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临床诊治水平的认识.方法:对38例SBP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许多SBP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要依靠腹水中多形核白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Child-Pugh分级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与SBP预后具有相关性,Child-Pugh分级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PTA水平越低,预后越差.结论:SBP的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是提高SBP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以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提高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SB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79例(73.8%),好转22例(20.6%),死亡6例(5.6%),主要死亡原因为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结论 SBP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病死率高,预后很差,腹水进行性增加、腹水细胞数和/或细菌培养是SBP的诊断依据,早确诊,早期足量、联合、足疗程治疗SBP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硬化及重症肝炎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诊治过程及转归情况,以提高对SBP的认识,从而提高肝病患者治愈率及生存率.方法:对我院传染科1998年元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4例肝炎后肝硬化及重症肝炎合并SBP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慢性肝病合并SBP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诊断主要依据腹水常规检查、腹水细菌培养及外周血象并结合症状体征综合判断;资料显示慢性肝病患者合并SBP预后差、病死率较高(37.50%),死亡原因主要为肝肾综合征,其次为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结论:SBP是肝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其病死率高,临床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患者治愈率、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预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在腹腔及邻近组织无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腹水感染,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常为医院感染。本文对21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BP早期诊断、治疗及减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28例AIH的临床资料。结果:AIH多见于女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平均发病年龄45.9岁,4周后28例患者达到临床缓解,总有效率为86.64%。结论:肝炎病毒标记物阴性、球蛋白升高的患者应及时行自身抗体和肝脏组织学的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对于有肝功能异常、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者应综合临床、生化、免疫及组织病理学等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8月收治的30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少见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7.4%,主要症状为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预后好。结论: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极易误诊及漏诊,需及早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ataneous bacterialperitonitis SBP),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腹水感染所致,是肝硬化继发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属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SBP临床发生率高达10-30%,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以致危及生命,因此,常为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直接死亡原因Ⅲ。由于SBP临床表现形式复杂,自觉症状及体征差异悬殊,对临床表现轻微或无症状者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仔细观察病情,积累经验,尤其对顽固性腹水患者,应通过腹水检查及时确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MRI诊断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同时对MRI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MRI临床表现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总结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息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本研究条件的71例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诊断,对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所占比例均高于慢性期(P 0.05),且不同分期患者预后各不相同;MRI诊断颈椎脊髓损伤,71例患者全部检出,检出率达到100.0%;71例患者中,38例伴脊髓外血肿表现,MRI检查提示为T2WI呈梭形高信号,同时压迫到脊髓。17例伴椎旁软组织损伤,MRI扫描结果提示T2WI呈片状高信号。结论:MRI诊断外伤性颈椎脊髓损伤,可明确患者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便制定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好转率10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诊断及科学规范的治疗是其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萎缩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2006年5月-2011年12月诊治的9例肌萎缩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肌电图检查、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随访肌力无明显恢复。6例近端型患者术后恢复优于2例远-近端混合型患者。结论:肌萎缩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颈椎病。其临床症状体征易与运动神经元疾病及平山病混淆而漏诊、误诊,MRI和肌电图检有助于确诊,及时的手术减压治疗对肌萎缩恢复有明显帮助,近端型患者手术预后优于远-近端混合型患者。  相似文献   

11.
临床拾遗     
临床上,我们通过对患者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来归纳分析诊断,并给予及时的科学治疗,将对患者的预后及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回顾近年来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汇报如下,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60例经头颅CT、头颅MRI证实的脑桥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本病的最主要病因,小量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但预后好,出血量大于5mL者临床表现典型,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脑桥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对脑桥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头颅M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探讨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因素。方法收集32例诊断明确的TOBS患者临床资料,治疗30d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眼球运动障碍为主;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DWI)能准确显示TOBS梗死病灶部位及数目,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直接反应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情况。受累病变的数量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TOBS临床表现多样,早诊断、早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受累病变的数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近几年来50例经CT及MRI证实有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基底节区部位为主,双侧病灶多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易患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过度劳累、脱水等。结论:经CT证实出血性腔隙综合征,避免误诊误治。以预防复发为主,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9例急性胰腺炎致胸水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39例急性胰腺炎致胸水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胸水AP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胰性胸水多发生在SAP患者中,两组间比较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致胸水患者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有一定特殊性,胸水可随胰腺病变的治愈而消失,因此治疗上应以抗感染、解痉、复合能量输注,及时给予胸膜腔穿刺术抽水,减轻并发症等为主,可以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征的病因、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9月确诊的9例HLH患者。结果:9例患者中有5例与感染相关,其中4例为EB病毒感染相关,4例为肿瘤相关,临床表现均符合HLH-2004诊断标准,本病属祖国医学温病中伏邪温病的范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存活4例,死亡5例。结论:HLH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及早诊断和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88—2007年我科收治的甲状腺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2例T细胞淋巴瘤者,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死亡,伴随有B症状者预后差,死亡患者都未经放疗,放疗病例均长期生存。结论甲状腺淋巴瘤的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案相关,在甲状腺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中放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我院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2年,并与同期治疗的单纯结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肺结核在COPD患者中的发病率高(约7.3%),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细菌感染多,晨痰涂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PCR检查阳性率高,结核抗体、PPD阳性率低,CT病灶部位及形态不典型,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结论: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时间长,治疗效果及预后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对116例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预后。结果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为常见,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进行选择,疗效较好,患者预后与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程度及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结论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总的预后较好,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的轻重决定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定。方法回顾分析3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眩晕、恶心、饮水呛咳、构音障碍、Horner征、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常见表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对延髓梗死分型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为血管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分型中LMI型最常位于延髓中部,而MMI型位于上部者最多;LMI较MMI预后相对良好。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头颅MRI和DSA检查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对其治疗病情评价及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