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察了不同香味的水性香精对炭黑中性墨水理化性能、平均粒径、流变以及书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杂体系的炭黑中性墨水中添加香精,要对香精进行选择,当香精的组分不含芳环化合物时,香精对墨水的性能影响较小。通过筛选香精,发现制备香型炭黑中性墨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戊二醛消毒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寻找一种使2%戊二醛消毒液既无腐蚀性又稳定的试剂。方法:用0.2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苄泽35或OP-10替代3%NaHCO3。对取代后的2%戊二醛消毒液采用恒温法在40℃,60℃及80℃进行稳定性试验,留样观察及其对医疗器械的腐蚀性考察。含量测定方法按照《中国医院制剂规范》第1版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用苄泽35取代后的2%戊二醛消毒液在稳定性试验及留样观察中,消耗H2SO4滴定液(0.05000mol/L)的毫升数仍在限度:3.6-4.4ml之间;浸包5个月后的医疗器械光滑,无斑点。结论:取代后的2%戊二醛消毒液的稳定性高,对医疗器械无腐蚀。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变性能与书写和存储稳定性等应用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炭黑中性墨水具有显著的剪切变稀特性,用Hersegel Bulkley方程拟合得到的流动指数为0.3~0.6。同时发现日本进口针管型笔头炭黑中性墨水为黏性流体,子弹型笔头炭黑中性墨水为黏弹性流体。跟踪测试存储150 d的炭黑中性墨水的弹性模量(G’) 时间的关系,得到的墨水存储稳定性结论与通过线性黏弹区结构分析得到的稳定性结论一致,表明结构稳定性是中性墨水存储稳定性的关键,可以通过线性黏弹区的特性快速判断中性墨水的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张梅玉,解玉玲(临沂市兰山区第一人民医院)(临沂卫生学校)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药物;吸收近年来,表面活性剂(SAA)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成为国内外药剂学领域探讨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SAA应用于口服制剂、栓剂、气雾剂、眼用制剂、透...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笔头球珠磨损量的概念,以其作为中性墨水润滑性的客观表征方法,并以此指导可擦蓝中性墨水的研制。通过油酸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复配,研制了书写性能优异的可擦蓝中性墨水。将自制墨水与市售墨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制墨水书写性能明显优于市售墨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肺表面活性剂(PS)对氧通透的影响,作者用极谱仪分别测量氧通过生理盐水、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悬浮液、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的还原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得到BAL中的氧浓度比在生理盐水中的高,而DPPC悬浮液中的氧浓度比在生理盐水中的低。这说明BAL中含有PS的某种成份,它有利于氧的通透,而DPPC不利于氧的通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偶联正离子表面活性剂12-3-12,2Br^-和传统负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复配体系的液相性质,考察了两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对复配体系的表观现象、流变性、电导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同传统的正、负离子表面活性荆复配体系相似,在一定的混合比范围内出现了液晶区和双水相区。偶联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及其与传统表面活性荆的协同作用决定了此体系中液晶相、双水相的独特性质。此外,溶液混合比的变化对溶液的流变性及导电能力的影响很大。冷冻蚀刻技术,负染色技术以及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溶液内部胶束微观结构的研究表明,溶液的混合比影响着胶束的形态从而影响了溶液的粘度及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肺表面活性剂对氧通透的影响,作者用极谱仪分别测量通过生理盐水、二棕榈酰卵磷脂悬浮液、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还原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得到BAL中的氧浓度比在生理盐水中的高,而DPPC悬浮液中的氧浓度比在生理盐水中的低。这说明BAL中含有PS的某种成份,它有利于氧的通透,而DPPC不利于氧的通透。  相似文献   

9.
以环氧树脂和十六叔胺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探索了合成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新途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目标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50℃下十六叔胺与环氧树脂物质的量配比为3:l,将环氧树脂滴加到十六叔胺中,反应7h结束。  相似文献   

10.
25℃恒温条件下,在不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对2.829~7.072 mmol/L浓度范围内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黏度特性进行测定,以探究溶液内部的胶束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剪切速率时,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高浓度溶液中黏度快速减小至基本稳定,这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简单;低浓度溶液流变性较复杂,在高剪切速率作用下起始阶段黏度先减小,随后经历了逐渐增大和振荡降低并最终基本稳定的过程。低剪切速率时,所有浓度范围的溶液的黏度均是先增大而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表明胶束结构变化相似,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开始阶段都存在短时间的"应激响应过程"使得溶液黏度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外加剪力和内、外相水溶液的渗透压差,是W_1/O/W_2双重型乳液产生破裂和溶胀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这些因素引起乳液滴破裂和溶胀的原因和机理。推导了表面活性剂最佳用量的理论计算式。实验测定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破裂率和溶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均能用本文提示的机理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凝胶中双氯芬酸的含量,以经典恒温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制剂降解呈一级反应,室温(25℃)有效期为2.6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阴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非离子(吐温-60)低浓度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己二酸在水溶液中结晶的重量分布、诱导时间及晶体各面的平均成核生长速率()。得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Ⅰ)使结晶颗粒数减少,晶粒增大,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Ⅱ)的作用相反;Ⅰ使结晶的诱导时间缩短,Ⅱ使之略有延长;在低过饱和度比(S)时,Ⅰ使晶体各面的下降,而在高S时,作用相反;在(110)面,Ⅱ使增大;而在(010)、(001)面,低S时,都下降,高S时,皆上升。给出了与S的数学关联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的应用对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2011年6月-2012年1月于本院住院应用PS治疗的早产儿共15人,测定其应用前、应用后3d血清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并以健康足月儿6名为对照组.结果早产儿应用PS前,血清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应用PS后3天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减少.结论应用外源性PS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方法对16例重症MAS常规机械通气下,气管内滴入PS,比较用药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6例给药后发绀改善,吸气性呼吸困难减轻,2h内动脉血氧分压由5.6±1.0kPa升高至9.5±1.2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由7.43±1.56kPa降至6.65±1.44kPa,氧合指数由8.15±1.4L至16.7±5.4L,14例MAS患儿治愈,2例自动出院。结论PS治疗重症MAS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微柱凝胶技术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时均应用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对比两种方法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与交叉配血情况.结果: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0.00%、33.00%,比较发现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更高(P<0.05).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不合率分别为2.00%、9.00%,比较发现微柱凝胶技术配血不合率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可提高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输血治疗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α-细辛脑原位凝胶的稳定性。方法:通过考察温度、湿度、光照、离心力对制剂的外观形状和含量变化,确定该制剂的保存方法及有效期限。结果:在4℃冰箱避光密封保存,该制剂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该制剂稳定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