毒实验检查的位点有Thy-1、H-2K和H-2D.结果:在所监测的9个生化标记位点上,核心群和生产群都符合品系标准.在免疫学位点上,3个品系的核心群和DBA/2品系的生产群符合品系标准,C57BL/6和BALB/c的生产群中分别发现2个(Thy-1a/b和H-2Db/d)和4个(H-2Kd/b)变异的个体;H-2Kb抗血清对BALB/c的细胞毒指数明显升高.结论:近交系小鼠核心群和生产群在遗传质量上可能出现差异,生产群的遗传质量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ALB/c无毛同类系小鼠皮肤特征.方法:用常规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方法对正常有毛BALB/c小鼠及BALB/c无毛同类系小鼠皮肤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BALB/c无毛同类系小鼠12日龄左右发生脱毛现象,2周左右时除触须外全部脱净,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1月龄时无毛小鼠透过皮肤可见内脏,老龄时头部、腹部和体侧形成明显的皱纹和褶痕,似犀牛状,指甲过度生长.组织学发现BALB/c无毛小鼠毛囊瓦解,形成椭圆囊,真皮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包囊,并且随年龄增长而扩张;无毛小鼠皮肤电镜扫描可见表面有许多鳞片状、泡沬状、角化物质沿皮肤沟排列;切面可见角质化的皮肤包囊和真皮包囊,真皮内弹性纤维排列凌乱.结论:BALB/c 无毛同类系小鼠皮肤结构特点较有毛小鼠更接近于人,可作为新品系应用于皮肤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近交系小鼠遗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对近交系小鼠过氧化氢酶-2生化标记位点进行研究.方法 将CBA/Ca与BALB/c交配得到杂交F1代动物,同时将CBA/Ca与C57BL/6交配得到杂交F1代动物,然后通过F1代动物之间的交配,以及F1代动物与母代的回交,得到F2动物,对F2代动物进行过氧化氢酶-2生化标记检测.结果 在杂交F1代不表现的过氧化氢酶-2的b型基因,在F2代出现.结论 近交系小鼠过氧化氢酶-2遗传生化标记位点的等位基因a是完全显性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导致的急性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和BALB/c裸小鼠各24只,分别随机分为A1-4组和B1-4组,每组6只。双肾蒂阻断45 min后恢复血流建立肾IRI模型,假手术对照组I、RI后24、48和72 h时检测Scr、尿蛋白定量及肾病理学,A组检测脾T细胞亚群;对比BALB/c小鼠和BALB/c裸小鼠的肾功能下降、组织学损害程度以及脾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A2-4组和B2-4组均有Scr和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5),且A组损害程度明显重于B组(P<0.05);A2-4组出现典型的IRI组织损害表现(P<0.05),B2-4组无明显IRI组织损害(P>0.05);A2-3组脾CD3 T细胞百分比较A1组升高(P<0.05),而CD4 /CD8 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淋巴细胞是小鼠肾IRI导致急性肾损害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