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43岁。于1988年9月14日夜间出现不能排尿及双下肢乏力,急诊室导尿后回家观察,症状无改善,9月19日再诊,拟“尿潴留原因待查”收治外科。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1984年10月曾剧烈胸痛,咯血,诊断“心源性咯血”。此后多次阵发性心前区及胸骨后剧痛,有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疑诊“心肌梗塞”。1987年胸片示:主动脉显著增宽。入院查体:血压24/15kPa,心界左下扩大、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胸4、5棘突压痛。双下肢肌力Ⅳ级。胸9平面以下痛觉减退。双侧膝、跟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尿潴留。入院后查三项常规、肝功、肾功、电解  相似文献   

2.
脑、脊髓同时出现缺血病变的主动脉夹层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1 病例 男,36岁.因"突发失忆、视物模糊、四肢麻木、无力20 min"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患者当天下午因进食"水饺"时出现阻噎感及咽喉部一过性剧痛来我院五官科就诊.在就诊中,突发失忆,不认识家人,继而视物模糊、站立不稳及四肢麻木、无力,伴胸闷、恶心、胸背部疼痛;即转入神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嗜酒十余年(每日约150 ml白酒).查体:不完全配合,血压145/85 mm Hg(1 mmHg=0.133 kPa),痛苦貌,答非所问,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侧Babinski征(+);颈7平面以下痛觉减低,四肢腱反射减低.头颅CT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地对新乡市中心医院1991-2002年间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期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期误诊5例,初期误诊率为62.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地对新乡市中心医院1991-2002年间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期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初期误诊5例,初期误诊率为62.5%。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血肿,亦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血管疾病.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易出现夹层破裂,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尤其是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病例较少,极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aorter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本病起病突然,病情严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达70%~90%.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现报道2例以脊髓缺血和脑梗死为主要表现的AD.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脑梗死临床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 男,61岁.因发作性胸部疼痛伴头晕10 d于2010年5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在活动中突感胸部及背部疼痛伴头晕,持续数分钟好转.7d前患者出现发热(38.3℃)、头晕;1d前出现头晕、头昏,走路不稳、偏左.吸烟30年,10支/d.其弟于48岁时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并行手术治疗;其母亲于55岁猝死,病因不清.查体:双侧颈部可闻及动脉杂音,其他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低密度脂蛋白2.38mmol/L,其他无异常.MRI示急性延髓左侧梗死.MR血管成像示双侧椎动脉汇入基底动脉中部中断,双侧大脑后动脉经后交通动脉从前循环供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升主动脉自根部显影不均匀,可见膜片及真假双腔;弓上血管两侧颈总动脉显影,双侧椎动脉未显影;主动脉弓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9.
表现为截瘫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7岁,工人,因突发腰痛,双下肢无力、二便失禁7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当日凌晨4时,突发腰痛,呈持续性剧痛,伴双下肢麻木,无力,不能活动及二便失禁。双下肢弯屈时能减轻腰痛,不伴头痛、胸痛、呕吐、意识障碍。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史4年。入院检查:患者神志清楚、欠合作、强迫仰卧位,屈髋、屈膝、重度贫血貌,皮肤苍白,无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鲍音,心界不大,心率98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压29.26/11.97 kPa。双肾…  相似文献   

10.
<正>主动脉夹层十分严重,病死率高,如引起内脏及肢体缺血,病死率更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胸背部突然出现持续性撕裂样剧痛,且疼痛部位随夹层进展的行径而改变。由于夹层破口位置及中层撕裂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易漏诊和误诊。主动脉夹层致脊髓缺血及肢体缺血而收治神经内科病例较少,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1:女,67岁。急性活动状态下发病,以短暂性双下肢乏力伴腹痛2h于2011-07-10入院,患者在田间劳动时突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2002-06/2007-04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2例。主动脉夹层裂口2个以上者10例,第2裂口位于腹主动脉段者8例,2例于胸主动脉中下段。采用国产覆膜支架(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血管内置入治疗。所有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12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共置入12枚支架,其中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2枚,支架长度80~100 mm,直径32~38 mm(平均34.8 mm)。1例出现内漏重复扩张后内漏消失,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无支架腐蚀、降解、扭曲等;术后血凝分析、血小板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不大,未出现溶血反应。结果提示应用国产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DeBaKeyⅢ型胸主动脉夹层瘤,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剧,症状复杂多变,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急腹症等,死亡率高。Levinson等报告生前确诊率为10%,国内报告为16,7%。随着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医疗技术特别是导管、“B”型超声、CT扫描、核磁共振等应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生前确诊率已高达  相似文献   

13.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导致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各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并迫使主动脉壁各层分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撕裂性疼痛。AD是一种临床急症,猝死率极高。以急性横贯性脊髓缺血性损伤起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少见,并易与急性脊髓炎混淆。现将1例以脊髓缺血性损伤起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 Artery Syndrome,ASAS)为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脊髓前2/3广泛缺血,临床表现为肢体瘫痪、痛温觉消失而深感觉保留,以及尿便障碍。ASAS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所致ASAS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例1女,83岁。以“意识不清2h”,于2004年6月11日入院。患于入院当日清晨出现神志不清、尿失禁,无呕吐。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近期有左肩部疼痛史,予止痛治疗。否认烟酒嗜好。体格检查:左侧上肢血压0mmHg,右侧135/80mmHg(1mmHg=0.133kPa),中度昏迷,压眶时呈去脑强直状态,双上肢内收伸直,双下肢伸直,双眼球下视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应迟钝,双侧肢体病理征阳性。尿失禁,双肺呼吸音清,心率58次/min,律不齐,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CT。显示右小脑卵圆形低密度灶;周围血管彩色超声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减慢,夹层动脉瘤;心电图呈频发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胸部X线检查显示左侧肺炎。  相似文献   

16.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类起病急、病死率高的极其凶险和危重的疾病。由于胸主动脉夹层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常见,甚至以首发症状为临床表现者也较多。因此,为了提高对胸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和识别,避免误诊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同时积极治疗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截瘫、脑卒中)也较常见。本文将对胸主动脉夹层合并的神经系统表现、症状和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所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正颅内动脉夹层外壁向外突起形成瘤样扩张,称为颅内夹层动脉瘤。临床表现为头痛、缺血性或出血性症状,体积较大者压迫邻近脑组织或脑神经而引起相应症状。影像学须同时关注管腔和管壁两方面变化,MRI是重要诊断手段,其他常用方法还包括DSA、CTA和MRA等。DSA可以动态观察颅内夹层动脉瘤的血流方式和管腔构型,典型征象包括串珠征,即动脉瘤腔不规则或梭形扩张伴或不伴瘤腔近端和(或)远端狭窄;双腔征,即不规则狭窄和(或)迂曲扩张的管腔(图1a),静脉期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以脊髓变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男性,46岁,以"眩晕、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 d"为主诉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患者全头部搏动性疼痛,尤以后枕部为重,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既往血压偏高,病前20多天曾有门板自上而下砸到右侧头部病史.发病当与天急查头CT、颈椎平片未见异常.入院体检:体温36.2℃,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清楚,语言清晰,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双眼向左右侧注视时有复视,可见水平眼震,右侧面部针刺觉减退,双侧鼻唇沟对称,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左侧指鼻、轮替试验差,双侧跟膝胫试验准稳.右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双侧腱反射对称减弱.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5岁。因头痛、头晕,阵发性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于2005年8月21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及CT血管成像(CTA)示:椎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扁平血管腔,夹层内血栓形成。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